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來花謝,三位詩人筆下的梨花堪稱絕妙

2020-12-10 瘋子徐文史園地

梨花,是一種常見的花。她的花期短暫,春日綻放,往往伴隨著春寒,很難感受到她矗立在融融春日。古人的生存志趣,在於品嘗天地自然,怡情於世間,品味宇宙、人生、歷史和自然帶來的體悟。因此,詩人吟哦天地山水的詩篇佔據了大量的篇幅。

自古以來吟誦植物的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開啟了對花的描寫。

唐代詩人丘為曾寫道:「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全詩不僅展現了梨花的冷豔和香味,更點明了季節氣候特徵和梨花飄落的倩影。

邊塞詩人岑參更是將雪比喻為「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韓愈賦予了梨花更多的感情色彩:「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隨著詩歌的鼎盛,梨花在詩中的表現力愈加豐富:

「相思情味如中酒,折盡梨花嗅不醒」,

「剪剪輕風漠漠寒,玉肌蕭瑟粉香殘」,

「一片花疑蝴蝶化,滿枝春想玉釵肥。

娥眉不用梨園曲,唱徹瑤臺醉未歸」

……

梨花的潔白無瑕和芳姿曼妙,贏得了古往今來詩人們的鐘愛,使得梨花在悲春、懷人、傷別和思鄉等清華展現上,賦予了梨花更多的情感意蘊和人性光輝。

然而,歷代詩人的詩詞中,將梨花著重來寫,並融入詩人獨特人生感悟和精神追求的篇章卻較為少見,有三位詩人的詩詞可以稱得上有內涵、有境界、有情感、有神隨形,融入了詩人的人生經歷、志趣追求和情感經歷。

第三位 崔顥

崔顥的詩才豪情,唯王勃尚可與之相較,其代表作《黃鶴樓》,曾被李白評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評價崔顥不能一言以蔽之,他的《遼西作》:「四月春草合,遼陽春水生」,寫出來邊塞詩獨特的風情,邊塞詩不再是大漠孤煙,西行漫漫的蒼涼與遼曠,代之以春風溫暖、綠草傾城的生機盎然和雄渾奔放。

崔顥的詩傳世不多,有關梨花的只有一首《渭城少年行》。該詩雖然描寫主題並無太多可取之處,顯得略有浮豔輕薄,但作為一首敘事詩,「洛陽三月梨花飛」不啻於一個完整故事的背景。

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驛使前日發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裡花正開。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江邊。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秦川寒食盛繁華,遊子春來不見家。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裡,青樓日晚歌鐘起。貴裡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可憐錦瑟箏琵琶,玉壺清酒就倡家。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此一時期,六朝的繁華帶來輕浮的遺風,仍然影響著唐代的文風,儘管如此浮豔之中透露著寫實主義的風尚。「洛陽三月梨花飛」營造的意境成為梨花描寫最令人難忘的詩句。

第二位 唐寅

唐寅,即我們從影視作品中熟知的唐伯虎。真實的唐伯虎絕不如影視作品中風流放蕩,相反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落魄文人。他的詩文畫作為人所推崇,正是中國文人骨子裡的風流恬淡,給人的審美錯覺。

唐寅善於詩詞,而詩詞之中尤以桃花給人印象深刻。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桃花淨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

唐寅詩詞中不乏桃花、杏花、秋菊……等等,而最能體現唐寅的志趣、審美和情感色彩的非梨花莫屬。唐寅的梨花詩詞清圓流轉、自然明暢。如《一剪梅·雨打梨花》: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這首閨怨詞,柔腸寸斷,思君情切,「青春」、「銷魂」、「啼痕」、「思君」的重複,使得情感真切到一唱三嘆的境界。詩人藉助梨花的吟誦開闢了閨怨詞的新境界。

第一位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清康熙年間詩人。明清兩代,可以稱得起真正的詩人的,竊以為僅有納蘭與黃景仁。納蘭性德詩中也有許多花的描寫,如杏花、黃花、桃花、梨花等等。而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梨花最為常見。

「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

「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納蘭詩詞中的梨花,委婉誠摯,纏綿動人,詩人藉助桃花的意象,抒發了女子的閨怨,詩人的相思,有時在表達自己的身世憂愁,有時又在寄懷深遠的想念。無論詩人如何表達,詩詞中主人公性別如何轉換,都集中表現納蘭含蓄婉曲的詩風,表達出更為深層的含義和更為深透的藝術效果。

