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4大新城區學校和學生人數哪裡最多?黃陂、江夏還是新洲呢?

2020-12-12 騰訊網

文章導讀:

1.

2.

3.

01

昨天和一個江夏的朋友聊天,開始的時候大家彼此吹捧,我說江夏北部繁榮富裕,他說黃陂北部人民安居樂業,吹到最後,大家估計都覺得沒啥意思了,於是開始互相自我檢討了。

檢討的其中一個主題是人口,尤其是學生,江夏朋友深為佔據半壁江山的南部沒有一所高中而憤怒(後來查資料的時候發現江夏還有一個山坡高中),我則為黃陂的一中和新洲一中差距過大而惋惜,後來兩個人一致認為,年輕人越多越是個好事。

於是就想起了這個題目,嘗試比較下武漢四大新城區的初高中學校和學生數量吧,不為別的,只想看看哪個區的年輕人更多,畢竟現在全國的大城市都在搶人,因為大家都清楚誰的人多,特別是誰的年輕人呢,誰的未來就更加光明。

如果你不同意,請看看東北和武漢吧。

02

武漢四大新城區高中數量

下面所列學校來源於武漢教育局官方網站上2018年12月公布的「武漢高中一覽表」。統計時未統計分校和校區,比如未統計黃陂一中盤龍校區或者新洲一中陽邏校區等。

從統計結果來看,黃陂的高中數量相對較多,當然黃陂的常住人口也最多,2018年黃陂的常住人口為101萬,江夏為96萬,新洲為97萬,蔡甸則只有76萬左右。

1、江夏共有6所高中,其中包括2所民辦高中,分別是:

江夏區第一中學 江夏區紙坊街江夏大道160號

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 江夏區紙坊街青龍路23號

江夏區金口中學 江夏區金口街鳳凰山路27號

江夏區山坡中學 江夏區山坡街保福路79號

武漢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民辦江夏區廟 山江夏大道58號

武漢市外國語學校美加分校民辦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大道 特73號

備註:剛詢問過一位江夏的朋友,他說山坡高中建制還在,但停止招生了。

2、黃陂共有高中6所,無民辦高中,分別是:

黃陂區第一中學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油崗村

黃陂區第二中學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街李集大道340號

黃陂區第三中學 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街道橫路街203號

黃陂區第六中學 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向陽大道

黃陂區第七中學 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魯臺東堤村3號

漢口北高級中學 黃陂區漢口北新十大道一號

3、蔡甸共有高中5所,包括1個民辦高中,分別是:

蔡甸區漢陽一中 蔡甸區蔡甸大道 177號

蔡甸區實驗高級 蔡甸區蔡甸街漢馬路77號

蔡甸區漢陽二中 武漢市蔡甸區奓山街文化街38號

蔡甸區第四中學校 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東山橋頭

武漢精英學校 民辦 蔡甸區文興路8號

4、新洲共有高中7所,包括一個民辦高中,分別是:

新洲區第一中學 新洲區邾城街文昌大道188號

新洲區第二中學 新洲區倉埠街文化路52號

新洲區第三中學 新洲區陽邏街道辦事處興盛街特1

新洲區第四中學 新洲區舊街街張

新洲區城關高級中學 新洲區邾城街劉集社區210號

新洲區陽邏高級中學 新洲區陽邏街高新路特一號

武漢康華高級中學 民辦新洲區陽邏街陽 大路特八號

黃陂漢口北高級中學

03

武漢市四大新城區初中數量

由於初中學校比較多,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列出各個初中學校的名稱和地址了。

數據來源也是武漢教育局官方網站,由於是靠本人一個個數出來的,中間難保遺漏或者重複,所以結果僅供各位參考,請勿用於其他用途,更不可拿這個去其他區吹牛。

初中的分布基本上是每個街道(鄉鎮)都有一所,大一些的街道會有兩所以上,各郊區的縣城則更多。

四大新城區初中數量如下:

