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專家建議...

2020-12-24 澎湃新聞

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專家建議...

2020-12-1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入冬後氣溫進一步降低

早晚溫差加大

記者先後走訪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以下簡稱「市一醫院」)

急診科、韶關市鐵路醫院康復科得知

老人、小孩、孕婦等特殊人群患者

接診量均有增加

其中以心腦血管疾病

和呼吸系統疾病最為常見

↓↓↓

病患有不同程度增加

市一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喜榮介紹,「天氣轉冷,本周來院就診的病患明顯增多。其中,老人患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較多,來院就診老人多了5%至10%;小孩以發燒、感冒以及胃腸道疾病為主。」

吳喜榮表示,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當下,今年的冬季季節性患病人數較往年來說有減少的現象。市民群眾都比較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戴口罩等做好自我防護,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

「近幾天往市鐵路醫院就診的病人明顯增多,每天急診、內科看診人數在100人次以上。」市鐵路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述介紹,因天氣變冷,老人一般以老寒腿、膝關節病、頸椎腰椎疾病為主。小孩以及老人有咳嗽的現象,出現肺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增多。

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老人要注意防寒保暖。

如何預防?專家這樣建議

季節性變化溫差大,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多發,徐述建議要順應節氣,在飲食上注意調理,多吃火鍋注意保暖;要注意運動方式,適當泡溫泉可通暢血管,有意識地鍛鍊身體,對預防季節性疾病有很大幫助。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季節,老人預防季節疾病復發,最好的辦法是做好個人防寒保暖工作。」吳喜榮提醒老年市民,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儘量呆在室內,減少外出活動,有生活需求需要外出的情況下,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個人保暖。

今年冬季以來,市一醫院接診小孩發燒的病患相對往年有所減少,但如果小孩高熱到有抽搐的現象,在家中要注意監測體溫,做好物理降溫工作,而且要及時就醫。孕婦作為特殊人群,生病用藥要小心,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用藥,在冬季要注重預防疾病的發生。

鍛鍊有法外出做好防護

居家鍛鍊身體可有效預防冬季疾病發生,但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的時間段,吳喜榮建議老人不要選擇早晨鍛鍊身體,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突然升高,早起做劇烈運動易出現意外。」 老人適合慢走散步為主的運動,飯後走一走即可。

「因天氣寒冷的原因,不必過多限制小孩的運動時間、時長以及運動量,但一定要時刻關注小孩體溫的變化。」吳喜榮表示,冬季要注意小孩穿衣服的多少,運動後易出汗,要適時更換乾爽的衣物,可使用汗巾吸取小孩運動後過多的汗液,以防浸溼衣物引起感冒等病症。而孕婦應根據不同的妊娠階段,注意個人運動量的增多或減少,在沒有其他病症的情況下,懷孕後期鼓勵適當多走動,有利於生產。而天氣寒冷,飲食量增多,孕婦適當運動不易引起妊娠過度肥胖。

在疫情防控常態的當下,徐述建議市民群眾還是要一如既往做好防控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吃東西用公筷、不隨地吐痰,外出注意公共衛生。他特別提醒,市民群眾在咳嗽感冒情況下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在防控疫情常態化的當下,特殊人群要外出旅遊,不主張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儘量選擇低風險地區遊玩,減少感染風險。」對於冬季喜愛外出看雪旅遊的市民群眾,吳喜榮也補充建議道。

