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的風揚起公共服務的帆

2020-11-09 品橙旅遊

【品橙旅遊】2007年底,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籤署在中國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生態城市的框架協議,之後於次年9月開工,勵志將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建設成「主客共享,旅居融合」的宜居宜遊宜業智慧新城。

在全域旅遊時代,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補齊旅遊公共服務,特別是優質旅遊的公共服務短板。為此,生態城不僅全面建成了生態城周邊的交通體系,更配套建設了20餘個停車場;為服務好遊客,生態城在全域範圍內設置了清晰的標識標牌,並在國家海洋博物館、方特歡樂世界、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等遊客集中場所均設立了遊客服務中心或遊客服務點,真正做到了在細節上服務於遊客。

©中新天津生態城

全域旅遊下的公共服務建設需求

2018年3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基礎配套,提升公共服務,包括紮實推進「廁所革命」、構建暢達便捷交通網絡、完善集散諮詢服務體系、規範完善旅遊引導標識系統等。

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已經成為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關鍵一環,在《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總分1000分的評定中,公共服務建設的相關評分達到230分。

「景點旅遊主要依靠的是旅行社來接待團隊客人,全域旅遊主要是依賴於公共服務來服務散客。」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曾表示。

正因如此,現階段對全域旅遊公共服務提出明確要求,目的則在於構建面向散客的旅遊接待與供給體系,應對大眾化和自助化的旅遊發展趨勢,有助於解決中國旅遊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使遊客能自助遊,更方便了居民休閒生活。

一般來講,現代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公共服務建設與智慧化密不可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寧副教授表示,智慧化公共服務平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適合全域旅遊需求。提供適應遊客需要的及時、準確、可讀性好的信息內容,注重平臺建設與運營的緊密結合;

2、注意本地公共服務與遊客訴求的結合。本地化的公共服務(圖書館、劇場演出等)與旅遊市場結合,開發其旅遊屬性,將本地市民文化資源與旅遊產品結合創新遊客綜合文化體驗;

3、明確公共服務與外部平臺的互補性和差異性。理清目的地公共服務平臺與OTA等外部網際網路平臺的關係,差異化發展,借勢合作,優勢互補,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新模式。

為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城在提質擴容推動旅遊產業發展同時,重點圍繞搭建智慧旅遊服務系統、開通旅遊專線等方面,持續強化服務,全面推進生態城內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中新天津生態城

生態城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2008年之前,生態城的現址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鹽鹼荒地,生態脆弱且水質型缺水,周邊環境較差,由於土質問題,植被也不易存活,暴露出的土地坑窪難走,更不會吸引周邊人來此休閒,因此這片由1/3鹽鹼荒地、1/3廢棄鹽田、1/3汙染水坑組成的「生態禁區」,成了城市裡的灰色地帶。

直到生態城落地,情況才逐漸改善。目前,生態城正搖身一變成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生態城市,並在建設公共服務體系上下足了功夫。

生態城打造了15分鐘便利化城市休閒生活圈,並通過布局公共服務配套,提供了教育、醫療、運動、餐飲、親子活動、主題遊樂等多維度生活遊樂設施,星級酒店、主題酒店、分時度假別墅、養老度假住宅等。

同時,依託距離北京最近的36公裡生活海岸線,及海洋、生態、漁鹽、軍事、漕運多元文化,12家主題景區、6個文化場館、近40處城市公園,生態城建成了豐富的旅遊供給體系。

從自然條件上看,生態城區內擁有溼地、河湖、魚鳥、海洋、海島等多元化特色自然旅遊資源,同時還有漁鹽文化、漕運文化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生態城正在圍繞「一海一城」兩大主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精品線路。

海洋旅遊資源方面,生態城藉助海洋資源,生態城開發了鼓浪水鎮月沙灘、東堤公園、印象海堤等旅遊景點和公園,和現有的歡樂水魔方、濱海鯉魚門等旅遊景點串成一條風景線。

陸地旅遊資源方面,生態城的六條生態廊道連通河流、湖泊、溼地,形成複合生態系統和濱海城市風格。遺鷗公園、億利生態島、靜湖等一大批公園景區向遊人免費開放,為城市提供了開闊的綠色空間,也為生態城內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添磚加瓦。

為將這些旅遊資源串聯起來,生態城還精心打造旅遊交通體系,並加入了智慧旅遊產品。區內「智能公交、旅遊公交、旅遊專線」免費運營,串聯各景區景點和商業設施。

©中新天津生態城

據悉,生態城目前已開通3條旅遊專線,能夠實現「自駕遊一處停車,即可乘坐公共運輸暢遊全域」;推出全國首條智慧研學旅遊線,串聯智能公交、智慧海博館等智慧應用場景。一方面,生態城利用智慧旅遊交通推進旅遊發展,另一方面又把智慧旅遊交通作為旅遊產品。