梨花是一種詠花詩中較為少見的一種,你還知道詩詞中的什麼花?歡迎大家下方評論區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盤點古詩詞裡梨花的美麗與哀傷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天,就是一樹一樹的花開。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輪到梨花開時,春天已經進入了尾聲。雨打梨花深閉門。梨花,似乎總帶著淡淡的憂傷。時隔多年,我依舊害怕想起老家院子裡的那棵大梨樹。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花開歲歲年年,思念和時光一樣悠長。流水年華春去渺,莫讓等待,成為遺憾。
  • 四月桃花開,看詩人筆下描寫桃花的經典詩句
    春天已經快過去了,窗外桃花朵朵開,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下古代詩人筆下描寫桃花的經典詩句,體會詩人筆下的桃花美。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籬笆外未開的桃花探出頭來,像開又未開的樣子最是嫣然含情的。在汪藻的筆下桃花,更似一名少女,她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飛;再一細看,花蕊半綻,又似含情脈脈。3.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
  • 詩詞丨梨花落盡,春也憔悴
    春在梨花梨花,屬薔薇科植物,花期較短。種類及品種較多,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其素雅的芳姿更是博得文人們的推崇。宋代仲殊在《柳梢青·吳中》說:「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菩薩蠻》明代:楊基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 讀五首古詩,看詩人怎樣寫梨花
    說到花,又不能不說到桃花,不能不說到映山紅。但也有說李花的,桃紅李白,不知道這李花是不是沾了桃花的光。因為很多人只喜歡大紅大紫,比如那木蘭花、牡丹花大朵大朵的,放著光彩,多麼奪人眼球。至於白色之花,那喜愛程度就要退後一步了。其實也有一些人是喜愛這白色素淨之花的。記得邊塞詩人岑參就說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蘇軾一首描寫梨花的詞,最是暮春展英姿,清香梨花獨芬芳
    唐宋時期湧現出大量的才華橫溢、志趣迥然的詩人群體,如果選擇一個唐宋與詩人與之相談,我不會選擇李白,因為他太狂,雖才高八鬥但會令人自慚形穢;不會選擇杜甫,因為他太衰,雖時局動蕩但缺少人生規劃處處碰壁;也不會選擇杜牧,因為他太花,雖身為名門之後但卻處處留情遊戲花叢而耽誤功業……,太鬧太靜都不好
  •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柳絮風輕,梨花雨細。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古老的梨樹忠實地守望著它的主人,見證著大廟時代變遷的滄桑歲月。數百年來,當地以盛產香水梨而聲名遠播,梨園深處的大廟文化更具魅力。這裡得天獨厚,物產豐富。春天,千樹萬樹梨花盛開;盛夏,百年梨樹下,納涼、度假好地方;金秋瓜果飄香;寒冬銀裝素裹。大廟豆腐色香味俱佳,黑山峽羯羊肉肥美爽口。當地土雞肉鮮美,小蔥炒雞蛋、酸爛肉、血條菜、臊子麵和黃米糝飯別有特色。還在等什麼,赴一場大廟梨花之約吧!
  • 春花地圖 三月又見梨花開,周末踏青賞花去!
    安徽的碭山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梨園,沒錯,就是那個好吃的碭山梨~~碭山的梨花三月底初綻苞蕊,花期將持續到四月中旬,是清明小長假遊玩的好去處。除了香氣襲人,梨花的花型也非常漂亮,圓潤的潔白花瓣,密集的紅色花蕊,再加上修長的綠色花柄,堪稱花界的仙女姐姐。難怪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會稱讚梨花:「天姿靈秀,不與群芳同列。」黃庭堅也在《次韻梨花》中寫道:「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詩裡把梨花和桃花作了對比,顯然他更推崇的是梨花冰清玉潔。
  •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梨花欲謝恐難禁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這是一首惜春並傷春的詞。這是一首關於寂寞的歌,一個人唱給一個人聽,像逝去的阿桑的空靈嗓音,只是並未如那首《寂寞在唱歌》一般歌聲那麼殘忍。春色已深,梨花已謝,內心不勝傷感。總有一種情緒,柔軟得如同流水,輕輕地拂過心田,讓人覺得惋惜的時候,它會自己盛開。
  • 映象|河套梨花飛似雪 片片扮靚四月天
    四月花語·輕語呢喃一場夢,醒的猝不及防一場雨,落的悄然無聲春來了,花在肆意的開!三月回眸,四月綻放漫長的等待終是見了欣喜溫柔的春風吹散了清寒蒙蒙煙雨,絲絲入扣霜起雲漫時一場花事應聲而來!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南燕北歸,清明過後,氤氳了一個冬天的大地此時正當回暖,萬物點點滴滴滋生潤長,街邊巷尾,田間地頭都是萌發的嫩芽。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憶那些描寫梨花的古詩名句
    陽春三月已過,四月花朵盛開,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豔含香,風姿綽約,真有「佔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唐朝時,這一風俗十分盛行,據《唐餘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
