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 | 胡瀟予
超市裡,豬牛雞肉的貨架上只剩下一些顧客挑選剩下、賣相不是很好的肉,商家更從疫情最初搶購衛生紙、消毒水中獲取了經驗,早早地在貨架上貼上了 " 肉類每人限購一盒 " 的標誌。小型肉鋪裡,客人來來往往,肉類冷藏櫃卻空了很多,剩餘的肉也即將被挑選買空。就連漢堡店,也不得不將肉類漢堡下架……
肉類加工巨頭紛紛因疫情淪陷,數百萬的豬、牛、雞被迫安樂死,帶來了上述美國 " 無肉 " 的連鎖反應。每年每人吃掉 220 磅(200 斤)肉類的美國人,在新冠疫情的發酵下,在下半年或將迎來轉變飲食結構的挑戰。
5 月 3 日,顧客在美國舊金山灣區一家超市內購買肉類產品。美國多家肉類加工廠近期因新冠疫情關閉,肉類供應受到影響。圖 / 新華社
無肉不歡的美國人,最近估計真的要哭了。繼美國肉類加工廠史密斯 · 菲爾德的工人確診新冠病毒後,泰森食品、凱旋食品等十多家肉類加工巨頭紛紛因疫情淪陷。
數千名工人確診新冠病毒,工廠被迫停工,一時間農場數百萬的豬、牛、雞被迫安樂死,而餐飲、超市等終端肉製品短缺限購,肉類在下半年恐漲價 30%。
當地時間 5 月 7 日,瀟湘晨報記者來到美國麻州當地各大超市,發現大部分肉類已售罄,或處於嚴格限購中,以漢堡為主食的知名連鎖快餐店,因為缺貨,被迫下架牛肉漢堡。就連麥當勞也在 5 月 7 日宣布,或將停止供應最受歡迎的巨無霸和麥香雞。
01
超市貨架貼著 " 肉類限購一盒 " 標誌
半個月來,美國 10 多家肉類加工廠接二連三有工人確診新冠病毒,被迫宣布關門停工。這引發了美國民眾對肉類供應的擔憂。
5 月 7 日,記者前往波士頓當地超市一探究竟。這天是工作日,且剛過中午,但在美國一家知名的有機超市裡,豬牛雞肉的貨架上只剩下一些顧客挑選剩下、賣相不是很好的肉,零零散散,尤其是雞肉的貨架上,僅剩一兩盒且為美國人不愛吃的帶皮帶骨的雞腿肉。
商家從疫情最初搶購衛生紙、消毒水中獲取了經驗,早早地在貨架上貼上了 " 肉類每人限購一盒 " 的標誌。
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供貨商一周送兩到三次貨,現在加工廠縮減後,現有的工廠忙不過來,只能每周送一次,也不確定是什麼時間來,他們建議大家在周一周二的早上來碰碰運氣。緊接著,記者來到當地的大型連鎖超市開市客,這裡的貨物都是大包裝型,但情況也差不多。除了牛肉還有一些剩餘,雞肉和豬肉已經不見蹤影," 因為供應的挑戰,每種肉類限購一盒 " 的提醒也擺在了最明顯的位置。
工作人員正大量地將魚肉上架,或許因為許多超市擁有處理活魚的許可,畢竟魚類的處理比牲畜禽類要簡單許多。
據了解,目前美國關閉的肉類加工廠,產量佔全美肉製品的三分之一,是導致市面上肉類短缺的直接原因。
02
肉鋪豬裡脊肉已經兩個星期沒貨了
如果說大型超市還有供應鏈的優先照顧,那麼小型的肉鋪就更可憐了。
美國沒有國內生鮮菜市場的概念,除了超市,農貿市場也沒有活物,分布最多的還是街頭的一些肉鋪。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裡有很多搭配的蔬菜,所以主要去超市、菜市場採購。而美國人需要經常去賣豬肉、牛肉的專門店裡挑選自己喜歡部位的肉,這就是街邊肉鋪對周圍居民的意義。
下午時間,記者來到波士頓市區一家有名的肉鋪,店裡客人還是來來往往,店鋪的冷藏櫃雖然空了很多,人們對空空的貨架也似乎習以為常,剩餘的肉也即將被挑選買空。
店鋪負責人正不斷地打著電話,期望當地附近的加工廠能有一兩家來得及送貨。
" 需求量從來沒這麼大過。" 這位負責人說,因為餐廳一直沒開,大家只能在家做飯,所以需要持續購買更多食物。現在店鋪的網上商店貨品已經全部賣完,甚至以往很難賣出的雞心、牛尾都銷售一空,熱銷的產品更是難買到。" 豬裡脊肉已經兩個星期沒貨了,受歡迎產品將變得越來越稀缺,越來越貴。"