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讓科技可視化

截至2019年底,生態城區全年接待遊客650萬人次,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更是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發展樣板。

要迎接超過600萬人,同時服務好生態城內超10萬的常住居民,生態城內的公共服務體系正面臨挑戰。

「外來遊客的增多會對本地公共服務和產品構成一定資源爭奪,作為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城應將當地居民對旅遊產業發展的認同作為指標。如果當地居民對旅遊發展認同具有共識,在獲得城市發展旅遊收入的同時,生態城就要面臨資源和生活受到影響的可能。」鄧寧說。

為協調居民和遊客的公共服務資源側重,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範業正建議,在生態城中,接近旅遊區域的特色公共文化設施,遊客使用率較高的可以以遊客使用為主,主要考慮旅遊容量和標準,兼顧當地居民的低頻使用。對於遊客使用頻率較低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考慮當地居民的使用容量,兼考慮少量遊客使用。

智慧旅遊產品也可以幫助生態城進行遊客數量控制、區域分隔、時空分隔,降低潛在影響。

自2012年編制實施了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後,2019年中新天津生態城編制實施了智慧城市指標體系,建成了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打造了文旅資源整合的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從此智能科技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中新天津生態城

生態城還自主研發了全國首創的智遊E站、智遊魔方、智遊盒子等智慧旅遊系列產品,實現全域景區與智慧旅遊系統應用聯動,為遊客提供行程定製、智能導遊、地圖探索、AI智能交互、智能售貨、5G熱點、5G-AR體驗等30餘項智能服務。

借力智慧信息服務平臺,生態城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已經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色,簡稱為「四個一」,即「一個原則」「一條主線」「一套標準」「一個理念」。

其中「一條主線」的也可概括為「1+3+N」,意思就是要依託「1個城市大腦」,實現設施物聯、數據匯聚和用戶認證3個平臺互聯互通,並服務於N個群眾。

目前生態城已初步建成的智慧模塊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民生、智慧城管、智慧應急和智慧政務等6個,隨著智慧模塊數量的不斷增加,生態城智慧城市的目標也將同步實現。

生態城通過整合兩國及國際上的最佳構思,將這片昔日的鹽鹼荒灘轉變成繁榮的生態城市,實現了打造一座生態友好、社會和諧和經濟可持續的城市的共同願景。在成為很多個「第一」和「示範區」後,生態城完善的公共服務產品體系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生態城市新樣板。

「生態城對其他城市在建設公共服務體系時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借鑑意義:一是考慮公共服務設施容量是綜合考慮遊客與居民的規模、使用率;二是公共服務設施以接待遊客的高標準來建設;三是公共設施與服務的標識標牌使用多語言,並與國際接軌。」範業正說。

