「廣元卡爾海洋世界」海洋科普—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2021-02-08 花樣GY

浩瀚的海洋世界總是會給人神秘又驚奇的感覺,它蘊藏著無數的秘密,五彩繽紛,無奇不有,總是會給人們無限的驚喜。

在卡爾海洋世界裡,住著一群鯊魚的「近親」,雖說是「近親」,但它們卻和鯊魚有著巨大的差別,不僅外表超級萌,扁扁的身體透露出一股憨呆之態,它們就是被稱為「被壓扁的鯊魚」——鰩魚!

鰩魚為什麼是被壓扁的鯊魚?

鰩魚又叫「平鯊」,雖然模樣與多數鯊魚相差很遠,但卻是鯊魚的近親。1億8千年前,鰩魚是鯊魚的同類,但為了適應海底生活,長期將身體藏在海底沙地裡,便慢慢進化成現在模樣。

鰩魚的形態特徵

鰩魚,屬於軟骨魚綱,鱝形魚目,是多種扁體軟骨魚的統稱。分布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體型大小各異,50釐米至2.5米不等,常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

鰩魚的眼睛和噴水孔長在頭頂,嘴、鼻和鰓裂在底側;這些都是鰩魚為了適應底棲生活而逐漸演化出來的。

它有著扁平的菱形身體,外形奇特而優雅,整個胸鰭很像一對大翅膀,遊動時,如鳥群飛過天空一般在海洋中自由翱翔。皮膚上布滿許多齒狀突起(盾鱗),可以減少水的阻力。

鰩魚的性情

鰩魚性格溫和,不會主動襲擊人。它們僅有半歲幼兒的智商,嘴邊時長掛著「微笑」,身體和臉都是軟軟的,特別呆萌可愛。但你千萬別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它們可不是好招惹的主。

鰩魚的尾巴上長著強壯而堅硬的毒刺,雖然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若是你不小心驚擾了它,尾巴上的毒刺便會刺向來犯者。一旦被刺中,傷口會疼痛難忍,如果沒得到及時救治,便會有生命危險!

鰩魚的生活習性

鰩魚和魟魚非常相象,因為它們都有扁平的身體。幼年的鰩魚以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如蟹和龍蝦為食。當它們長大以後,主要獵捕烏賊等軟體動物。捕食的時候,鰩魚主要靠嗅覺捕獵。鰩魚臥在海底時利用特殊的閉口呼吸法儘量避免吸入泥沙。鰩魚在呼吸時,水通過頭頂的管路吸入最後穿過腹面的腮裂流出。

鰩魚的分布範圍

分布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從熱帶到近北極水域,從淺海到2.7km以下的深水處,主要生活在東海和南海。日本的衝繩地區是鰩魚的重要聚居地之一,當地政府已將其列為一個主要的參觀景點,在那裡的水族館開設有專門的區域供人近距離觀賞。

關於鰩魚的科普知識就介紹到這裡了!想要親眼目睹鰩魚天使般的笑容嗎?請速速到卡爾海洋世界集合,鰩魚寶寶們分分鐘萌化你~

更有「鰩」曳多姿的深海奇觀——人鯊共舞秀!

