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鐵每年調價不叫事兒:數據透明不需社會聽證

2021-01-19 經濟網

在北京,很多上班族的一天是從擁擠的地鐵中開始的。只要不出站,從幾公裡到上百公裡都是2元的票價。然而,這個從2007年開始持續了7年的「福利」或將消失。

【特別報導】香港地鐵:調價、盈利,那都不叫事兒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香港、北京報導

在北京,很多上班族的一天是從擁擠的地鐵中開始的。只要不出站,從幾公裡到上百公裡都是2元的票價。然而,這個從2007年開始持續了7年的「福利」或將消失。

2014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地鐵差異化票價四種方案;7月,北京市發改委聯合市交通委就公共運輸價格改革面向全社會徵集意見。

這背後是政府常年票價補貼的不堪重負。今年年初,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馬伯夷曾透露,經測算,每張2元通票背後,都有近2元政府財政補貼,用在公共運輸上的財政補貼甚至超過了醫療。

其實有關北京地鐵漲價的「傳聞」由來已久,只不過漲價要面臨的民意壓力難免讓政府有很多顧慮。

許多網友表示,漲價可以,服務質量能不能隨之提高?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單純調票價能否解決公共運輸虧損的現狀?

當然,面臨這一難題的不止北京地鐵一家。

因為投資回報周期長、維修成本高,世界上許多國家、地區的軌道交通公共運營商都在賠錢,而民眾希望便宜、甚至免費的服務也與公共運輸提價形成了天然的矛盾。

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00066.HK,下稱「港鐵公司」)是個例外,它不僅盈利(2013年純利潤達132.08億港元),還每年都會調整票價。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對港鐵公司以及香港地鐵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現場採訪。

香港「大國企」

公共運輸在世界上少有盈利的案例;營運方、政府、公眾很難找到平衡點。基於此,採取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成為政府緩解投融資壓力、分擔風險的良方。

港鐵公司董事局主席錢果豐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港鐵公司作為公共運輸行業中較早引入「PPP」模式的地鐵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方面有所探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港鐵公司中國事務執行長易珉認為,PPP中,最重要的一個「P」是「Partnership」,即合作夥伴,指合作雙方公私之間通過籤署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達成夥伴關係,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如果雙方不能真正合作,一切都無從談起。

港鐵公司的前身為成立於1975年的香港地下鐵路有限公司;200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底與九廣鐵路公司合併。

港鐵公司是香港最大的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12月31日,港鐵公司資產總值為2158億港元,市值1248億港元,其中政府佔股76.7%,是香港當之無愧的大國企。

錢果豐表示,港鐵公司和很多香港的大公司不一樣,不是家族企業,董事長不是創辦人,董事局裡也不是創辦人的兒子、親戚、朋友等關係。如果用一個比喻,可以說香港政府是港鐵公司的「父親」。時至今日,香港政府還有3名官員在港鐵公司董事局內部任職,以確保其能夠服務於香港市民。

港鐵公司副行政總裁梁國權曾表示,香港政府持有港鐵公司76.7%的股權中,包括公司成立時322億元的投資,和後來修建機場快線時的120億元投資。除此以外,香港政府再也沒有投錢,但是港鐵公司特有的「鐵路加物業」的模式,讓政府用比較少的錢,就可以建造、運營200多公裡鐵路,建起廣泛的交通網絡,而且,每年還可以收取分紅。

2013年,港鐵公司的純利潤達到132.08億港元,是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盈利的地鐵運營商。

2014年,香港地鐵通車35周年。在港鐵公司,有許多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老員工。香港地鐵車務訓練中心助理訓練經理林偉光,已經在港鐵公司服務了34年。他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管理者的經歷,代表了港鐵公司許多員工穩定持續的職業上升軌道。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說:「在香港,如果人們知道我在港鐵公司工作,就好比在內地說自己在一家大國企工作一樣讓人羨慕。」

「跨界經營」的盈利秘訣

易珉用「跨界」來概括港鐵公司在香港的業務,將其盈利方式歸納為「軌道+物業」或「軌道+社區」的發展模式。除了運營地鐵外,港鐵公司還運營著多個高端物業,包括高端商場、住宅、高端寫字樓、鐵路顧問服務等。

