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過日本的小夥伴都覺得日本的抹茶非常好吃,而且在日本抹茶的應用確實很廣泛,除了直接飲用外,還被廣泛用於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諸多行業。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好吃的抹茶其實是由中國人發明,只是在日本發揚光大了。
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中國古時稱作末茶,是將新鮮的綠茶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這種茶飲方式在當時非常流行。曾有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作詩」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後來到了唐宋,漢人把抹茶逐漸傳入日本,並深受日本人喜愛。日本人對抹茶如此喜歡,是基於「要把散茶連茶帶水全吃掉」這個形式。但中國最高級的松北苑抹茶製作工藝並沒傳到日本去,而是將種植採摘工藝傳入並進行工藝改進。採茶前大半個月不給茶樹見光,這樣做出來的抹茶(相對古法而言的綠茶粉)口感更好,沒有了苦澀味。
隨著抹茶在日本茶文化中的盛行,在日本出現了專門製作抹茶的工作坊,將抹茶的工藝精益求精並發揚光大。時至今日,就有了一批有著悠久歷史的百年招牌老店。比如祗園辻利、中村藤吉、伊藤久右衛門、一保堂等。
在日本高檔的抹茶價格是很昂貴的,抹茶用的茶葉是通過在宇治地區特別栽培的綠茶。要經歷採摘前遮陽覆蓋、採摘後蒸汽殺青、入烘焙爐烘乾、切割碾碎等工序。成為抹茶前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天然石磨精磨加工。天然石磨本身很稀有,加之研磨緩慢,所以產量非常低,是真正的慢工出細活,據說一臺石磨每小時只能生產40克,所以價格不菲。
很多日本抹茶都會標有「宇治」,宇治是日本的一個地區,也是日本茶的發源地。而好的抹茶原料都取自宇治地區。標有「宇治」就是茶血統純正的象徵,就像我們中國的龍井茶,帶「西湖」,就覺得茶更上品。
而飲用抹茶是也是日本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一整套複雜的規則。精心衝調的優質抹茶顏色鮮亮,入口輕柔,飲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在視覺和味覺的基礎上,抹茶更讓人在精神層面上有一種美的體驗,成為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的一種重要手段。
中村藤吉有著160多年歷史,是日本國寶級的抹茶店。宇治抹茶老店中村藤吉總店在宇治,但京都也有開設分店,店鋪在鬧市區,很好找。每天都是人很滿的。特色美食是用高級宇治茶製作的獨家冰淇淋甜點,同時店內還提供烘焙茶製作的多種口味甜點,茶香風味十足,味道正宗。
地址:
本店:京都府宇治市宇治壱番十番地
伊勢丹店:京都市下京區烏丸通塩小路下る東塩小路町スバコ・ジェイアール京都伊勢丹3F
來自京都府宇治市的伊藤久右衛門,有著300多年的歷史,由於製作精良的日本茶而遠近聞名。抹茶糰子、抹茶拉麵和煎茶都是非常有名的。
地址:京都府宇治市莵道荒槇19-3
京都具有代表性的和果子店,也是有著300多年的悠久歷史,金子招牌老店。除了吃抹茶,還一定不能錯過京都無人不知的「八ツ橋」。日本人都有出遊後回來送禮物的習慣,八ツ橋就是經典的京都禮物。
祇園北店地址: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祇園町北側259-2
伊藤久右衛門獨創的抹茶布丁,加入了大量石墨磨製的抹茶粉。爽滑的口感和溫和的抹茶香形成了完美的組合,建議作為點心搭配抹茶食用。
日本旅遊人氣最高的伴手禮,伊藤久右衛門的特色抹茶美食,回國送人妥妥的。伊藤久右衛門擁有近300年的歷史,是京都的著名店鋪與旅遊必去之處。而生巧克力是在歐式巧克力的基礎上進行工藝的改良而形成的巧克力新品種,擯棄了歐式巧克力口感硬。使用傳統的石墨磨製的宇治抹茶,配合甜度適中、入口即化的白巧克力,風味更上一層。
據稱是最受外國人歡迎的抹茶點心。選用的最著名京都老鋪伊藤久右衛門的抹茶做原料,入口酥脆,滿口濃濃抹茶香。
也是日本超人氣伴手禮之一。胡蝶庵是日本百年老鋪,創建於1874年,以茶葉和茶點的製作為主。在長野縣的依那山脈和赤石山脈附近擁有自己的茶園,大福即糯米糰,是日本傳統的茶點。柔軟而有富有韌勁的薄皮,包裹著奶香濃鬱卻又帶點微苦的抹茶內餡,入口即化。
本文來源於網絡
由和風娘整理編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要勾搭和風娘嗎?
那就快來添加微信號
微信ID:hfn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