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那些證監會開出的「天價罰單」

2020-12-19 網易財經

(原標題:2018年,那些證監會開出的「天價罰單」)

或許你沒玩過遊戲,但你可能聽過「外掛」。「外掛」會破壞遊戲平衡,造成遊戲體驗惡劣,玩家流失。

股市同樣也有人試圖開「外掛」,享受資本的額外狂歡。

2018年以來,證監會大刀闊斧對A股市場進行整頓,嚴懲「外掛」,威懾想要「越線」的市場參與者。有些罰單多達上億元,堪稱「天價罰單」。有些被罰金額雖不大,但被罰行為值得企業和個人警醒。

現在,來看一下,2018年,證監會因何原因,開出過哪些天價罰單?

Part 1

操縱市場

56.69億元最大罰單

2018年,有一個罰單被媒體稱為當時「證監會開出的史上最大罰單」。

3月14日,證監會稽查總隊向外界披露廈門北八道集團(下稱「北八道」)炒作「張家港行」、「和勝股份」、「江陰銀行」三隻次新股,操縱期間累計獲利9.45億元。證監會擬對北八道集團作出「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罰沒款總計約55億元。

4月9日,證監會公告處罰決定書,北八道的罰沒款確認為56.69億元。

處罰決定書顯示,北八道採用多種手段操縱上市公司股價,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相關人員通過實施故意隱瞞、毀損重要證據等行為阻礙、抗拒監管執法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調查取證職權。

那麼,北八道是如何操縱市場的?

以張家港行(代碼:002839)為例,2017年2月10日至4月12日期間的31個交易日內,北八道的帳戶組持倉量佔張家港行流通股比例超過20%的天數達25個交易日,超過40%的天數達13個交易日。

北八道通過採用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交易,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證券帳戶之間交易的方式,操縱張家港行股價。

北八道控制帳戶組累計買入張家港行2.43億股,買入金額47.97億元;北八道累計賣出2.41億股,賣出金額52.35億元,獲利4.67億元。

在此期間,張家港行股價上漲109.55%,同期中小板綜指累計上漲2.74%,偏離106.81個百分點。期間張家港行並無影響股價的重大事項。

比如,2017年2月16日,北八道帳戶組利用資金優勢,通過大量、高價申報在集合競價階段拉抬股價。當日,帳戶組開盤集合競價買成交量佔市場成交量比例97.91%。

雖然有了北八道操縱股價被罰的前車之鑑,但操縱股價、鋌而走險的行為並沒有就此消失。

10月30日,證監會公告處罰決定書,王法銅通過配資中介配資,分別使用227、229和261個證券帳戶,利用持股優勢、資金優勢,連續交易及在控制的證券帳戶之間大量交易「如通股份」、「清源股份」、「亞振家居」三隻股票,影響了上述股票的價格和交易量,誤導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被罰沒13.89億元。

以如通股份為例,王法銅在2017年1月3日至3月14日期間買入6993.15萬股,買入金額23.73億元。上述股份全部賣出,賣出金額27.24億元,王法銅操縱如通股份價格獲利3.46億元。

而更具知名度的「天價罰單」要屬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廖英強因操縱股票被證監會罰沒1.29億元。

4月3日,證監會公布行政處罰決定,廖英強因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在其微博、博客公開評價、推薦股票,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帳戶組買入相關股票,在薦股後集中賣出,被沒收違法所得4310萬元,處8620萬元罰款,合計罰沒1.29億元。

據IPO日報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3日,2018年因操縱市場受證監會罰沒金額超過一千萬的公司或自然人有18個,分別是:北八道、王法銅、馮志浩、孟祥龍、劉文金、廖英強、廣州安州、何思模、高勇、謝一峰、鬱紅高、通金投資、馬永威、任良成、任良斌、東海恆信、華爾泰富、裕鼎公司。

