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教堂的地下墓園埋葬千人,紀念這座城市人間煉獄般的一段過往

2020-12-19 Shirley雪梨醬

奧地利的維也納,一直被譽為「歐洲的心臟」;而維也納的「心臟」,無疑是聖史蒂芬大教堂了。由於建造周期跨越了幾個世紀,整個教堂的建築風格呈少見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門是羅馬風格,尖塔是哥德式,而聖壇是巴羅克風格;可以說特色,也可以說奇怪。它有著極高聳的尖頂,尖頂周圍圍繞著數不清的小塔,最高處有137米,僅次於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和烏爾姆教堂,居世界第三。在遍地教堂的歐洲 ,它依然能在「最美十大xx教堂」的名單裡始終擁有姓名。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背面還是能看得到曾經被破壞的痕跡,但它扔矗立在維也納的心臟位置,被看作是這座城市的地標。那些經過歷史的洗禮和歲月的積澱而得以傳承下來的文化、藝術和建築均得以留存於維也納這座擁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之中,讓人聞之動容。

高聳的錐形尖塔直衝雲霄,鑲嵌著青黃拼花瓦片的彩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瓦片組成的臂章圖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十分的壯觀。

走進教堂的時候,老城區的喧囂立刻被厚重的木門擋在外面。環顧四周,瞬間被其建築的浩繁和精美所折服,這裡與巴洛克的華麗截然不同。教堂內部兩排哥德式石柱將教堂分成三部分,每個柱子上還嵌著兩個小塔,一下子就將教堂空間縱向延伸開來,讓人聯想到基督教名畫中經常出現的縱向分層(天堂、人間、地獄),透出極端肅穆之感。

坐在教堂的長凳上,邊聽主教做清晨禱告邊環顧整個教堂,肅然起敬應該就是形容我此刻的心情,身臨其境的感受哥德式建築風格,確是另外一種感受。不過值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習俗,主教做禱告時禁止對其拍照。

來了教堂,不能錯過的就是去探訪教堂的地下墓園。墓園裡面安放著約2000名黑死病犧牲者的骨骼和七十二個哈布斯堡王朝皇族成員的內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魯道夫四世的棺木也安置於此。雖然歐洲的教堂大多免費參觀,畢竟有話說「參觀上帝不要錢」;但是墓園這樣的特殊部分,是需要收取少量費用的,這樣的特殊tour也有場次和時間表。每一場都有專門的導遊帶領,無法自由參觀,地下的氛圍比較陰森,且禁止拍照。

史蒂芬大教堂有北塔和南塔。北塔更高,看得更遠,登上343級臺階,來到狹小的觀景臺上,可以360度俯瞰維也納的市景。不過看了前人去拍的照片,效果比較一般,維也納沒有布拉格那麼多橙紅屋頂,高處俯瞰就顯得寡淡很多。

聖史蒂芬大教堂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維也納人的靈魂歸屬,走在維也納的許多地方都可以遙望見教堂的塔樓;而這樣一座建築風格奇特的古老大教堂,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又會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觀感,一種言語很難表達的神聖的氣場。

大教堂周圍,是維也納最紙醉金迷的所在,有三條商業街:格拉本Graben大街、煤市Kohmarkt大街和克爾特納Krntner大街。最吸引遊人注目的,無疑是這座黑死病紀念柱(Pestsaeule)。

想起了適才在史蒂芬教堂的地下墓園裡那2000名黑死病犧牲者,才發現現在的維也納雖然充滿浪漫氣息與藝術氛圍,但依然沉浸在對曾經因疾病災情死去逝者的懷念中。1679年的黑死病幾乎奪走了維也納三分之二的人的性命,當時的維也納仿佛人間煉獄。紀念柱上的浮雕和碑文時刻提示著世人:不要忘記上帝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懲罰。