  • 讚美梨花的詩詞推薦: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40、也許是梨花已經盛開的緣故,有一些梨花在徐徐微風中開始凋零。那種落英繽紛層林盡染的激越,那種淋漓盡致酣暢恣肆的奔放,既沒有「西風瘦馬「似的悽厲,更沒有「黛玉葬花」般的哀怨……花開花會謝,花謝花會開,這是自然,也是人生,沒有這紛飛的花雨,哪裡來秋天的碩果滿枝。
  • 「寂寞空庭春欲晚」暮春時節送你幾首梨花詩詞
    轉眼已到四月中旬,緩緩步入暮春時節。頓時心中生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感,尤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去古詩詞中尋幾首描寫梨花的詩句,看看古人面對梨花落會產生怎樣的思緒。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譯文:紗窗外的陽光淡去,黃昏漸漸降臨;鎖閉華屋,無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抒發宮嬪失寵的幽怨。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愁怨。
  • 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開
    立春剛過,乍暖還寒,再過一個來月,武漢櫻花應該要開放了吧?2009那年,我帶著滿心期許,來到武漢。那個下午,武漢大學的校園裡,芳香四溢,花瓣飛舞,大有「三月賞櫻,唯有武大」的意趣。那年春天,我帶著相機探訪黃鶴樓、辛亥革命博物館、東湖綠道、漢口江灘。
  • 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字飛花令開滿人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題菊花/黃巢20.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漁父/李煜2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蘇軾22.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 俳人筆下的節氣與花 |立夏
    今年起,我們將繼續推出由王眾一總編和名古屋的王巖先生共同翻譯創作的「俳人筆下的節氣與花」欄目,同時期盼更多同好參與到二十四節氣的俳句翻譯與俳句創作中來,請關注文後的徵稿啟事。上期留言處中的佳句精選後繼續在文末揭曉,同時我們將適時精選年度佳作以適當的形式在刊網上推出,進一步擴大影響。立夏來臨,標誌著春天的結束,夏天的開始,植物進入生長旺盛的時期。
  • 為什麼梨花在古代不是國花,但卻深受詩人喜愛?
    這並不奇怪,因為牡丹花色豔麗,花朵碩大,在古代經常以富貴吉祥的寓意出現在人們眼中,就連武則天和唐玄宗也在自己的後花園種上了牡丹,就更別說尋常百姓家,牡丹不僅成為唐朝的國花,更是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花。所以牡丹儼然已經成為國花的代表,無論在地位上還是在價格上,牡丹具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只要提起國花,就會想到牡丹,以致於梨花在牡丹面前都黯然失色。
  • 且聽春意續集│用耳朵感受詩人筆下的龍泉驛之春~
    且聽春意續集│用耳朵感受詩人筆下的龍泉驛之春~ 2020-03-02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的春,從貴德梨花開始……
    這裡有不輸四川金川的梨花,大部分地方還在冬的沉睡中雪花紛飛,這裡已經是梨花競相綻放。這裡是貴德貴德這座已有很多年歷史、青藏高原上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也是小有名氣的人文景點。「天下黃河貴德清」,貴德地處黃河谷地,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松巴峽守戶,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
  • 春來梨樹花滿枝,又是一年梨花開!
    說起梨,那是一種薔薇科梨屬植物,多年生落葉喬木果樹,葉子卵形,花多白色。盛開時場面壯觀,美的令人驚嘆。盛年梨枝,枝枝蔓蔓,縴手相連,層層次第,活靈活現。每一枝都生機勃勃,充滿了靈動,每一枝都不寂寞。梨樹樹形優美、挺拔多姿,猶如一把撐開的大傘,繁茂的枝葉上開滿了一簇簇素潔淡雅的梨花。它就那樣白的讓你無可挑剔,白的讓你心生感動,所有的豔麗被它襯託得不值得一提,原來繁華並不一定非要似錦。梨園裡的四季,各有美的亮點,春花、夏葉、秋果、冬雪各有風採。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線這邊來,大地便變換了一番風景,明朗又朦朧。
  • 讀翁卷的《鄉村四月》有感,鄉村四月閒人少
    翁卷《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江南春和,花事最盛,喜事最鬧。南宋詩人劉克莊在《贈翁卷》中評價他說:「非止擅唐風,尤於選體工。有時千載事,只在一聯中。」翁卷的詩,透露著平和淡遠的清逸之趣。而他筆下淡煙微風的江南、清晝繡簾的美景、落紅煙雨的故事,眉眼盈盈處,醉舞春風裡,又是如此讓人如痴如醉、神往歆慕。於是,我也開始希冀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柔情蜜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