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3日消息: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推進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一年多來,為納稅人減負,稅收風險防控提升,全市已有67萬納稅人納入新系統。昨天下午的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上,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推廣情況,並曝光新系統推行以來發現的重大涉稅違法案件。
商家沒法開不實發票
據介紹,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主要有五個特點:開票信息實時上傳,改變了原納稅人需到稅務機關報送的狀況;票面信息全面採集,由原來採集開票額、稅率等七個數字信息擴大到漢字信息,包括企業名稱、貨物名稱、規格、型號等;統一定製安全證書,確保發票數據安全傳輸;實現抵扣稅數據信息化,原發票抵扣聯紙質掃描認證採集抵扣,逐步改為納稅人在網上下載抵扣,為實現無紙化操作創造了條件;監管分析功能拓展,可及時監控納稅人異常開票情況。
相關負責人特別解釋說,新系統試點實施發票編碼化開具,商家沒法再開具不實發票,比如買了LV包等奢侈品,就不能開出辦公用品發票。每一類產品都有屬於自己的固定大類編碼,奢侈品和辦公用品不是同一類。納稅人可直接點擊編碼快速找尋貨物或服務名稱,實現編碼直接轉化漢字,同時規範了發票名稱的開具。本市已於今年2月19日在新辦企業中率先全面實施發票編碼化開具,此前註冊登記的存量企業也將於近期分批納入,有關應用也同步開展。
稅務部門表示,上海自2014年11月開出全國首張新系統發票後,率先於2015年一季度完成了全部一般納稅人的推行工作,目前包括小規模納稅人在內,全市已有67萬納稅人納入新系統,隨著營改增全面推廣,全市所有納稅人發票信息均將納入新系統。
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新系統為納稅人減負方面,推行增值稅普通電子發票,促進了電子商務發展,節約了社會資源。目前,本市已完成京東商城、1號店、易迅網、東方購物等一批大型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的推行工作,共開具電子發票4800萬份。京東商城上海地區僅去年「雙11」活動就節省成本180萬元;1號店平均每月可節省成本9萬元。同時,實施發票編碼化開具,取消A類納稅人增值稅發票認證,增加發票查驗系統,為小微企業提供網上遠程申請代開票服務,可網上申領和配送增值稅發票。這些舉措降低了辦稅成本,提升辦稅效率,實現稅企雙贏,避免稅務風險。
有力防控稅收風險
在稅收風險防控方面,新系統發票信息的全面、及時和集中是以往未曾有過的,其形成的貨物服務流「大數據」信息作用無限。上海利用新系統對不同行業的1.3億份發票數據進行比對應用分析,篩查出疑點企業4610戶,已核實發現問題企業2214戶,查補增值稅22.51億元,對其中24戶企業經稽查取證,已移送公安經偵部門處理。
例如2015年6月,稅務部門通過指標模型分析,發現上海春詳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尤雲商貿有限公司、上海雲劉商貿有限公司等三戶企業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銷售金額7.8億元,稅額1.3億元,隨即開展立案稽查。初步證實有一夥不法分子利用控制的三戶企業在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後,短短一個月內大肆虛開發票,受票單位遍布全國32個地區,共260餘戶。本市稅務部門充分利用增值稅發票新系統數據,積極開展涉稅風險識別,及時發現和查處了一批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案件,移送並配合公安機關開展集中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