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變身」護林員 編織森林「防護網」

2020-12-21 經濟日報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有這樣一支由建檔立卡貧困戶組成的隊伍,他們以山為家,守護綠色;他們巡山護林,織密綠色。他們就是活躍在扎賚特旗森林巡護一線的1485名生態護林員。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他們也盡職盡責守護綠水青山,扛起森林防火的重任,成為構建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生力軍。龐紹儉就是其中的一員。

生態護林員在巡山。

因春天杏花開滿山而聞名周邊的努文木仁鄉杏花山,是扎賚特旗八大名景之一。遊人看的是風景,而對於龐紹儉來說,他看的是景色背後的安全。海拔300米,面積約6平方公裡的杏花山巡護起來並不容易。這裡地勢起伏不平,樹種高低錯落,再拿上鐵鍬、鐮刀等工具,走在林間,深一腳淺一腳很是消耗體力。61歲的龐紹儉卻不覺得苦,樂在其中。

春季風乾物燥,是森林防火最關鍵時期。為了做好防火期的宣傳工作,2019年,龐紹儉自費製作警示牌並放到杏花山最醒目的位置,時刻提醒人們文明旅遊、安全用火。

「今天風有點大,我得把這警示牌固定一下。我們這杏花山也是景區,旅遊時節來的人很多,沒有警示牌不行。我們也不能24小時在這待著。正好我兒子能做這警示牌,我就讓他給我做了20塊,價值1000多塊錢,我說這是為了家鄉,他就沒要錢。」龐紹儉告訴記者。

今年是龐紹儉當生態護林員的第三個年頭,也是他脫貧的第三年,家裡的牛產業發展到3頭,代養在親屬家,土地也流轉出去了。感恩黨的扶貧政策,沒有重活的龐紹儉,除了一日三餐外,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泡在山上,盡職盡責履行護林員的職責。

「我老伴自從當生態護林員那一天開始就好像長在了山上一樣,一天到晚就關心這山,說自己的家鄉得保護好,怕山上著火,又怕牲畜上山,怕把樹木破壞,家裡要是有啥事找他,或者鄰居們要找他,就得到山上才能找到他。」龐紹儉妻子單春英說。

努文木仁鄉杏花村共有8名生態護林員,龐紹儉作為生態護林員隊長,自己管護好林地的同時還要查看其他生態護林員在崗情況。所以自從當上生態護林員後的龐紹儉特別費鞋,一年能穿壞四五雙。龐紹儉笑稱生態護林員不用體育鍛鍊了,每天步行都在1萬步以上,這就是最好的鍛鍊。他們辛勤的汗水沒有白費,近年來,杏花山森林火災、亂砍濫伐、森林病蟲害等發生率均為 「零」。

「我們必須把這項工作做好,不能讓火災發生,不能讓牲畜上山破壞樹木,為了打造美麗的杏花山,必須得做到這一點。」 龐紹儉堅定地說。

目前,扎賚特旗林地總面積606.67萬畝,森林覆蓋率30.11%,森林防火工作任重道遠。提到護林防火工作,龐紹儉說得最多的就是「責任重大」四個字。如今,像龐紹儉這樣的1485名生態護林員每天行走在扎賚特旗林間地頭,用不知疲倦地行走、巡查,拉起春季「防火網」第一道防線,守護著森林的平安、生態的和諧。

