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臨空港整合黃陂盤龍城、武漢經開託管蔡甸,結果會是雙贏嗎?

2020-12-14 前川公子

國家級開發區有許多新城區不具備的優惠Z策。

在昨天公開的促進開發區創新提升的意見上,很多試驗性的政策都是從武漢的三個國J級開發區開始實行,小編覺得吧,武漢新城區之所以比開發區落後,不僅是產業問題,服務和管理水平相對較差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

落後的推一把,這才是達到平衡的最佳方法,怎麼武漢只給跑在前面的加油送水呢,難道你真相信他們到時會等你一把或者拉你一下嗎?小編畢業很久了,不會那麼純真,呵呵。

武漢關於開發區的一些新措施

1、國J級開發區可以整合或託管臨近的省級開發區

加快推進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中日產業園、中德國際產業園、中印(武漢)科技產業園、中美大健康產業園等國際產業園建設。鼓勵國家級開發區整合或者託管區位相鄰、產業互補的省級開發區或者特色園區,打造更多集中連片、協同互補、聯合發展的產業共同體。

看來,去年有意向的幾個中外合作產業園還是在推進中,中法和中德位於蔡甸,中日位於黃陂,中印估計是光谷,中美則位於江夏區。

這幾個中外合作的工業園區中,只有位於黃陂的中日產業園有實際動作,幾個月前開始對外招標規劃項目(因某些原因,現暫停中)。

小編感興趣的是這句話「鼓勵國家級開發區整合或者託管區位相鄰、產業互補的省級開發區或者特色園區」,武漢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中,東湖高新(光谷)臨近的省級開發區是江夏開發區(位於廟山),武漢經開相鄰的是蔡甸經濟開發區(位於常福),臨空港隔壁則是黃陂的盤龍城開發區。

如果按照這個新政策,理論上光谷又可以託管廟山和藏龍當了,武漢經開也可以託管蔡甸常福,臨空港也可以託管盤龍城。

但實際上的可能性真的不大,首先通知裡只是說鼓勵,潛臺詞是雙方你情我願,光谷或許有希望(畢竟光谷和江夏現在正你儂我儂,關係賊好),武漢經開不好說,蔡甸人再次上鉤的可能性不大,至於臨空港是絕對不可能託管盤龍城的,咱黃陂人心氣高的很,一直希望自己搞國家開發區

其實小編是贊同整合的,這才是開發區成立的初衷,先富帶動後富,國家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協同發展,有利於武漢的全域進步,城區均衡。

武漢經開

2.開發區最多只能有三種主導產業

在全市產業地圖基礎上,按照每個開發區不超過3個主導產業的原則,抓緊編制開發區產業地圖,構建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很好,高新科技不能全部由3個國家開發區包了,也要分一點給4個新城區吃吃,畢竟住在4個新城區的有300多萬人(黃陂101、江夏96、新洲91,蔡甸50),他們不僅需要就業機會,還需要高薪。

3、開發區基礎設施納入武漢基礎設施規劃

將開發區基礎設施納入全市基礎設施規劃,在開發區布局建設5G、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支持開發區完善教育、醫療、文體等設施,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開發區。

這個開發區包括國J級和省級開發區。

武漢的開發區,即使是國家級,基礎設施也有很多欠帳(光谷東的朋友應該會同意小編說的),更不用談省級開發區了,四個新城區的省級開發區中,除了陽邏的道路水平,水電供應稍微完善點外,什麼盤龍,常福、廟山的基礎設施都需要投入巨資才能趕上本區縣城的水平。

臨空港

4、優化用人機制

在國家級開發區試點推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和末位淘汰制。

這個好,可以大力提高開發區的服務和管理水平,先在三個國家級開發區試點。

5、優化開發區的運營機制

支持開發區建立市場化開發運營機制,由專業運營主體負責區域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投融資、專業服務等工作。鼓勵開發區運營主體根據發展需要實施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積極引進外來資本開發運營特色產業園區。

黃陂的宋家崗就是採用的這種模式,由市區兩級組建的武漢臨空投負責該區域的建設、招商等工作,橫店臨空示範園也可以採取這種方法,雖然臨空也有個管委會,但仿佛如不存在一樣(橫店臨空經濟示範園非省級開發區,自然管委會不會有正式編制),既然現在有了這個政策,橫店臨空園完全可以先行試驗。

黃陂橫店臨空經濟園

6、減少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職能

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優化管委會職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強開發區經濟發展職能,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開發運營職能。

這個很重要,開發區管委會以抓經濟為主,社會管理事物和開發運營管理職能將不是管委會的職責,屬於當地行政區管理。

小編的理解是,對盤龍城管委會來說,今後將只管經濟,社會管理由灄口街道來負責嗎?光谷也是一樣,其範圍內的社會管理將由洪山區和江夏區回收管理了嗎?

