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以弗所古城一部分成了土耳其小鎮塞爾丘克 ,位於土耳其第三 大城市伊茲密爾南邊大約50公裡的地方。
以弗所於公元前10世紀建城,在古羅馬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是羅馬帝國中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以弗所位於曾經的凱斯特古河口,通往愛琴海入海口 ,在6世紀因港口完全被注入愛琴海的泥沙淤滿被放棄,阿爾忒彌斯神廟曾經是世界最輝煌的建築,公元前550年利底亞國王克羅伊芳斯重建了神廟並且讓它聲名遠揚,神廟的大部分藝術品都被英國人帶走,今天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公元3世紀確認的世界七大奇蹟,希臘有三處,埃及有二處,巴比倫一處,土耳其有一處就是以弗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阿爾忒彌斯神廟,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神廟原本有127根柱子,只留下一根不起眼的圓柱,當年的輝煌和壯觀已經煙消雲散。
印有以弗所塞爾蘇斯圖書館和哈德良神廟圖案,土耳其面值20裡拉貨幣,印有以弗所塞爾蘇斯圖書館和哈德良神廟圖案,面值20裡拉土耳其貨幣的實物拍攝景,世界三大古羅馬圖書館,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土耳其帕加馬圖書館,土耳其塞爾蘇斯圖書館,塞爾蘇斯圖書館位於庫瑞忒斯大道和海港大道轉折處,是整個以弗所古城的中心羅馬 人號稱知識民族,以弗所當年也因此擁有了世界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塞爾蘇斯圖書館,這裡原本是羅馬亞細亞行省著名省長尤利烏斯塞爾蘇斯的陵墓,後在陵墓上修建了這座華美的圖書館,並以其姓氏命名,這座建於公元135年的圖書館位於古城中心,是一座上下兩層的大理石建築,最盛時藏書1.2萬卷,圖書館有一條暗道與妓院相通,據說這個暗道是當年全城男人共同的秘密。
庫瑞忒斯大街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周圍環繞著精美的雕像和雄偉的建築,漫步在這條大街上,古代以弗所人的日常生活躍然眼前。公元前87年,作為羅馬領地的以弗所被本都王國國王米特裡達梯六世徵服,並屠城殺死了8萬羅馬人,後來羅馬的東徵軍統帥蘇拉率羅馬軍隊擊敗了米特裡達梯六世,並最終奪回以弗所,成為羅馬人的英雄,他的孫子曼米爾斯為了紀念祖父的戰績和大屠殺事件,在以弗所豎立了紀念碑。
3000年後的今天依然還可以看到一些當年奢華的痕跡,庫瑞忒斯大街旁有各種以前富人的居所,有一些還保留著色彩鮮豔的 馬賽 克圖案,在羅馬人的統治下,以弗所成為小亞細亞的首府,人口達到了空前的25萬,無數移民、商人接踵而來。這座城是埃及豔后拜訪安東尼將軍讓古羅馬人驚豔以及邂逅的地方,還有哲學家帕拉圖、亞歷山大帝、埃及豔后、聖母 瑪利亞 、十二使徒的約翰等,這些著名人物在這裡駐足,也使得以弗所變得更為著名。
以弗所大劇場位於以弗所古城遺址內,由羅馬人在公元41年到公元117年間改造而成的一座環形大劇院,依山而建,面向大海,氣勢磅礴,坐席可容納2.5萬人。從舞臺開始,坐席上每一排都比前一排更加傾斜陡峭的設計最早創建於希臘文化時代,到公元4世紀一直是奴隸和猛獸進行搏鬥的場所,這裡也是市民參會的場所在羅馬時代擴建,觀眾席可容納24000人,這是一座半圓形建築,直徑154米,高達88米。一個城市的十分之一的人口都一起聚集看藝術演出,那時的人們已經聰明地利用了聲學傳播的原理。
大劇場前就是通往昔日海港的阿卡迪亞大街,這條長500米,寬11米的大理石街道是以改建它的阿卡迪亞皇帝的名字命名的,在它的全盛時期,50盞街燈掛在廊柱上照明,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街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