相關焦點

  • 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浩瀚的海洋世界總是會給人神秘又驚奇的感覺它蘊藏著無數的秘密五彩繽紛,無奇不有小編最近聽說了一種奇怪的的說法
  • 海洋科普(1171)| 看起來比鯊魚更可怕的史前魚類
    本文來自 動物世界(ID:iltawcom)在人類認知中鯊魚都是巨大的、具有攻擊性的掠食動物,但是與今天所介紹的史前魚類相比,它們變得溫柔可愛,甚至「不堪一擊」。為一屬已滅絕的鯊魚,最早出現於泥盆紀晚期,直到三疊紀結束(約 202 百萬年前),主要生活於淡水水域。
  • 海洋科普(1376)| 懶惰的吸盤魚
    本文來自 怪羅(ID:guailuo123)吸盤魚的外型這種生物叫鮣魚,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可能是吸盤魚,其實鮣屬至少有八個物種,它們的形狀大小各不一樣,不過最有辨識度的生理結構都是那個「大吸盤」,所以基本都被統一叫做吸盤魚。
  • 寒假海洋夜營丨期期精彩的海底兩萬裏海洋科考探索獨立夜營2022回歸呈現:海洋變天空 · 魚兒伴我眠,收穫新年成長禮
    你們想知道夜晚的海洋世界有多奇妙嗎?「鯊魚睡覺嗎?」「夜裡的珊瑚和白天有什麼不同?」「企鵝是趴著睡還是站著睡?······」腦袋裡千奇百怪的問題,海洋知識小課堂將為你解答神奇的海洋世界裡那些妙趣橫生的科普知識。
  • 海洋科普|15種長相逆天的海洋動物
    海洋為生物所提供的生存空間是陸地和淡水所提供的生存空間300倍左右但迄今為止人類對於海洋了解程度僅為5%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是世界上最沉的硬骨魚類
  • 日照海洋公園迎來第一批鯊魚,計劃年內試營業!
    印象中的鯊魚是不是都彪悍兇猛?看到標題是不是很激動? 但其實,我們給你的或許只是驚訝!
  • 長隆海洋王國吃住玩全攻略
    海洋王國於母親節、兒童節、父親節期間(5月13日至6月18日)舉辦「海洋親子任務嘉年華」,家長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參與「海底小畫家」、「感恩賀卡製作」等項目,或者根據提示做任務,集印章換禮品,加深親子之間的默契。
  • 海洋小課堂 | 鯊魚竟然是這樣繁殖的,大開眼界!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不愧是海洋霸主,連繁殖後代都與眾不同今天融仔就來帶大家扒一扒,到底鯊魚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大部分硬骨魚都是「廣種薄收」,生出成千上萬的卵,在體外受精孵化。而作為軟骨魚代表的鯊魚,屬於「精耕細作」型。它們的卵是體內受精的,且重質不重量。虎鯊媽媽還會小心的把螺旋形的卵綁在海草上防止被水流衝走。
  • 今日科普|海洋頂級掠食者—大白鯊
    地球之所以被稱為「藍色星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佔據了整個地球表面70.8%面積的海洋。海洋就在我們的身邊,然而從人類的視角出發,因為我們身在陸地,所以總感覺海洋離我們非常遙遠,也習慣性地忽略它的存在。陸地已經被過度開發,太空也一再被人類探索,唯有海洋,我們對它知道得太少了。可我們都是海的孩子。達爾文說,生命起源於海洋。
  • 海洋中最危險的九種的生物,你就說怕不怕!
    海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潛水員嚮往的目的地然而在浩瀚的海洋裡孕育著許多神奇危險的生物愛我你怕了嗎?總的來講,鰩魚對人類來說並沒有什麼威脅,反而通常情況下對我們十分友善。但是它是一種和鯊魚有著較近血緣關係的鰩魚,它長長的尾巴末端帶有毒刺。就算它們真的很友好,那它們也不是能夠隨意玩耍的動物喲,它可以有能力「肆意妄為」的!
  • 【生物】加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兩百萬條魚長眠於此
    黑斯廷斯是加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魚類檔案館的館長,他從1999年開始接手這一職責,對魚類標本進行分類、標識、保存和研究。魚類檔案館中的第一批標本誕生於1875年,用來製作標本的魚是一位漁民所捕獲的,此後標本收集工作一直斷斷續續,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才正式展開。今天標本架上擺的這些標本是經過上萬次的收集而得來的,搜集地點遍布世界各地。