原標題:《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專家建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最近天氣寒冷,呼吸道疾病多發—市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近期就診的大都是呼吸道疾病患者,但和往年同期相比,就診人數有所下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戴了口罩。口罩能有效阻擋一部分細菌和病毒的侵入。」市人民醫院呼吸內二科副主任醫師高燕告訴記者,每到冬季,氣溫驟降,霧霾侵襲,導致人的呼吸道黏膜防禦能力下降,這時病毒就會入侵人體。
  • 專家建議:南半球須警惕冬季疫情反撲 第二波疫情或「更嚴重」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1日報導稱,新冠病例可能在冬季出現上升勢頭,南半球國家紛紛準備應對。報導稱,在冬季,人們在室內聚集的時間會更長,但通風條件和個人空間都不及夏季。一些健康問題專家預計,冬季氣溫下降會加劇新冠疫情的傳播。專家警告說,這種疾病「極有可能」表現出與其他冠狀病毒類似的季節性發展模式。報導介紹,發出這一警告的背景是,新冠病例可能在冬季出現上升勢頭,南半球國家紛紛準備應對。
  • 冬季中風的風險更高了,還有這3個冬季高發疾病,需及時預防
    冬天是疾病的高發期,受到寒冷的刺激,除了高發的呼吸系統疾病,還有這3種疾病冬季要謹防,想過一個健康的冬天,需要仔細了解清楚。 1.中風 中風是發生在老年人中間的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比其他季節更易發生。
  • 美國提出警惕新冠成為季節性疾病,南半球或迎疫情第二波
    儘管人們無法確定北半球回暖天氣是否會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播的阻斷,但南半球即將到來的冬季,已經引發對新冠疫情第二波高潮的擔憂。美國最新發出信號,警惕新冠疾病成為像流感一樣的季節性疾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傳染病科主任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在周三的白宮記者會上警告稱:「美國需要為疫情的第二波做好準備,因為新冠疾病非常可能成為一種季節性的疾病。」
  • 什麼是季節性抑鬱症?有哪些特徵?快進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隨著冬至的到來,天氣逐漸越來越冷,在北方家家戶戶吃起了餃子,寓意為吃餃子不凍耳朵,這些民俗我們大多耳熟能詳,可是您知道季節的變化還可以帶來心理疾病嗎?季節性抑鬱症又稱為季節情緒失調症,每年常為秋末冬初開始多發,造成季節性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陽光照射較少,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縮短的變化從而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季節性抑鬱症會隨著天氣逐漸變暖而逐步減輕。季節性抑鬱症的主要特徵為(1)感到疲勞,身心疲憊甚至不能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動。
  • 美國抗疫專家:新冠正在南半球紮根 極可能季節性周期回歸
    美國頂級傳染病科學家表示,新冠病毒極有可能會以季節性周期回歸,成為「季節性病毒」,當務之急是需要尋找疫苗和有效治療藥物。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據法新社3月26日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傳染病研究負責人安東尼·福奇(Anthony Fuci)2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正開始在南半球紮根,那裡的冬天即將到來。
  • 氣溫寒冷,4個危險時刻存在,警惕心腦血管疾病會高發!
    近些天的氣溫寒冷程度著實令人膽戰心驚,並且幾乎是天天如此。幾乎很多醫生表示是要凍哭的節奏。根據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季節變化和溫度變化都是有明顯的關聯。尤其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氣溫每下降1℃,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2%。
  • 七旬阿婆打牌時暈倒 醫生:冬天老年人要警惕3疾病
    急診科專家提醒,冬季氣溫下降,老年人要警惕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3種疾病,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長期久坐。  阿婆打牌時暈倒 搶救1個多小時無力回天  海口府城三角公園,是周邊居民休閒、玩耍的聚集地,尤其以老年人居多。12月18日下午,一名70多歲的阿婆和人打牌娛樂時突然暈倒,有人立即撥打120求助,將老人送往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救治。
  • 謹防冬季火災多發
    謹防冬季火災多發 來源: 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20-12-18 字體:[ 大 中 小 ] 今年以來,全市火災警情總量呈下降趨勢,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進入冬季以來,火災進入高發多發季節,特別是進入12月份以來,居民群眾用火用電用氣集中,部分地區火災警情事故頻發,火災的風險隱患明顯增多。
