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400隻「鳥中大熊貓」飛抵香格裡拉

2020-12-24 騰訊網

掌上春城訊 近日,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因其數量稀少,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1988年納帕海保護區首次記錄到黑鸛,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到黑鸛數量有60餘只,在隨後多年裡,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黑鸛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據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劉強團隊監測記錄數據顯示,2020年冬季黑鸛遷徙過程中最大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劉強介紹,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來看,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數量最大、最集中的遷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納帕海溼地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400公頃,屬高原季節性湖泊、沼澤溼地,是黑頸鶴、黑鸛、赤麻鴨、斑頭雁等候鳥重要越冬棲息地。2004年納帕海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李常明 李競若 李曉東責編:楊蓉編審:李星終審:錢紅兵

相關焦點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近日,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 首批「鳥中大熊貓」飛抵若爾蓋花湖溼地
    首批「鳥中大熊貓」飛抵若爾蓋花湖溼地 水草中的黑頸鶴相依相偎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8日訊(記者 李楊)今天,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廳了解到,阿壩州的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今年首批飛抵若爾蓋地區棲息和繁殖的黑頸鶴
  • 納帕海的「鳥中大熊貓」
    根據云南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和西南林業大學專家團隊監測記錄結果,今年已有400餘只黑鸛在香格裡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越冬停歇,該溼地已成黑鸛種群在國內最大的越冬停歇地。今年11月20日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拍攝的黑鸛。
  • 「鳥中大熊貓」飛抵九江修水越冬 全球僅存1000隻左右(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徐紅波、冷建平 記者曹誠平攝影報導:12月2日,首批6隻中華秋沙鴨飛抵修水縣太陽升鎮楊梅渡溼地越冬。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都會如期飛臨修河,這是中華秋沙鴨連續12年在楊梅渡溼地越冬。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全球僅存1000隻左右,已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它們在我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繁殖,在長江以南越冬。
  • 青海驚現5隻「鳥中大熊貓」
    3月15日下午,多位資深觀鳥記錄者在貴德黃河岸邊驚喜地觀測到,5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具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在沙洲上嬉戲、捕食,為雪花飛舞的黃河增添了勃勃生機。據西寧市觀鳥協會負責人介紹,在此段黃河水域一次性觀察記錄到5隻黑鸛,還是多年來的首次。
  • 贈臺大熊貓搭乘專機飛抵臺北桃園機場
    [視頻回放]大陸贈臺大熊貓順利抵達臺灣 [視頻]"團團圓圓"抵臺 專車護送遇紅燈不停    央視網12月23日電今天下午5時03分左右,搭載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長榮航空公司波音747專機飛抵臺北桃園機場。
  • 100多隻「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現身大豐麋鹿保護區
    4月17日,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科研人員在保護區第三放養區灘涂水面發現珍稀鳥類黑臉琵鷺,數量大約120隻,這也是保護區自2010年監測到這種珍稀鳥類以來,在一個地方一次性發現數量最多的一次。黑臉琵鷺在全球的數量不到3000隻,被稱為「鳥中大熊貓」,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最瀕危珍稀水禽。
  • 第三屆香格裡拉觀鳥節圓滿落幕 數十位「鳥人」齊聚高原與鳥共舞
    伴隨著2018第三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的圓滿落幕, 16支參賽隊經過三天激烈的觀鳥競技比賽活動,共觀測記錄鳥種170種,成績突破前兩屆觀鳥節所創造的鳥種記錄數量,將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總記錄鳥種數量增加至206種,並且令人激動的是在本屆觀鳥節中還發現記錄了兩個「大熊貓」級別的極稀有鳥種,
  • 百鳥齊聚香格裡拉!你還不來?
    經過了一年的漫長等待 我們將再次相遇在美麗的香格裡拉 繼續追尋我們的高原飛羽夢想 初冬之時,大批候鳥陸續飛抵香格裡拉過冬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
    中國網12月24日訊 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近年內,有鳥友在附近的洋縣、佛坪縣、西鄉縣、城固縣和漢臺區發現零散的黑鸛個體,多為單只的亞成體或2隻—3隻的小群體。(伍策 宋卿)【來源:中國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76隻!「鳥中大熊貓」大數量集體現身孟津溼地!
    76隻!「鳥中大熊貓」大數量集體現身孟津溼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曼通訊員郭準馬朝紅文圖 日前,在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76隻珍稀鳥類黑鸛正在潛水區域覓食、嬉戲。
  • 「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孟津?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發現丨一次性發現76隻全球只有約3000隻霜冷長河,冰凍澤陂。
  • 詳訊: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飛抵臺北
    12月23日下午5時許,運送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專機抵達臺北桃園機場。(電視截圖)12月23日13時40分,在「家鄉人」舉行隆重的歡送儀式後,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登上「熊貓專機」,臺灣長榮航空公司波音七四七-四00客貨機隨後載著它們和贈臺17棵珙桐樹苗飛往寶島臺灣。
  • 城陽志願者緊急救助,它可是「鳥中大熊貓」…
    經鑑定,這隻被困鳥兒正是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目前,這隻幼鳥被志願者飼養在保護站,健康狀況良好,一旦具備獨立捕食和飛行條件,將擇期放飛。22日早晨6時30分,徐立強接到攝影愛好者胡慶昌反映,在白沙河流亭段,有一隻鳥被困在了水中。「震旦雅雀比較稀少,一般人不認識,幸虧胡慶昌也是一名護鳥志願者。」
  • 攝影師照片「鳥中大熊貓」,中國是獨有的
    俗話說,世界很大,自然界中有許多奇特,這使得許多遊客大開眼界。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非常喜歡旅遊,因為旅遊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可以與自然更親近「接觸」。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動物,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其中一些動物可能已經被人類捕獲,現在動物的數量非常少,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見的。然而有時,他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發現,在中國的河北中,又發現了稀有物種。
  • 7隻「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青華海溼地
    新華社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張雯)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
  • 候鳥飛抵浙江漩門灣 400多隻雁鴨類將戴「國際身份證」
    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 辛慧 攝中新網台州11月17日電(範宇斌 黃瀟以 辛慧)時下,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漩門灣溼地公園」)碧波蕩漾,蘆葦搖曳。17日記者獲悉,隨著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也如期來到漩門灣溼地公園鳥類救護站,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 辛慧 攝據悉,鳥類環志是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漩門灣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的重要中轉站。
  • 「鳥中大熊貓」翩翩錦江之上 成都中心城區首次記錄
    這一幕,被觀鳥愛好者手中的鏡頭定格下來,照片經過成都觀鳥協會專家辨認,確認是「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一種瀕危鳥類,在成都範圍內,僅於都江堰紫坪鋪水庫下遊被記錄過。而這次,距離最近的回龍地鐵站僅3公裡。
  • 近40隻「鳥中熊貓」黑鸛魯山越冬
    12月12日,黑鸛在魯山縣趙村鎮朱家墳村沙河段戲水、覓食,飛起來像舞蹈家一樣,十分漂亮。 楊魯欣 攝平頂山訊(記者常洪濤)「經過在沙河上遊的觀測、走訪,我們確定黑鸛在魯山越冬了,有3個群近40隻。」12月17日,魯山縣林業局局長張文藝對記者說。
  • 青海西寧市區內首現「鳥中大熊貓」
    崔振林 攝目前,中國大熊貓總數約為1750隻,而全球範圍內,黑鸛僅存2000餘只。黑鸛因數量稀少,珍稀瀕危度幾乎與大熊貓等值,故被譽為「鳥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白俄羅斯國鳥。圖為黑鶴在吃食湖中的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