負責人說,目前肉類供應鏈的價格已經大幅上漲,有時甚至達到了 100%。由於價格管控,超市、肉鋪不能把成本完全分攤到顧客身上,只能自己承擔一部分,但業內認為下半年肉價漲幅 30%,或將成為市場的自然規律。
03
菜單上的牛肉漢堡已用筆劃掉
不僅僅是超市和肉鋪,目前僅靠外賣為生的美國餐飲業,也備受肉類缺貨的雙重打擊。
5 月 6 日,美國的老牌漢堡快餐店溫迪也宣布,他們全美數百家店面也面臨肉類缺貨,不得不將牛肉漢堡下架。
在美國人心中,溫迪就像長沙的楊裕興、德園這樣的老字號,是一家 1969 年就在美國俄亥俄州開設的家庭型漢堡快餐店,以漢堡裡的牛肉軟嫩多汁、店面溫馨的家庭氛圍風靡全美,目前全美有一千多家店鋪。
溫迪宣布下架漢堡的當天,打開他們的網絡訂購,牛肉漢堡已經在線顯示最近缺貨,其他雞肉、培根漢堡以及薯條飲料還暫時有貨,但據溫迪的很多常客說,經常到了下午,當天的漢堡就都賣完了。
溫迪宣布漢堡下架當天,記者前往離家最近的溫迪看看情況。發現這裡已經不能在店內堂食,外賣的顧客在外排隊等候取餐,可以看到店門口的菜單上牛肉漢堡已經用筆劃掉。漢堡連鎖店最受歡迎的漢堡短缺,這讓前來訂餐的顧客們哭笑不得。
據了解,溫迪餐廳的問題很可能只是新鮮牛肉短缺的開始。在他們宣布漢堡下架第二天,麥當勞也宣布,美國店鋪或將停止供應最受歡迎的巨無霸和麥香雞。
隨著人們居家的食物需求量增大,越來越多的工廠暴發新冠確診病例,美國下半年的餐廳、超市肉類的短缺還會持續擴大。業內人士認為,很有可能在二戰將士紀念日(9 月)前後達到頂峰,因為那時美國家家戶戶有燒烤的傳統。
04
影響
人們可能改選水產品等補充蛋白質
美國肉類缺乏所影響的程度之深,是以米飯為主食的中國人無法想像的。
在美國,雞胸肉、煎牛排都是人們的主食,再加上隔三差五的烤肉派對,以及路邊各種連鎖快餐的炸雞漢堡,他們的生活真是離不開肉。買不到肉,就好比讓美國民眾難為無 " 米 " 之炊。
而一般一頭牛或豬從加工廠屠宰分解,到送到肉鋪或超市終端,最少需要 3 天到一兩個星期,不像國內的消費者,可以隨時吃到新鮮的生禽和豬羊牛肉。
美國民眾也已經習慣食用分解成一塊塊、分門別類好部位的冷藏肉。這與中國人的習慣相差很大。
如果美國超市不限購,很容易出現大量顧客搶購肉製品,回家冷凍保存囤貨的現象。
在肉價創新高時,人們將有可能改選水產品、豆類、豆腐等補充蛋白質。據統計,美國人每年每人平均要吃掉 220 磅(200 斤)肉類,在新冠疫情發酵下,美國民眾下半年或將迎來轉變飲食結構的挑戰。
05
釋疑:無法送到大型工廠加工,
為何不能賣給個體屠宰戶
牲畜無法送到大型工廠加工,就不能像國內許多個體屠宰戶自己從正規渠道收購併屠宰加工,拉到小型的菜市場售賣以解燃眉之需嗎?又或者像國內農村許多農戶,自己養殖自己屠宰分發給有需要的民眾?總比白白安樂死掉要好。
答案是,還真不能。
首先,美國沒有生鮮菜市場這個概念,肉類最多的是超市和街邊的肉鋪,這些終端沒有場地來處理這些牲畜。即便是有場地,美國人吃肉的方式非常單一,不管是雞肉、牛肉、豬肉、魚肉,幾乎只吃沒有骨頭的部位,商戶如果按照主流消費者需要的方式屠宰加工,除了流程繁瑣,剩餘的部分會很難處理,需要的規模和設備,完全是獨立的上遊產業鏈才能完成的流程。
而美國曾引以為傲的高度緊密的產業鏈,要求農場的牲畜都有各個批次和生產規劃,加工廠的生產線設備對牲畜的重量、大小都有嚴格的限制,超過牲畜出欄上市時間,加工廠就無法加工。
因為加工廠的縮減,許多農場等待屠宰加工的牲畜生長超過了加工時限,導致農場無奈將數百萬的豬、牛、雞安樂死。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肉類加工廠的關閉,導致最近一周的牲畜屠宰率同比下降了約 30%。過去美國普通的一天,約有 10 萬頭牛被屠宰,但本周一這個數字約為 7.5 萬頭。牲畜屠宰數量的縮減,又進一步導致市面上肉類短缺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