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的影片,你也許會感興趣

2020-12-12 好奇心日報

3 月 24 日,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在上海紐約大學舉行了為期一天的放映活動。

這是上海紐約大學第二年舉辦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的放映。成立於五年前的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New York WILD Film Festival)是紐約第一個每年舉辦的與環保、野生物種探索等話題相關的電影節。電影節上展映的大多都是與這些話題相關的紀錄片。

在創辦電影節之前,Nancy Rosenthal 在國家地理的電視部門工作了 15 年。由於 Nancy Rosenthal 的背景,國家地理的元素在展映當天的存在感很強,無論是作為項目的資助方還是出鏡內容。

Nancy Rosenthal 在放映會上表示,鑑於目前全球環境問題的凸顯,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希望能夠作為環保進程的一個環節,促使更多的人注意到問題的存在並付諸行動。放映之前,在她的建議下,全場為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的去世默哀了片刻。

展映會當天放映的大部分電影也都與拯救瀕危動物或者應對環境危機的主題相關,有聚焦反盜獵女性組織的短片《Black Mamba》、跟隨《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鏡頭拍攝瀕危動物的《影像方舟》(Rare: Creatures of the Photo Ark)以及描述孟加拉國的居民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問題的《Adaptation Bangladesh》等。

來自中國導演裂縫(張允平)的短片《尋找聖誕樹》也在當天展映。在這部 15 分鐘的短片中,作為攀冰愛好者的導演裂縫把鏡頭對準了大學老師何川。何川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了一張聖誕樹冰瀑的照片,於是決定尋找並徵服它。

《影像方舟》(Rare: Creatures of the Photo Ark)

56 歲的 Joel Sartore 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記者。他這些年來正在忙活一個特殊的項目——為地球上瀕危的物種建立影像資料庫,好讓它們存在的痕跡為人們知曉。他拍攝的照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把鏡頭對準了動物的眼睛。按照 Joel Sartore 在紀錄片中的說法,他希望通過直視它們的眼鏡,讓動物獲得發聲的機會。

三集的紀錄片講述的是拍攝的幕後故事,比如他在無法在工作室拍攝的情況下,把關華南虎房間的牆壁漆成了幕布。遇到無法製造全色背景或者照片中有動物的排洩,Joel Sartore 會求助於 Photoshop。

「只有在有管理員陪同的情況下,Joel 才會展開拍攝工作,」導演 Chun-Wei Yi 在展映會上表示。「管理員會確保動物的周邊環境。如果有什麼情況,Joel 會立刻停止拍攝。(紀錄片)中猞猁的拍攝大概在 15-20 分鐘,華南虎狀況不錯,所以拍了 25 分鐘。現在 Joel 拍攝了大概 7500-8000 種動物,沒有發生動物受傷的情況。」

Joel Sartore 加入《國家地理》15 年後,妻子得了癌症。他在照顧妻子的同時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為瀕危的動物做些什麼。

「我想如果我們通過眼神接觸,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下呈現動物,拍下它們在全白或者全黑的背景中的樣子,哪怕老鼠也能拍得和大象一樣大而驚奇的話,或許就能夠讓公眾真的感受到物種滅絕的困境。」他在接受BBC 採訪時表示。

不同於其他多數在電影節上展映的低成本紀錄片項目,《影像方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最終的呈現形式不僅有 DVD 以及藍光,還有圖冊,圖冊賣出的所得都會被投入到他之後的拍攝中去。

《Adaptation Bangladesh》

在氣候變暖的語境下,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論調愈發響亮。這部最佳短片獎項得主聚焦的是人們如何應對海平面的上升:他們索性過起了水上生活,打造出了水上花園和水上學校。水上花園靠著水葫蘆和竹子混合而成的「土地」浮在水面之上,這樣無論水平面如何,都不會影響種植。水上學校則是把課堂塞進了船中,就好像是校車來接你上學,然後你就在車內學習上課直到放學。

這是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可以看做是嚴峻形勢下的一劑慰藉。

紀錄片中擔任主持、記錄所見所聞的 Alizé Carrère 表示:「坦白說,現在我們促使人們關注氣候變化的方法是採用世界末日的論調,但是好像沒什麼用。所以為什麼不用一個嶄新的、更加積極的視角看看效果?」

《珍》(JANE)

這部以 50 多年前靈長類學家 Jane Goodall 對黑猩猩研究為故事主線的紀錄片是本屆電影節的最大贏家。光是呈現 Jane Goodall 在當時被男性主導的科學領域取得革新的研究成果已經足夠震撼,紀錄片還把人類的命運與動物的交織在一起,讓共情效果更加明顯。

這部曾在北美院線上映的紀錄片使用到了《國家地理》檔案中多達 100 小時從未公開的影像資料。導演布萊特·摩根曾憑藉《拳擊少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

1960 年代,英國人 Jane Goodall 在非洲通過與黑猩猩近距離的接觸——這是當時鮮有的創舉——得出的結論顛覆了人們對這種動物固有的認知,比如它們不具備人類般多樣複雜的情感。同時,那些發現也促使人類思考對自身的定義。

