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常州市政府召開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副市長蔣鋒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常州高鐵新城建設的決策背景、重要意義和基本情況。
高鐵新城建設指揮部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總體要求和「一年打好基礎、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現風貌」的工作部署,目前已經完成56平方公裡總體規劃和10平方公裡核心區城市設計,規劃設計方案已順利通過專家論證和市委常委會審查。
為了全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探索「全面小康後發展路子怎麼走」的時代命題,全面推進「三個走在前列、一個積極探索」新實踐,今年2月份,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常州高鐵新城建設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競爭力。高鐵新城建設指揮部按照 「規劃有高度、建設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溫度」的工作要求,於3月份迅速啟動規劃設計工作。
高鐵新城規劃總面積約56平方公裡,東至江陰界、南至漢江路、西至玉龍路、北至S122省道,規劃人口約42萬人。規劃踐行「區域競合支點、生態創智社區、活力站城一體、現代時尚江南」四大理念,謀劃構築「綠智優先、核心驅動、特色引領」的未來之城,致力構建「一核四帶」的前沿產業高地,奮力實現「高標準、高質量、新模式、新樣板」的規劃建設目標。
總體規劃「兩軸三心、南廳北苑」
高鐵新城規劃的總體定位為:城市新中心、中軸新支點、產業新高地、智慧生態城。布局結構分為56平方公裡總體規劃及10平方公裡核心區城市設計兩個層次。56平方公裡的總體規劃,形成「兩軸三心、南廳北苑」的特色空間結構布局。
「兩軸」即長江路與樂山路之間南北向的城市中軸,京滬高鐵、滬蓉高速之間東西向的生態綠軸。
「三心」一是以常州北站綜合樞紐為核心,構建站、城、湖共生體,以創新交流、金融商務、總部經濟功能為主的創智商務中心;二是圍繞江南環球港,以高品質商業購物、星級酒店、文旅休閒等功能為主的現代生活中心;三是以北部新龍生態林為依託,突出自然田園生態特色,以科技服務、文旅體育、國際會展、國際社區等功能為主的田園活力中心。
「南廳」即圍繞站城綜合體及周邊區域,採用高強度、高密度、街區式布局的方式,塑造體現現代化都市景觀特色,充滿活力的城市會客廳(CAZ)。
「北苑」即以新龍萬畝生態林為依託,環繞田園活力中心布局的生態創智社區,採用低強度、低密度、組團式布局的方式,塑造疏密結合、三生融合的現代水鄉田園都市。
核心區布局「五大中心」項目設施
10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北起新龍生態林,南至黃河路,西至軒文路,東至長江路—通江路,呈「L」型結構,沿線集中布局「五大中心」項目設施。
金融商務中心。圍繞金融產業、商業酒店等業態,打造高端化、多功能、智慧型、生態化的區域金融商務高地。
區域總部中心。著力引進高能級、功能型、複合化的企業總部,打造長三角一流的區域總部和創新中心集群。
國際會展中心。集會議、展覽、文化交流、餐飲購物、娛樂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打造約50萬平方米的新一代、全功能、超大型的會展綜合體。
文旅體育中心。建設全國首條智能化專業化的全程馬拉松賽道,並作為國內唯一基於城市設計的永久路線;打造省內首個符合國際足聯比賽標準的專業足球場,配套專業訓練場地和培訓中心;設立高水平網球比賽專業網球場和水上運動中心。
品質生活中心。依託江南環球港,融合購物中心、綜合娛樂、運動休閒、德國小鎮等主題元素於一體,打造長三角 「集大成」之超級商業航母,並構建一站式智慧服務體系,開啟品質都市的全新生活方式。
此次高鐵新城規劃設計方案還突出了六大重點:一是打造創新智造的前沿產業高地,二是建設產城融合的生態創智新城,三是構築藍綠相融的生態活力空間,四是構建便捷安全的立體交通網絡,五是布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六是塑造風貌獨特的標誌性建築群。
據悉,這次常州高鐵新城規劃設計方案,由中國科學院段進院士領銜的東南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主創,並聯合多家國內外頂尖規劃設計單位組建工作團隊,協同高效完成。
下一步,常州還將出臺若干支持高鐵新城發展的政策,完成一批專項規劃設計方案,圍繞產業定位全面推進一批高質量項目籤約開工,將舉全市之力圍繞「一年打好基礎,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現風貌」時序進度目標,努力將高鐵新城打造成為經典範例、傳世之作。(張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