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樣一條路,270公裡的路程依山傍海,風光旖旎,奇景層出,路邊幾乎每公裡設有觀景臺,海面上聳立一座座巖石,飛鳥成群,燈塔相伴。波瀾壯闊的大海,垂直陡峭的懸崖,造就了這條世界上最精彩的自駕公路——澳大利亞大洋路。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自然風景被戲稱為「三大」——「大洋路」、「大堡礁」、「大石頭」。其中只有大洋路是人類與自然合作的傑作,由墨爾本沿海一路向西,大洋路好似一部紀錄片,峰迴路轉,跌宕起伏,走上一遭,就將南太平洋的海景盡收眼底。
作為一條有著百年歷史的公路,大洋路早已名聲在外,全球各地的遊客慕名紛至沓來。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遊覽大洋路的最好時節。此時,維多利亞州雨水較少,氣候相對乾燥,正逢南半球的暮春時節,溫度不高不低,並且每天的日照時間很長,晚上8點才會日落,讓行程更為從容。雖然墨爾本旅行社最叫座的產品就是大洋路旅遊團,但遊覽大洋路的最佳方式是自駕。
首先,景點都分散在大洋路的途中,靠近海岸的一側星羅棋布著一個個觀景臺,自駕可以隨心所欲地讓你在喜歡的觀景臺拍照賞景;其次,大洋路前半部分海岸向東,起個大早看日出是不錯的主意,後半部分海岸向西,看日落更是不可錯過的精彩,而這兩個時段是沒有公共運輸的,所以你需要自己開車。
自駕大洋路,有人酷愛沿海駕駛的體驗,有人熱衷峰迴路轉的景色變化,有人喜歡在海邊小鎮靜靜發呆……每個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有自己的旅行方式。結合沿途觀景、駕駛樂趣和休閒體驗,我覺得最恰當的自駕時間至少為三天半。
第一日:墨爾本——洛恩,120公裡
如果在導航中輸入這兩個起止地點,恐怕會被帶上一條距離較近但景色平平的山間公路,錯過吉朗和託爾坎兩個城市。吉朗是維多利亞州僅次於墨爾本的大城市,著名的海港旁坐落著迪肯大學,形象不一的卡通木質雕塑分布沿海一線,是一個拍照休閒的好地方。吉朗是進入大洋路之前最適合購物和補充補給的城市,自駕遊過程中所需的食材幹糧都可以在吉朗的大型超市中買到。
離開吉朗後向正南方向行駛到海邊便是託爾坎了,這是一個極易被忽略的袖珍城市,大洋路的起點就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宏達的大洋路,起點卻很普通,只是在道路中加了一道拱門,拍照時只能將車停在路側,有些危險。經過託爾坎之後,山勢漸漸起伏,海浪徐徐奔湧,大洋路之行正式開啟。
第二日:洛恩——阿波羅灣,50公裡
可不要小瞧這50公裡的路程,大洋路的山海相應的精髓全都匯集於此,除了欣賞海景,在這段路程中你或許還有幸和澳大利亞的兩位「國寶」相遇。由阿波羅灣繼續沿大洋路向西,暫時告別海景,鑽入一片茂密的樹林中,在Lighthouse Road向南駛向燈塔公園。沿途遍布著樹袋熊酷愛棲息的桉樹林,當然,樹袋熊就藏在桉樹林中,能否找到它們就看你的眼力了。樹袋熊很會通過樹枝隱蔽自己,為了行駛安全,建議尋找路肩較寬的安全地帶停車,漫步樹林之中仔細尋找,如果運氣夠好,在樹林中還會有野生的袋鼠迎接你的到來。
Lighthouse Road的終點是大洋路上唯一的收費景點——燈塔國家公園。修建在礁石上雄偉的燈塔是18世紀商人們乘船離開歐洲後看到的第一縷燈光,曾幾何時,這座燈塔為多少遠渡重洋的人指引過方向,如今已然成為大洋路歷史文化的象徵,登上燈塔遙望南太平洋的浩瀚,懷古嘆今。
第三日:阿波羅灣——坎貝爾港,90公裡
大洋路最著名的景點十二門徒巖石就在這段路程中,很多遊客由墨爾本自駕大洋路當日往返,只是為了看一眼十二門徒的壯觀。十二門徒以基督耶穌的十二個弟子的故事命名大沿途海岸中風化的巖石,歷經多年,現存的巖石已經不足十二個了。憑欄遠眺,這裡正是南太平洋風浪最猛烈的地段,驚濤拍岸。
十二門徒巖石的旁邊有一條狹窄的步道名為吉布斯臺階,沿臺階下行可達沙灘,站在沙灘上看十二門徒巖石的感覺和在觀景臺上完全不同,巨大的巖石伴隨有些迷濛的海風,海鷗飛舞,白浪滔天。
這一天選擇住在坎貝爾港,是為了日落時分十二門徒巖石的另一番韻味,普通的自駕線路在白天看過十二門徒後都會在天黑前到達下一站或者直接返回墨爾本,殊不知夕陽西下的十二門徒更具滄桑,沒有了海風的怒號,沒有了碧藍大海的寬廣,一輪夕陽緩緩落入南太平洋,金光瀰漫歷經滄桑的巖石,那一刻的安靜與迷離令人終生難忘。
第四日:坎貝爾港——倫敦橋——墨爾本,250公裡
在袖珍而靜謐的坎貝爾港睡到自然醒,沿大洋路看過最後一個景點倫敦橋,此行已經堪稱完美,一個下午的時間便可以返回墨爾本市區,青山的巍峨,大海的磅礴已經盡收眼底。
在全世界最美的沿海公路遊歷,有人收穫了明信片般的美景靚照,有人收穫了遇見袋鼠和樹袋熊的意外驚喜,有人收穫了度假般的閒情逸緻。在北半球一片春寒料峭之時,帶上家人駛向陽光沙灘的澳大利亞吧,大洋路——一個帶給你無儘可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