這部關於黑猩猩研究的紀錄片也可以看做是一部關於 Jane Goodall 的傳記。她與《國家地理》雜誌派去的攝影師因為合作而結緣,卻也因為對工作理解的不同而產生分歧。另外,沒有什麼能比 Jane Goodall 選擇在動物圍繞的環境中撫養孩子更能體現她對人與自然的理解。

爛番茄上該電影的新鮮度達到 98%。共識影評寫道:《珍》以一個吸引人的美麗視角以及令人愉悅的基調向主人公數十年來無價的工作遺產表達了敬意。

題圖來自:豆瓣電影

相關焦點

  • 紐約的電影節
    最引人注目的是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它與坎城、柏林、威尼斯影節齊名,是世界電影的盛事。2010年,第48屆紐約電影節在九十月之交的金秋舉行。林肯中心電影協會作為電影節的主辦方,把開幕式和閉幕式搞得很隆重,請來大牌導演講座,推出20多部精選影片,展示這一年世界藝術電影的成就。我挑選了幾部喜歡的題材的電影,到林肯中心觀摩。
  • 諾頓自導自演新片在紐約電影節遇冷?
    《布魯克林秘案》為期兩個禮拜的紐約電影節於上周末落下帷幕,萬眾期待的熱門影片和電影人都已經紛紛亮相,與熱情的紐約觀眾見了面。電影節的閉幕影片——來自愛德華·諾頓自導自演的新片《布魯克林秘案》在林肯中心開始了正式放映。
  • 坎城電影節尋求合作 影片進入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1905電影網訊疫情當前,電影節中最受影響的就是坎城電影節。在取消了導演雙周、影評人周以及ACID單元之後,坎城電影節將會與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合作。據了解,坎城將會把官方選片放到聖塞巴斯蒂安的競賽單元進行放映。
  • 紐約華語電影節四月開幕 新人單元徵片火熱啟動
    紐約華語電影節四月開幕 新人單元徵片火熱啟動 2019年4月,首屆CineCina紐約華語電影節即將在紐約拉開帷幕,影節將以「啟」的主題,發掘華語電影中新的聲音,新的視角,以「包容」為目標,尋找、發現不同類型、主題和製作成本的優秀華語電影,一方面
  • 奧斯卡大熱《愛樂之城》獲紐約影評人獎最佳影片
    奧斯卡大熱《愛樂之城》獲紐約影評人獎最佳影片 時間:2016.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γ大頭蝦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選紐約時報 「紐約電影節十部必看佳片」
    9月17日,《紐約時報》評選出2020年第58屆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十部必看佳片,中國導演賈樟柯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位列其中。十佳片單中還包括洪尚秀的《逃走的女人》,史蒂夫·麥奎因的《情人石》,斯派克·李的《大衛·伯恩的美國烏託邦》,以及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等影片。
  • 這部「非法影片」被偷偷運到美國展映 "計程車"導演新片亮相紐約...
    時光網訊 紐約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在諸多參加展映的影片裡,有部伊朗電影的身份較為特殊。《三張面孔》,持續關注時光網和各大電影節的朋友可能知道,這部來自伊朗的影片由賈法·帕納西執導,入圍了今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但這其實是一部「非法電影」。
  • 紐約亞洲電影節開幕 《旺角黑夜》備受關注
    紐約亞洲電影節開幕 《旺角黑夜》備受關注 http://ent.163.com  2005年06月13日 10:02   新聞午報   亞洲電影節於上周五在紐約拉開帷幕,來自中國、韓國、泰國、日本、印度和菲律賓的31部影片將參加展映。
  • 動畫《熊兔子貝貝》登陸美國紐約「努庫電影節」
    努庫電影節(NukhuFest)每年舉辦一次,慶賀該年度製作的最佳影片。 此盛會至今已經舉辦了四年。2019年度將在美國紐約市,杜比紐約放映廳舉辦,11月會投票選出10部最佳電影,成為2019年NukhuFest電影節的最後提名。所有的提名影片都會在當天進行播放,再由觀眾投票選出最佳影片。 努庫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激勵獨立藝術家,創建智慧的藝術群體,幫助群眾理解和認知到人類文明的多元化。 努庫電影節(NukhuFest)名字的由來。
  • 亞美國際電影節紐約開幕 華裔青年電影人亮相(圖)
    作為一名華裔,她的電影理念和文化身份自然會包括許多華人文化的元素在裡面,她計劃下一步拍攝一部有關武術的片子,而最近她也去香港同那裡的一些電影同行做交流,希望未來能夠和香港及大陸的電影人有合作。影片的導演George Billard在出席12日晚電影節活動時表示,他在曼哈頓的唐人街生活了10年,兩年前他寫了一個唐人街非法移民的故事參加一個劇本比賽,雖然沒有獲獎,但他自己把劇本拍成了一個短片。
  • 中國實力派演員姜武榮獲紐約亞洲電影節亞洲之星獎
    中國演員姜武昨日在第17屆「紐約亞洲電影節」(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榮獲亞洲之星獎。(【姜武】榮獲紐約亞洲電影節【亞洲之星獎】)紐約亞洲電影節創始於2002年,是北美最重要的亞洲電影節,受到美國媒體和觀眾的廣泛關注。歷來得獎的中國電影人包括徐克、成龍、甄子丹、段奕宏等人。
  • 也許會讓你在面對野生動物攻擊時成功逃生9個技巧
