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華裔熊先生一家,搬新家才不到兩個月,還沒好好享受就遭遇到非常惡劣的種族歧視事件。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據Huffington Post報導,當地時間2月12日,居住在Oakdale市的苗族後裔(Hmong descent)熊姓一家人發現自己車庫大門被噴上了「Chinks」(意指中國佬)一詞。這詞帶有極強的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色彩。同時他們一家的麵包車也被噴上類似詞語。
(圖片來自於Huffington Post,版權歸原作者)
在熊家人報警後,當地警方很快針對這一起刑事損害物產事件展開調查,據悉有人在周日早些時間進行了此行為。同時,警方還發現同街上的另一個車庫門也遭到噴漆。但目前警員Karin LaTour稱還沒有找到任何嫌疑人。
Linda Xiong在接受當地媒體WCCO採訪時表示,當天早上報紙投遞員將他們一家人喚醒,稱他們車庫門上出現了侮辱性文字。他們一家人對這樣的行為表示震驚!
(圖片來自於Huffington Post,版權歸原作者)
不過在這次糟糕的事件當中,熊家人也感受到周圍鄰居的善良。他們都在第一時間趕過來,對這樣破壞侮辱行為表示遺憾。還有鄰居主動幫助熊家人清理車庫。
(熊家人在Facebook上發聲,稱自己家人與兄弟姐妹都是好人。他們剛搬來兩個月,沒做過任何壞事情。他們一家和鄰居社區一定會將幕後黑手找到)
在熊家人此次經歷的事件中出現的「Chink」帶有對中國極強的侮辱性。它發音與「清」相近,拼寫與「China」一字之差,意指「眼睛窄細如縫隙般」。
(模特Gigi Hadid前不久也因為模仿亞裔眯縫眼而受到爭議。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在19世紀末,美國出臺的「排華法案」,「Chink」一詞開始逐漸盛行,演變為對早期華裔移民的種族歧視象徵代表詞。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當時間演變至當代社會,「Chink」一詞仍不時被小部分人惡意使用。
2012年2月18日,ESPN在一場尼克斯隊輸給黃蜂隊的NBA球賽後,將「Chink in the Armor」(可以指「盔甲上的裂縫」,但也能被翻譯為「穿盔甲的中國佬」)作為標題並配上華裔球員林書豪的照片作為頭條。
事情發生半小時後,ESPN很快將標題修改,並在此之後做出公開道歉聲明。
(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不單單是在美國,「Chink」這一種族歧視色彩濃厚的詞語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被惡意使用。
2016年11月,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中國學生Sidney Chan在酒吧兩次出手打人、並打斷對方眼眶。事後這名20歲的校橄欖球員表示,對方在學校酒吧內公然稱自己為「Chink」,兩人因此開始推搡。
(圖片來自Dailymail,版權歸原作者)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以留學生為代表的中國人走向世界,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被迫遭遇一些種族歧視事件。
面對這些行為,我們不能抱有「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心態,軟弱只會進一步滋長惡意。同時,我們也要採取理性、冷靜的態度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我們在學校環境中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及時向老師和校方有關部門報告。
參考新聞源: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asian-family-garage-vandalized_us_58a47827e4b03df370dc4de2
http://minnesota.cbslocal.com/2017/02/13/oakdale-racial-slur-on-garage/
http://nwasianweekly.com/2011/09/racial-slurs-chink/
http://www.sbnation.com/nba/2012/2/18/2807696/espn-chink-in-the-armor-headline-jeremy-lin
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