港鐵公司利用「軌道+物業」的模式把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和沿線土地開發升值相互緊扣,利用物業開發回收的增值部分填補軌道項目的資金缺口,達到合理回報。

這一模式的具體操作手法為在新鐵路沿線,政府給予港鐵公司「土地發展權」,對地塊進行總體規劃。港鐵公司以該地區沒有鐵路為基礎的地塊價值估算,向政府支付地價。港鐵公司興建鐵路,同時與開發商合作地上物業。物業價值因鐵路發展提升。港鐵公司將物業價值提升所獲得的利潤,用作投資興建新鐵路並與政府按一定比例分紅。

港鐵公司城市規劃主管姚展表示,若非採取「軌道+物業」的模式,港鐵公司很難以便宜的價格獲得出讓土地並統籌開發。縱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地鐵建設,常要面對的問題是地鐵的開發部門和建設部門是兩個單位,甚至多個單位,難以統籌。

在過去的30多年,港鐵公司在香港已開發超過1000萬平方米的地產項目,在鐵路沿線建設了多家購物商場。2013年度,港鐵公司物業租賃和管理業務的總收入為37.78億港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港鐵公司在香港的商場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18個樓層都維持著接近100%的出租率。

年報顯示,2013年港鐵公司經營利潤達到163億港元,這其中只有67億港元來自香港客運業務收入,其餘的96億港元從高到低分別來自於香港車站商務(41億港元)、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31億港元)、物業發展(14億港元)、中國內地及國際附屬公司(8億港元)、其他業務(2億港元)。

易珉表示,如果單純依靠客票收入,港鐵公司也會陷入公共運輸運營商虧損的泥潭。據悉,港鐵公司去年的系統維修護理費用高達50億港元,而且因為有許多線路已超過30年,成本還在持續上漲,客票以外的業務才是港鐵公司得以盈利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姚展表示,港鐵公司發展到今天,他感觸最深的是港鐵公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35年前,香港地鐵只有3條線路,當時人們認為地鐵最大的任務就是運輸人,而且是越快運輸出去越好,沒有想到地鐵裡要有公廁,要有殘疾人通道,要有商場,而現在的香港地鐵充滿活力,每個車站的發展不是讓人很快走掉,而是讓車站不僅是一個出發地,還是一個目的地,讓每個站點都成為一個「終點」,讓每個人都能在地鐵站裡就解決衣食住行的全部問題。「500米,在步行可以到達500米的舒適距離裡解決人們的需求。」

易珉說,如果除去其餘的社交需求,我們的終極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品質,最好不出行,將所有的問題都在地鐵附近解決。

每年都調整票價,可加可減

在香港,地鐵是上班族們公認的最便捷、準時的交通工具,這裡的人們似乎更能以相對理性的態度看待地鐵票價的漲跌。

和北京地鐵的全程票價2元不一樣,香港地鐵的票價從3.5~55.5港元不等。港鐵公司票價及業務策劃高級經理何文雄表示,香港地鐵的票價調整機制從2007年開始實施,港鐵公司每年6月份實行票價調整,是一個透明的、「可加可減」的機制。

據何文雄介紹,香港地鐵票價每年的調整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每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變動;二是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這兩個數據來源於社會公認採用的數據。此外,還會考慮生產力因素,即港鐵公司的總體運營表現。票價調整機制平衡了公眾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商業利益,數據公開透明,不需要社會討論和聽證。

值得一提的是,港鐵公司還有一個票價檢討機制,每5年進行一次票價檢討,最近的一次在2013年。據了解,當時民眾主要關注三點:一是票價有沒有考慮到公司的盈利水平,二是民眾可負擔的能力能否反映出來,三是公司的服務表現。

經過港鐵公司內部討論,決定對利潤和服務進一步承諾,即當利潤達到某個數據後,由港鐵公司撥款對票價進行優惠,港鐵公司賺錢越多,回饋給民眾的金額越多,這個方案從2013年開始實行。

另外對有關服務表現,如果是因為港鐵公司方面的原因造成延誤,將根據延誤時間的長短,有相應的「罰款」。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曾在2014年3月表示,自2013年修訂港鐵公司票價調整機制,新增了事故延誤服務罰款制度後,港鐵公司因此撥出2750萬港元實施即日第二程9折優惠活動。