相關焦點

  • 走進這座神秘教堂,裝飾品都是骸骨做的,多達幾萬具成博物館
    在捷克的西部有一個小鎮,庫特納霍拉在13世紀因為銀礦而名噪一時,成為了波西米拉的重要城市之一。這個小鎮歷史獨特悠久,僅有2萬2千人雖然地方不大,可是這裡出了很多聞名世界的景點,有14世紀哥德式建築、17世紀巴洛克建築、還有世紀王宮和造幣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骨教堂和聖芭芭拉教堂,並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童話般的洋蔥頭教堂,卻見證了俄羅斯一段血腥往事
    在俄羅斯,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洋蔥頭」式的教堂,最著名的一座就是莫斯科紅場上的那座宛如糖果屋般的教堂。大大小小五彩斑斕的圓頂在藍天的映襯下不知迷倒了多少藝術家。它已經成了莫斯科甚至是整個俄羅斯的地標,學名叫做「聖瓦西裡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
  • 這座造了134年的傳奇教堂,只有上帝看懂了...
    直到置身這座城市才發現無論是蘭布拉大道高聳的哥倫布紀念碑還是米拉之家蜿蜒的陽臺抑或是>屬於這座城市、這個世界的每個凡人▼>年僅31歲高迪接任總建築師直至1926年去世這座教堂傾其畢生心血▼實驗室如今依舊存在教堂地下▼
  • 炸成廢墟,被地球除名,這座奇蹟般的復原的城市,美到令人心醉
    這座紅磚外牆的教堂是華沙最古老的聖約翰教堂(Cathedral of St. John) 戰爭中,德國人用坦克攜帶炸藥衝入教堂,當時在教堂中祈禱的五百多人全部喪生。如今,坦克的一段履帶被鑲嵌在教堂外的牆壁上,讓人們永遠銘記這段悲傷的歷史。
  • 捷克這座教堂居然用人骨裝飾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窖、地下墓穴、小禮拜堂和紀念館,人類的骸骨被堆放在一起或者排列成各種造型公開展出。在這些骸骨展品中,有些是為了紀念死者和曾經發生的暴行,有些則為了引發信徒們對生命和來世的思考,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短暫,學會珍惜和感恩。
  • 探梵蒂岡神秘地下墓室 破解教宗選舉秘密
    上周我們帶大家看過了聖彼得廣場,領會了柱廊、噴泉和方尖碑的精妙,這周我們就要深入到聖彼得教堂內部,去探個究竟。我仍然請來了好朋友和我們一起來解讀這座天下第一大的天主教堂。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座教堂的前身,竟然是一處古老的墓園,而綿延兩千年的天主教羅馬教廷,竟然就源於這裡一座神秘的地下墓室。
  • 斯德哥爾摩最著名教堂,裡面卻埋葬著瑞典國王,這是為何?
    還有不能錯過的就是瑞典的教堂,其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教堂,那就是騎士島教堂。騎士島教堂位於騎士島上,主要是瑞典君主的葬禮教堂,也是騎士島上最重要的建築。教堂建於1280,用了30年的時間,將修道院改為一座教堂。騎士島教堂採用了當時非常流行的哥德式建築樣式,尖塔部分則是19世紀後葉新建的。
  • 馬六甲遊記丨感受這座城市宗教歷史的碰撞與文化包容
    摘 要我們瞻仰了其中的幾座教堂,同時也參觀了其他宗教的一些建築,感受到這座城市在宗教方面的歷史感和多樣性。文 | 羅凱倫年初,筆者和友人有幸遊覽了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的馬六甲,在這座多元化的城市中,我們瞻仰了其中的幾座教堂,同時也參觀了其他宗教的一些建築,驚嘆之餘大大開闊了眼界,感受到這座城市在宗教方面的歷史感和多樣性。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座教堂:不是骨頭就是石頭,著實奇怪!
    1、人骨教堂骨灰室是用來存放骨頭的地方,它可以小到木箱,也可以大到城市。在巴黎地下的墓穴裡,有大約六百萬人的屍骨,他們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死於這座城市。為了把這麼多骨頭放在一個地方,它們被整齊地排列在牆上。在塞德萊克的骨灰室,這些骨頭被用於更具藝術性的用途。捷克庫特納霍拉的塞德萊克骨灰室採用了一個小教堂的形式。
  • 波蘭這座世界最大的地下教堂,今發展成了地下城市
    自從有了網際網路後,我們即使不用出門也能見到聞名世界的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些宏偉的大教堂是西方建築的結晶,有的雕梁畫棟、有的高聳入雲,同時擁有濃厚藝術氣氛,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式國寶。
  • 澳門有座羅馬式教堂,看起來充滿著童話感,但卻位於墓園之中
    由於歷史的原因,澳門有很多葡萄牙風格的建築,各種各樣的教堂隨處可見,與具有我國特色的建築一起,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今天介紹澳門的羅馬字教會,看起來像童話,其實是在墳墓裡。是澳門眾多建築物中,為澳門少數基督教徒建造的教堂,教堂在永久的墓園,墓園裡擺放著50個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墓碑,這些墓碑讓我想起過去澳門的國際商務和海軍駐紮在澳門的日子。教會給人充滿了童話的感覺,教堂的窗戶的門是拱形的設計,凝聚著獨特的心思,教堂門前有獨特的圓燈,周圍環境幽靜而不俗氣,在這個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基督教傳教所裡,只有十張長椅,教堂的頂部有古老的屋頂。
