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陽)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近日,中新天津生態城社會黨委指導海博社區建立起了「黨建引領、警社聯動、共同締造」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打造了生態城基層社會治理新亮點。 本著「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原則,生態城社會局攜手濱海旅遊區派出所積極踐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擔當作為,為人民群眾解難事、辦實事,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在海博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工作,構建了「一會三室」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和「三色預警」制度。
「一會」是設立了生態城區域第一家人民調解委員會——海博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面向居民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三室」是設立了社區警務室、社區警社共建調解工作室和社區公益法律諮詢室,社區警務室和社區警社共建調解工作室讓民警成為社區人,推動警社聯動;社區公益法律諮詢室由天津濱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定期到社區駐點,對社區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提供法律諮詢。「三色預警」矛盾糾紛制度,是將矛盾糾紛的性質分為藍色、黃色和紅色三個等級,分別對應相應工作預案,打造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流程鏈條。
生態城海博社區警社共建協調工作室暨社區警務室成立以來,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後一米」,已獲錦旗5面;救助走丟兒童1人;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協商解決工資50餘萬元;妥善解決矛盾糾紛23起;為轄區居民找回遺失手機4部;治安案件實現零發案。
海博社區「警社共建」的社區治理服務工作機制能複製、可推廣,有力推動了平安社區建設,也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生態城的生動實踐。
下一步,生態城將持續探索創新基層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模式,全力推進 「黨建+民生」和「黨建+治理」工作,高標準制定幸福社區指標體系,不斷深化「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進一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努力打造生態、智慧、幸福城市的社區治理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