港鐵公司的管理者這樣描述其與香港市民的關係:正是因為有了香港市民們的「苛刻要求」,香港地鐵保持了99.9%以上的準時率和優質服務。

深耕內地少數城市

地鐵4號線是北京首個軌道交通的特許經營項目,同時也是內地第一條以PPP模式建設的地鐵線路。此前,北京地鐵全部由國有獨資的北京地鐵集團負責。

2005年2月,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首創集團公司和港鐵公司籤署了北京市地鐵4號線特許經營項目三方合作經營協議,共同出資組建PPP模式的公司——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期限30年,下稱「京港地鐵」)。京港地鐵總投資46億元,註冊資本15億元,其中港鐵公司和北京首創集團公司各佔49%股份,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佔2%股份。

港鐵公司中國業務執行長易珉介紹,如果4號線採用傳統模式投資,北京市政府的財政支出總額大概是600多億元,PPP模式讓北京市政府減少財政支出大約100億元。

港鐵公司在內地試水PPP的另一個項目是杭州地鐵1號線。2012年,杭州市政府委託市交通運輸局與杭港地鐵公司籤署《特許經營權協議》。杭港地鐵公司獲得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日起25年的特許經營權。

杭港地鐵公司是由杭州地鐵集團與港鐵公司聯合組建的地鐵1號線合資運營公司,雙方分別持有51%、49%的股權。

目前,港鐵公司在內地的業務包括北京地鐵4號線、14號線,深圳龍華線、杭州地鐵1號線,內地鐵路業務投資額約為88.2億港元。在港鐵公司2013年經營利潤的163億港元中,只有8億港元來自中國內地及國際附屬公司,佔比很小。港鐵公司2013年度的業績報告顯示,杭州地鐵1號線去年虧損3.12億港幣。

港鐵公司在中國內地和海外一共組建了4家軌道交通聯營公司。去年,杭港地鐵是4家公司中唯一虧損的。與港鐵公司在香港的發展模式多元化不同,杭港地鐵除了車票收入和站內物業租金外,目前並沒有沿線物業開發,利潤來源較為單一。

港鐵公司城市規劃主管姚展說:更為關鍵的是,港鐵公司在香港享有的「土地發展權」(以比較低的價格獲得土地),在內地目前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礙。內地土地的招拍掛制度,無形中增加了拿地成本。 「港鐵公司在內地的項目是參與招拍掛的,但這樣的做法不能把我們的模式發揮到最好,內地還有大量的項目準備建設,我們需要一起探討如何以創新的思維合作。」

截至2013年9月,國內獲得國家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已達到37個,高居世界第一。未來3年,至少還有10個以上城市將獲得批准。業內人士預測,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熱潮至少會持續10年以上。根據國家發改委運輸所《2012—201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報告》,到2013年底,我國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累計將達到80條,運營總裡程將達到2400公裡,運營車站將達到1600座。

港鐵公司中國事務執行長易珉表示,港鐵公司在中國內地的目標並不是要全面進入上述37個城市,而是在經過整體規劃和商討後在少數城市進行深耕,保持港鐵在行業內的引領作用。

港鐵公司董事局主席錢果豐表示,港鐵公司的挑戰之一來自其在香港管理的約218公裡的地鐵線路,但在全世界擁有約1000公裡的地鐵網絡(包括中國內地、英國、瑞典、澳洲),「我們有自己的基礎建設,也有很多新的項目要做,同時還有海外的業務,我們的風險越來越大,如何維持聲譽是一個挑戰。」