  • 遙對浩渺無邊、風光迷人的馬六甲海峽:聖保羅教堂
    「聖保羅教堂」是馬六甲市的象徵,建在馬六甲要塞的一座不高的山上,遙對浩渺無邊、風光迷人的馬六甲海峽。山上山下觀光的人流絡繹不絕。由葡萄牙將軍Duarte Coelho建立,此教堂曾為荷蘭人佔領並將它變為一個貴族的墓園,並改名為聖保羅教堂,它與聖地牙哥城堡同時建成,與城堡用的是同一種建材,也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幾經戰亂,現已面目全非。聖保羅教堂位於馬六甲河口的升旗山。1521 年時,一位葡萄牙將軍 DUARTE COELHO 在此興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會是這座城市中最先進的天主教堂。
  • 終於來到佛羅倫斯,米開朗基羅居然埋葬在這座廣場的教堂裡
    這個廣場頭上有一座小教堂,叫聖十字教堂,或者叫聖十字大殿吧。規模不大,但是名聲在外。大家看到教堂圖片左下角有一座站立人像,這個就是但丁,但丁就葬在這座教堂裡面。更意外的是,米開朗基羅和伽利略也都葬在這座教堂裡面,米開朗基羅就是雕刻一座大衛像放在佛羅倫斯市政廣場上的那位名人。伽利略就更不用提了,就是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試驗的那個了。
  • 實拍:教堂之城哈爾濱究竟有多少座教堂?
    在城市的早期,有大量的歐洲移民生活在這座新興的城市中,這些生活在異國他鄉的流亡者們,強烈需要有一種精神寄託來排遣心中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茫然和恐懼,於是他們便按照家鄉的建築風格在哈爾濱修建了許多教堂。在上個世紀初,哈爾濱的各種風格的教堂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了70多座。所以當年哈爾濱除了有「東方小巴黎」和「東方莫斯科外」的美譽外,還多了一個「教堂之國「的別名。
  • 布拉格的老城區,有座城中之城,展示了歐洲的一段黑歷史
    捷克的首都布拉格的風景充滿了來自中世紀的歷史感,這座城市非常完整地保留了幾百年前的城市風貌,到處都是石板鋪成的道路和古典建築的高塔,所以布拉格一直以來都是遊客特別喜愛的目的地。在布拉格的老城區,有一座城中之城,這裡的風貌與其他區域有很明顯的不同,其背後,是一個民族的辛酸歷史。
  • 半個世紀,這座被戰火摧毀的聖母教堂是整座城市的執念。
    這原本是一座美麗的18世紀巴洛克式聖母教堂,但慘遭戰火侵襲,變為瓦礫堆積之地。 這裡的人一刻都沒有忘記它曾經的榮光。為了讓它重新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整座城市都付出了非凡的努力。
  • 半個世紀,這座被戰火摧毀的聖母教堂是整座城市的執念.
    這原本是一座美麗的18世紀巴洛克式聖母教堂,但慘遭戰火侵襲,變為瓦礫堆積之地。 這裡的人一刻都沒有忘記它曾經的榮光。為了讓它重新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整座城市都付出了非凡的努力。整座城市擁有大量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築,也因此獲得了「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的稱號。在這樣的狂轟濫炸中,這座美麗的城市就此崩塌了。 納粹德國掀起的戰火,最終反噬了自己的城市與國民。 德勒斯登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易北河經過此地,而德勒斯登聖母教堂正是河岸亮麗風景線的一員。
  • 歐洲的魔法之都,就是這座毫不張揚的義大利城市
    ins@vflpix 都靈位于波河和朵拉河兩河交匯之處,傳說這兩條河分別象徵著太陽和月亮,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纏綿環繞。這座建於17世紀的小堂內擁有一個設計獨特的拱頂,也是都靈城市天際線的一部分。奇蹟發生了,在奧地利的幫助下,都靈擺脫了法國的統治,於是這座教堂得以興建。
  • 在聖米歇爾教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865年整修過的聖米歇爾塔
    在聖米歇爾教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865年整修過的聖米歇爾塔聖米歇爾教堂 Basilique St Michel波爾多市內哥德式建築的典範面對 Canteloup廣場的聖米歇爾教堂位於舊市區南端加倫河畔,這座教堂建於14世紀,和聖安德烈教堂同為波爾多市區哥德式建築的代表
  • 英國王冠上傳奇的紅寶石最早的所有者,就長眠於這座教堂裡
    迴廊連接了修道院的不同部分,座堂議會樓被教士們用於舉行每日會議,討論日常活動,並誦讀本篤會教規等,它也是英格蘭最大的一座牧師會禮堂。大部分教堂的議會樓都是圓形且位於東南方向採光較好的地方,這裡的卻是長方形且位於教堂主體建築的北邊,也是比較特別的一個。迴廊拱頂上布滿了古老的盾徽,記錄了大教堂歷史上所獲的支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