黃陂33所、蔡甸27所、新洲25所、江夏24所。

04

整體來看,黃陂的初高中人數是4個新城區裡面最多的,這是個好現象,說明黃陂年輕人最多。

但是,假如你留不住年輕人的話,比如畢業後都跑去光谷就業了,那就是為他人做嫁衣了。

版權申明

黃陂觀察公眾號發表之文章、圖片和視頻等資料,版權屬於黃陂觀察公眾號管理員所有,任何媒體、網站、個人和團體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今年,武漢的房子好賣不,黃陂新洲等新城區情況又如何呢?
    小編昨天統計了武漢四個新城區新建商品房銷售情況,數據來自武漢住房保障局官網,之所以統計了四個,是為了對比分析,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為啥非要和別的地方比來比去呢,朋友,如果不對比,你何以知道自己水平到底如何?沒有對比,何來進步?
  • 武漢四個新城區中,蔡甸江夏的產業很明確,黃陂新洲仍在摸索中
    這則信息中,您看到了什麼呢?那就是蔡甸的主導產業看來還是圍繞汽車展開,或許我蔡甸沒有整車廠,但武漢經開就在旁邊,我們接受經開的輻射,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鏈。、臨空港的網安等),如果轄區內有國家開發區,那當然很好辦,但對於武漢的四個新城區來說,轄區內因為都沒有國家級的開發區,自然沒辦法像光谷沌口和臨空港那樣聚焦在一個或幾個高新產業上面,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是該發展自己的產業呢,還是圍繞開發區發展,接受他們的輻射呢?
  • 武漢新的九大支柱產業下,黃陂、新洲和江夏都能分到些什麼呢?
    去年,小編看到的武漢產業體系還是3851,即建設三個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包括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和生物醫藥,這三大產業集群基本和4個新城區無關(除了蔡甸可以搞點汽車零部件,江夏有部分大健康產業以外),4個新城區的產業主要集中在8個傳統優勢行業裡,5個新興前沿產業和一批現代服務業能來郊區的看起來也沒有多少
  • 武漢放射性道路中,哪個新城區數量最多,哪個開發區道路最寬呢?
    武漢六環線路圖公開,黃陂新洲進去一半,蔡甸江夏則劃入了2/3),小編認為,對於武漢黃陂新洲江夏這些新城區來說,射線相對於環線更為重要,因為現階段新城區的產業仍需要接受武漢中心城區和開發區的輻射,環線雖然連通了幾個新城區,但由於新城區之間的商業聯繫並不緊密,作用只能說聊勝於無吧(但隨著武漢新城區的發展以及區與區之間的聯繫加強,環線的巨大作用或許會在10年後凸顯出來)。
  • 十年裡,武漢幾個新城區究竟發生了什麼?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呢?
    十年裡,武漢新城區GDP和財政收入數據小編整理了2009年和2019兩個年度裡武漢6個新城區的GDP和財政收入數據,2009年的數據來自於《武漢統計年鑑2010版》,2019年的數據來自網上信息。統計表格如下:從這個統計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0年裡,黃陂和新洲經歷了一個輪迴,2009年,武漢新城區按GDP高低排名為黃陂-新洲-江夏-東西湖-蔡甸-漢南,然後從2010年開始,黃陂和新洲的排名就節節下降,被江夏和東西湖反超。
  • 怎麼又稱呼我們為遠城區呢?武漢需要統一黃陂新洲東西湖的稱謂了
    新城區、遠城區和郊區,傻傻分不清楚!今天看到一則消息,長江日報登載的,題目是《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啟動》,裡面仍然是將黃陂新洲蔡甸和江夏稱之為「遠城區」,更匪夷所思的是,上下文居然出現了兩種稱呼,一個叫新城區,一個叫遠城區,難道G方媒體也要看心情更換這些三環外地方的稱謂嗎?
  • 據說黃陂第一,新洲第二,江夏第三
    過去10年,江夏是楚天第一縣!未來10年裡,武漢誰將再領風騷呢?沒有旅遊業,第三產業極其少,1000多平方公裡的地方連個酒店都沒有,沒有一個3A級景區,經濟全部集中在佔全區版圖面積85%的武漢四環和外環線以內的兩百平方公裡的區域,廣大中部、南部地區其他街道(鄉鎮)的經濟尚不及貧困縣的水平,這樣的地方能拿縣域經濟第一???
  • 1年新建4所三甲醫院 這4個新城區躺賺紅利!
    四個新城區各建一家「平戰結合」三甲醫院 「四區」項目:四個新城區(蔡甸常福、江夏鄭店、新洲雙柳、黃陂前川)各新建1家平戰結合、常備床位1000張的三甲醫院,其中蔡甸常福和江夏鄭店分別預留1000張床位的擴展空間。
  • 養老、民宿和創意,武漢四城區鄉村裡總有一款適合您
    黃陂的旅遊景區毫無疑問,黃陂經驗是值得武漢其他新城區學習的。在剛公布的武漢1/號文件裡,武漢將著力打造漢派鄉村振興品牌集群。圍繞完善蔡甸嵩陽大道、江夏魯湖田園綜合體、黃陂木蘭大道、新洲桂花大道4條鄉村振興示範帶,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示範段範圍內的產業將主要圍繞「養老康養型,民宿文化型,農事體驗型,創意創業型」這四個形態展開。下面先簡要介紹下這4條鄉村振興示範帶。
