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等級、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公路網絡的不斷完善,推動了公路客運市場的迅速發展,使公路客運市場份額不斷增加並一度佔據優勢。而鐵路面對公路的咄咄逼人勢頭,也放下了「鐵老大」架子,自1997年以來進行了6次提速,每一次提速都給公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原有客源紛紛流向鐵路。尤其是從2008年起,中國高速鐵路建設步伐加快。根據新調整的《中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國內200公裡及以上時速的高速鐵路建設裡程將超過1.8萬公裡。
北京蓮花池長途汽車站
高速鐵路究竟有多快?有個例子可以很形象的說明——規劃在2010年底建成通車的武廣高速鐵路全長989公裡,建成後高速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裡以上,從武漢乘火車到廣州僅需4個小時,較目前縮短了整整7個小時。價格上比飛機更優惠,時間上比公路客運更快捷,「高鐵時代」呼嘯而來!面對勢必更加激烈的公鐵競爭,公路客運何去何從?
現狀:北方相對影響較小
公路客運企業目前狀況究竟如何?公鐵競爭帶來的結果是否已經波及全國?為此,中國客車網記者日前探訪了北京地區的幾家客運公司。
北京蓮花池長途汽車站候車大廳
在蓮花池長途客運站內,候車大廳內幾乎擠滿了等車的乘客,司機師傅也向客車網的記者證實,目前基本能保持80%左右的客座率。但是在大廳內的票價牌上,記者卻發現客車票價還是做了調整。乘客數量沒有變化,票價為什麼下滑了呢?帶著疑問,我們找到了蓮花池長途客運站的主管機構——北京高客長途客運有限公司的陳松濤主任。據陳主任介紹,鐵路提速對北方客運市場產生的影響有限,而且目前正是收麥子的季節,來北京打工的周邊鄉縣農民紛紛返鄉,預計這種客流小高峰情況能持續到端午以後。關於記者提出的票價下調的問題,陳主任表示只是正常的應季調整,並非是為了與鐵路爭搶客源。「火車雖然提速了,但是票價一直沒有降下來,這點上客車確實存在優勢。畢竟如學生、農民工等階層對票價比較敏感。」
六裡橋長途客運站的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現象:「火車提速對我們基本沒有太大影響。只是個別短途線路受到了一定影響,比如最近加開了到山西、石家莊等地的D字頭火車,所以這個線路上我們的客流量減少了三、四成左右。」
相對於北方客運市場的平穩,長三角地區應該是火車提速後客運市場受擠壓較嚴重的「重災區」。據了解,由於鐵路提速及動車增開車次多集中在此區域,所以江蘇、湖北、浙江等地受影響情況最為明顯,部分過去的客運「黃金線路」因為鐵路提速和動車加開,客流量竟然已經下滑了50%!
應對:降價豈是長久之計?
市場無界適者存。面對鐵路日益加大的競爭壓力,眾多客運企業心急如焚,紛紛調整策略應對新時期的市場變化。
打造差異化服務
2009年2月28日,無錫汽車站網站上顯示的一條信息引起了旅客關注:自本月28日起,無錫至合肥快客班次票價由原來109元降至90元,與此同時,原有班次時間也進行了相應調整。據了解,此番率先高舉「降價」牌的合肥線路向來是公路客運部門的優勢項目,商務客流較多。前段時間,合肥長途客運公司就「幾下江南」,最終和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相關部門達成共識,在合肥線上集中降價,以挽留逐漸流失的客源。隨後,這股降價潮迅速波及全國受鐵路影響較大的公路客運線路。
在運營時間上沒有絲毫優勢的情況下為了吸引客源,降價的確是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會是長期且有效的手段嗎?有業內人士直言不諱的指出:「當前來自公路客運內部的競爭本就是日益激烈,很多票價都已經是折扣銷售,如果在此基礎上再用低價甚至是底價來吸引客源,最終影響的肯定還是旅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