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藝)「凡是國寶,都要爭取」,記錄鄭振鐸等搶救流散香港文物的往來信札,如今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今天下午,信札捐贈劃撥儀式暨入藏紀念展在京開幕。
開幕式現場 張藝/攝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成為全世界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大量珍貴文物由大陸運至香港,為避免文物流亡海外的情景復現,國家開展一系列工作,爭取國寶「歸來」。
這些信札包括1952年至1958年間,鄭振鐸先生等與「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成員之間的往來信件、電報存根等共計166頁,涉及收購小組成立、文物收購原則、真偽鑑定、資金籌措等內容。中秋伯遠帖、瀟湘五牛等國之重器因此重回祖國懷抱,流失海外文物回歸之路自此開啟。
鄭振鐸致徐伯郊信札 國家文物局供圖
今年9月,國家文物局獲悉這批信札即將在香港拍賣,遂與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公司」)聯繫。嘉德公司為搶救保護信札不致再度流散,主動斥資競購,並無償捐獻給國家文物局。「這是歷史的大結局、大歸屬」, 嘉德公司創始人陳東升在儀式上說。
搶救流散香港文物的工作並非一帆風順,還面臨文物真偽、經費緊張、海外競爭、政治形勢等考驗。「以鄭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文物工作者,為搶救流散香港文物工作付出了巨大心力,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說,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為做好信札的保護研究與展示利用工作,國家文物局將這批信札整體劃撥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永久館藏,與「西諦藏書」「木音信札」合璧收藏。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從信札中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伊始,雖然國力維艱、百廢待興,黨和政府仍將保護珍貴文物、遏制文物流失擺上了重要議程。
據悉,此次紀念展首次向社會公開這批珍貴史料,展期從今日至2020年2月26日,公眾可以前往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展廳參觀。
鄭振鐸等搶救流散香港文物往來信札入藏紀念展 張藝/攝
(文化副刊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