相關焦點

  • 竹山縣10015名貧困戶變身森林衛士
    12月16日一大早,竹山縣上庸鎮大泉山村一組生態護林員盧雲九身穿護林服、臂戴紅袖套、手握鐮刀穿梭在山林中、田地裡,開展巡山護林工作。進入重點防火期以來,森林火險隱患增加,盧雲九每天早晨都會和同伴進山入林開展山林巡查。
  • 花垣森林公安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轉崗護林員上崗培訓會
    會議現場   紅網花垣縣分站11月15日訊(通訊員 段明俊)11月9日,由湖南省花垣縣森林公安局、縣人社局聯合舉辦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轉崗護林員培訓在全縣12個鄉鎮全面開展。   會議首先表彰了先進護林員,並結合全縣的森林防火形勢,縣森林公安局森林防火專幹對森林防火、林地林木保護等理論知識進行了系統的講解,並對護林員加強宣傳教育,對護林巡山工作進行培訓。   按照「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要求,花垣縣從全縣200多個村28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了285戶有勞動能力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
  • 衡南縣:162位貧困戶當上護林員 實現家門口就業
    衡南縣公益林護林員陳元生(左一)正在發放森林防火宣傳資料。紅網時刻衡陽7月8日訊(通訊員 鄒高峰 廖湘杞 記者 石珊)「既能賺錢養家,還能照顧家庭,沒有比護林員更適合我的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幹。」7月6日,衡南縣廖田鎮平山村貧困戶陳元生正在巡山護林,已經當了快2年公益林護林員的陳元生對自己能獲得這份工作充滿感激。
  • 樟樹林業局優先選聘貧困戶任生態護林員
    近日,樟樹市林業局組織召開全市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布置會,全力推進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目前已初選105名生態護林員,其中貧困戶22人。今年以來,該市圍繞脫貧攻堅總體目標要求,以「消除貧困,生態修復,保護環境,產業致富,改善民生,人地和諧」為生態扶貧的出發點,將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督促、指導相關鄉鎮(場)優先選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使貧困群眾在生態扶貧中受益。
  • 30名貧困戶當上護林員
    本報訊(記者楊青通訊員張志陽)8月1日,來自濟源市邵原、王屋、下冶等7個山區鎮的30名貧困戶籤訂森林資源管護承包合同,他們經過崗前培訓後就可以正式上崗成為護林員。選聘對象為市扶貧辦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新增加的貧困管護人員由各鎮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選聘,由鎮農業服務中心統一進行日常管理。新增貧困管護人員原則上不參加集中巡護,對居住地周邊本村的山林或新造林進行巡護,達到足不出村就地脫貧的效果。
  • 青龍鎮:開展護林員業務培訓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培訓現場奉節網訊(通訊員 陳慧)為深入落實護林員工作職責,全面提升護林員履職能力,近日,青龍鎮開展護林員業務培訓會。全鎮各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及天保護林員共34人參加培訓。會議首先對選聘的生態護林員進行了細緻地培訓,帶領大家學習了《森林防火條例》、森林防火知識,要求護林員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護林防火知識的宣傳力度,對重點地塊要重點管護,對管護區內發生的非法行為要依法制止,及時上報;明確護林員工作職責、工作時間、管理考核方法,強調要著裝工作、定期撰寫巡山日誌、保護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及時發現森林火情,協助村委會參與撲救等。
  • 竹山萬餘貧困群眾當上護林員
    12月16日一大早,竹山縣上庸鎮大泉山村生態護林員盧雲九身穿護林服、臂戴紅袖套、手握鐮刀穿梭在山林中,開展巡山護林工作。進入森林重點防火期以來,盧雲九每天早晨都會和同伴進山入林開展巡查。2014年,盧雲九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竹山縣開始聘用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擔任生態護林員。盧雲九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後,終於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順利脫了貧。2016年以來,竹山縣已累計聘用10015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擔任生態護林員,共兌現管護資金3864.5萬元。
  • 魯山縣四棵樹鄉:90名貧困戶當上生態護林員
    這次在村裡的推薦下,我當上了生態護林員,每月能領到500元補助。我感覺脫貧的信心更足了,幹勁更大了。」四棵樹鄉合莊村貧困戶於自立滿臉喜悅地說。 據了解,四棵樹鄉是林業大鄉,全鄉林地面積13.67萬畝,佔全鄉總面積的85%。日前,四棵樹鄉與90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了《生態護林員聘用協議》,並進行了新任生態護林員崗前培訓。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成為「最美生態護林員」丨獨山縣影山鎮...
    我叫楊佑培,生於1978年,水族,是獨山縣影山鎮紫林山村村民,現為達頭片區組管委成員、生態護林員隊長。2014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了達頭組,我們一家被評為貧困戶,兩位老人領到了養老金,父親還拿到了殘疾人護理補貼,女兒享受著教育補助。全家加入了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茶葉加工項目入股分紅、綠殼蛋雞入股分紅、蜜蜂養殖補助等各種產業扶持,妻子還申請到扶貧小額扶持在鎮上開了一家雜貨店,日子一天比一天地好起來了。