錢果豐說,「未來5~10年,國內、國際的市場具有很大潛力。」

(實習生王悅靜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香港地鐵票價可加可減 數據透明不需社會聽證
    原標題:香港地鐵票價可加可減 數據透明不需社會聽證   【特別報導】香港地鐵:調價、盈利,那都不叫事兒   在北京,很多上班族的一天是從擁擠的地鐵中開始的。只要不出站,從幾公裡到上百公裡都是2元的票價。
  • 香港地鐵如何調價
    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是個例外,它不僅盈利,還每年都會調整票價。    港鐵公司票價及業務策劃高級經理何文雄表示,港鐵公司每年6月份實行票價調整,調整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每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變動;二是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此外,還會考慮港鐵公司的總體運營表現。票價調整機制平衡了公眾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商業利益,數據公開透明,不需要社會討論和聽證。
  • 北京地鐵起步價擬定2元或3元 調價方案28日聽證
    兩方案相比,方案一起步價與現行票價水平相銜接,有4.35%的乘客不受調價影響,但中長途乘客費用相對較高。方案二適當提高起步價格,但加價計費裡程較簡單,平均票價水平相對較低,約11%的人群調價幅度低於方案一,對中長途乘客相對有利。根據目前路網客流情況,並適當考慮客流變化因素,票價調整後,按照兩種方案,企業稅後年票款收入分別增加33.9億元和32.4億元。
  • 天津計程車調價聽證的政策解讀來了
    根據國家對客運出租汽車行業的定位,我市將客運出租汽車運價列入《天津市價格聽證目錄》,制定和調整客運出租汽車運價應履行價格聽證程序,聽取社會各方面對價格調整的意見和建議。聽證會是一個政府部門聽取民意、收集意見的平臺,是對調價內容的確定和理性的論證,如定調價理由是否充分、價格安排是否可行、對相關行業和消費者的影響等等,目的是為提高政府價格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透明度。
  • 武漢的士調價方案聽證 代表:起步價高等候費漲幅大
    18名聽證代表中,10位贊成漲幅較小的方案,即起步價為10元,公裡租價為1.8元和2元(按車型設置)。5位代表贊成公裡價2元和2.2元的方案,另有3名代表未明確表態。聽證會上,部分代表表示,等候費上調幅度過大、回空費過高等都將增加市民的打的費用。  武漢市物價局稱,已將所有意見進行收集,歸納後將呈報武漢市政府進行討論,將在7個工作日之內對社會公布調價方案。
  • 大部分聽證代表同意沈計程車調價
    夜間時段(晚22:00-次日6:00)和夏季空調加價辦法不做調整,即起步價加1元,裡程運價加收10%;如果乘客要求不開空調,則不得執行開空調時運價。  按照聽證的運價與氣價聯動機制方案,以瀋陽燃氣公司車用液化天然氣(CNG)價格4.4元/立方米為基期價格,聯動係數為1.1元/立方米。
  • 北京市計程車調價聽證方案公布(全文)
    參加聽證的各方代表共25人,其中消費者10人。北京市發改委7日發布計程車調價聽證方案,以下為方案全文:北京市出租汽車租價調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的聽證方案【全文下載電話叫車費每次3元。合乘情況下,每位乘客按合乘裡程費用的60%付費。(三)營運情況。根據計程車計價器記錄數據和市發展改革委成本調查隊成本監審情況,2012年本市計程車單車月均行駛裡程約7480公裡,月均載客裡程約5088公裡,月均載客運營約634次,月均運營收入約16300元,每公裡行駛收入約2.18元,每公裡載客收入約3.2元[1]。(目前本市計程車單雙班比例約為6:4。
  • 四川舉行峨眉山門票聽證 普遍認為調價依據充分
    中國網訊 為廣泛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及社會各界的意見,提高政府價格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透明度,按照《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的有關規定,受四川省發改委的委託,由樂山市發改委組織、實施,8月31日,備受關注的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在峨眉山華生酒店舉行。
  • 【快訊】蘭州聽證公交票價調整方案,20人同意調價5人反對
    聽證會現場  每日甘肅網蘭州12月2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蘭州市城市公交票價調整聽證會剛剛結束,25名聽證參加人對以「1元一票制調整為2元一票制」為基礎的三套調價方案發表意見和建議,來自社會多方面的10名旁聽人員在旁聽席旁聽,經聽證,20人同意調價,5人反對。
  • 深圳調整地鐵票價 4年後僅票務收入至少盈利4.5億
    按裡程折算的深圳現行裡程價為1元乘坐4.4公裡,那調價後,如果是2元起步,則1元乘坐4、6、8公裡或5、7、9公裡,實行遞遠遞減。3元起步,則1元乘坐10公裡」。「數據提供很充分,基本都能看明白」對於此次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方案的成本監審數據部分,吳君亮認為,此次比今年1月深圳水價聽證時的成本監審要好,「數據提供很充分,基本都能看明白」。
  • 北京公交調價聽證會參加人:扮演政府智囊角色
