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企業幫扶點子多 鄉村振興路子寬

2020-12-24 梅州網

即將開業的「客都人家」項目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創業就業的平臺。(吳騰江 攝)

  ●本報記者 吳麗伶

  特約記者 劉洪橋 曾健鋒 王雅

  近年來,梅縣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市關於「萬企幫萬村」行動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紮實推進「萬企幫萬村」行動,組織動員企業、社會熱心人士與村莊自願結對,促進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更多地向農業、農村流動,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梅縣區已成立工商聯鎮級商會14個,共發動161家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通過「多企幫一村」「一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等方式,達成結對幫扶355個村。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以來,該區企業和企業家捐資近3億元,組織開展村企對接350多次。

  項目落地迸發新活力

  村民開啟增收「薪發展」

  走進丙村鎮紅光村,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白牆黛瓦、綠樹紅花,悠閒的村民三三兩兩地在相互交談著……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要不是建設『客都人家』項目,紅光村也不會有今日這般新面貌,成為旅遊景點,大家還能吃上『旅遊飯』。」「過去從來不敢想像,家鄉有一天可以變得宜居宜業宜遊,這次回來我就不打算走了。」「環境變漂亮了,我們都喜歡早晚出來散散步。」……見到記者來訪,村民們紛紛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地道出紅光村近年來的變化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

  2018年以來,紅光村以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為契機,與上海翼天文化旅遊發展集團形成結對幫扶,大力推進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建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客都人家』項目雖然還沒有正式營業,但這兩年來對紅光村的改變可不是一丁半點兒,最明顯的是周邊配套設施更加完善了,讓村民住得更舒心,還有村民的房子和店鋪更容易租出去,租金也起碼翻了一倍以上,餐飲業的發展越來越好,這些都激活了村裡的經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紅光村黨支部書記溫友昭說。

  「客都人家」項目的落成,不僅改善了紅光村的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還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創業就業的平臺。「在家門口就業,比我以前到其他地方打工強太多了,晚上下了班還能監督孩子寫作業,而且福利待遇都挺好,有五險一金。」在「客都人家」項目做了一年多保潔工作的村民謝麗萍告訴記者。瞄準了商機回鄉租店做生意的村民溫海經則表示,家鄉的人氣一定會越來越旺的,因此決定回來開店,期盼搭上「文旅快車」。

  目前正在排練、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圍屋場景結構大型情景體驗劇《原鄉》是「客都人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村民一改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白天在田地勞作,晚上在劇場兼職群眾演員進行本色演出。「以前在惠州的酒店和工廠打工,現在回來應聘當群眾演員,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新體驗,學習到很多表演技巧,正式公演後白天在家幫忙管理柚樹、晚上在劇場演出將成為現實。」村民李勇說。據了解,「客都人家」項目預計創造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產業成型打造金名片 規模發展引領致富路

  走進大黃村成片的柚樹林,處處柚香浮動,恰逢豐收的季節真是「柚惑滿滿」,家家戶戶忙著採摘柚果,金柚產業園裡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我有兩份收入,不僅在產業園務工有固定薪酬,每年銷售家裡種的柚果也能增收。」村民張新華說,她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既能照顧孩子,幫助家裡管理柚果種植,經濟上又能獨立。

  像張新華這樣的村民在大黃村不在少數,這一切得益於該村大力發展金柚主導產業。近年來,大黃村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行動的號召,與大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金柚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形成結對幫扶,依託梅縣區金柚產業園,重點發展金柚收購、加工、銷售及農技農資服務,推動「大黃金柚」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帶動村民共同奔康致富。

  「我們通過『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農戶建立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戶實施標準化種植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並優質優價收購本村金柚,帶動200多戶種植戶加入合作社,帶動全村98%的村民種植5000多畝柚果,年產量達3500多萬斤。」大黃村黨委書記廖建明說,此外,公司每年拿出利潤的8%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25萬元以上,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近年來,大黃村充分利用好產業發展帶來的集體經濟收益,並發動企業、鄉賢等多方力量捐資1500多萬元,建設了文化休閒活動廣場、水景觀、體閒綠道等一批民生項目,盤活了古民居資源,打造了豐收主題文化廣場等旅遊景點,形成了村企共建美麗鄉村的良好局面。目前,落戶大黃村的梅縣金柚產業園已吸引33家合作社進駐,以8000萬斤總存儲量流轉銷售了1.5億多斤柚果,庫存利潤實現增值4000多萬元,解決了1500人的就業,累計產值達3.5億多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以上。