Part 2

內幕交易

單筆罰沒金額近九千萬

除利用資金操縱市場外,還有「內部」人士通過內幕信息,來賺得「黑錢」。

吳光明是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魚躍科技」)的執行董事。

2016年12月初,花王股份(代碼:603007)董事長肖某強打算將花王股份「高送轉」事項提上工作日程。

吳光明和肖某強都是丹陽市人,兩人很熟悉,私交很好,聯繫頻繁,關係密切。吳光明稱,花王股份上市後經常和肖某強交流公司治理結構、高管團隊、管理經驗等事項。

肖某強稱,其和吳光明什麼都聊,其很認可吳光明,有的時候也會聊自己對花王股份經營、發展的想法,向吳光明請教公司經營管理、發展方面的問題。

肖某強曾多次向吳光明匯報和諮詢募集資金、債券發行、定期報告等上市公司相關業務情況。

2016年12月6日晚,肖某強應吳光明之邀見面聊天。

2016年12月12日至2017年1月26日,吳光明利用控制的帳戶買入花王股份51.96萬股。2017年3月3日,吳光明將買入的股份全部出售,扣除交易稅費後獲利919.1萬元。

7月31日,證監會公告顯示,吳光明作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開前,買賣該證券,因此,吳光明被證監會進行處罰,罰沒3676.39萬元。

除了吳光明因內幕交易被罰沒三千多萬元,另一件內幕交易被罰涉及的罰金更大。

8月2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潘勇作為天成控股、銀河生物的大股東銀河天成集團的股東,連續利用兩條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證監會決定,沒收潘勇違法所得1493.33萬元,並處以7466.65萬元罰款,合計罰沒8959.98萬元。

Part 3

違規買賣股票

未合規披露

除了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還有一種證監會嚴查的違規行為——違規減持或增持。

杜佳林是曾持有艾迪西(代碼:002468,現變更為申通快遞)5%以上股份的股東。

2016年1月18日、20日及2月25日,杜佳林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三筆累計減持艾迪西2160萬股,佔艾迪西已發行股份的6.51%。

杜佳林在2016年2月25日減持1160萬股的過程中,累計減持比例達到艾迪西已發行股份的5%,沒有在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前停止賣出艾迪西股份,違反法律規定減持的股份數為501.12萬股,違反法律規定減持金額為1.62億元。

1月11日,證監會公布處罰結果,對杜佳林超比例減持未披露行為處以40萬元罰款,對杜佳林在限制轉讓期限內的減持行為處以971.17萬元罰款,合計罰款1011.17萬元。

與杜佳林因為違反法律規定減持而受處罰相反,中新融鑫則是因違法增持而受處罰。

2015年末,荃銀高科(代碼:300087)復牌後,中新融鑫增持荃銀高科股票,成為荃銀高科5%以上股份的股東。

不過,在中新融鑫累計增持荃銀高科股份達到5%時,未停止交易並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中新融鑫違反法律規定增持股票數量為2093.95萬股,違法增持金額2.4億元,違法增持比例為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6%。

2018年9月30日,證監會公布處罰結果,對中新融鑫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對其限制期限內買賣股票的行為給予警告,並處以2400萬元罰款。對中新融鑫合計罰款2440萬元。

(國際金融報記者 鄒煦晨)

