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商務廳關於促進海南傳統小吃和特色餐飲業發展的建議的答覆
田德毅委員:
首先,感謝您對海南餐飲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您提出的《關於促進海南傳統小吃和特色餐飲業發展的建議》收悉。經研究,我廳現就您提出的建議答覆如下:
一、關於賣場自由分散,經營難成規模問題。
賣場自由分散的主要原因是流動餐飲攤點因無證經營,自由流動,常常成為管控「死角」。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我省現有餐飲服務許證的餐飲點約19000家,而市場上實際經營的餐飲點近3萬個,部分無證經營餐飲點晝伏夜出,晚上經營,游離在八小時以外,管控難度大。近年來,省各級商務部門通過加強宣傳引導,食品藥品監管、城管等執法部門逐步加大查處力度,情況有了明顯改善。當前,集約化已成為海南餐飲業發展的發展方向,部分市縣已自發形成了一些美食街、小吃街。針對經營難成規模的情況,我省已在海口、三亞、儋州等重點市縣實施重點突破,通過設立餐飲小吃集中點或專門餐飲小吃集中地,把分散的餐飲點集中起來,形成一體,實現規模化發展。如海口的騎樓小吃街,泰龍城小吃一條街,三亞商品街、儋州美食城等特色美食匯集地,均已逐步發展成形。
二、關於經營理念落後、品牌意識不強、創新研發不足及行業自律有限的問題。
總體來看,我省餐飲業相對內地省份而言,規模小、知名品牌少。但2004年以來,我省餐飲業營業額連續9年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速度,在品牌推廣、經營理論以及行業自律方面也有了較大進步。如海南龍泉集團、拾味館等本土餐飲企業,以文昌雞、骨頭湯等傳統海南菜為主打菜品,通過廣泛汲取國內外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不斷調整發展思路,採取連鎖、特許加盟等新型經營模式、商業業態,已形成品牌並逐步走出島外,拾味館在島外已有連鎖店20多家,為海南餐飲業發展起到了引導示範作用。省內餐飲品牌宣傳推廣力度也逐步加大。定安縣已連續舉辦3屆定安端午美食文化節,儋州市每年組織特色小吃展和粽子宣傳周等活動,各市縣利用每年「歡樂節」期間舉辦美食小吃一條街活動,宣傳推廣本市縣特色美食。我廳會同省質監局組織餐飲協會及部分專家,還分別制定了「白切文昌雞」、「烤臨高乳豬」、「白切嘉積鴨」、「白汁東山羊」、「椰子盅」等5個海南地方標準;2009年以來,我廳在引導5家餐飲協會開展海南餐飲文化挖掘的同時,還在去年指導成立了海南小吃協會,促進海南特色小吃發展。
三、關於疏於歷史挖掘,文化特色退化問題。
2010年以來,我廳相繼主辦了海南特色美食文化節、中國(海南)國際旅遊島美食文化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開展徵文評比、烹飪技能創新大賽、評出了「十大菜餚、十大小吃」、編印《海南美食文化宣傳冊》,組織小吃一條街美食展示活動,指導並參與了第十三屆海南龍泉文昌雞(國際)美食節暨冰島美食月、2012年第九屆海南韓國美食文化節以及海口騎樓小吃街宣傳推廣活動。為挖掘和保護「老字號」,我廳會同省旅遊委、省財政廳利用省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國家商務部評出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海口沿江飯店給予了30萬元的獎勵。並通過海南電視臺、海南日報、南海網及海南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宣傳報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四、關於外部環境嚴峻,經營難度凸現。
今年來,為了解餐飲行業發展現狀,幫助餐飲行業解決發展難題,我廳還分別開展了兩次調研,一是針對餐飲業稅費問題進行了調研,聽取餐飲企業的呼聲,及時向省政府提交了調研報告,提出了合理意見和建議,省政府2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餐飲稅費問題,並要求省稅務和財政部門拿出措施,為餐飲減輕稅費負擔。二是我廳聯合相關部門就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出臺前後我省餐飲業利潤、稅收和就業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調研,向省委提交了調研報告,就當前中高檔餐飲企業經營受影響等問題提出了合理建議。
針對餐飲業管理部門多、工作協調難度大等特點,下一步,我廳將繼續會同食品藥品、質監、旅遊、工商、稅務、消防等部門,學習借鑑國內外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在餐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理念、品牌打造、創新研發、行業自律,以及發展環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海南特色餐飲健康快速發展,為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再次感謝您對海南餐飲業的關心和支持。
海南省商務廳
2013年7月1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繫單位:省商務廳服務業服務貿易處
聯繫人:趙中植
聯繫電話:6523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