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探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最近,記者深入福建南安傳統產業生產經營一線採訪發現:近年來,南安將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立足石材陶瓷、水暖衛浴、機械裝備等傳統產業優勢,從生產端、設計端到銷售端,通過智造化升級「強鏈」、文創設計「延鏈」、構築平臺「補鏈」等,向高端智造要利潤,從產品創新中挖掘文化附加值,在平臺經濟上提升產銷率,推動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創新打造「泛家居」產業模式,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突顯。 

  2020年1-9月,南安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2043.5億元,比增4.8%。疫情之下,石材陶瓷、機械裝備、塑料化工、日用輕工等重點產業規模產值均保持增長。 

  智造「強鏈」 

  在一個密閉的籠狀空間裡,一隻機械手臂在一個陶瓷馬桶坯體上面緊張地忙碌著,坯體是剛剛經過乾燥過的,在智能程序的「指揮」下,機械手臂在坯體上均勻地覆蓋上釉水,原本粗糙的坯體表面很快變成了油光可鑑。 

  這是位於南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國衛浴龍頭企業九牧智能工廠的日常一幕。據九牧智能車間負責人介紹,在衛浴產品生產流程裡,該環節稱為「施釉」,以往是人工操作,換成機器手臂便實現了自動施釉,可將陶瓷產品360度旋轉均勻施釉,而且釉水可以到達人工難以辦到的管道內壁,「只要按下自動施釉系統,機器手臂就能對不同產品的大小和型號自行調整合適的施釉方式,實現24小時全流程自動化操作」。

   

  九牧智能工廠裡的機器人施釉系統正在運行中。林錦旺 攝 

  在九牧智能工廠,記者發現,不止是施釉,「智能化生產」已貫穿了注漿、乾燥、脫模、灌釉到燒制等陶瓷衛浴生產全流程,在工廠頂部均設置了自動化傳輸帶,它們成為了產品在各個環節之間輸送的自動管道。 

  九牧智能工廠是南安傳統製造業「智能化轉型」的縮影。走入現在南安的工廠車間,不管是全國最大的水暖廚衛產業,還是全球最大的石材產業和佔國內半壁江山的陶瓷產業,或者在福建省行業內舉足輕重的機械裝備產業,「智能化生產」已蔚然成風。 

  位於南安水頭的鵬翔石業,是福建省首家也是目前最大的人造石生產企業。在該企業體驗中心,智能化人造石生產線以模型進行展示。鵬翔石業負責人王達欣向記者介紹了其中的生態石英石生產線,「只要設置好系統,一臺電腦,一個人,不到幾個小時,進入生產線的廢棄石材邊角料搖身一變,成為了稜角分明的精美石材,宛如脫胎換骨一般」。 

  目前,鵬翔石業現擁有生態大理石、人造玉石、無機環保石、3D納米石等五個系列智能化生產線,先後與同濟大學、福州大學等科研院校所開展合作,研發出近百項廢舊石材再利用新技術。 

  在位於南安柳城街道的德林機械車間,更是處處可見「機器替代人工」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結合機器人本體的砂帶研磨機,機器手臂一刻不停轉動,它控制著砂帶轉速,自動調整砂帶的張緊力,德林機械董事長陳建團介紹,機器人手臂可全自動控制在三維空間完成各種打磨拋光作業。 

  目前德林機械建成智能化生產廠房2萬平米,已發展成智能鑄造、加工、表面處理、全球貿易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智能製造企業。 

  對智能化轉型的趨之若鶩,是南安傳統製造業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傳統加工製造利潤減少等形勢下的應對之舉,更是源自於向產業鏈「生產端」高質量發展要利潤的內在需求。 

  九牧智能工廠負責人介紹,以一隻智能馬桶生產為例,傳統製造成本為1500元,採用智慧智造化流水線就僅需要900元,智能製造降低的成本達到40%左右。 

  據統計,九牧「雲製造」數位化工廠製造能耗下降50%,生產效率提升30倍,質量一次合格率提升20%,物流周期縮短60%,生產線人員節約600人,實現了效率和品質的雙重提升。 

