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的無銀礦縣,是我國的銀都,花費5萬兩白銀造銀樓

2020-12-15 芒果望世界

相信大家的學生時代都學習過《沁園春 雪》其中「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形容的是雪下過之後的場景或冬天雪後的美麗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銀白色包裹。在我國有這樣一個建築,哪怕沒有被雪覆蓋,也依舊是「銀裝素裹」的,這個建築位於湖南郴州,這個縣無銀礦,卻花5萬兩白銀造銀樓,是我國的銀都。

這個建築便是被稱作「中國白銀第一坊」的郴州永興銀樓。永興銀樓耗費5萬兩白銀,動用數十名工匠,歷經百餘天的封閉式構建,一座巧奪天工的中國最大銀樓終於驚豔亮相。銀樓在陽光的照射下,新建成的銀樓顯得分外妖嬈。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整座銀樓雕梁畫棟,除屋面瓦片外,主要構件全部用銀片裝飾包裹,就連門窗上的鏤空雕花都用銀片裝飾,而所用5萬兩白銀全部都是回收於來自全國各地的廢渣、廢料、廢液。

2008年07月20日,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舉行的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國銀都白銀藝術博物館揭牌暨中國白銀第一坊開園慶典儀式上,數百名慕名而來遊客共同揭開了銀樓富麗奢華的「面紗」。

可以說這樣別具一格的建築在我國並不常見,因此永興銀樓建成後,不少人都慕名來到這裡參觀,永興金銀冶煉產業始於明末清初,興盛於當下,如今這個產業已經是全縣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了,更是在2002年,世界白銀協會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舉辦的中國首屆白銀年會上,永興縣被授予「中國銀都」的美譽。

夥伴們對永興銀樓了解嗎?大家去過這裡嗎?有機會的話夥伴們願意一睹銀樓的風採嗎?

