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收穫
感謝您關注訂閱「正能量收穫」公眾號,近期我們將不定期按章回通過本公眾號推送《蔣勳細說紅樓夢》,往期內容可在菜單欄的經典重現欄目中找到,歡迎收聽分享交流。
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蔣勳:著名畫家、詩人、作家、美學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其文筆語言清麗流暢,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深受多方喜愛和好評。
(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
閒聊黛玉的藥
「二人正說話,只見丫頭來請吃飯,遂都往前頭來了。」我在第一次、第二次看《紅樓夢》的時候,覺得這一段完全可以刪掉。最近才發現這場戲其實是最重要的,裡面包含著寶釵不著痕跡的心機,透露了寶黛釵三個人之間的關係,細得不得了。「王夫人見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這是家常話,只是關心她的身體。「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寶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內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點兒風寒,不過吃兩劑煎藥,疏散了風寒,還是吃丸藥的好。』」「內症」就是說不是急病,是需要調養的那種慢性病。注意,煎藥跟丸藥是不同的,煎藥就是我們配了中藥以後,用四分水煎到一分水然後喝那個藥,治的都是急病。丸藥是調養用的,現在的中醫沒有古代那麼講究了。寶玉在媽媽面前很放鬆,一副生龍活虎的樣子,加上黛玉剛剛跟他和好,所以他特別高興,唧唧呱呱地講起來沒完。
「王夫人道:『前兒大夫說了個丸藥的名字,我也忘了。』寶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藥,不過叫他吃什麼人參養榮丸。』」人參養榮丸是一種用人參做「君藥」的調養丸。在中藥方裡,分「君臣佐使」四等,「君藥」是最主要的藥,「臣藥」是輔佐的藥,後面「佐」、「使」的等級依此類推。「君臣佐使」按不同的分量配合,方配成一劑藥。「王夫人道:『不是。』寶玉道:『八珍益母丸?左歸?右歸?再不,就是六味地黃丸。』」這個地方最好玩,寶玉多嘴得要命,急著給媽媽提醒,他念了一大串藥名,王夫人都說不是。「王夫人道:『我只記得有個「金剛」兩個字的。』寶玉拍手笑道:『從來沒聽見有個什麼「金剛丸」。若有了「金剛丸」,自然有「菩薩散」了!』說的滿屋裡人都笑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寶玉的表情,在媽媽面前完全變成一個調皮的小孩。
寶玉被誤解
「寶釵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補心丹。』」寶釵總是這樣,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一定是對的。大概王夫人把天王搞成金剛了,寶釵真是聰明剔透到極點,她極冷靜卻又處處著意留心,很多與她無關的事她都記得,後來賈家所有的人都佩服她,王夫人也覺得這個女孩子做媳婦的話是最合適的。「王夫人笑道:『是這個名兒。如今我也糊塗了。』寶玉道:『太太倒不糊塗,都是叫「金剛」、「菩薩」支使糊塗了。』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的。』」這一場戲非常有趣,完全是親子關係之間的一些細節。
「王夫人又道:『既有這個名兒,明兒就叫人買些來吃。』寶玉道:『這些藥都不中用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麼藥就這麼貴?』」我們很少看到貴夫人講這麼粗的話,在跟自己兒子說的時候她卻很自然。「寶玉笑道:『當真的呢,我這個方子,比別的不同。那個藥名兒也古怪,一時也說不盡。只講那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還不夠。』」「紫河車」就是胎盤,現在人好像也流行吃胎盤,打胎盤素可以美容,「頭胎」是第一胎;「人形帶葉參」,人參長成人形是最貴重的,採的時候要帶著葉子。只這兩味藥就已經夠貴的了。還有「龜大的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諸如此類的藥,都不算為奇,只在群藥裡算。那為君的藥,說起來唬人一跳。前兒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問寶姐姐。」
至此這場戲才入正戲,大家本來是在聊林黛玉吃的藥,現在碰到了重點。寶釵聽說,笑著搖手兒說:「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你別叫姨媽問我。」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並不懷疑寶釵,因為寶玉把方子給薛蟠,薛蟠去配藥,寶釵不一定知道。可是你繼續看下去,就有意思了。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寶丫頭,好孩子,不撒謊。」王夫人覺得這個藥有點離奇,加上剛才寶玉一直在和她混鬧,就認定是寶玉說謊。「寶玉站在當地,聽見如此說,一回身把手一拍,說道:『我說的倒是真話呢,倒說我撒謊。』口裡說著,忽一回身,只見林黛玉坐在寶釵身後抿著嘴笑,用手指頭在臉上畫著羞他。」寶玉覺得很委屈,因為所有人都相信寶釵,連黛玉也是。可是接著跳出一個王熙鳳,這場戲才有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