  • 鄭轉玉:大山深處的生態護林員
    推行每天「3報」制度,即依託「護林員微信群」平臺,由其他5名生態護林員把護林情況報給林管員(鄭轉玉)→林管員匯總相關情況後→再上報鎮林業站,實行每天早上、中午、下午「3報」制,便於管護信息上傳下達,提高林區管護的時效性、準確性和針對性,極大地提高森林生態保護質量和效果。當好「4大員」,即當好森林生態氛圍營造宣傳員、當好林業「三防」工作巡護員、當好林區地質災害監督員、當好森林生態管理聯絡員。
  • 武隆後坪鄉:生態護林員選聘助力村民就業
    華龍網1月24日9時訊(通訊員 黃華傑)「我家有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長期臥床需要人照料,沒有辦法出去打工掙錢,聽說貧困戶可以申請生態護林員選聘,我打算去報名。」重慶武隆區後坪鄉高坪村建卡貧困戶李樹文告訴筆者,護林員就在家附近巡山,提醒村民不要野外用火,這份工作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增加家庭收入也方便照顧老母親。
  • 平塘:克度藤編編織貧困戶幸福生活
    近年來,平塘縣克度鎮依託藤編技藝優勢,在平塘縣旭洋藤藝有限公司發展壯大的基礎上,通過「村合作社+公司+貧困戶」的模式,讓瀕於失傳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藤編技藝在克度鎮馬鞍社區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支柱產業,為貧困戶編織起了脫貧致富幸福新生活。
  • 貧困人口被聘為護林員 神木47名生態護林員在守護青山中增收
    今年54歲的賀啟魚是該村2017年的脫貧戶,自從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後,他除了務農和養殖收入外,生態護林員崗位一年還能領到一萬元左右的工資,如今他不僅沒有返貧,日子還越過越好。2016年開始,神木市積極落實生態管護脫貧政策,根據《陝西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細則》,按照「精準、自願、公開、公正」原則,從全市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認真負責的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工作,確定月基礎工資700元,並根據月考核結果再核發績效工資200元。目前,選聘出在崗的生態護林員有47名,賀啟魚就是其中的一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今年招聘2000名護林員
    本報訊 (記者孫慧)今年我省林業部門計劃招聘2000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優先從各市縣所在地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中選聘
  • 商洛貧困生態護林員家庭年收入超萬元
    目前,全市共舉辦生態護林員培訓班277期,培訓護林員8247人次,實現了全市生態護林員全覆蓋。  發展一畝以上經濟林園。商洛市結合林業產業提質增效活動,鼓勵和引導生態護林員帶頭發展核桃、板慄、中藥材、林下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有力地促進產業脫貧和生態護林員家庭脫貧。
  • 興仁市潘家莊鎮對新增護林員開展安全上崗培訓
    興仁市潘家莊鎮對新增護林員開展安全上崗培訓 發布時間:2020-01-06 12:07:41      來源:黔西南日報   1月2日,興仁市潘家莊鎮對
  • 森林被濫伐 護林員構成玩忽職守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劉德華 陶慶記者趙倩)護林員李革興因未履行好管護職責,導致森林被大量砍伐,日前,鹽亭縣法院認為他犯有玩忽職守罪,判處他有期徒刑1年,緩刑6個月。  法院查明,李革興是鹽亭縣兩河鎮農民。兩年前,鹽亭縣政府經過推薦選拔,委任他為兩河鎮3個村的護林員,每月享受政府120元報酬。
  • 管護公益林 貧困戶吃上「生態飯」
    艾克木是墨玉縣烏爾其鄉巴扎博依村村民,今年43歲,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對林果管護有經驗,他被選聘為護林員。「當了護林員,我負責村裡的林果管護工作,家裡有了我這個『上班的』,一家人都鬆了口氣。」艾克木自豪地說。  如今,艾克木的妻子被安排在鄉裡的木材加工廠就業,再加上家裡賣核桃、養羊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我要永遠告別貧困戶這個稱號。」艾克木說。
  • 守衛綠色,守望幸福——渭南韓城公益護林員的故事
    55歲的李銀鬥是西莊鎮官莊村的貧困戶,他患有糖尿病,長期用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妻子盧改花在家務農,沒有收入來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難。2017年10月,經韓城市林業局考核,他被聘為公益護林員,在雷寺莊林場從事護林防火工作。每月1700元的公益護林員補助費,讓生活拮据的李銀鬥夫婦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李銀鬥十分珍惜這項工作。
  • 魯納鄉開展護林員森林防滅火知識培訓
    12月12日,魯納鄉組織召開護林員組長及季節性專業撲火隊員防滅火安全知識培訓會,共37 人參加了森林防滅火安全知識培訓。培訓會上,林業工作站站長帶領護林員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森林防火工作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護林員的權利、職責任務、管理考核等做了詳細的解讀學習,並對護林員進行了森林防火、撲火工具使用、花椒種植管理等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