轉載請註明:品橙旅遊 » 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的風揚起公共服務的帆

相關焦點

  •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生態和智慧城市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中新天津生態城指標體系2.0升級版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批覆,成為推進生態城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依據。
  • 中新天津生態城:一個智慧生態城市的十年探索
    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十年變遷。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攝創博會中新天津生態城展區一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攝觀展者駐足了解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思路和發展軌跡。展區外側展示的分別拍攝於2008年和2019年的兩幅航拍作品,直觀地反映了過去10年間「生態城市」和「智慧城市」發展理念為天津濱海新區帶來的改變,也吸引許多參觀者走進展區裡面,了解更多關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建設經驗。 2008年9月28日開工奠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的戰略性合作項目,也是世界上首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
  • 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天津北方網訊: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中福「網際網路+智慧養老」項目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敏報導 9月16日,記者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中福老齡產業開發(天津)有限公司與天津市天河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在天津生態城籤訂合作協議,三方將分別整合各自在社區養老、信息數據分析、醫療健康護理領域的優勢資源,在生態城共同打造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網際網路+智慧養老」項目,使養老社區在密切聯繫泰心醫院醫療資源的基礎上
  • 中新天津生態城與新加坡吉寶集團合作發力智慧城市建設
    新華社天津10月16日電(記者毛振華)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與新加坡吉寶集團16日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搭建智慧城市中新合作平臺、建立智慧城市場景應用研發基地、成立中新合作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三個方面展開合作,發揮中新合作優勢,加快生態城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產業發展。
  • 中新天津生態城著力破解「大城市病」
    北京東南方向約140公裡的天津濱海新區渤海灣畔,曾經的不毛之地上,一片生態城市樣板「試驗田」花開正豔。  這裡是中新天津生態城,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合作打造、世界首個國家間合作建設的生態城市和我國首個綠色發展綜合示範區,承擔著在資源約束條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為其他地區提供示範和樣板的歷史使命。
  • 中新天津生態城:為智慧城市建設「打樣」
    12月20日,參展第四屆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的中新天津生態城項目總工會負責人廉燦燦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說:「我們之所以連續第二年參加創博會,是希望在通過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同時,更多地與其它地區、其它城市的同行溝通交流。」 在創博會三號展廳,中新天津生態城展區的橙色系標誌顯得特別鮮明、醒目。
  • 中新天津生態城:全域智慧旅遊開新局
    全流程智慧參觀,3D導航遊覽,線下沉浸式體驗,線上全景式展現……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被譽為「海上故宮」,在這裡,隨處可見的智慧應用給遊客帶來了舒暢的遊覽體驗。在即將召開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國家海洋博物館將對外展示天津生態城智慧旅遊的多種應用場景。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新網天津12月18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7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當日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智慧旅遊體驗 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中新網天津7月29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9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6年被列入「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以來,生態城在提質擴容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同時,重點圍繞搭建智慧旅遊服務系統、加快遊客集散中心建設、開通旅遊專線等方面,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 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生態城召開
    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敏報導 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聯委會)第七次會議於4月28日上午在生態城舉行。會議聽取並審議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工作報告,研究中新天津生態城「十三五」發展願景和工作計劃。  會議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聯委會中方主席陳政高,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聯委會新方主席黃循財共同主持。
  • 繪就生態智慧新城畫卷——中新天津生態城探索可持續發展城市化...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5月14日視察中新天津生態城時,對生態城開發建設提出的殷切期望,也為生態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六年來,生態城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託,認真貫徹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將「三和三能」發展目標轉化為推動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化和產業化新路。
  •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模式
    央廣網天津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陽)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近日,中新天津生態城社會黨委指導海博社區建立起了「黨建引領、警社聯動、共同締造」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打造了生態城基層社會治理新亮點。
  • 中新天津生態城將建智慧物流產業園 為經濟和產業發展再添活力
    央廣網天津7月23日消息(記者陳慶濱)記者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7月22日全球物流、不動產領域的著名企業——普洛斯已競得生態城內兩宗工業用地,總面積約為8.44公頃。此次成交的兩宗地塊位於生態城北部的生態創業園。普洛斯計劃投資3億元,在此建立一個智慧物流產業園。
  • 今年中新天津生態城將舉辦首屆國際旅遊節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召開的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生態城將舉辦首屆國際旅遊節,推動濱海新區婦幼醫院生態城分院項目儘快落地。2018年是生態城開發建設十周年,「新十年」建設徵程即將全面開啟。今年生態城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按現價計算,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29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口徑增長15%;內聯引資增長15%,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5%;限上社會商品銷售額增長15%;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
  • 中新天津生態城2017年完成全部基礎設施建設
    中新天津生態城2017年完成全部基礎設施建設   中新網天津10月24日電(記者 劉家宇)記者24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至2017年,生態城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將全部完成,基本建成南部片區、中部片區、生態島片區和產業園區,向世界展示一個完整的生態城市形象。
  • 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探路可持續發展
    從天津中心城區出發,一路向東,駛過美麗的彩虹大橋,路旁佇立的巨型「風車」——風力發電機提醒您,來到了位於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5年前,這裡是成片的鹽鹼荒地,如今8平方公裡起步區綠意蕩漾,國家動漫產業園敞開胸懷,綠色建築拔地而起……    天津生態城是中國與新加坡創建全球首個政府間合作的生態城,2008年9月破土動工。
  • 中新天津生態城無人駕駛公交車體驗路線要來啦!
    智慧城市建設,對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引領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在成為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支點。近日,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確定。
  • 「玩轉」國家海洋博物館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全域智慧旅遊發展新格局
    津雲新聞訊:全流程智慧參觀,3D導航遊覽,線下沉浸式體驗,線上全景式展現……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被譽為「海上故宮」。而在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臨近之際,國家海洋博物館也對外展示了生態城智慧旅遊的多種應用場景。
  • 中新天津生態城「十一」假期遊客首次突破60萬人次做好「加減乘除...
    今年國慶假期,中新天津生態城全域旅遊發力,景區亮點紛呈,旅遊市場秩序井然,旅遊舒適度和遊客滿意度不斷提升。增加資源供給旅遊產業添活力今年8月,中新天津生態城文旅局牽頭各景區先後在北京、天津、河北舉行四場旅遊推介會。根據景區反饋,旅行社與生態城景區合作量增加15%,客源儲備充足,特別是來自北京、河北的遊客數量較往年同期增長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