  生態為王提升鄉村顏值 技術創新實現農民增收

  寬敞整潔的柏油道路、古色古香的休閒涼亭、綠意盎然的村莊環境、「稻魚共生」示範基地讓田園變公園……當前,生態振興與產業振興在丙村鎮溪聯村描繪出一幅幅迷人的綠色畫卷。「以前這裡都是野草叢生的荒地,我們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打造成『稻魚共生』示範基地後成了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天都很熱鬧,還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遊玩。」談起溪聯村的變化,村民張懷良頗為自豪。

  「推動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應該走在前頭。」溪聯村村幹部胡博怡感嘆道。近年來,溪聯村按照鄉村振興「萬企幫萬村」行動部署要求,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推動下,與梅州市稻豐實業有限公司形成結對幫扶,積極探索「稻魚共生」生態種養模式,建設了「稻魚共生」示範基地,通過技術帶動農戶,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這也是梅州首個「稻魚共生」示範基地,基地規模500多畝,做到以魚促稻、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實現提質增效、綠色循環,既能有效促進糧食生產、農漁民增收,又可發揮巨大生態效益。梅州市稻豐實業有限公司還將「稻魚共生」基地按照3A旅遊景區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季節變換、作物更替,展現景隨節變的豐富田園風光,提供眾多的農耕體驗,把「田園變公園」,努力呈現稻豐、魚躍、人歡的美好景象。

