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全流程智慧參觀,3D導航遊覽,線下沉浸式體驗,線上全景式展現……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被譽為「海上故宮」。而在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臨近之際,國家海洋博物館也對外展示了生態城智慧旅遊的多種應用場景。
進入館內,遊客可以通過掌上海博微信小程序獲取精準的定位服務,享受展廳內3D空間導航服務。中央大廳服務臺的主顯示屏實時發布客流情況、通知公告等,方便遊客合理安排線路、錯峰遊覽。步入國家海洋博物館中央大廳,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長8米、高2米的智慧互動屏。屏幕上,上千張展品照片化身一個個海洋氣泡,組成一面氣泡牆。輕點氣泡,參觀者不僅可以360°瀏覽電子展品,還能觀看知識拓展小視頻,遊客可以將感興趣的展品添加到「我的行程單」,掃描二維碼,即可形成定製化遊覽線路,實時獲取行程信息,並提供產品導航服務。
不拘泥於傳統的展示方式,國家海洋博物館通過建立多媒體交互系統,將虛擬內容與現實展品信息相結合,以數位化手段豐富展示內容。目前,海博館正在持續升級優化「尋海」AR,觀眾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通過手機、PAD等移動端享受掌上交互式AR體驗,在娛樂的同時獲得「身臨其境」的奇妙海洋知識。在海洋天文展廳內,近1600平方米深邃而夢幻的「宇宙空間」,通過穹頂巨幕、交互影像等技術,實現沉浸式多媒體演示,讓遊客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宇宙之美。
疫情防控期間,為滿足遊客「雲遊海博館」的文化需求,國家海洋博物館大力拓展開發線上資源,在官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策劃推出「360°雲展覽」「雲課堂」「雲直播」「微視頻」「海博電臺」等線上欄目,觀眾閱讀、點擊量達千餘萬人次。遊客可以登陸海博官網「館藏精粹」欄目,欣賞已開放展廳的482件精選展品,足不出戶即可「暢遊海博」。通過官方網站線上用戶訪問量、訪問時間和所訪問展品信息等大數據分析,國家海洋博物館總結出遊客參觀喜好,實現景區精細化管理。
國家海洋博館只是生態城智慧旅遊的一個縮影。當前,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充分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優勢,給旅遊插上「智慧」的翅膀。利用大數據科學引導遊客錯峰遊覽,建立監管平臺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深入挖掘資源不斷豐富線上線下旅遊產品,藉助信息技術搭建智慧應用場景,遊客來得順心、遊得開心、玩得舒心,生態城全域智慧旅遊發展的新格局也越來越清晰。(津雲新聞記者朱紹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