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陳文璇)過了大雪節氣,意味著嚴寒天氣的到來。隨著氣溫下降,市區各大醫院感冒、咳嗽、肺炎患者有所增多。市一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鄭樂偉提醒市民,冬天不少季節性疾病都與寒氣入侵、進補不當有關。他說:「此時節,無論是養生、保暖或是進補都要因時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經驗論』,養生不成,反而傷身。」
天氣寒冷,保暖是關鍵。鄭樂偉建議,出門勤戴口罩,風大時可戴帽子。穿長襪、睡前泡腳能有效促進體內氣血流動。
「切忌保暖過度或捂熱過久,否則可能出現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心悸等反應。」鄭樂偉說,冬天室內溫度高、空氣流通性差等會引發「冬季中暑」。為此,建議家中開空調或暖氣時要注意開窗通風,也不能用太熱的水洗澡。
連日來,市一醫院全科醫學科門診接診了數位「90後」患上高脂血症、高血糖症的病例。「出現這些情況,與久坐不動、長期熬夜、精神緊張等生活工作方式以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關。」鄭樂偉建議,飲食要均衡,可食用鴨肉、魚肉、核桃、慄子、蘿蔔等,如果天氣持續乾燥,可適時增加冰糖、百合等,防止上火。
這個時節還需注意防中風和心臟病。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中風。低溫還會引起血管收縮,造成血液黏稠,易導致血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因此相關人群在防寒保暖、心態平和的前提下,要定期進行心血管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藥物。
【責任編輯:馬春林】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林文婧
【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