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採茶工50天收入1萬餘元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萬正初/攝

本報訊 (晚報記者 何小兵)早晨的陽光照耀茶山,張渚派出所社區民警謝新和出現在省莊村的紅嶺茶場,開始一天的走訪。紅嶺茶場在位於張渚鎮南部山區的宜興市陽羨茶產業園中,這個產業園有茶葉10000多畝,是江蘇省連片面積最大的茶葉基地,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陽羨貢茶產地。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陽羨茶進入「最佳採摘期」。今年由於疫情,茶農們最擔心的就是茶的採摘受到影響。截至4月8日,茶山相對集中的宜南山區各派出所社區民警、輔警每天到各個茶場及採茶工的住宿場地巡訪,開展採茶季各項安全防範管理宣傳工作,提醒茶農「搶抓農時採茶忙,疫情防控要牢記」。

截至3月30日,經宜興市人社局牽頭組織,宜南山區的西渚等鎮(園區、街道)的83家茶廠通過「點對點」包車服務,分89批次、169輛大巴車,從安徽宿州、江蘇連雲港等地累計接回採茶工人4776人。加上一些茶園自行組織招募採茶工,目前在宜興春茶採摘勞動崗位上的外來人口逾萬人。

在宜興張渚鎮鳳凰村,村民老康經營著一家小茶場,受疫情影響,此前合作的採茶工人無法來宜興,社區民警嚴建彬得知情況後,通過河南地區戰友聯繫到一批採茶工補足老康茶場採茶工缺口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得知轄區文新茶場缺少防疫物資無法復工,社區民警第一時間幫助聯繫協調購買消毒用品、泡騰片、口罩等防疫物資。張渚派出所所長周斌彬表示,早在2月底,所裡民警在走訪時,就對農戶的訴求、採茶需要工人數量、工人招聘等情況進行前期調研,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並及時上報鎮政府,助力茶園復工復產。該所先後深入轄區11個自然村走訪種植農戶180餘戶,目前,張渚鎮47個專業茶場已全部復產。

在丁蜀鎮洑東地區,針對外來採茶工大量湧入的情況,洑東派出所專門印製外來採茶人員登記表,並組織社區民警和戶口協管員採取錯時工作制,在晚飯後深入茶園和房屋出租戶,對外來採茶工進行信息採集,就地核查「錫康碼」、辦理居住證,確保外來採茶工的底數清、情況明。記者在宜興山區看到,身背竹籮的採茶工頭戴草帽在密匝匝的茶園裡埋頭採摘茶樹新葉。這些採茶女按勞取酬,每天計量。採茶勞動並不複雜,但整天貓著腰勞作,很累人。她們當中,年齡從18歲到50歲不等,農婦佔多數,許多人的雙手被茶樹枝軋出血來,熟練工的日收入相對多一些。熟練的採茶工,一天可以採摘六七斤鮮葉。按200元一天計算,每位採茶工人將在50天的春茶季獲得約1萬餘元工錢。

本報訊(晚報記者何小兵)早晨的陽光照耀茶山,張渚派出所社區民警謝新和出現在省莊村的紅嶺茶場,開始一天的走訪。紅嶺茶場在位於張渚鎮南部山區的宜興市陽羨茶產業園中,這個產業園有茶葉10000多畝,是江蘇省連片面積最大的茶葉基地,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陽羨貢茶產地。今年由於疫情,茶農們最擔心的就是茶的採摘受到影響。截至4月8日,茶山相對集中的宜南山區各派出所社區民警、輔警每天到各個茶場及採茶工的住宿場地巡訪,開展採茶季各項安全防範管理宣傳工作,提醒茶農「搶抓農時採茶忙,疫情防控要牢記」 。按200元一天計算,每位採茶工人將在50天的春茶季獲得約1萬餘元工錢。

本報訊(晚報記者何小兵)早晨的陽光照耀茶山,張渚...