    對於現在都市人來講,在休息的時候,都非常喜歡去野外,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讓身心得到一個真正意義的放鬆,不過,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識還是必須要知道的,因為野外存在著許多野生動物,這些動物可是很兇猛的,很容易發生意外被攻擊的情況出現,因此,掌握這方面的逃生技巧,還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小編來說說
  • 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獲評「紐約電影節必看佳片」
    十佳片單中還包括史蒂夫·麥奎因的《情人石》,斯派克·李的《大衛·伯恩的美國烏託邦》,以及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等影片。《紐約時報》文章中指出,賈樟柯是「近20年來紐約電影節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片作品《江湖兒女》描繪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社會面貌和轉變,而他的紀錄片則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由普通老百姓的記憶,講述中國在20世紀革命後幾十年間的劇烈變化。
  • 威尼斯多倫多特柳賴德紐約,秋季四大電影節將如期舉行彼此合作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今年秋季如期舉行的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特柳賴德電影節和紐約電影節結為不競爭聯盟,放棄原先的競爭關係,宣布彼此協作。據悉,今年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已宣布,電影節將於9月2日-12日舉辦。「甜茶」亮相去年威尼斯電影節紅毯威尼斯電影節藝術總監阿爾貝託·巴貝拉表示,本屆電影節官方單元將有50-55部影片入選,將在7月28日公布片單。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為凱特·布蘭切特。
  • 柏林電影節今日影片外媒評論
    時光網訊 柏林當地時間7日,柏林電影節第三天共有《女僕日記》《火山下的人生》以及《維多利亞》三部競賽片亮相,其中《維多利亞》以140分鐘的長鏡頭掀起了本屆電影節的第一個小高潮。但是如果把長鏡頭的技術噱頭拿掉,這個故事會讓它自己都感到羞愧。在中間戲劇性的轉折後,影片開始為角色的可信度進行鋪墊,卻揉進了太多黑幫影片的陳詞濫調,打亂了影片的節奏,並沒有成功掩飾影片那些過於冗長和單調的情節。你不得不羨慕挪威攝影師Sturla Brandth Grovlen的精力,隨著角色的移動,他一會兒攀爬上樓梯,一會兒拍攝追逐鏡頭,一會兒又進入到汽車拍攝車內場景。
  • 全新4K版「花樣年華」紐約電影節首映
    全新4K版「花樣年華」紐約電影節首映 時間:2020.09.3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一部網上瘋傳的小熊爬雪山影片,意外揭露無人機幹擾野生動物現況
    這兩天,一部小熊爬雪山的影片在美國網絡上瘋傳,描述一隻勵志小熊一遍又一遍地攀爬陡峭雪坡,無論滑下來幾次,都努力不懈直到成功抵達坡頂,回到熊媽媽身邊。對於廣大分享這部影片的網友而言,這是一部窩心的可愛影片,然而,科學家們卻指出畫面背後,無人機幹擾野生動物的嚴峻現況。
  • 盤點這些年最佳影片 原來北京國際電影節好這口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獲得最佳影片的都有哪些電影。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2013年)第一屆「天壇獎」最佳影片 :《一九四二》《一九四二》是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本片以不尋常的角度探討了性侵議題,榮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大獎,且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同時,還獲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兩項大獎。
  • 伍迪·艾倫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將為法國電影節揭幕
    著名導演伍迪·艾倫新作《紐約的一個雨天》在美國被亞馬遜電影廠冷藏之後,終於得以重見天日,將在今年秋季法國第45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上作為開幕影片展出。 法國多維爾美國電影節是在法國的多維爾舉行的專門為美國電影建立的電影節,而由提莫西·查拉梅和埃拉·范寧聯合主演的《紐約的一個雨天》是導演艾倫在多維爾電影節上參展的第八部電影。
  • 連續三年,皆有華語紀錄片得獎 | 紐約紀錄片電影節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美國規模最大的紀錄片電影節-紐約紀錄片電影節(DOC NYC)在疫情期間也選擇了線上辦展。今年的競賽評獎包含取景器(Viewfinders)、大都會(Metropolis)以及短片(Shorts)三個單元,評選標準基於影片的形式及內容。此外,該節展還從導演、製片、攝影和剪輯四個方面,選出了本年度最有可能獲得奧斯卡獎和其他重要獎項的紀錄片。2014-2018年,紐約紀錄片電影節有15部電影入圍奧斯卡評選,包括所有最終的獲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