還是武漢經開有遠見,早就和漢南區合併了,這樣就不存在光谷和盤龍城的管理問題了。

東湖高新

在小編看來,黃陂的盤龍城和東西湖的臨空港完全應該整合起來(非託管),宋家崗發展服務業,臨空港和橫店發展工業,按這樣統合的話,黃陂和東西湖會雙贏,武漢江北將崛起一個和光谷媲美的新經濟帶,如此,武漢幸焉!

您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綜合體來橫店,空港新城從盤龍城劃出,國家級臨空區真要來黃陂了
    現在看來,小編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隨著地鐵前川線的修建,臨空產業園的擴大,天陽路片區的成熟,橫店的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多,橫店的城市綜合體不用像萬達廣場那麼大,和前川的黃陂廣場一個規模完全可以生存下去。
  • 武漢四個新城區中,蔡甸江夏的產業很明確,黃陂新洲仍在摸索中
    前天一則消息,讓小編想到了武漢四個新城區的產業定位問題,消息原文如下:12月2日上午,牧野集團全球首個汽車零部件精加工工具機生產基地在蔡甸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那就是蔡甸的主導產業看來還是圍繞汽車展開,或許我蔡甸沒有整車廠,但武漢經開就在旁邊,我們接受經開的輻射,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鏈。
  • 到處是空港和臨港新城,黃陂和新洲區能否確定自己才是核心區呢
    上個月,武漢臨空投宣布,將原來位於宋家崗的「臨空新城」升級改名為「武漢空港新城」,面積由原來的20平方公裡擴大到55平方公裡,覆蓋了盤龍城盤龍城大道以西的地區,現正在對空港新城的新規划進行招標。為何要改名呢?
  • 盤龍城人注意,除了沿江高鐵外,武漢空港新城還有這些建設項目!
    盤龍城開發區,級別為省級,比起東湖高新、武漢經開和臨空港這些國家級的開發區,無論是從政策,還是資金扶持上都存在巨大差距,那三個開發區是武漢和湖北合力建設,盤龍城開發區只能依靠黃陂這個20年前還是農業縣的地方勉力支撐。
  • 天河北站怎麼建,佳海會搬遷嗎?詳解最新武漢盤龍城的空港規劃
    有說還是武漢臨空投集團,也有傳言是武漢二零四九集團(武漢城建集團的一個子公司),但不管是誰,都會有武漢市級層面參與建設,這當然是個天大的好事,起碼規劃標準上不會低。,將以體育、會展、總部經濟、文旅休閒、商務為主,各位住在盤龍城的朋友如果想家門口就業,可以嘗試往這些行業發展。
  • 黃陂臨空港又添一重量級新盤 不限購橫店加推不斷
    隨著武漢臨空港經濟板塊的快速發展,如今黃陂樓市最火的地方開始從盤龍城向橫店轉移,近兩年來,黃陂橫店已布局有中南、北辰、天縱、融僑、金輝、中建三局、中鐵、交投等近10家大型房企,片區高端社區崛起,成為武漢樓市當中一股強勢的力量。
  • 武漢空港新城誰在建,什麼又是黃陂南部的「1+3+4」呢?
    (東西湖的金銀湖開發早了20年),原因很簡單 ,黃陂同時建設盤龍城、漢口北、橫店和前川已經捉襟見肘(南部都是白手起家,水電氣公路都需要新建,投資巨大),對宋家崗確實有心無力。經過8年的建設,宋家崗區域內道路框架基本成型,這個建設速度已經不慢,隨著今年綠地會展城的開工,國際體育中心的規劃,小編相信其建設速度將會更快,宋家崗3-5年內會成為宜產宜居的環武漢四環帶新城,10年內有望成為黃陂最美的地方。
  • 盤龍城規劃史:如果城牆還在,黃陂南部旅遊或許能和黃鶴樓比肩
    無論有無盤龍城遺址,黃陂南部都會開發一朋友調侃小編說,如果不是挖出商代遺址,盤龍城估計不會開發,小編很理解部分武漢人對盤龍城錯綜複雜的感情,一方面他們歡迎盤龍城的發現,這讓武漢城市歷史提前到了3500年,另一方面黃陂過去的影響只是在
  • 你相信嗎?武漢盤龍城的教育和道路其實是優於黃陂前川的
    深圳怎麼樣,很有錢吧,這麼多年拼命地高薪招外地教師,但論教學質量,不說北京,連武漢都還是趕不上。對於像盤龍城這樣的新建地區來說,由於都是黃陂管轄範圍,不可能像深圳那樣高薪去挖前川的老師過去,優秀教師只能靠自己慢慢培養出來。盤龍城的教學質量提高到武漢平均水平以上是需要時間的。
  • 如果沒有黃陂盤龍城,東西湖宏圖大道會不會又是一個諶家磯呢?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假如盤龍城沒有開發,宏圖大道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會是另一個諶家磯嗎? 真正的原因是:當年黃陂去漢口,漢口去黃陂都不從那裡過。沒有人流的地方當然也就發展不起來了。 這個理論應該好理解吧。 舉例,3個村莊一字分開,如果你辦一個超市,你願意放在中間的那個村莊呢,還是放在邊緣的一個村莊? 我相信絕大部分會選擇放在中間村莊。
  • 武漢黃陂,需要更多的文化和體育場所,特別是盤龍城和漢口北!