  • 武漢新城區裡,首個跨街道經濟區成立,黃陂騰飛將從航空城開始
    武漢航空城的概念提出的很突然,去年機場周邊還是在談如何建設臨空副城,黃陂區7月份公布的2035年規劃裡也沒有航空城的概念,這個規劃裡武漢江北地區還是圍繞臨空副城概念建設(臨空副城包括黃陂部分和東西湖部分)。
  • 如果臨空港整合黃陂盤龍城、武漢經開託管蔡甸,結果會是雙贏嗎?
    國家級開發區有許多新城區不具備的優惠Z策。在昨天公開的促進開發區創新提升的意見上,很多試驗性的政策都是從武漢的三個國J級開發區開始實行,小編覺得吧,武漢新城區之所以比開發區落後,不僅是產業問題,服務和管理水平相對較差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
  • 武漢第六家國家級產業基地落戶黃陂,目前進展如何呢?
    武漢有13個行政區,其中還在發展工業的地方有8個,這裡面包括了4個新城區,3個開發區和一個主城區(青山區),由於青山基本不再引進新的工業項目,實際上主抓工業的也就只剩下這4新3開了。繼三個國家級開發區都有自己的產業基地以後,4個新城區其中的3個也迎來了國家級產業基地的落地,分別是:光電子基地在光谷、汽車基地在沌口,網安大數據基地在東西湖,大健康園區在江夏,航天產業基地在新洲,軌道裝備製造基地在黃陂(只剩下蔡甸暫時還沒有國家級產業基地落戶)
  • 武漢某城區公布其2019年GDP
    文章導讀: 四個新城區中,江夏、新洲和蔡甸的2019年GDP數值近期都已先後公布,只剩下黃陂區暫時還沒有(只知道超過了1000億,具體多少還沒說)。
  • 武漢到底有多大?等於4個深圳8個香港,三環內面積比北京五環還大
    大江大河大武漢,幾乎所有人來武漢後,都會不禁的感嘆武漢實在是太大了。那麼武漢到底有多大呢?4個深圳大,11個紐約大武漢,湖北省省會,中部特大城市,總面積8569.15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深圳(深圳面積1996.8平方公裡),8個香港(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裡),比上海和廣州都大。
  • 省市確認,國家級武漢臨空經濟示範區位於黃陂!
    ▲武漢光谷關山口  2020年,長沙市的長沙縣GDP有望突破2000億,而大武漢的四個新城區裡,只有一個黃陂總產值過了千億,都是省會的郊區,差距為何這麼大呢?  原因其實也簡單,長沙縣境內有兩個開發區,一個是長沙經開,一個是長沙臨空,和武漢不同的是,這兩個開發區都屬於長沙縣,而不是被劃出來,和武漢光谷一樣單獨成立一個半行政區。  蛋糕大小是一定的,別人一勺子挖去半塊,留給武漢四個新城區的就不多了,好企業都去了開發區,還願意到郊區的只剩下傳統行業。
  • 老房以後不拆了只搞改造,像黃陂前川這樣的武漢新城區如何發展呢
    從去年開始,武漢就啟動了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據說,原則上以後城市裡的老城區不再拆了,只進行改造,改造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加裝電梯、外觀美麗、屋頂改造、風貌營造,未來社區(智慧、生態和人本關懷);2、細化和完善城市布局
  • 武漢四個副城裡,兩個在黃陂!
    武漢提出的四個副城分別是:東湖高新(光谷)副城、武漢經開副城、臨空經濟區副城和長江新區副城(相比去年的3個副城規劃,今年增加了一個長江新區副城),後面的兩個全部或者部分位於黃陂區,這代表黃陂騰飛的機會真的來了嗎?黃陂將如何跟上這個改變呢?
  • 武漢推出六個春季賞花遊新景點
    新華社武漢3月6日專電(記者李思遠、陳俊)武漢市賞花遊辦公室日前發布了欣賞油菜花、茶花、桃花等六個春季賞花旅遊新景點,分別是蔡甸、黃陂、江夏、東西湖、新洲、漢南等,武漢由此正式開啟「花城」模式。在賞花遊新「菜單」裡,油菜花是當下分布最廣、可賞面積最大,也最具觀賞性的花種。
  • 【盤點】武漢新城區在建6大地鐵線 2019年全部完工
    隨著武漢軌道交通建設速度的加快,目前的在建地鐵不僅將覆蓋武漢全部的主城區,而且已經開始延伸至新城區。2014年年底,連接主城區與新洲、黃陂和江夏的軌道交通21號和27號線都已全線開工。     根據規劃,武漢新城區建設的軌道交通線路均以「2」開頭,不過,目前也有部分新城區遠期規劃的線路編號發生了變化,例如11號線就是從蔡甸至葛店,18號線是從涇河至武湖等,另外地鐵開工建設也並不完全按編號進行。     武漢新城區目前在建的軌道交通有哪些?下面為你盤點《2015年武漢新城區在建地鐵》。
  • 哪條地鐵對武漢江北地區更為重要,應進入第五輪,18還是20號線呢
    武漢江北地區,包括江岸、江漢和礄口三個主城區,以及新洲、黃陂和東西湖三個新城區,面積大小和人口數量在武漢三鎮中居於第一位,地位舉足輕重,當然需要大力發展,畢竟大漢口不興,武漢要想進入1.5線城市估計不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