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羅德裡戈這位從三歲起就雙目失明的盲人作曲家,是20世紀音樂史中具有崇高地位的特殊領導人物,同時也是西班牙樂壇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阿蘭胡埃斯協奏曲》是改編自十七世紀作曲家桑斯的舞曲,曲中洋溢著自由的音符讓人覺得非常舒服,羅德裡戈曾說過:「關於時間流逝的一種感覺,在充滿著綠樹、鳥叫、蟲鳴的阿蘭胡埃斯花園之中」,只要是聽過這段音樂的人,都能回想起那一種感傷,美好的感覺。
《無人區》海報
《無人區》劇照
2013年底,中國影迷們期待四年的電影《無人區》千呼萬喚終於走上了大屏幕,這部電影儘管褒貶不一,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它在中國電影中的獨特地位。看過電影的讀者除了沉思人性,也一定會對那片蒼茫大地的景色和片中的配樂久久不能忘懷。
不過要是搜索一下這部電影的原聲,你可能會失望地發現,這部電影的OST至今還沒有面世,在網上也幾乎搜索不到任何相關的信息。也許是這部電影上映歷經的種種坎坷,也許是一改再改的劇本和配樂,讓發行方甚至沒有來得及準備發行原聲碟。讓翹首以盼的影迷和樂迷倍感失落,不過小編相信這樣一張經典的專輯終究會有發行的一天。即便沒有原聲發行,我們仍然能夠討論分析電影中的音樂,而從世界經典音樂的浩瀚海洋中我們同樣能找到這部電影主題曲的蛛絲馬跡。
主旋律改編自《阿蘭胡埃斯之戀》
電影中徐崢扮演的角色騎著馬走在無人區的大漠上那段音樂是什麼?網上能看到不少網友的發問,而也許這段音樂也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儘管這段音樂還沒有一個官方的介紹,但是我們發現它和一段經典的吉他名曲非常相似,多聽幾遍後甚至可以確定地認為,這段電影的主旋律正是改編自這段音樂。
《阿蘭胡埃斯之戀》也可以稱作《阿蘭胡埃斯協奏曲》,是西班牙盲人作曲家華金·羅德裡戈飲譽世界的吉他名曲。此曲自1940年首演之後,旋即風靡了整個世界。整個樂曲充滿一種西班牙式的憂傷,優美得難以言喻的旋律,以及隨處所散發的浪漫色彩奔放有活力。此曲兼具繁複技巧與音樂性的高度挑戰,多年來始終是所有吉他協奏曲中演出頻率最高的樂曲,同時也被視為對演奏家的最佳試金石,被譽為三大吉他協奏曲之一。
華金·羅德裡戈這位從三歲起就雙目失明的盲人作曲家,是20世紀音樂史中具有崇高地位的特殊領導人物,同時也是西班牙樂壇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阿蘭胡埃斯協奏曲》是改編自十七世紀作曲家桑斯的舞曲,曲中洋溢著自由的音符讓人覺得非常舒服,羅德裡戈曾說過:「關於時間流逝的一種感覺,在充滿著綠樹、鳥叫、蟲鳴的阿蘭胡埃斯花園之中」,只要是聽過這段音樂的人,都能回想起那一種感傷,美好的感覺。
電影中的主旋律改編自這首世界金曲,但是又將浪漫舒緩的吉他改為由小號演奏,更加突出了悽涼之意。而在伴奏上也捨棄了其他樂器,用一段金屬搖滾的音樂襯託,更增添雜亂的心緒。兩種風格的音樂將無人區內的荒涼、殘忍、人心的險惡刻畫得非常到位。
音樂歷經四年製作改了三個版本
