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長的公交車爬坡不稀奇,可在場站裡「爬樓」你見過麼?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2月26日了解到,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東小營公交中心站,今天正式完成二次結構施工,場站結構就算亮相了。這可是全市首個立體公交站,不僅能停放公交車,地下還能停放551輛小汽車。
作為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工程的首站,東小營公交中心站佔據「地利」。場站總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距離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約2公裡,距離地鐵6號線潞城站僅800米,步行5分鐘的距離。
規劃之初,東小營公交中心站的戰略意義就不一般。它既是城市副中心最大的立體公交站,更是北京首個立體公交站,站內設置有區域公交綜合指揮中心,建成後將與六裡橋指揮中心形成「一主一輔」兩個指揮中心,負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公交線路調度指揮。
「這也是北京在公交場站的建設中首次採用裝配式,結構施工階段足足節約出3個月左右的工期。」施工方北京城建五公司項目經理周志強告訴記者,東小營公交中心站為裝配式鋼結構,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六層。其中,地下兩層主要用於停放社會車輛,可停放小汽車551輛;地上兩層主要用於停放公交車輛,可停放138輛18米長的公交車,36輛12米長的公交車,以及25輛微循環公交。屋頂還規劃建設綠化花園和健身設施。
如何讓「大個頭」公交車在場站內穿梭自如?高度很關鍵。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場站首層高8米,二層高6米,兩條108米長的坡道,讓公交車能夠在首層和二層間自由「移動」。
「支撐起這個高度的是422根巨型鋼柱。」周志強告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每根立柱都是從首層直接貫通到二層,長達11米,相當於三層樓高;單根重量則超過21噸,相當於三頭成年非洲大象的重量。
今天,東小營公交中心站已經完成二次結構施工,下一步將進入機電安裝和室內外裝修階段,計劃於明年年底完工。
必須提到的是,除了滿足駐車需求和社會停車需求外,未來,東小營公交中心站還將作為連接北三縣的起點,承擔燕郊常規公交線路的接駁。
最後,簡單介紹下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按照規劃,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西起東二環馬圈,東至通州東小營公交中心站,全長26.2公裡,沿線共設置16對停靠站,是市區東部一條高強度的公共運輸客運快速走廊,高峰小時設計運力0.6萬-0.8萬人/小時/方向,項目全程僅需約50分鐘,不僅可大幅度提高副中心與中心城區之間的通行效率,也可彌補四環到六環段沿線地區目前無地鐵線路及車站的缺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趙瑩瑩 潘之望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