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隻!「會飛的大熊貓」扎堆河南越冬

2021-01-21 央廣網

上圖戲水的中華秋沙鴨李長看攝

全球數量僅有2000對左右甚至更少,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唯一的雁鴨類,也是中國特有物種,它就是「會飛的大熊貓」中華秋沙鴨。「77隻!第一次發現這麼大的越冬種群!」1月17日,我省鳥類專家、鄭州師範學院生物學教授、鄭州自然博物館館長李長看激動地給記者打來電話。

這兩天,正在信陽商城縣鯰魚山水庫開展鳥類監測的李長看一直沉浸在興奮中。他說,這是中華秋沙鴨種群在河南越冬的最高紀錄,意義重大。

中華秋沙鴨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極其挑剔,只在沒有汙染的河流附近生活,以野生魚類、兩棲類和河中昆蟲為食。因此,中華秋沙鴨數量多寡也是衡量當地生態環境優劣的重要指標。

鯰魚山水庫位於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庫內島嶼密布,植被茂密,水色清澈,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是中華秋沙鴨等候鳥棲息的理想之所。

李長看說,此前,中華秋沙鴨在我省很少見到,偶爾發現也不過三五隻,多為旅鳥,這麼大的越冬種群數量非常罕見。後期他們將繼續跟蹤監測,研究中華秋沙鴨的種群分布、棲息地選擇以及覓食情況等。(記者 陳慧)

