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永年區:引上重點項目,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2020-12-15 澎湃新聞

【高質量發展】永年區:引上重點項目,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2019-12-27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與上海中南金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富辰致遠投資集團等4家企業集團成功籤約總投資105.7億元的中南高科邯鄲智能製造、高新膜材料加工生產等4個項目之後,近日,永年區又敲定了新的項目建設的「施工圖」,謀劃推進包括10大新興產業培育項目,20大傳統產業提升項目在內的項目建設「1211」工程,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壯大新興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努力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該區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構築現代產業新體系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注重發揮重點項目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助推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文化旅遊產業「茁壯成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全力構築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該區將加快特色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構築現代產業新體系的「一號工程」, 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中不搞「撿到籃裡都是菜」,按照「上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目標,把招商引資重點瞄準能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和壯大新興產業的項目,引上了一大批「立區、興區」戰略特色項目。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區結合開展「三深化三提升」,通過嚴格落實包聯項目幫扶機制、定期協調會商機制和「四色」動態管理機制等,推進總投資450億元的75個重點項目建設,其中,速配盛、世盛、大和、拓發、兆運、同發等一大批重點特色項目實現投產達效。在此基礎上,近日該區吹響重點項目建設衝鋒號,實施推進「1211」工程,即10大新興產業培育項目,20大傳統產業提升項目、10大民生項目、10大重點謀劃項目,每一個重點項目都制定了具體「施工圖」,明確了分包區級領導、牽頭部門、幫扶部門和工作目標、時間進度,成立工作專班,層層壓實責任,實行目標倒逼,加速推進。以特色項目建設為支撐,做實做強實體經濟,加快構築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特色項目引領傳統產業升級,緊固件、蔬菜、特鋼等傳統主導產業「老樹發新芽」。在緊固件產業上,該區在實施緊固件企業經濟績效綜合評價,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促進企業提檔升級,做大會展經濟,打造國際化品牌展會的同時,加速推進「騰籠換鳥」,在取締淘汰5000多家落後企業的基礎上,引進高端緊固件項目。今年以來,該區引上了總投資230億元的韓國世盛、臺灣速配盛、深圳大和等26個高端緊固件項目,其中,國智高端機械設備製造項目填補該區緊固件產業鏈條空白;與總投資65億元的河北廊坊國際高端不鏽鋼緊固件產業園等5個緊固件項目成功籤約,增強了產業升級後勁。日前,該區又敲定緊固件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施工圖」,即,加快恆創高端標準件產業園項目、華鳳高端緊固件製造項目等行業龍頭項目建設進度,在明年全部投產達效;對籤約的山東豐源高端不鏽鋼生產項目,實現落地開工建設,對正在洽談的福建三藝、臺灣金騏、上海鵬標等5個項目,密切對接,爭取明年上半年籤約;瞄準產業鏈高端,組織開展海鹽、寧波、溫州等地的專業招商活動,引上汽車緊固件、高端異形件、不鏽鋼標準件、先進設備製造等項目,帶動產業邁向高端。在蔬菜產業上,以項目為抓手,推進現代蔬菜園區和拱棚葉菜基地建設,培育耐思農業產業園、科瀚蔬菜園、喆興蔬菜園區、際洲蔬菜試驗基地,推廣特色高效種植模式,示範帶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培育企美公司、孟德食品、津日公司等外向型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廣府食品公司、維新合作社、廣興公司等企業搞好蔬菜精品加工和品牌銷售,提升產品檔次,提升「永年蔬菜」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特鋼產業上,推進永洋特鋼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做大做強特鋼產業,打造全國特鋼產業基地。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著力讓「小苗成大樹」。該區把壯大新興產業作為構築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區湧現出了矽谷、恆永、金力、高晶、博柯萊等高科技企業,走在了行業的最高端、最前沿。今年以來,該區充分發揮這些高科技企業的科研和技術優勢,搭建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吸引關聯企業入駐永年,不斷壯大新興產業規模,帶動相關產業聚集,打造新興產業基地。以動力電池隔膜、新型防護材料等企業和項目為基礎,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製造基地;以節能變壓器、新型肥料等項目為基礎,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以工業機器人等項目為基礎,培育發展智能裝備製造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該區發揮交通區位、經濟活躍優勢,圍繞工業經濟、城市經濟、創業經濟、生態經濟等領域,大力發展完善智慧物流、電子商務、商貿金融、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新形式,打造現代服務業產業。新上的冀南快遞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3.15億元,吸引圓通、中通、申通、韻達、天天快遞等國內五大品牌快遞企業入駐,成為冀南最大快遞產業園和四省交界區域分撥轉運中心。中關村永年健康科技產業園作為京津冀合作項目,將提供保健、護理、膳宿、休閒等多層次、多角度養老服務,填補我市社會化養老領域空白。

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永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尤其是通過舉辦旅發大會,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形成「東有古城水城太極城,中有洺水洺湖洺陽湖,西有朱山佛山聰明山」的大旅遊格局,旅遊產業成為該區經濟重要增長極。為持續擴大永年旅遊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近日,該區又敲定做強做大旅遊產業「規劃圖」,即,圍繞「旅遊+太極」、「旅遊+體育」「旅遊+冰雪」「旅遊+康養」「旅遊+研學」等主題,大力發展太極養生、體育賽事、鄉村旅遊、冰雪體驗、研學旅遊等多種旅遊業態,進一步延伸完善旅遊產業鏈條,持續推進文化進景區系列活動,打造太極文化節、冰雪文化節等特色節慶品牌,加大對外營銷宣傳力度,將旅遊產業打造成全區調結構、轉動能的新型富民產業、支柱產業。