  • 大雪時節也會中暑 專家:冬季養生進補有講究
    市一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鄭樂偉提醒市民,冬天不少季節性疾病都與寒氣入侵、進補不當有關。他說:「此時節,無論是養生、保暖或是進補都要因時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經驗論』,養生不成,反而傷身。」天氣寒冷,保暖是關鍵。鄭樂偉建議,出門勤戴口罩,風大時可戴帽子。穿長襪、睡前泡腳能有效促進體內氣血流動。
  • 專家提醒冬季進藏注意事項 避免感冒誘發高原疾病
    新華社拉薩12月7日電(記者張宸)進入冬季,西藏陽光更加燦爛,不少旅遊景點票價低至一半,且省去了排隊的煩惱。進藏機票、火車票也較為充裕,吸引不少遊客進藏。專家提醒冬季進藏旅遊要做好充足準備,注意防寒保暖,防紫外線輻射,防乾燥,尤其要注意避免感冒誘發高原疾病。
  • 寒冬多進行日光浴 遠離疾病心情好
    尤其是冬季,多曬日光浴不僅可以溫暖身體,還可以可合成維生素D增免疫力,遠離疾病的侵擾。為了解開流感在冬季流行之謎,各國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早在1981年,英國流行病學家埃德加.霍普.辛姆普森就提出,流感的季節性高發可能與太陽輻射有關。只是當時沒有其他專業人員把這個假說當回事。但此後的很多證據提示,維生素D可能在人的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但專家建議有一類人需注意...
    但專家建議有一類人需注意...他表示,對於65歲以上且患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不建議長途春運勞累奔波,留在當地過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更大,死亡風險也更高。「其實中國在國慶已經經歷過一次壓力測試,只不過冬季輸入性風險更大一些。」冬季疫情如何?專家這樣預測在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常發、多發季,專家分析認為,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步加大,預計冬季我國疫情仍將處於零星散發狀態,甚至局部地區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
  • 哈爾濱市疾控中心提示:冬季謹防諾如病毒等4類傳染性疾病
    由於室內環境封閉,空間狹小,通風不暢,造成空氣品質下降,人與人之間接觸機率增加,容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哈爾濱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冬季尤其要注意預防4種傳染性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
  • 冬季要警惕這4類傳染性疾病和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要警惕這4類傳染性疾病和一氧化碳中毒的發生!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於人群對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場所極易暴發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只要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隨時存在流行的風險。
  • 季節性流感高峰將回落 您的感冒好些了嗎?
    好消息是,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發現影響流感病毒傳播力、疾病嚴重性和耐藥性的變異。而隨著學校和託幼機構放寒假,季節性高峰將出現回落。A 我省流感病毒抗原性和致病力未發生明顯變化甘肅省疾控中心表示,在北方省份,每年都會發生一次流感的季節性流行。
  • 22個幼兒冬季保健小常識,快點了解下
    2.長期擱置不穿的衣服極有可能會讓孩子發生皮膚過敏、紅腫、發癢等症狀,建議您將冬季衣服拿出後先進行洗滌、晾曬,以消除過敏因素。 3.冬季寒冷乾燥,孩子皮膚易乾裂發癢,洗完臉後要及時為孩子面部、手部塗抹潤膚霜,這樣能有效滋潤、適度鎖水,緩解乾燥狀況。
  • 天氣寒冷,1月份謹防這些疾病
    1月份天氣寒冷、潮溼,是新冠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隨著春節的臨近,人員流動頻繁,外出旅遊、探親和聚餐明顯增多,人群的流動和聚集增加了傳染病流行的風險,1月5日,合肥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
  • 成都棕南醫院副主任醫師楊小紅講解冬季小孩為何會患上抑鬱症呢?
    這個冬天似乎悄悄來到,人們似乎在寒冷季節特別容易感到沮喪。 一些孩子有「異常行為」,這使他們的母親煩惱。 冬季也成為兒童抑鬱症的高發地區。 為什麼冬天孩子會抑鬱? 現在,請問南京失眠醫院的專家為您解答。
  • 寒冷天氣,冬季瓜菜如何禦寒?三亞農技專家來支招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8日,海南省氣象局發布寒冷三級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南島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過程,其中五指山等市縣最低氣溫降至7℃及以下,這對於冬季瓜菜、果樹等農作物生產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