  說到智能化帶來的利好,陳建團也是深受其益:「以磨砂拋光這個環節而言,以前需要至少10個工人,現在一臺機器一個人就可以,原來車間至少100個工人,現在20人不到,人工成本下降了四五倍,工作效率卻提升了。」陳建團將省下的成本投入到研發創新中,目前每年保證銷售額的10%以上的研發投入。 

  傳統製造智能化生產轉型的成效,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助推。近年來,南安推行「外力+內力」產業賦能模式,探索運用合同管理引導企業實施智能改造、機器換工、人工智慧。目前,南安擁有200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機器換工17.6萬多人,年節約用工成本約140億元,年新增產值超130億元。 

  文創「延鏈」 

  來到位於南安市水頭鎮的英良·石材歷史博物館,猶如走進了一部由石頭演繹的「生命簡史」:從億萬前落到地球最古老的「隕石」,到寒武紀的三葉石化石,再到侏羅紀的鳥類化石、石楔齒滿洲鱷化石等,直到人類誕生後發現的琳琅滿目的「石頭寶庫」…… 

  這座佔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的石材博物館,收集了2000多件文物,集中展示了從天外隕石、巖礦化石、石器文明到現代石材藝術及應用的完整脈絡。 

  據英良石材董事長劉良介紹,從事石材行業以來,便有意識搜集世界上各種珍稀石頭,建立石材博物館,目的是使大家重新建立起對石頭的認知,明白石材並不是冷冰冰的商品,而是時間的承載,是生命的見證,是有溫度甚至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英良石材博物館裡,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準備發貨的化石文創衍生品。林錦旺 攝 

  南安水頭是「世界石材之都」,原來以石材加工為主業,石材一度作為價值鏈底端的商品進行流通,產業鏈的利潤止步於加工費,難以進一步拓展。近年來,隨著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漲,以英良石材為代表的南安石材人不斷探索石材產業的蛻變之路,通過設計賦能,將產業鏈往藝術、創意、收藏等層面延伸,將石材從商品變身為藏品、藝術品、文創品等,不斷挖掘石材本身的內涵和附加值。 

  以人造石作為主業的鵬翔石業將設計視為核心競爭力,不斷改進技術提升設計能力。「3D納米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鵬翔石業通過3D技術進行設計,將要體現的圖案、花紋「畫」在石頭表面,如將國畫《富春山居圖》體現在石頭上,花紋方面如大花白、魚肚白等等。在3D納米石中還衍生出山水畫、奢石、魚肚白等文創產品。技術與設計的疊加,讓鵬翔石業開發多元化文創石材產品成為了現實,陸續開發出了再生大理石、石英石、水磨石、人造玉石、家居等系列。 

  除了石材產業,衛浴水暖企業同樣將「文創設計」作為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抓手。以九牧為例,在九牧產品體驗中心,等各類融入設計匠心的產品比比皆是。 

  不止九牧和鵬翔石業,通過加強「設計端」解決低附加值問題擴大行業話語權已成為了南安傳統產業從業者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共識。 

  針對石材產業,南安通過採取政策補助、設計入股、作品拍賣分成、獎項評選、設計師論壇、校企合作等形式和舉措,推廣拓展基於家居、工裝、工藝美術、以及汽車飾件、裝飾品等生活消費場景的石材應用,共引進設計師團隊40個、設計師超千人,並與200多家設計機構形成長期合作關係,開發出天然奢華石材系列、半寶石系列等石材珍品,湧現出英良集團「五號倉庫」、「世界石材博物館」、東星「奢石文創園」、「天下石文創」等一批石材文創「明星」。 