《無人區》風格感極強的配樂,給影院裡的觀眾們帶來的是更加強烈的觀影感受。而為其操刀配樂的音樂人姜勇軍與寧浩也合作過兩部電影,除了《無人區》還有兩年前上映的《黃金大劫案》。一直從事流行音樂製作的姜勇軍,本來是跟寧浩一塊打羽毛球的哥們,後來加入《無人區》的配樂工作,開始了電影配樂之路。他經歷的為《無人區》配樂的這幾年,讓我們從側面看到這部「處女座」電影是如何磨出來的,寧浩到底有多完美主義才成就一部自己想要的作品。在《無人區》第一次送審後未幾便被發回,而長達四十多條的修改意見裡,音樂也赫然在列,姜勇軍和他的團隊們只好又再次進入「無人區」,從頭開始,在反覆進行了多次的配樂調整之後,終於得以完成。這個片子的音樂,至少不下於有三個版本,但姜勇軍認為這個是好事情:「就算再大的大師拍電影,做完之後一定有遺憾的,但是一般的電影是不可能給你機會,來來回回調整那麼多次。每一次的調整,也是在修整我們之前做的一些不足、不準確的地方。」
初版配樂中寧浩曾獻聲
姜勇軍給《無人區》錄製的一段音樂中,導演寧浩還曾經獻聲演唱,不過這段歌聲最後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只保留了音樂的部分。在電影中徐崢扮演的肖律師剛拿到車將要進入無人區的時候,寧浩要求姜勇軍寫一段搖滾樂。片中這裡之前肖律師全然一副無良形象,不僅幫偷獵者洗脫罪名還冷嘲熱諷警察,回程路上的開心的他並不知道這才是狼狽命運的開端。所以這段搖滾要表現出一些荒誕,姜勇軍寫了無數個版本,終於寫完後決定由寧浩來演唱。
因為寧浩以前搞過樂隊,而且音色是屬於特別沙啞有味道的那種,很適合這種搖滾的風格。在錄音完成之後,所有人都認為他唱得相當不錯,但是最終寧浩還是把自己演唱的部分拿掉了。至於原因寧浩並沒有多說,不過多數人認為一定是他的完美主義,覺得自己表現得仍不夠出色,所以我們最終聽到的還是一段沒有歌詞的音樂。
突出荒蠻感刪掉浪漫主義音樂
看完電影的人可能覺得,這部電影的臺詞並不是特別豐富,甚至運用到的音樂也並不是特別多。不過當你反覆仔細地再去回味一定能發現,這些音樂運用得恰到好處。因為這既非氣勢恢宏的好萊塢大作,也不是小清新文藝片,和蓋裡奇風格的電影一樣,為數不多的音樂卻足夠將故事情節的黑色荒誕感襯託得尤其突出。而曲風上則注重配合畫面無人區中的異域感覺。
除了不斷重複的主旋律,小號吉他的彈奏非常多,而在推動劇情發展時也擯棄了一般的交響樂,而是在很多地方用到了打擊樂配合吉他伴奏,從而突出荒蠻粗糙的感覺,與影片風格達成一致。作曲姜勇軍還提到,導演寧浩要求儘量減少片中的浪漫氣息,原本片中餘男與徐崢互救性命的兩段戲用的都是吉他彈奏的主旋律,以形成呼應,而這一段最後也被改成了打擊樂以減少慢板吉他給觀眾帶來的愛情想像。
在徐崢剛進無人區與兩兄弟產生矛盾及接下來追車的時候,加油站裡被兩兄弟打的時候,也就是說主角每次要跟人鬥爭或者說社會性和動物性產生對抗或被壓迫的時候,就會有打擊樂出現,吉他隱隱地配在下面,將主旋律若隱若現地表現,也是為了增加這種突兀的西部元素,減少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浪漫主義情懷。
安又琪演唱《巴郎仔》
影片中其實也有位歌星助唱,不過想知道是哪一首可得仔細看。在徐崢初入無人區小客棧,遇上「捆綁銷售服務」的餘男時,她跳舞時錄音機裡放的那段音樂便是由超女冠軍安又琪帶來的《巴郎仔》。這首歌其實是一首新疆民歌,雖然只用到了一小段前奏和幾句歌詞但是仍然以這種異域民歌的形式製造了陌生感。而在電影中伴隨著餘男表演出的略帶滑稽的舞蹈,將一種荒誕的感覺帶入觀眾們的情緒。 劉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