本文來源:國際金融報社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證監會開出17.6億元天價罰單;武漢2019年GDP預計增長7.8%左右...
    2丨32個帳戶惡性操縱藉機減持,證監會開出天價罰單證監會官網近日公布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揭開了一起惡性操縱行為,一公司實際控制人專門組織操盤團隊,控制使用32個證券帳戶,通過自買自賣等異常交易手法,製造該公司股份交投活躍假象,藉機減持股份,大額套現。
  • 輔仁藥業手握18億卻拿不出6000萬 證監會開出正式罰單
    曾手握「18億」貨幣資金,卻對說好的6000萬分紅爽約的A股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現證券簡稱*ST輔仁(維權)),日前正式收到證監會罰單。  證監會對輔仁藥業罰單落地:上市公司和多名責任人被罰 實控人10年市場禁入!
  • 輔仁藥業手握18億卻拿不出6000萬,證監會開出正式罰單
    曾手握「18億」貨幣資金,卻對說好的6000萬分紅爽約的A股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現證券簡稱*ST輔仁),日前正式收到證監會罰單。 而*ST輔仁涉及的多項違規中,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是最為嚴重的違規,證監會查明,僅在2018年度輔仁藥業未披露輔仁集團、輔仁控股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期初金額46,710萬元、發生額86,953.28萬元、期末餘額133,663.28萬元,以及相關決策程序、佔用原因等信息,導致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 爛尾13年 北京通州賓館兩次流拍後再擬轉讓 曾被開出天價罰單
    爛尾13年 北京通州賓館兩次流拍後再擬轉讓 曾被開出天價罰單 而北京新城基業成立於2003年8月,註冊資本3.88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為投資管理和房地產開發。
  • 兩罐薯片三千萬 天價罰單的爭議
    達利食品集團近日收到「史上最大廣告罰單」,該罰單起源於旗下可比克薯片的一場公益捐贈活動事件回顧2018年8月,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的消費者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稱其在某超市購買了兩罐達利食品集團生產的可比克薯片,產品外包裝顯示只要掃碼參與一個名為「快樂助非遺,紅包搶不停」的公益活動
  • 推銷員撥10億通語音電話騙人買保險 美擬開出2.25億美元天價罰單
    這也是FCC有史以來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消費者接到騷擾電話後會對保險推銷員假冒的那些公司感到憤怒,然後這些公司就會收到起訴書。有些公司的投訴電話甚至被「打爆」而無法接通。周二,FCC提出對這兩名推銷員及其公司處以2.25億美元的高額罰款。隨後,上述七個州州檢察長也提起了訴訟,指控這兩名保險推銷員及其公司違反了《電話消費者保護法》,並要求進行賠償和罰款。
  • 法國怒開4.45億歐元罰單,理由是「藥賣得太貴」?「天價藥」是如何...
    這是法國競爭管理局經過6年的調查作出的裁定,這3家公司為了獲取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藥物市場的最大效益,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臨床藥物使用。諾華因此被罰款3.85億歐元,而羅氏和基因泰克必須支付5900萬歐元以上的罰款。雷珠、貝伐本是同根生法國政府開出的巨額罰單合理嗎?
  • 上半年銀監系統開出12張千萬級罰單 浦發銀行「連挨板子」
    上半年所披露罰單中,罰金超千萬的並不鮮見,個別銀行甚至被罰上億元。哪些銀行不幸「挨板子」?巨額罰單主要開向哪些領域?為你一一揭曉。上半年銀監系統開出12張千萬級罰單據不完全統計,銀監系統今年上半年至少開了12張罰沒金額超千萬的巨額罰單,累計金額高達9.48億元。其中上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被罰4.6億元,佔上半年銀監系統罰沒總金額的48%。
  • 我國建立世界最大全民醫療保障網;證監會開出今年首張罰單
    證監會開出今年首張罰單。證監會2021年1號行政處罰和2021年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顯示,熊模昌、吳國榮因操縱華平股份股票價格,利用196個帳戶虧損3.24億元,熊模昌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205萬元罰款,吳國榮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185萬元罰款。證監會還決定,對吳國榮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不服行政處罰 瑞華把證監會告了
    要求撤銷*ST華澤案行政處罰  本次瑞華狀告證監會,事出*ST華澤案中被證監會罰沒520萬元。說起*ST華澤,大家一定不陌生,該股曾在2018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24日連續45個交易日跌停,創A股最長連續跌停紀錄。