  平臺「補鏈」 

  如果要一站式採購與「家居」相關的產品,位於南安成功國際會展中心的海絲泛家居平臺體驗中心或許是最合適的選擇。記者看到,在體驗中心設點的企業,幾乎涵蓋了石材、陶瓷、水暖、廚衛、家私、安防、裝飾、設計、物流、裝潢等10多個涉及家居的行業,不止線下,還通過搭建「泛家居」線上平臺進行展示和銷售。 

  南安市委書記林榮忠表示,近年來,南安從當地傳統產業實際出發,尋找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等傳統產業之間的關聯度,推行「政府+聯盟+企業」泛家居產業模式,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產業抱團聯盟、渠道整合拓展、模式創新提升、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整合關聯產業資源,補齊產業鏈上下遊,打響泛家居品牌。 

  要集聚泛家居產業抱團發展,首當其衝是構建核心組織。對此,南安成立了海絲泛家居產業聯合會,整合推動泛家居發展各類資源,以政府來引導,出臺《關於加快泛家居產業聯盟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為泛家居產業企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以聯盟來運作,組建了南安市海絲泛家居產業聯盟,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聯合體;以企業來主導,通過聯盟平臺開展洽談合作,得到更多優質訂單和採購渠道,補齊完善自身產業鏈條。 

  據泛家居產業平臺負責人肖星瑜介紹,目前,會員企業已和矽谷Z-wave聯盟、世貿中心、國貿中心、中建院、中合聯、中國物流、國檢集團、絲路產能合作中心、中國武夷、東興證券等多家貿易組織、央企、金融機構籤訂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 

  要真正讓泛家居產業企業走出去,構建核心平臺是關鍵。對此,南安構建了泛家居「線上平臺+供應鏈公司+線下體驗館」三位一體的平臺體系,打通企業互聯互動互惠的「通路」,實現平臺內的完整閉環和無縫對接。 

  打造名為「飾家小站」的線上平臺,創新城市合伙人和產業合伙人發展模式,目前已吸引1200家企業和超萬種產品入駐線上平臺。引進阿里巴巴1688直播基地落戶,啟動首屆泛家居直播節,1000多家本土品牌企業「上雲」,舉辦九牧「9.19」衛浴直播節,銷售總額超11億元。 

  線下體驗館方面,實施泛家居城市館、城鎮館、鄉村館三級線下體驗館發展模式,建成了成功館、英良館、九牧館、六盤水館、約旦館、肯亞館、阿聯館等城市館、泛家居產城融合智慧展廳等城鎮館和詩山唯美泛家居體驗店等鄉村館,展示營銷面積達5萬平方米,形成線上線下雙渠道融合營銷體系,入駐企業營銷渠道不斷拓寬。 

  在融合全供應鏈平臺方面,組建泛家居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及供應鏈平臺,將「泛家居」各子行業數據資源聯接入線上平臺,引導會員企業拳頭產品入駐線下體驗館,開發供應鏈電商、供應鏈金融、供應鏈物流等核心功能,打造全產品鏈、全要素、全覆蓋的產品供給體系,入駐企業的現金周轉周期、材料採購周期和產品營銷周期大大縮短。 

  肖星瑜介紹,自泛家居產業平臺運行以來,截至目前,泛家居產業聯盟已吸引1200多家企業加盟,2019年泛家居會員企業產銷率達100.8%,成本費用利潤率達9.89%,產成品庫存同比下降15%,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減少0.3天,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左右,企業利潤空間不斷擴大。(林錦旺 許澤龍) 