相關焦點

  • 婺源:多部門聯動 幫助300採茶工拿到54萬元工資回家(圖)
    婺源縣公安局賦春派出所近日積極會同該縣鎮頭鎮黨委政府、遊山村委會,經多方溝通協調,耐心細緻工作,成功化解了一起勞資糾紛,幫助300餘名採茶工順利拿到了54萬餘元工資,讓採茶工順利踏上了回家路。4月7日,婺源縣公安局賦春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轄區鎮頭鎮遊山村白茶基地,受僱在白茶基地採茶的300餘名民工,54萬餘元工資無著落,報警請求協助解決。接到報警後,賦春派出所民警立即會同鎮頭鎮政府和遊山村委會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認真細緻了解、核實民工滯留原因和勞資糾紛情況,同時耐心地做採茶工的思想工作,穩定大家的情緒。
  • 大慈巖挑夫、新葉古村農夫、建德綠道清潔工、黃饒半島採茶工...
    黃饒半島採茶工 建德綠道清潔工、好運島飼養員、黃饒半島採茶工,每種工種不同的「勞動」感受,體驗小朋友絡繹不絕。四天接待遊客19375人次,同比增長160.4%。其中新聯通航推出的低空旅遊空中研學線(機場-夢幻新安江-農夫山泉-新安江大壩,全程25分鐘)極其火爆,四天接待遊客372人次,飛行124架次。
  • 石門縣:天畫羅坪採茶忙
    寨埡有機茶基地茶農忙採茶3月24日,筆者來到石門縣羅坪鄉寨埡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有機茶基地,只見漫山遍野,一片繁忙,清明未到,茶葉飄香。這裡的採茶人早已從抗擊疫情的主陣地,步入了春茶採摘的農忙季節。從3月16日開採已有10天的時間,每天有400多人上山採茶,人均每天可得工資200元。
  • 「上車線」120萬?預算150萬!宜興能在哪兒買房?
    在月供方面,如果想在宜興買一套100㎡的房子,有首付50萬元,貸款100萬元,按20年償還的話,基本需要花費掉普通剛需族家庭中,至少需要一個人的全部工資去支撐,當然,有的剛需家庭甚至不止。Part.3預算150萬,宜興哪兒買房?目前,宜興城區房子均價為15390元/㎡,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都要153萬,150萬買房的選擇多麼?
  • 龍塢茶農:採茶工已經聯繫好了
    杭州西湖區的龍塢素有「萬擔茶鄉」之稱。今天(2月21日)早上,50歲的龍塢茶村村民沈生榮正和茶農們一起,在茶山上修路。老沈說,這是每年的固定動作,要為3月份的開採做鋪墊。「估計還有一周時間都要冒芽頭了,要開採的話再有20天樣子。」老沈有10畝茶園,算是「大戶」。
  • 採茶工、炒茶工「點對點」接送...
    預計今日接來採茶工、炒茶工546人。此外,3月22日,龍井村還將安排車輛前往安徽、江西等地接來近900人。這是西湖風景名勝區全面保障西湖龍井茶復工復產的第一步,也是西湖龍井茶全面開採的「集結號」。據悉,除了龍井村,西湖街道所屬的翁家山村、楊梅嶺村、滿覺隴村、梅家塢村、雙峰村等都已在近期有序開展包車接採茶工的工作。
  • 宜興「龍窯」是什麼樣子的?
    據《宜興縣誌》記載,早在西周時期。(約公元前十一世紀一公元前771年),宜興就出現了圓形升焰窯。唐代中葉起窯型向龍窯演變,故窯爐在唐、宋、元、明、清均為龍窯。宜興龍窯,依山勢傾斜用磚砌築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狀隧道,一般長約30至70米,頂端高約12米,傾斜角8至20度之間,結構簡單,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在龍窯穹狀脊上的兩旁,每距1.3米開著放燃料的小洞(俗稱鱗眼瀾)50多個。內部用土磚砌成,成拱形。燃燒室除窯頭設有一單獨的火膛外,其餘均在燒成室的通道內、投紫孔(鱗眼洞)。龍窯的尾端一般不放煙囪,緊靠出煙坑有擋火牆和煙火弄。
  • |安徽|南京長江五橋|身份證|無錫|宜興市|costco超市
    宜興山區共有毛竹18.4萬畝,有立地竹子2400多萬支,毛竹面積和毛竹蓄積量均佔江蘇省全省的60%以上。照這個面積和產量計算,江蘇的春筍半數以上出在宜興丘陵山村。2—西漳公園越來越出彩依託省級文保單位西漳蠶種場舊址這一工業遺產,位於惠山區西漳天石路88號的西漳公園,2017年建成後,民營美術館、雕塑館,茶文化、酒文化企業等一批文化單位陸續開門營業。
  • 今年第一杯春茶來啦 江蘇最早春茶宜興開採
    春暖茶飄香,採茶正當時。3月12日,「太華春早美茗當鮮」2016首屆太華新茶開採節在宜興市太華乾元茶場正式舉行。宜興市委常委、副市長尹志華、宜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永芳、宜興市太華鎮黨委書記蔣健君、鎮長江峰、乾紅早春茶董事長湯卓敏和宜興市眾多中小型茶企負責人參與了此次春茶開採節。
  • 3輛大巴接來91名採茶工 通安樹山雲泉茶全面開採
    記者 劉曉平 本報通訊員 洛文 沈彥婷22日下午,3輛大巴車載著91名採茶工陸續抵達通安鎮樹山戈家塢茶果專業合作社,這意味著樹山雲泉茶全面開採。昨天一下車,採茶工朱玉蓮就向前來接應的合作社工作人員阿明打招呼。「戴著口罩我也認識他。」朱玉蓮笑著說。今年47歲的朱玉蓮來自河南周口,是樹山村的「老熟人」,對她來說,連續七年每年春天來採茶是她和樹山「默契的約定」。「本來,我還擔心今年來不了,這不,派專車將我們接過來了。」