  • A股最大「罰單」:2020年證券監管有多強?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北京報導忽悠市場的「獐子島們」,利潤長期造假的「二康」(康得新和康美藥業),以及那些內幕交易者,何時能在A股市場絕跡?證監會負責人說,出重拳、用重典,堅決清除害群之馬。「零容忍」貫穿證券業強監管2020年全年。
  • 不服行政處罰 瑞華所把證監會告了
    說起*ST華澤,大家一定不陌生,該股曾在2018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24日連續45個交易日跌停,創A股最長連續跌停紀錄。原告是瑞華、劉少鋒、張富平、王曉江等四方,被告則是證監會。2018年12月,證監會向瑞華、王曉江、劉少鋒、張富平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瑞華在對華澤鈷鎳2013年度、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證監會依法對其沒收業務收入130萬元,並處以390萬元的罰款;對王曉江等3人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10 萬元的罰款。
  • 被開12億天價罰單後竟還不收手!牛散「唐家班」最終落網
    據悉,自2012年開始,唐某甲夥同唐某乙、唐某丙,通過頻繁申報與撤單,影響股價與交易量,操縱了包括華資實業、京投銀泰、銀基發展等在內的多隻股票,違法所得共計2580餘萬元。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段愛群:這類犯罪的最大的特點是隱蔽性。
  • 銀保監會年內開2000張罰單,涉房貸款是重點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8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共開出2222張罰單,其中銀保監會機關開出罰單20張,銀保監局本級開出罰單1105張,銀保監分局本級開出罰單1097張。涉房類貸款是監管重點2020年,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銀保監系統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嚴查違規涉房貸款。不僅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天價罰單,縱觀今年以來所有涉房類貸款違規,可以發現監管對於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行為罰得最重。
  • 不服行政處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把證監會告了
    此外,它還因康得新和千山藥機兩個案件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要求撤銷*ST華澤案行政處罰本次瑞華狀告證監會,事出*ST華澤案中被證監會罰沒520萬元。說起*ST華澤,大家一定不陌生,該股曾在2018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24日連續45個交易日跌停,創A股最長連續跌停紀錄。
  • 12億天價罰單!A股首例虛假申報案宣判,超級牛散「唐家班」落網
    早在2017年,在最後一次證監會處罰後,唐漢博悄然失去蹤跡。2018年8月,上海經偵通報,成功破獲唐某等人通過虛假報撤單的手法操縱證券市場的案件。3月30日,上海市一中院通報,全國首例「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犯罪案件一審公開宣判,三名唐姓犯罪嫌疑人因操縱市場罪被判刑,其中其主要作用的唐某甲被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450萬元;其餘兩人分別被判一年八個月、一年(緩刑)。
  • 又見券商折戟資管 證監會6份罰單指向中郵等3券商
    (原標題:又見券商折戟資管業務,證監會6份罰單指向中郵等3家券商)
  • 天價醬油麵、天價小龍蝦、天價片酬,為何天價的東西這麼多?
    盤點近年來的「天價」事件,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事情被冠以天價,與普通民眾有關的吃、喝,尤其體現在一些特殊地方,如景區、旅遊點。另外地還有一些特殊的人做的特殊的事情被監管,如明星的天價片酬、天價稅收罰款、第三方支付天價罰單、長生生物的天價罰單,前面是與我們日常生活相差懸殊,後面則是讓人驚嘆「金額不上億都上不了熱搜了」。為何現在「天價」的東西特別多?
  • 中概股史上最大:1.8億美元罰單砸向瑞幸咖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概股史上最大:1.8億美元罰單砸向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天價罰款後,瑞幸咖啡有望與美國證監會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1.8億美元的天價罰單落在瑞幸咖啡的頭上。
  • 你在溫哥華的停車場被開罰單了?律師告訴你不用擔心
    買東西花費$45+停車罰款$34,私人停車場也太坑爹了吧…強制要你繳費,否則不能出停車場…關於私人停車場,真是有太多要吐槽的了。那些人開個小車或者躲在一個小角落裡,只要發現你沒有繳納停車費或者超時了,馬上衝出來拿手機拍拍拍,罰單貼貼貼。 我想問問你:貼一張你是有提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