相關焦點

  • 福建南安:創造高質量發展新業績
    2019年來,南安市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以新思想定向領航、以新理念指引發展、以新作為實幹擔當,新時代現代化新南安建設邁出新步伐:一年來,該市綜合實力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29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第11位、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第40位、工業百強第24位、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第16位……
  • 南安縣域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挺進
    2019年10月31日 14:50:40 來源:福建日報 南安市區新貌 李想 攝  南安,我省縣域經濟強縣。
  • 泉州南安:高質發展謀跨越
    南安市緊抓實體經濟不放鬆,致力打造高質量產業體系。圖為西河衛浴的全自動生產線。南安市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補齊民生短板。圖為貧困戶實現脫貧後搬入新家。南安立好「特色牌」,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域生態環境更秀美。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福建泉州:以檢察力量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福建泉州民營經濟活躍,非公企業及其工業產值、繳納稅收佔比均在90%以上,泉州市檢察機關因應這一實際,於2015年著手部署構建保障民營企業發展體系,探索形成「理念先行、服務靠前、履職延伸」的「親清護企」模式。經過5年多的實踐,「親清護企」泉州檢察模式逐步成熟並得到認可。在實踐過程中,泉州市檢察機關紮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佛山順德探路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利用改造出來的超過8萬畝土地空間,順德正謀劃建設一批現代主題產業園,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加快構建企業、產業集群和專業園區交相輝映的現代產業生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始終堅持工業立區、堅守實體經濟不動搖,湧現出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崛起了美的、碧桂園2家世界500強企業,湧現出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影響力的「隱形冠軍」企業。
  • 從張謇故裡感知張謇精神系列報導之一 大產業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百年來,尤其是近年來,海門傳承張謇精神,始終不渝將實體經濟發展放在首位,以培育大產業為趨向,項目建設為抓手,張謇式企業家培育為導向,推動實體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僅如果說,張謇在海門創辦大生三廠,是海門紡織業的開啟,如今海門享譽海內外的家紡產業,便是張謇大生紡織產業的傳承與光大,由此帶來了海門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最近公布的2020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中,撤縣設區的海門首次進入百強區第24位,為海門提出躋身全國百強區二十夯實了基礎。  沒有實體經濟就沒高質量發展基礎  張謇作為中國民族企業家的楷模,其實業救國思想影響了一代代海門人。
  • 福建南安華僑中學校董校友共話發展
    福建南安華僑中學校董校友共話發展 >   中新網南安4月8日電 據福建南安教育局消息,南安華僑中學召開第六屆校董會第八次常務董事擴大會議,共敘鄉情,共謀發展。
  • 王寧在漳州調研: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9日,省長王寧在漳州調研產業發展情況,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省委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新發展格局,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建設工業新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 福建廣電網絡南安分公司「今日南安」項目
    福建廣電網絡南安分公司「今日南安」項目【中廣互聯】:  福建廣電網絡南安分公司承建的「今日南安」新媒體平臺,以「今日南安」互動電視門戶以及「今日南安」微信公眾號監管服務平臺為依託,將全市各機關單位、鄉鎮以及具有社會影響的新媒體公眾號統一進行整合監管並提供延伸宣傳半徑的服務,推動南安電視臺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 梅德安:實體經濟的發展 離不開金融科技賦能
    論壇主題為: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金融論壇執行秘書長梅德安出席並主持會議。以下為實錄:主持人:我是中國金融論壇執行秘書長梅德安,在此我謹代表論壇秘書處歡迎大家的到來,向各位對論壇多年的支持和參與表示衷心的感謝。
  • ※新華網·福建頻道南安在線※
    581、什麼是"兩區三鄉一軍一僑"發展戰略?"兩區三鄉一軍一僑"是我市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即發展石井灣經濟區和東西溪經濟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設龍眼之鄉、建材之鄉、旅遊之鄉,發展特色經濟,促進產業升級;發揮20萬供銷大軍和300多萬海外僑親和港澳臺同胞的作用,促進開放型經濟的發展。582、我市的"一個支柱產業、六個重點行業、一個引導產業"是指什麼?