  • 春筍和毛竹哪個收入產出高?宜興山民掐指算
    4月7日早晨,宜興山裡洑西村龍山澗的農家樂主人丹萍娘就開始忙碌。當天,有兩撥人預約到她家竹林挖筍,還在她家經營的清平樂農家樂用餐。眼下,在宜興丘陵山村,春筍滿山崗。宜興山區共有毛竹18.4萬畝,有立地竹子2400多萬支,毛竹面積和毛竹蓄積量均佔江蘇省全省的60%以上。
  • 春茶吐翠,新寨村民採茶忙 ——新寨村民採茶側記
    這裡因植被保護好,水肥充足,旱情影響不大,從高處放眼望去,在青山似屏,溪抱四周,連片的蔥綠中,點點散布的五顏六色,是新寨本人村民採茶忙碌的身影。「山路彎彎小路彎,一彎彎到古茶山,多少好茶我喝過,一山沒有這山香」 。村民李慧玲身著民族時裝,站在高大的古茶樹上,一邊唱著原生態本人的「採茶情歌」,一邊腰挎竹簍,雙手起起落落地在茶樹中翻舞,迅速將一片片的嫩芽攬入腰間。
  • 恩施市白楊坪鎮專業採茶隊破解用工荒
    記者 陳千恩 通訊員 王青春今年50多歲的嚴青秀,平時閒著沒事做,今年開春以來,她報名參加恩施市白楊坪鎮朝陽採茶隊,經過培訓後正式上崗。27日,記者在採茶現場見到了嚴青秀,她說:「呆在家裡悶得慌,參加採茶隊後,一天能掙百來元錢不說,與姐妹們一起也熱鬧。」白楊坪鎮是一個新興的種茶大鎮,全鎮已發展茶葉6.5萬畝,可採面積已達4.2萬畝。
  • 萬畝茶園美如畫 人入畫中採茶忙
    春分過後, 正是採茶好時節。 在興寧合水鐵山茶場, 萬畝茶園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茶農在山中採茶, 猶如置身在一幅綠色的美麗畫卷。
  • 國慶黃金周 我縣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8萬餘元
    記者 文林 攝10月8日,記者從縣旅遊局獲悉,國慶黃金周期間,我縣共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8萬餘元,同比增長16.63%和16.82%。  我縣兩大主要景區接待遊客近1.4萬人次。其中亢谷景區接待遊客1萬餘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3.67%,實現旅遊收入212.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35%。
  • 19個勞務品牌擺上檯面「雲陽麵條工」造就50千萬富翁
    品牌已經成功孕育出了逾萬名百萬富翁、50餘個千萬富翁。比如,自改革開放以來,「雲陽麵條工」勞務品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上海、鄭州、武漢等省市擁有大小面房2萬家以上,成功造就了10000個以上百萬富翁、50餘個千萬富翁,是最具勞務品牌效應的代表。     市勞務辦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已超過800萬人。
  • 浙江杭州:統一包車接採茶工 確保龍井茶按時採摘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外地的採茶工無法及時到位,採茶準備工作遲遲不能夠開展,這可愁壞了茶農們。 村民杜寶全有5畝茶田,往年一進「明前茶」能賣到七八萬的,這是一家一年的主要收入,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老杜原來僱的12個安徽籍採茶工一個人都沒回來。
  • 「金葉子」搶收 採摘工緊俏——貴州山區春茶趕製見聞
    只見兩輛車緩緩停在她家工廠路邊,原來是請的採茶工到了。言談之間,早晨寂靜的山坳頓時熱鬧起來。陳燕青是貴州多彩黔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註冊地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隴腳鄉花德村,目前經營著750畝茶園。「主要種植浙江安吉白茶一號和黃金芽。」陳燕青告訴記者,她的茶口感清爽、品質優良,也因此受到市場的歡迎。
  • 「我的扶貧故事」讓群眾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丨鳳岡縣洪成金銀花茶業...
    介紹中藥材李成桃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鳳翔社區的搬遷戶,近幾年來,每到採茶季,她都會帶上社區的搬遷群眾到我的基地上採茶、除草、施肥,每天最少能收入100元以上,最多的一天可以收入300多元錢。而我從春茶開採以來,平均每天都要支付採茶工工資3萬多元。  通過發展有機乾淨茶,不僅群眾得到了實惠,我也增加了效益。
  • 駐馬店長壽山上採茶忙(1/10)
    「茶山上,好風光,採茶人兒滿山岡……」清明節前,在駐馬店西部山區長壽山礫緣茶葉公司種植基地,傳來一陣陣歡快愉悅的歌聲,30多名採茶工一邊採茶,一邊唱歌,快樂的氣息瀰漫著整座茶場。  清明時節雨紛紛,採茶正是好時節,採摘清明茶,一定要一葉一蕊。採摘的鮮葉經過一系列工藝進而炒制的天中芽尖綠茶色澤青綠、湯色清澈、回味甘甜;天中紅紅茶香氣濃鬱、滋味醇厚、養胃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