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經典人文之旅,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唐朝時期與伊朗的友好關係。
伊朗唐代叫波斯,從張騫通使西域以來即和中國有交往,以後連綿不斷。唐代兩國關係更為密切,波斯使節不斷到唐朝來,波斯王子卑路斯與其子泥涅師都久居長安,終老於此,波斯商人到中國來的更多,長安、洛陽,揚州,洪洲,泉州,廣州等城市都有他們的足跡。在新疆的吐魯番,烏恰、青海的西寧,西安,太原,三門峽,洛陽,以及廣東的英德縣都發現過波斯薩珊朝的銀幣,而且有的數量很大,說明波斯和中國通商的繁盛。
他們販賣珠寶香藥及西域、南海一袋土產,收購中國的絲織品,瓷器等,在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織錦中,有一些織法和花紋風格同波斯的很相似,如聯珠騎士紋錦的騎士紋面屬伊朗型,其肩後飄帶則與波斯薩珊朝銀盤、銀幣和石刻上王冠象後的飄帶完全一致。聯珠豬頭紋錦的豬頭紋也是波斯薩珊朝織錦所經常採用的圖案,並都採用波斯錦的斜紋組織緯線顯花的織法。這些由中國織工採用波斯錦心之法和新圖案織成的絲織物,是我國當時由絲綢之路向波斯和其他西域國家輸出的,它生動的體現了中、伊人民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密切關係。
唐代由波斯傳入的植物有波斯棗樹,長三四丈,味道和糖一樣甜,甚受歡迎,並移植在廣州。又有三勒漿酒,由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三種樹的果實製成,為流行長安市上的名酒。唐代流行的馬球及波羅球,也是從波斯傳來,至於火祆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都從波斯傳入。
到中國的波斯人有不少定居不回,與中國人融合為一。如唐末的李珣,即為波斯人的後裔,他善於詩詞,並著有《海藥本草》六卷,記載海外諸國出產的植物和礦物藥品,對我國的藥物學作出了貢獻,他的詞還保存有五十四首,為我國的文壇增添了光彩。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看法留在評論區與小編共同探討!本文由經典人文之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