  同時,溪聯村重點圍繞「客都人家」項目,與沿石窟河連線連片美麗鄉村建設串珠成鏈,投入800多萬元全面提升村莊人居環境,補齊道路、汙水處理設施等短板,建設了觀景大道、田間步道、濱水休閒棧道、生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實現農業增效、環境變美,這些都實實在在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該村還不斷總結「稻魚共生」項目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成果,並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公司每年向村民免費發放優質水稻種子,提供覆蓋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產業鏈社會化綜合服務,通過建立緊密聯結長效幫扶機制,帶領農民「抱團」進入市場,有力推動了溪聯村稻米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啟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子
    低山、丘崗、平原、河湖……地貌的多樣性,決定了江蘇盱眙縣鄉村振興模式的豐富性。作為鄉村振興主力軍,農商銀行該如何發力?  「我行緊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總目標,圍繞『20字總要求』,列出『任務書』、排出『時間表』、劃定『路線圖』,有力有序推進,開啟了一條符合江蘇省聯社要求、契合我行實際、順應群眾期盼的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盱眙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雷說。截至6月末,盱眙農商銀行各項貸款餘額144.22億元,比年初增加9.21億元。
  • 日照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系列報導之四:濤雒鎮鄉村振興服務隊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服務隊深入鎮村調研、釐清工作思路,圍繞鄉村振興五大任務和脫貧攻堅6條主線,為百姓致富和鄉村發展鋪路架橋,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了有益借鑑。夯實民生基礎,提升民眾獲得感 「只有在思想上擰成一股繩,才能在後續的工作開展中不鬆勁兒、不掉隊。」服務隊隊長李勝軍說。
  • 蓬萊市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點亮田野新希望
    蓬萊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成了5個幫扶村的「老熟人」。他們不只充當「智囊團」,給鄉村發展出點子、找路子,還走進田間地頭學農技、幹農活,真心實意服務老百姓。一個個項目落地,一件件難事破解,服務隊腳下沾泥,點亮鄉村發展新希望。
  • 產業幫扶開拓鄉村振興路
    近年來,嶺南集團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旅遊和食品兩大主業優勢,打造「連著產業扶貧一併推、連著農旅特色一併玩、連著休閒民宿一併住、連著土特風味一併嘗、連著紅色教育一併學、連著網紅打卡一併造、連著就業創業一併幫」的「嶺南七連」新模式,投入近2000萬元結對幫扶清遠連州、貴州畢節、廣州北部山區等地區
  • 大豐西團鎮:「村企聯建」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村企雙方將圍繞蔬菜生產、加工線上線下銷售、鄉村旅遊等方面開展聯建,合力描繪鄉村振興絢麗畫卷。「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啟動以來,西團鎮認真貫徹省市區有關決策部署,將該行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全面梳理鎮村資源稟賦和產業需求,積極對接本地及外地重點民企,尋找村企發展的最佳結合點和共振點,全力開拓村企聯建發力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鄉村振興、推進教育工作等被提上「日程表」
    4月8日,收聽收看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主持召開區局近期疫情防控重點工作部署會議。 4月9日,到城區市場監管所檢查湖北來梅縣區經商務工人員排查工作落實情況;在局辦公。 4月10日,到市市場監管局匯報工作,在局辦公。
  • 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柱寬――盡心盡力扶貧濟困
    原標題: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柱寬――盡心盡力扶貧濟困作為我省唯一擁有從礦產開採、粗鉛冶煉到蓄電池終端產品及廢舊電池回收整條完整產業鏈的民營企業――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馬柱寬管理企業在行
  • 探索創建長效幫扶機制 走惠州特色鄉村振興新路
    鄉村振興事關惠州全面協調發展,事關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大局,是惠州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今年6—8月,惠州市人大常委會與團市委組成調研組,深入各縣(區)、鎮村開展「一村一策」專題調研,並在調研的基礎上就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鄉村振興長效幫扶工作機制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形成了調研報告。
  • 滕頭村辦起鄉村振興學院
    但就是這裡,在2019年一年時間裡承辦了來自山東、吉林、貴州、廣西等地的培訓班90餘個,吸引了4000多人慕名前來「遊學」「取經」。這裡就是寧波市奉化區滕頭鄉村振興學院,是一個小鄉村辦起的「大學院」。  憑藉生態立村、科技興村和第三產業,滕頭村靠著「一犁耕到頭,創新永不休」的精神,在這塊不到兩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創造了奇蹟。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嘉定區外岡鎮:幫扶「種田」兩不誤 鄉村振興有活力
    (上海基層黨建網)落實好《市委組織部、市委農辦關於在全市城鄉黨組織中開展「結對百鎮千村,助推鄉村振興」行動的指導意見》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形成高質量的城鄉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_快訊_宏觀...
    安丘鄉村振興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黨建引領、鄉村賦能」工程的運營主體,從2019年在安丘市全面開展鄉村賦能工程以來,共開設鄉村賦能店鋪超過19萬個,實現了貧困戶店鋪和村集體店鋪全覆蓋,普通農戶店鋪開通率達80.5%;整合篩選了安丘330餘種農產品納入鄉村賦能電商平臺,組合成多款代言人套餐,供天南地北家鄉人選擇代言,用公司化運作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
  • 新春伊始 海口鄉村吹響鄉村振興號角
    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杜冠海介紹,第一期由村「兩委」幹部帶頭提供137畝耕地與公司合作,估算分紅後村民收入每畝純利潤達到2950元,種植至收穫期間,每天能解決35個村民臨時就業崗位,成功地將產業發展與壯大村集體經濟、貧困戶脫貧緊密相連,走出了一條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安丘鄉村振興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黨建引領、鄉村賦能」工程的運營主體,從2019年在安丘市全面開展鄉村賦能工程以來,共開設鄉村賦能店鋪超過19萬個,實現了貧困戶店鋪和村集體店鋪全覆蓋,普通農戶店鋪開通率達80.5%;整合篩選了安丘330餘種農產品納入鄉村賦能電商平臺,組合成多款代言人套餐,供天南地北家鄉人選擇代言,用公司化運作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
  • 濟陽街道「三位一體」立起鄉村振興「主心骨」
    成立稻花香黃河情鄉村振興樣板帶綜合黨委、大力推行「企業+村級合作社+農戶」土地流轉模式、鼓勵鄉賢智士參與基層治理……今年,濟陽區濟陽街道藉助10個沿黃村(居)入選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契機,在葛店、朝陽、尹家、宋家等10個保留村(居)形成的鄉村振興片區,通過黨建引領、激活土地、匯聚人才等系列做法
  • 助力鄉村振興 襄陽組織臺資臺屬企業赴谷城考察
    助力鄉村振興 襄陽組織臺資臺屬企業赴谷城考察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9日 10:43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3月29日電 (劉雪峰)3月26日,襄陽市委臺辦組織臺資企業湖北鹿門旅遊有限公司、湖北臺城旅遊公司、襄誠鞋業有限公司,臺屬企業雙星公司、襄陽天濟藥業有限公司、襄陽富生公司等8家企業負責人,到穀城縣南河鎮進行考察,聚力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時代命題中的「融創力量」
    如何參與鄉村振興,如何有效推進可持續發展,是當下企業力量面臨的全新挑戰。  面對這個時代命題,融創通過深入實踐,積極貢獻自己公益力量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鄉村振興長效、可持續的解法。  西南,是融創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的重點區域。
  • 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扶貧結對幫扶紀實
    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扶貧結對幫扶紀實 2020-12-18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非到雙峰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劉非到雙峰調研時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華學健參加紅網時刻婁底12月11日訊(通訊員 鄒武雄 彭敏)12月10日下午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以壯大扶貧產業為抓手,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