相關焦點

  • 湖南郴州這個縣無銀礦,卻花5萬兩白銀造銀樓,還是中國銀都
    ,讓人感覺真的來到了童話世界,而這個地方就是被稱作「中國白銀第一坊」的郴州永興銀樓。中國銀都的銀樓中國白銀第一坊佔地面積40畝,銀樓耗費5萬兩白銀,價值千萬,動用數十名工匠,歷經百餘天的封閉式構建,高二層,門樓鏤空雕花,二樓的鴛鴦椅都用銀片裝飾,極盡奢華。
  • 湖南一座縣城被稱為銀都,因一座銀樓而得名,消耗白銀5萬兩建成
    而國內還有一座以錢幣命名的奇特城市,名為銀都,畢竟我們一開始的交易都是用真金白銀來算,而後來以純白銀制的器皿也是非常寶貴。不過在這座銀都裡,沒有一座銀礦,卻能產出國內四分之一的白銀量,歸功於永興縣是一個煉銀技術非常發達的地方,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我國回收金銀重新冶煉的地方,這裡產出的銀基本都是重新冶煉而成的。
  • 湖南這座縣城,用5萬兩白銀打造「銀樓」,銀子來源卻令人唏噓
    湖南這座縣城,用5萬兩白銀打造「銀樓」,銀子來源卻令人唏噓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說到「銀樓」,我們都會想起生產金銀首飾器皿並從事交易的商店,而這次心心要說的「銀樓」,可是貨真價實用銀子建造的建築。
  • 湖南花費5萬兩白銀,打造了一棟「銀樓」,晚上有種陰森的感覺
    雖然這座房屋利用五萬兩白銀打造而成,可是房屋白花花的外表卻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並不是不喜歡這座價值連城的寶物,而是這棟銀樓與其它建築外表截然不同。 湖南花費5萬兩白銀,打造了一棟「銀樓」,晚上有種陰森的感覺。
  • 我國唯一用銀子建造的樓,耗資5萬兩白銀,工匠百天封閉建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我國遺留下了眾多的古建築物。現如今,我國的各個城市到處都是繁華的現代化建築物,一些獨特的建築物也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築,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國的建築物都吸引了這麼多遊客參觀,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一個用「純銀」打造的一座大樓,耗資5萬兩白銀打造的,奢華無比。
  • 這個地方沒有銀礦,卻有著中國銀都之稱,一棟樓耗費白銀五萬兩
    同時我國的貨幣也是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的演變,從最開始的貝到銅幣在到交子到後期的金銀幣等。材質也是由銅、錫、鐵變成了以銅、金、銀為主。我國從明朝開始逐漸採用銀質元寶當作流通的貨幣。在這個時間階段,銀的冶煉水平也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湖南又一景點走紅,用5萬兩白銀仿建日本,卻因銀子來源備受稱讚
    建造這座大樓動用了五萬兩白銀(這裡的五萬兩白銀所說的是建築材料的白銀的重量)。動用了十幾名工匠,耗時一百多天的封閉式構建,才形成這樣一座奢華的樓。被稱為是「天下第一銀樓」。銀樓是借鑑日本的金樓而建,可以說是仿建的日本金樓。
  • 永興銀都「神話」
    摘要:很多遊客到郴州,會選擇到永興走走,為何偏隅湘南的永興能吸引遊客到此一遊?源於永興創造了一個零資源的工業旅遊產業鏈奇蹟,帶動數萬人就業,而2007年耗費5噸白銀打造了「中國白銀第一坊」成為許多遊人必看的景點,近年來每年接待遊客超過500萬人次。
  • 我國一座由純銀打造的小樓,耗資5萬兩白銀,銀子來源卻令人唏噓
    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主角就是湖南永興的一座銀樓,這座銀樓可以說耗資了5萬兩白銀,再加上超過三個月的封閉修建而成!這時候肯定會有朋友說,這不是浪費嗎,太過奢侈!但其實建造這座銀樓的所使用的銀全部都是從廢品廢料之中提取出來的,而這棟建築要展現的就是變廢為寶的理念!
  • 我國這座由純銀打造的小樓,耗資5萬兩白銀,銀子來源讓人唏噓
    世界那麼大,無奇不有,而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可以說,我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也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景觀,再加上當地小吃數不勝數,當然,也有很多神奇的建築,如鳥巢,水立方等等。今天我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
  • 你知道中國銀都是哪裡嗎?
    永興為什麼會被稱為中國銀都呢?就是因為永興銀樓的打造,讓中國銀都的名聲大噪,永興銀樓是永興銀業工廠旅遊的一大景點,「中國銀都」的知名度由此更為擴大。永興銀樓耗費5萬兩白銀,動用數十名工匠,歷經百餘天的封閉式構建,一座巧奪天工的中國最大銀樓終於驚豔亮相。
  • 中國銀都郴州開啟白銀新零售模式
    人民網長沙5月21日電 (李芳森 周翔) 第六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於5月18日至23日在郴州舉行。展會期間,湖南東谷雲商集團銀墨商城全國啟動儀式暨2018新品發布會吸引業界目光,開啟全新的白銀新零售模式。
  • 湖南最有爭議的一個建築,耗資5萬兩白銀打造,被稱中國第一銀樓
    現在,在我國許多城市建築中,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注重個性化建築,是進一步融合了城市特色的建築物,而且,這樣的建築在我國也能看到很多,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建築和水平,但遺憾的是,這些建築正在發展中,有個城市的建築說不讓人滿意。
  • 一座全部用銀子打造的小樓,耗資5萬兩白銀,網友:太醜了
    一座全部用銀子打造的小樓,耗資5萬兩白銀,網友:太醜了我國土地廣闊,物產豐富,各種名勝古蹟和自然風景無數。而且,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觀看。另一方面中國的食物世界聞名,添加了自己獨特的魅力,很多外國遊客驚嘆於中國。很多人執著於名山大川,但我國也有許多不知名的小地方,都值得一去。
  • 湖南永興「無中生有」創傳奇:循環經濟崛起「中國銀都」
    位於中國銀都白銀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最大銀樓。供圖中新網郴州9月17日電 (記者 魯毅 通訊員 代志剛 曾翔)白銀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鉍產量全國第一、碲產量全世界第一……在一片「零資源」的土地上,湖南永興人用獨具特色的稀貴金屬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創造經濟傳奇,崛起了一座「中國銀都」。
  • 這個城市不產銀,為何稱為「銀都」,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永興不產銀,為何卻是全國聞名的銀都?親臨現場,終於明白緣由:明末清初(公元1627_1684年),永興白泥塘人(現柏林)下南洋謀生,以新木板或以佣金相抵的方法收集含銀以及其他貴金屬的舊木板,然後用火燒、風吹的方法提取金銀,代代相傳,逐漸發展,終於就成了今天的大產業,聞名全國。圖為永興一個銀器加工廠。
  • 湖南有座「中國銀都」 有這麼多地方可以玩
    「中國有色金屬之都」「微晶石墨之鄉」「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之都」「全國礦物晶體之都」「中國銀都」……頭頂多個帶「都」的光環,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的樣子?這個神秘的地方,就是緊挨著廣東北部的湖南省郴州市。 這座城市有不少令人驚豔的地方,在郴州北部的永興縣,並無一座生產金銀的礦井,卻依靠回收礦渣廢料崛起了一個支柱產業——金銀冶煉產業。一座沒有銀礦的「中國銀都」。
  • [郴州]銀價下跌 "中國銀都"永興謀求突圍
    銀價的大幅波動,給郴州永興帶來巨大衝擊。永興被稱為「中國銀都」,白銀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永興縣城便江附近,有一座西河茶園。每天的下午和晚上,銀企老闆們會三五成群聚在茶園的大廳和包廂裡,大聲談論著生意經。西河茶園的人氣,便是永興白銀產業景氣度的晴雨表。  11月,茶園的生意較上半年清淡了不少。
  • 敢叫日月換新天 湖南郴州永興努力打造「中國銀都」
    敢叫日月換新天 湖南郴州永興努力打造「中國銀都」 2002年,全縣年產白銀1500噸,黃金5噸,鉑、鈀、錫等其它有色金屬15萬餘噸,冶煉業年產值逾30億元,稅收2000多萬元。正是具備了白銀年產量佔全國總產量1/4強的規模和能力,才奠定了永興在業界的至尊地位,也才有了美國的貝特曼先生那種驚訝的嘆服。
  • 湖南一「真金白銀」縣,素有「中國銀都」稱號,有望「全面開花」
    因為地處東南部故又有著湖南「南大門」的稱號。郴州市境內交通發達,文化沉澱深厚。在2018年,市區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2391億元,在整個湖南都是出類拔萃的。郴州市下轄有8個縣城,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八分之一。永興縣,隸屬於湖南省東南方位、郴州市東北方位的一座縣級城市,堪稱郴州「北大門」。永興永興,有著「永遠興盛」的美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