相關焦點

  • 「鳥中大熊貓」飛抵九江修水越冬 全球僅存1000隻左右(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徐紅波、冷建平 記者曹誠平攝影報導:12月2日,首批6隻中華秋沙鴨飛抵修水縣太陽升鎮楊梅渡溼地越冬。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都會如期飛臨修河,這是中華秋沙鴨連續12年在楊梅渡溼地越冬。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全球僅存1000隻左右,已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它們在我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繁殖,在長江以南越冬。
  • 冬遊河南|「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孟津黃河溼地?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
  • 近40隻「鳥中熊貓」黑鸛魯山越冬
    12月12日,黑鸛在魯山縣趙村鎮朱家墳村沙河段戲水、覓食,飛起來像舞蹈家一樣,十分漂亮。 楊魯欣 攝平頂山訊(記者常洪濤)「經過在沙河上遊的觀測、走訪,我們確定黑鸛在魯山越冬了,有3個群近40隻。」12月17日,魯山縣林業局局長張文藝對記者說。
  • 400隻「鳥中大熊貓」飛抵香格裡拉
    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因其數量稀少,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 鳥中「大熊貓」飛臨城市副中心越冬
    圖片來源:愛鳥會會員 李鋒近日,城市副中心運河畔出現的一隻中華秋沙鴨,吸引了大量觀鳥愛好者趕來拍攝。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數量稀少,被稱之為鳥中「大熊貓」,這也是中華秋沙鴨首次出現在通州境內。2020年12月26日,觀鳥愛好者李鋒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野鴨島拍到中華秋沙鴨與其他水鳥一起戲水、棲息的珍貴畫面。「當時我在大運河觀察和拍攝普通秋沙鴨。」
  • 「鳥中大熊貓」現身五強溪 中華秋水鴨來沅陵越冬
    中華秋水鴨來沅陵越冬。紅網時刻11月22日訊(沅陵分站記者 李青松 瞿雲)近日,有「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的9隻中華秋沙鴨「先頭部隊」,再次現身湖南省沅陵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此鳥類非極優環境不棲。」據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全球僅存不足1000隻,「自2014 年首次現身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以來,中華秋沙鴨每年都會飛抵此地越冬,這也充分反映五強溪溼地公園環境良好,適合物種棲息。」「大山大水大生態大文化既是沅陵的基本縣情,也是沅陵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依託。」
  • 300隻黑頸鶴「先頭部隊」飛抵草海越冬
    11月9日下午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今年冬季第一批越冬黑頸鶴11月14日,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黑頸鶴>11月14日,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越冬候鳥草海陸續迎來的還有大批黑頸鶴  灰鶴  斑頭雁等多類越冬候鳥據草海管委會統計截至11月16日
  • 6000餘只大天鵝飛抵「中國大天鵝之鄉」山東榮成越冬
    記者當日從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已有5000多隻來自西伯利亞等地的大天鵝飛抵該保護區越冬,另有1000隻左右分布在榮成其餘的湖河、溼地等。中新社發 李信君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8日,在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結隊的大天鵝或覓食遊弋或振翅飛翔,成為冬季裡美麗的風景。
  • 「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孟津?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發現丨一次性發現76隻全球只有約3000隻霜冷長河,冰凍澤陂。
  • 河南一個小縣城的動物園,卻有2隻大熊貓,連鄭州都沒有
    大熊貓是國寶,各城市的動物園都需採取租借方式才可獲得,因而一個動物園若能展出大熊貓,那是無比榮光的事。在河南如果想看大熊貓,連鄭州都是沒有的。這座省會城市曾經養過2隻大熊貓,只是因為方法失當,意外養死了一隻,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因其數量稀少,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 河南汝南:宿鴨湖溼地迎來2020年首批越冬白天鵝
    張斌 攝如影相隨 張斌 攝「2020年白天鵝回來的時間更早了,比2019年提前一個月,或許是因為宿鴨湖溼地清淤擴容使宿鴨湖溼地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使天鵝、大雁等候鳥來此越冬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早期回來的天鵝有500多隻,鴻雁、大雁、野鴨等不計其數,還有各種珍稀鳥類,如白鷺、灰鶴……以後會更多。」
  •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 河南三門峽:「中國大天鵝之鄉」 成千上萬隻天鵝飛來越冬
    本文轉自【IC photo】;河南三門峽:「中國大天鵝之鄉」 成千上萬隻天鵝飛來越冬本文轉自【IC photo】;河南三門峽:「中國大天鵝之鄉」 成千上萬隻天鵝飛來越冬本文轉自【IC photo】;河南三門峽:「中國大天鵝之鄉」 成千上萬隻天鵝飛來越冬
  • 江西婺源:千對鴛鴦飛抵鴛鴦湖嬉戲越冬
    中新社南昌十一月四日電(段長徵)首批色彩絢麗的吉祥鳥——鴛鴦日前從中國北方等地飛抵江西婺源。截至今日,已有近二千多對鴛鴦來到亞洲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婺源賦春鎮鴛鴦湖越冬。  江西婺源鴛鴦湖風景區工作人員今日對記者稱,這批越冬鴛鴦十月中旬飛抵江西婺源賦春鎮鴛鴦湖越冬棲息。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 「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 「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2020年05月13日 13: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被譽為鳥中的大熊貓,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臺南市曾文溪口是黑臉琵鷺最大的越冬地,而大連莊河外海的形人坨是大陸唯一確定的「育嬰房」。  臺灣專家聽到「T69」回家的消息後,表示太讓人振奮了。
  • 3萬隻越冬候鳥飛抵大理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大理的劍川劍湖溼地既是候鳥遷徙的集結點和停歇地,也是雲貴高原上水鳥越冬的重要棲息地。隨著冬季的到來,大批候鳥正向這裡飛來。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近日,迎來了近3萬隻越冬候鳥,經科研人員監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種群數量達到33隻,創保護區建立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候鳥遷徙高峰的到來,這幾天,灰雁、赤麻鴨等大量候鳥也在溼地落腳。為此,當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加大了巡護力度。據觀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已經由以往的"過客"變成了"常客"。
  • 越冬「先頭部隊」來了!5000多隻候鳥飛抵內江這裡——
    「第一批候鳥於10月9日降落在古宇湖,當時只有幾十隻,短短10多天,現在已有5000多隻了。」在古宇湖北岸八角亭觀測點,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會長王林遠激動地說。今年,古宇湖水位很適合候鳥越冬,隨著天氣變冷,俄羅斯及歐亞板塊成千上萬的候鳥會陸續來古宇湖,預計過境和在古宇湖越冬的鳥將有141種、500餘萬隻。
  • 資金扎堆炒小股票 77隻情人股「小鬼當家」
    本期理財周報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發掘77隻小盤股,在情人節成為你的情人。  小盤股在震蕩中爆發  雖然目前單邊下跌或者單邊上漲的行情暫不可期,但個股翻番的案例卻接二連三。所涵蓋的18隻股票分別來自商業貿易、農林漁牧、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其中動態市盈率以最新的財務數據為基準進行計算。估值與市值的雙重標準下,我們得到了77隻「情人股」,而又再根據各自的行業特徵、在行業中的地位、公司基本面業績、股價的趨勢等進行綜合判斷,便有了本期的這18隻精悍的股票。  船小好掉頭,便是目前它們最好的優勢。  在這撲朔迷離的8月,這些股票最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