來源:長城網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永年區:引上重點項目,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出臺實施意見大力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
    原標題:唐山出臺實施意見大力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025年基本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日前,唐山市出臺《關於大力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讓新興產業「無中生有」,讓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
  • 自貢: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自貢在充分對接四川省「4+6」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基礎上,彰顯本土現代服務業發展特色,逐步構建起優質高效、協同發展、特色鮮明的「334」現代服務業體系:文體旅遊、通航服務、鹽幫餐飲三大特色型服務業,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三大支柱型服務業,科技信息服務、醫療康養服務、商務會展服務、家庭社區服務四大成長型服務業,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拓展發展空間。
  • 惠州仲愷高新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惠州仲愷高新區正在動工建設的工業項目有39宗,其中有24宗續建項目、15宗新建項目,預計到年底還有20宗項目新開工,全年在建工業項目有望達到59宗,創下2010年園區體制機制改革以來的年度在建工業項目新紀錄。  惠州仲愷高新區,正在用踏實肯幹、奮勇向前的精神譜寫著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永年:引上重點項目助推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經濟強區……2019年,永年區將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全區「一號工程」,通過精準招商,完善配套,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保證重點項目建設高效推進,引上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的大項目、好項目。
  • 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五年來,湛江砥礪前行,只爭朝夕,以高標準、大手筆在雷州半島這片熱土上奮力書寫臨港產業、濱海旅遊、特色優勢農業、軍民融合「四篇文章」,勇擔「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時代使命,為發展之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如今:大工業發展蹄疾步穩、四海遊客紛至沓來、蔬果海鮮香飄海外、軍民融合風帆正舉……湛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劉革安:構建張家界特色新經濟產業體系 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8日訊(記者 廖秋萍)4月7日上午,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主持召開全市新經濟發展調度會,分析全市新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現狀,研究破解全市新經濟發展難題的辦法,推動全市新經濟發展提高速度和質效。劉革安強調,要積極打造新經濟產業發展生態,不斷優化新經濟布局,努力壯大新經濟規模,加快構建具有張家界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 都江堰建設3大功能區 構建以旅遊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
    作為成都市西控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域,都江堰市按照市委「核心在產業、關鍵在功能、支撐在園區、機制是保障」的產業功能區建設要求,堅決貫徹西控發展戰略,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的思路,以青城山旅遊裝備製造功能區、李冰文化創意旅遊功能區、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功能區為承載主體協同發展,著力構建以旅遊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國內外優質資源要素,加快形成以旅遊裝備製造、綠色食品、醫療康養、文化旅遊等為主要形態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 萬敏: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作為中國最大的旅遊央企,中國旅遊集團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擔當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期間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也為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為遼源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打好基礎、遼源將夯實創新帶動基礎,撐起高質量發展「龍骨」,在遼源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清晰指出了新時代振興一步一個腳印的根本路徑:以推進「五大改革」為動力,以構建「六大體系」為抓手,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加快推動遼源高質量轉型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 加快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林惜文說,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抓手就是要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在生命健康產業這一部分,市政協已經緊鑼密鼓參與其中。「經過前期的調研,我們認為,惠州發展大健康產業,很有優勢,達到千億級水平未來可期」。
  • 全國政協委員梁留科:構建後疫情時期現代旅遊產業體系 實現旅遊業...
    可以說,疫情對旅遊產業體系產生了變革性、結構性、全方位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梁留科認為,隨著疫情防控的趨穩向好及旅遊市場的復甦的不斷增強,如何通過構建後疫情時期現代旅遊產業體系、推動旅遊產業實現恢復性安全增長成為值得深思的重點問題。鑑於此,梁留科提出以下建議:築牢基點,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雲南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國際商報》訊 記者 張春濱 通訊員 楊詠)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以來,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地把產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
  •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新華社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究竟如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如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有何現實和長遠意義?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意味著什麼?
  • 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原標題:12月11日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新聞發布會,請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靜海區住建委黨委書記、主任蘇運峰,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楊旭介紹靜海區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 寧夏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爐!
    新型材料產業重點要發揮優勢、延伸鏈條、集群發展,大力發展高純度、高強度、高精度、高性能的新材料,打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產業。綠色食品產業重點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立標準體系,擴大經營規模,加強市場監管,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加工優勢區。
  • 錄音專訪: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築牢湖北高質量發展底盤
    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將「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推進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重要著力點之一,提出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位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中國智造新城——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報告...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當前,南昌正全面推進實力之城建設,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南昌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成華加快構建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成華區委七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 要深入開展「文旅興業行動」, 以產業生態圈建設為主目標, 以產業功能區為主戰場, 以文商旅體金融合發展為主路徑, 以發展新經濟促進新消費為著力重點
  • 天眼述評|推進旅遊產業,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
    在貴州,通過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充分發揮旅遊產業「一業興百業」的綜合效益。經過多年的「井噴式」發展,貴州旅遊產業的內涵已不僅僅是傳統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而是更多表現為一種「以旅遊本身所包含的行業為基礎,同時關聯一二三產業的泛旅遊產業群」。
  • 加快走出黃山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們立起了新航標、錨定了新坐標、擘畫了新目標,也為黃山市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明確「一個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兩個堅持」「兩個更大」的目標要求,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文化旅遊+」和新型工業化,加快打造「科創+產業」體系。把握「兩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