    晚飯後,花1個多小時看完方案,用鉛筆把不明白的以及不太滿意的地方都做了記號,回頭再找人諮詢吧。  我還給自己的出行費用算了一筆帳。我一天公交地鐵費用是4.8元,按照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每月105元左右。按照新方案,每月支出220多元,漲幅不小。不過這個價格對我來說,還能接受。不知道別人對調價怎麼看,在這幾天得抓緊多問問其他人。
  • 北京地鐵調價上班族或享優惠 2元通票將終結
    例如,從香港島乘地鐵進入九龍半島需穿越海底隧道,即使僅乘坐一站也價格不菲,從香港島的中環至九龍尖沙咀便需要8.7港元。據新華社  方案4 按乘坐線路數量調價  比如說同一線路乘坐只收統一費用,跨線換乘就需要多付費。
  • 中山市計程車調價下月聽證
    原標題:計程車調價下月聽證 市交通局及行業協會知情人士透露,根據行業協會提交的調價請示,起步價上調的幅度非常小,有可能是燃油附加費整合成起步價,即取消燃油附加費,起步價加1元。   文/廣州日報記者吳佳   28人參加聽證會   談及召開聽證會的原因時,該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為促進中山市計程車行業的穩定和發展,此前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已向該局提出了調整本市出租汽車運價的請示。
  • 四川峨眉山景區門票價格上調聽證 僅一人不同意
    因此,調價不僅是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需要,促進四川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保證景區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也是彌補景區運營成本的需要。同時,調價還是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促進景區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以及實現資源價值與門票價格相統一的需要。而通過調價,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景區配套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保持並增強景區對遊客的吸引力,促進旅遊消費。
  • 北京計程車調價聽證會實錄
    2013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成品油價格機制完善方案,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並取消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4%才能調價的幅度限制。新機制運行後,成品油調價頻率加快。為適應新的油價調整機制,降低油價頻繁變動對行業和社會的影響,本市現行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方案。
  • 長沙的士調價聽證 電召費4元一次引熱議
    近日的士調價聽證方案,將電召費擬定為4元1次。  武漢電召平臺是2012年啟用的,武漢市計程車調度中心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啟用的第一年,電召成功率僅為48.5%。用戶體驗反映客服繁忙,而且人工叫車定位不準確等毛病,導致成功率上不去。武漢的一位計程車司機透露,電召平臺需要安裝一臺電子信息系統,需要上交費用,費用在千元左右。雖然乘客電召一次2元是直接交給司機,但成本計算下來,也是入不敷出。
  • 多數代表支持北京地鐵調價方案2,搜狗地鐵票價計算器同步更新
    多數代表支持北京地鐵調價方案2,搜狗地鐵票價計算器同步更新 10月28日,北京公交地鐵調價聽證會結束,其中地鐵調價方案二獲得多數與會代表的支持,由於採用分段計價而非按站計價
  • 重大決策要聽證 更須實質正義
    據報導,《中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聽證目錄》於近日正式頒布印發。《目錄》共確定了19 項必須開展聽證的市政府重大決策事項,涉及價格、教育、保障性住房、重大建設項目、基準地價、房屋徵收補償、大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等方面。
  • 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上多數代表同意票價上調——彌補虧損,地鐵...
    調價後,多數乘客一次至少多花1元聽證會上,南京物價局公布兩套地鐵調價方案。方案一:起步價2元可乘4公裡,4公裡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裡程分別為5、5、7、7、9、11、13、15公裡。「起步價都是2元,且都遵循分級遞進、遞遠遞減原則,但兩套方案側重點不一樣。」南京市物價局服務價格處處長介紹說,方案一起步價裡程較短,但是每增加1元的晉級裡程較長,方案二恰恰相反。從聽證代表反饋來看,家住郊區、平時乘坐地鐵行程較遠的居民支持第一套方案,而多數城區代表、中短途出行的居民更認可第二套方案。
  • 長沙地鐵票價聽證看過來,這次聽證沒漲價!
    方案擬定3、4、5號線票價繼續沿用先行地鐵1、2號線票制和票價,實行同網同價。21名聽證代表全部贊同或基本贊同此次地鐵票價聽證方案。 據悉,這也是截至目前長沙唯一一次不漲價、還問計於民的聽證會。 長沙地鐵4號線將於今年上半年試運營,3、5號線將於2020年試運營。今天我們來一起談談票價問題。地鐵票價究竟是怎樣計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