    民生設施我們都好理解,菜市場、醫院、學校、道路、電水氣等,公共設施則包括文化、體育、公園等,如果說前者是為了滿足人們物質需要,後者則是提供居民精神上的享受。隨著黃陂人民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對精神享受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文化和體育場所的修建也迫在眉睫。
  • 2020下半年,黃陂盤龍城還準備這麼幹!
    下文中主任的發言,小編會用深黑色字體突出顯示,標題為小編所取,紅色字體後面的黑色文字為小編對發言的個人看法,各位閱讀時請注意。盤龍城1992年建設之開發區,坐擁水路空鐵立體交通網絡,武漢的空港門戶盤龍城就業人口多嗎?
  • 黃陂,需要更多的文化設施,特別是盤龍城!
    民生設施我們都好理解,菜市場、醫院、學校、道路、電水氣等,公共設施則包括文化、體育、公園等,如果說前者是為了滿足人們物質需要,後者則是提供居民精神上的享受。 隨著黃陂人民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對精神享受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文化和體育場所的修建也迫在眉睫。
  • 黃陂巨變,可能就在這幾年了!
    98年以前的黃陂只是一個偏遠清貧的小縣城,縱使後歸併入武漢市,行政級別提升為副廳級,發展也一直平平。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7年前後,黃陂將發展戰略轉向臨空副城及長江新城,後面發展就好像打通任督二脈、開了掛般,一騎絕塵、神速崛起。
  • 黃陂宋家崗有8個地鐵站、豐荷山成了公園?解讀武漢空港新城規劃
    2017年的宋家崗從這個月起,原位於黃陂盤龍城宋家崗區域的「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覆蓋面積也由原來22平方公裡擴大到55公裡。當然,這次更名只是建設單位對宋家崗地區發展方向的再一次調整定位而已,並非是成立了具體的行政區或者功能區,在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立之前,從行政上來看,宋家崗只是盤龍城的一個社區而已我們都知道,宋家崗的原臨空新城是由「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空投)主導建設和運營的,本次改名的消息也是由其官方公眾號所發出
  • 武漢需要統一黃陂新洲東西湖的稱謂了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長江日報登載的,題目是《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啟動》,裡面仍然是將黃陂新洲蔡甸和江夏稱之為「遠城區」,更匪夷所思的是,上下文居然出現了兩種稱呼,一個叫新城區,一個叫遠城區,難道G方媒體也要看心情更換這些三環外地方的稱謂嗎?
  • 武漢的臨空副城其實也是包括東西湖的……順便看看武漢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武漢航空城、臨空、臨空港這些概念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明確,武漢臨空副城,涵蓋東西湖、黃陂南部及前川等區域,包括天河、橫店、盤龍城、前川、金銀潭、金銀湖、吳家山、走馬嶺等地區。規劃以天河航空樞紐為核心,沿漢十高速、107國道等兩條主要發展軸,形成空港核心區、吳家山新城區、前川新城區、金銀湖組團、國家網絡安全基地組團等「三區九組團」的空間結構,輻射帶動孝感臨空區,重點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核心區。
  • 再不上車,盤龍城都高攀不起!
    >C反駁道:「你且愛理不理、來日讓你高攀不起」……這是要開撕的節奏啊!東西湖是國家級臨空港經濟開發區,其產業地位可與光谷媲美,是武漢各板塊中唯一擁有兩個地鐵小鎮的區域,發展前景自然不容小覷;在漢口核心區域日漸飽和形勢下,新的城市中心帶自然成了不二之選。
  • 一個自來水公司,制約不了黃陂的發展!
    這點黃陂相關網友也詳細的分析過,想要改善盤龍城地區停水問題必須和武漢自來水公司聯網,其中各個節點如果配合、如何改善,是一個巨大工程,這需要相關部門去協調,能否處理好,就看區裡和市裡是否願意共同下決心了,不過最近聽說黃陂正在和武漢自來水公司那邊協商,所以我們只能繼續耐心的等待。
  • 武漢盤龍城的空港體育中心改規劃了嗎,沒有了籃球和網球館了麼?
    位於武漢北部的盤龍城宋家崗地區在未來的五年內,將新增兩個大項目,一個是正在建設的會展中心,另一個是有望明年開工的空港體育中心。截圖如下:由於大部分黃陂人進出漢口都不從宋家崗這裡過(走的多是府河大橋和盤龍大橋),如果不清楚盤龍城的地理位置,估計很難看懂項目具體在哪裡,小編這裡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區位吧,體育中心位於宋家崗南部深入麥家湖的一個半島中(麥家湖有多大呢,比漢口的西北湖大,比武昌的沙湖要小),旁邊有正在建設的龍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