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喜馬拉雅山脈已被大雪覆蓋,印度人也幾次表達出自己想要撤軍的意思。不過最近,眼見著解放軍至今依舊沒有放鬆在邊境局勢上的警惕性,印媒也開始透露印軍的對抗方式。不過這個方式一說出來,卻把網友給逗樂了。
我國《環球時報》在11月23日,援引了《印度斯坦時報》的報導顯示,印度軍方為了有效應對與中國的對峙局面可能出現的升級,制定了一個「中國作戰手冊」。打算通過使用「地道防禦工事」,來阻止中國未來可能出現的越界行為。
印媒的報導截圖
按照報導所說,印度軍方準備在前線挖掘大量地道,在地道中設置大直徑的鋼筋混泥土管道,防止因為襲擊導致坍塌事件發生。印度前線士兵可以通過這些直徑在1.8米到2.4米的管道,在地下防禦工事裡進行轉移。而且,這些地下的鋼筋混泥土管道,也可以為士兵提供一個免受低溫、風雪影響的生存環境。
因為這個解釋,有網友就樂了,這不就是「地道戰」嗎?說得這麼複雜。但是印度確定要用這種方式對付中國?也不想想誰才是祖師爺,關公面前耍大刀。當然,有觀察人士就對峙一線的地形環境表示了自己懷疑。畢竟上面都是凍土層,印度國內的大型機械比如盾構機之類的,還都是中國產的。運不運得上去,還是個問題。靠人工挖,估計得累死。
而且,就印度基建的能力,如今頂著大雪嚴寒施工,人員不說,進度有多少也是個問題。建個幾十年,剛開始投產就塌方的案例,在印度比比皆是。如果要搶進度,到時候再來個塌方之類的事故,印度未開戰就要損失不少人手。或者是建成了忘記裝通風口,成千上萬人擠在裡面恐怕就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了。
需要注意的是,就印度軍方突然想出「地道戰」,外界對此也是頗多猜測。有部分人士懷疑,也許和之前印度新建營房出現質量問題,導致嚴重傾斜有關。印媒也曾在18日的時候,報導過印度新德裡要求軍方保證前線士兵的作戰效率。而這突如其來的「地道工事」,很可能就是給這些只能住在二手的透風帳篷中的印度士兵,準備了全新住所。只是不好意思自揭家醜,只要給了個好聽點的藉口。
也有分析人士懷疑,印度此舉很可能和中國近期的動向有關。比如在一周前,我軍西部戰區空軍的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就曾對外表示,該部更替換裝了一批殲-16重型戰機,並在近期展開了殲-16戰機的對抗空戰訓練,作為換裝攻堅期的訓練。而該戰機前身是蘇-30,可攜帶多種對地裝備,擁有較強的攻擊能力。加之之前央視公開過的殲-16新型頭盔顯示器。也讓外界懷疑,此舉大概率就是解放軍克制印度「陣風戰機」的殺手鐧。(聽風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