  • 為了清理海洋垃圾,這個企業家研發明一款「垃圾鯊魚」 :一頓吃掉400磅垃圾
    塑料垃圾不但是影響觀感的廢棄汙染物它們往往成為殺死海洋生物的元兇如海龜常常誤食塑膠袋因堵塞腸胃而無法進食最後活活餓死▼WasteShark像一艘小型電動雙體船採用了電動筏舟的設計底部是可以收集垃圾的鏟子和通水口當WasteShark在港口附近穿行時鏟子會掠過水麵並收集漂浮的垃圾然後轉移到船載的儲存箱內最後再移除至岸上處理
  • 超星學習通《智慧海洋》章節測試答案
    C A.在鯊魚界,不少鯊魚的性格都很溫和。 B.鯊魚的天敵是虎鯨。 C.大多數的鯊魚體型龐大。 D.有時候鯊魚攻擊人類只是因為鯊魚的視力不好。 2.()在發生地震時,這種深海魚才會被震上來,也就會被人類捕捉。
  • 海洋科普(1328)| 侏羅紀時期的海中吸塵器
    本文來自 海洋世界傳播(ID:oceanworld1975)在今日的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鯨,但是鯨並不是魚,是哺乳動物,而最大的魚其實是鯨鯊。幾隻大眼魚龍突然躍出海面,空中的它們展現出自己流線型的身姿,這些長得像海豚一樣的動物其實是爬行動物。大眼魚龍落回海中,它們正要潛入海底,卻看到一些巨大的陰影正在靠近。大眼魚龍很快就辨認出陰影是一群利茲魚,利茲魚是一種溫和的動物,所以大眼魚龍放心地靠近利茲魚。它們與利茲魚相比真的是太小了,就好像海豚與虎鯨在一起。
  • 簡筆畫:大鯊魚的畫法,神秘的海洋世界,不想自己給畫出來嗎?
    醒來後想著, 天氣熱了,不如近期畫一些海洋主題的簡筆畫吧,說幹就幹,今天我們先從畫大鯊魚開始吧,過去,乾前特別喜歡看視覺刺激的恐怖片,如著名的美國影片《大白鯊》,諸如鯊魚的災難片可是沒少看,嚇得身上的細胞可是死了一大片啊,現在再想想,恐怖片還是少看為好,科學證明,恐怖片看多了會影響人的身體免疫力。
  • 曾是海洋霸主的巨齒鯊,咬合力超過霸王龍,至今還存在?
    世界上最大的鯊魚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鯊魚牙齒標本,來自佛羅裡達州的戈登•哈貝爾,高18.4cm,需要兩隻手才能覆蓋住,是現有的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巨齒鯊的外形頗有爭議。大多數重建顯示巨齒鯊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大白鯊,但現在的研究普遍認為,巨齒鯊和大白鯊不屬於同一個鯊魚血統,越來越多的化石也證實大白鯊的祖先和巨齒鯊可能生活在一起,而且屬於競爭關係。與大白鯊相比,巨齒鯊可能有一個短得多的鼻子,有一個扁平的,幾乎被壓扁的下巴,有超長的胸鰭來支撐自己的體重和體型。
  • 四分之三的鯊魚物種瀕臨滅絕?對人類也有極大威脅
    不僅如此,四分之三的鯊魚物種正瀕臨滅絕。自1970年至今,鯊魚和鰩魚數量在過去半個世紀已驟減了71%。鯊魚至少已經存活了4.2億年,有資料說地球的五大生物滅絕中,鯊魚躲過了四次,其中一個對它們的衝擊還是很大的,有許多鯊魚品種消失了,要不現在鯊魚會更多,並代代在海洋中與其他霸主爭霸。什麼原因使它們瀕臨滅亡呢?
  • 【海洋課堂 第8期】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是鯊魚嗎 NO 虎鯨才是霸主
    你可能毫不猶豫地回答:鯊魚。但小編告訴你,錯了,而且還是大錯特錯哦真正的海中霸王是虎鯨,為啥這麼說呢?因為在虎鯨面前就連令人聞風喪膽的大白鯊和灰鯖鯊都不是它的對手,而且還是它的盤中餐。可見它不是一般的強大,虎鯨威武!
  • 這個感動全球的海洋故事火了!紀錄片評分9.8,給娃科普再好不過
    原畫面或引起讀者不適,已做一定模糊處理(圖片源自:《藍色星球 2 》| 騰訊視頻)24 小時過後,這隻鯨魚的三分之一,已經轉化成了新的生命能量。▼原畫面或引起讀者不適,已做一定模糊處理一群特殊的細菌,會通過鯨骨吸收脂肪或者轉化能量——這就是第三個階段,一個持續數十年到百年的過程。
  • 【世界海洋日】開啟一段海洋奇遇,深海動物也入定?
    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這一天,旨在提醒人類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呼籲地球公民攜手保護海洋,守衛這顆藍色星球。從太空中看,地球呈現出美麗的藍色,而這就是佔地球近71%的海洋。從古至今,人類和海洋的關係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種生命都依賴於世界海洋的健康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