  • 姚高員與在京溫商共議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用好「四大法寶」 傳承溫商文化 再創溫州民營經濟新輝煌9月26日下午,北京溫州總商會舉辦「後疫情時代民營經濟發展新趨勢」論壇,成立文化產業聯合會,共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姚高員在致辭時說,後疫情時代,內外溫州人共同創造的溫州民營經濟要譜寫新篇章、再創新輝煌,關鍵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始終用好「四大法寶」。
  • 如果廈門「合併」晉江和南安,在福建處於什麼水平?看後明白了
    提及福建省,近幾年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省內諸多城市都有著不小的進步,泉州憑藉著豐富的產業鏈和歷史底蘊始終在GDP上佔據著「一哥」地位,隨著強省會的發展模式,福州依靠著資源扶持以及區位優勢經濟實力扶搖直上,廈門環境優美,旅遊業發達,它們都是福建知名度很高的城市,吸引著不少人才和企業的聚集,讓福建省的發展一片光明
  • 大咖雲集南安 「論劍」中國花崗石高質量發展論壇
    東南網12月14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昨日上午,南安石博會主論壇區,以「設計+選材」為主題的中國花崗石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舉行,現場大咖雲集。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連濱為現場來賓帶來了《創新融合,服務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簡要介紹了集團在檢測及認證領域的技術能力與成果,並分享了關於石材綠色與設計方面的觀點和想法。他相信,創新與融合的力量將更好地助力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北京綠礦聯合工程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宇則從石材礦山綠色發展的角度,結合政策與趨勢進行分析與展望。
  • 凝聚起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強大合力
    本報訊(記者張海濤)1月11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別聯組討論,聽取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尹弘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政協參政議政作用,集思廣益,凝聚合力,共同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 央企入閩「提速」 成福建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過去五年,正是受益於央企入閩積極推動,福建經濟快速發展,僅花2年時間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從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躍上4萬億元臺階。  沿著福建漫長蜿蜒的海岸線,央企大項目密布。在福清江陰港經濟區,一個百億元產值規模的風電全產業鏈基地正在崛起。
  • 福建南安籍港胞黃朝陽捐款5億 用於家鄉公益事業
    福建南安籍港胞黃朝陽捐款5億 用於家鄉公益事業 2018-02-24林楷煜 攝   中新網南安2月24日電 (記者 孫虹)2月24日,福建南安籍港胞、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宣布向南安慈善總會捐款5億元人民幣,成立南安慈善總會中駿慈善基金。款項將長期用於慈善公益項目,積極推動全社會尤其是教育、扶貧事業的發展。
  • 泉州南安夜市經濟調研
    Day2~3 :福建地攤市場現象在南安市,夜市主要分布在兩個地點:一是在中駿世界城(一個商場)周圍的廣場,二是位於長安街(一條商業街)的巷子。經過比較權衡,福建分隊最終選擇以泉州市南安中駿世界城廣場處的夜市為調研目標。在第一次調查中,為了對夜市的人流量及售賣情況有比較直觀的感受,福建分隊選擇在晚上七點半到達廣場。
  • 香港南安公會108人組團回「娘家」交流考察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南益實業(集團)董事長林樹哲,香港南安公會會長、返鄉考察訪問團團長葉培輝,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富麗(香港)國際集團董事長蔡培輝,南安市領導王春金、林榮忠、吳躍達、陳文舉、李少敏、謝連樹參加,市長林榮忠主持見面會。    市委書記王春金對所有為南安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的海內外鄉親表示感謝。
  • 世紀證券廈門分公司開業 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國貿股份供圖  去年9月召開的廈門市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吹響了建設金融強市的衝鋒號,世紀證券廈門分公司將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令人關注。昨日,記者專訪了世紀證券總經理董曉亮。  整合特區資源持續推動金融產業發展  「設立廈門分公司是世紀證券推進公司經營戰略的重要部署,世紀證券把廈門分公司定位為重要區域中心,廈門分公司將輻射管轄福建地區福州、廈門、泉州(擬建)等多個營業部。」這是世紀證券勾勒的廈門分公司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