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縣融媒|保護「綠色文物」!儋州對398株新增古樹名木掛牌
調聲樹(垂葉榕)-白類村 朱鼎甲/攝為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我市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了掛(立)牌保護,由市自規局統一製作古樹名木保護牌,做到一樹(群)一牌。通過標識古樹名木,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
-
關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力度, 推進儋州市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的...
但還存在有漏查、技術力量不足,沒有深入挖掘整理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底蘊、傳說故事記載,沒有很好地利用現有的古樹名木經濟帶動產業發展,沒有系統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保護性規劃,沒有足夠的財政資金投入等等多種因素。為了更好地加強我市古樹名木保護力度,利用古樹名木推進我市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珠海出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試行辦法:古樹名木上張貼懸掛物品或被罰 ●照顧古樹名木有望領補貼,認養古樹名木可享有一定期限署名權 南都訊 記者楊亮 歷經多年醞釀 《試行辦法》第十二條和十三條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主管部門應對本轄區的古樹名木劃定保護範圍,並將古樹名木生存地歸屬的單位或個人,作為該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人,如生長在公園、綠地、風景名勝的,由所在單位管護;生長在鐵路、公路、水庫、河道用地範圍的,由鐵路、公路和水利管理單位管護;個人所有的,由個人管護。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2020-12-15 15:53:56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 安慶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地獲取該古樹的信息,包括樹齡、位置、樹高、生活習性、歷史人文等,實在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安慶遊客劉珏在天柱山風景區內對新更換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讚不絕口。新的保護牌以貓頭鷹形狀為背景,表達了動植物和諧共生的主題。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
-
北京首設古樹保護專項基金,西山八大處靈光寺4株古樹獲救助
今年,北京首次為古樹保護設立專項基金。位於西山八大處靈光寺內的4株古樹,成為首批「受益者」。這4株年老體衰的古樹,經過搶救復壯,長勢正逐漸向好。上方山柏樹王北京有古樹名木4萬餘株,最高壽的已達3000歲。隨著年深日久,不少古樹出現了長勢衰微等症狀。但為古樹復壯,措施複雜,花費也要比普通的樹木養護高得多。
-
儋州市對2130株古樹名木掛牌保護!
我市的古樹名木資源極為豐富,為進一步掌握古樹名木資源現狀,以便更好地開展保護工作,我市近兩年來對古樹名木資源開展了一次全面詳細的普查,認定全市現有古樹名木2130株,其中散生古樹名木1973株;古樹群6個,157株;隸屬 34科52屬69種。按樹齡分,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7株,300-499年的二級古樹95株,100-299年的三級古樹2022株。
-
【盤點】黑河市古樹名木名錄大全
古樹名木,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城市一筆無形的資產。
-
儋州掛牌保護2130株古樹名木
記者 李紹遠 攝儋州古樹名木,大成鎮最多「古樹名木是一種獨特的生態景觀,更是最好的基因資源保存庫。」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營林科(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科長陳文說,從2018年開始,儋州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工作,2019年開始給古樹名木掛牌上證,至目前,2018年普查的古樹全部掛牌完成。
-
四川現有古樹名木7萬多株 「家底」如何摸清?保護遇到哪些難題?
去年,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下稱《條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省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確立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範圍和路徑。前不久,我省又出臺了古樹名木認養辦法……四川所有古樹名木的「家底」是如何摸清的?近年來,尤其是《條例》實行一年來,四川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護古樹名木,效果怎麼樣?在古樹名木保護實踐中,遇到了哪些難題?
-
福建保護古樹名木 「樹王」可認養
福建保護古樹名木 「樹王」可認養 2014-10-13 15:48:54 評選「樹王」是福建保護古樹名木的行動之一。福建省林業廳表示,將給予每個被評為「樹王」的古樹名木管理單位10萬元人民幣專項保護資金,並鼓勵公眾認養「樹王」。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2005年,《福建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依法規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制度。
-
東安縣人大常委會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今日永州訊(東安特約記者 秦浩)7月14日上午,東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波帶領縣人大調研組,深入井頭圩鎮和南橋鎮調研東安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情況。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敏參加調研。認真聽取林業部門對東安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情況匯報,詳細了解古樹名木的年齡、名稱、生長和保護措施落實等情況。張波強調,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是原生地的「綠色名片」。
-
定遠24棵古樹成為旅遊新景點
本報訊 通訊員陳自華報導 安徽省定遠縣把古樹名木保護作為推進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先行區建設的載體,對全縣24株重點保護古樹進行精心修復和管護,為該縣鄉村旅遊增添新景點,為定遠傳承具有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的「綠色文物」。
-
探尋古樹名木:山水今城市 落墨古丹青
其中,對森林資源中的瑰寶——古樹名木進行統一掛牌的同時更重保護,也是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特色之一。森林資源包含了多重功能效益,主要包括:能夠提供木材和多種林業副產品的經濟效益,對改善環境產生的生態效益,以及在保障農業豐收,供應木材和林產品的生產與就業等方面延伸出的社會效益。那麼,古樹名木緣何能被稱為森林中的「瑰寶」呢?
-
...財政預決算 黃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原市國土資源局)2018年度...
負責組織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耕地保護政策,負責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保護。組織實施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監督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執行情況。9.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全市地質工作。負責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工作。
-
壯麗70年古樹名木保護篇|滄桑年輪琢歲月
四次普查千株古樹有了「身份證」武義是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176.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9%。境內複雜的地形和溫暖溼潤的氣候,孕育了豐茂的森林資源,遍布眾多古樹名木。1998年對全縣範圍的古樹名木進行首次普查,並掛牌保護;2002年對在冊的8723株古樹名木進行複查、拍照,建立電子檔案;2009年2月,縣政府出臺《武義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2012年又開展了古樹名木保護情況補充調查;2017年,武義縣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在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指導下,以2002年的檔案資料為基礎,開展了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
-
南京古樹名木再次普查「家底」
市綠化園林局供圖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孫琳)昨天,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年底結束後將公布結果。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
-
十堰竹山縣為630棵古樹名木發放「身份證」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程平、杜登豔、肖豔華)6月23日,十堰市竹山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在該縣城關鎮南門村五福堂、潘口鄉小漩村水晶溝等地,為皂莢等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髮放 「身份證」。這批「身份證」按照統一規格製作,標牌上有醒目的統一編號,樹名、學名、科屬、保護等級、樹齡及管護責任單位、公布單位、日期等內容,此次根據2016年至2017年古樹名木普查結果,將對全縣範圍內共有630棵古樹名木(其中古樹群3群)實施掛牌保護。
-
北京用心呵護古樹名木 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
歷經滄桑的古樹名木,保存了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孕育了自然絕美的生態奇觀,承載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積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加強古樹名木認定、登記、建檔、公布和掛牌保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管護責任,及時開展搶救復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強化古樹名木保護,取得積極成效。
-
《牟定縣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保護規劃(2017-2035年)》實施前公布
《牟定縣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保護規劃(2017-2035年)》實施前公布為了科學實施城鎮古樹名木保護提供基礎數據,摸清牟定縣城鎮古樹名木資源總量、種類、分布情況,做好古樹名木的保護及其景觀的開發利用,充分挖掘我縣豐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打造自然、生態、宜居、宜遊的生態園林城市,我縣編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