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還有多少雷區?仍有95個雷場47萬餘枚地雷

2020-12-19 閩南網

  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3日舉行中越邊境雲南段排雷行動誓師大會。這是中越邊境線上第三次啟動大規模排雷行動,「雷患」有望在中越邊境地區徹底消除。雲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政委周文春說,排雷行動是中國人民的又一次和平宣言。

排雷人員全副武裝待命。

  3日下午,《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中越邊境雲南段排雷行動誓師大會。相關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越邊境雲南段埋設了約130萬餘枚地雷、48萬餘枚(發)各類爆炸物,形成大小不等、斷續分布的161個混亂雷場,面積約289平方公裡。

  1994年至2008年,中國政府先後組織2次中越邊境排雷和1次勘界排雷,將口岸、通道和生產生活區、耕作地的雷場進行排除。但在遺留雷場和勘界新劃入地區雷場中還存在地雷和爆炸物。中越邊境雲南段還有48片雷區、95個雷場,總面積70多平方公裡。據估計,現有雷場中約有地雷47萬餘枚、各類爆炸物15.7萬餘枚(發)

  2日下午,《環球時報》記者赴船頭口岸排雷現場採訪。沿途兩側大山聳立,道路彎曲,不時能看到種植有香蕉等作物的農田。綠植叢生之處不時出現標有骷髏圖標的「禁雷區」。隨著近年來沿邊開發開放的深入,邊民臨邊活動日益頻繁,以及自然環境變化,部分雷區由「隱患」變為「明患」。從2000年以來,僅雲南省文山州就發生觸雷事件81起,致傷致殘76人,致死12人。

  此次行動中,雲南省軍區排雷指揮部將對50餘平方公裡的雷區進行徹底掃除,對20餘平方公裡的雷區實施永久封圍,計劃2017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據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永久封圍範圍一般指附近居民的水源地等,防止排雷行動對水源造成汙染。」

  此次一共有400餘官兵參加該行動,絕大部分是首次執行排雷任務。「雷場即戰場。參加這項行動的意義是穩固邊疆建設,保護人民的生產勞動生活。」在掃雷現場,來自某工兵排的竇希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歲的竇希望來自安徽,在部隊服役三年,這是他第一次執行掃雷任務。竇希望說,他有些緊張,在訓練期間有過排雷經驗的老同志介紹了任務的危險性。「安全是第一位,既要膽大又要心細。」竇希望頭上戴著防護面具,身上穿著掃雷防護服,「頭和胸是最重要防護的部位。」

  與此前兩次大規模排雷不同,此次排雷首次運用國內唯一的一臺防步兵雷場清障車等自動化設備。在清障車進行表層清障之後,掃雷小分隊利用探雷器、探雷針和掃雷耙展開人工搜排。

  由於作業過程精神高度集中,作業人員一般30分鐘要進行一次輪換。剛結束了一輪人工搜排任務的陳清臉上全是汗。「我們這邊作業難度大,危險也大。」27歲的陳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黎巴嫩的雷區地勢平坦,而這裡全是大山和叢林。另外,在對地雷的處置方式上,在黎巴嫩發現地雷後一般直接引爆,在國內因為地形複雜需要把雷挖出來再做處置。據介紹,中越邊境現存雷區地勢複雜、自然氣候惡劣,雷區布雷密度高。每平方公裡平均布雷達數千枚。而且雷障種類多,有中式、越式地雷,還有蘇式、美式地雷等。

  排雷作業期間,有關部門適時向掃雷區域群眾通報作業點位情況,加強安全防範。同時按照中越兩國兩軍相關協議規定,將向越方實時通報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越南問題專家潘金娥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越邊境掃雷有利於兩國在新時期下的合作。戰爭是教訓,對邊民影響很大。直到現在,這些過去埋下的雷還在繼續影響邊民生活。逐步消除歷史遺留問題,有利於在新的背景下展開合作。(環球時報記者郭媛丹

相關焦點

  • 中越邊境掃雷官兵防護裝具30斤 雷場時常爆炸(圖)
    雲南省軍區迅即組建掃雷指揮部,展開雷場勘查、抽選人員等相應工作。  得知中越邊境又要組織排雷,雲南省軍區官兵紛紛主動請纓,請求出徵排雷戰場。短短一周時間,便有上千名官兵提交了申請書和報名表。邊防某團上士李志華接連寫了3份申請書,申請執行掃雷任務。他說:「這些地雷不排除,邊境地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這個時候,我們只能進,不能退。」
  • 中越邊境「地雷村」:87個人僅剩78條腿(圖)
    中越邊境 地雷村  由中國組織的中越邊境排雷已經進行了兩次,但顯然還沒有排完。在第一次大排雷中,僅廣西邊境段的排雷就組織作業8.95萬人(日),消耗彈藥近3000噸,雷管75萬枚。共清除雷場356處840多萬平方米,誘爆和排除各種地雷60多萬枚。這僅僅是中越邊境部分區域的部分地雷數,可以想見總數該有多少!
  • 親歷中越邊境雲南段排雷行動 戰士作業後全身溼透
    安源 攝  中新網雲南11月6日電:題:親歷中越邊境雲南段排雷行動  作者:安源 黃巧  深秋的雲南大地一片翠綠,在中越邊境雲南段仍有數十萬枚地雷和各種爆炸物掩藏在植被茂密的山嶽叢林地裡。6日,記者隨雲南省軍區掃雷部隊官兵,來到中越邊境雲南段某雷場親歷了排雷行動。
  • 中越邊境掃雷 為什麼如此危險?
    前段,在中越邊境雲南段掃雷作業過程中,杜富國同志意外受傷,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曾經刊文介紹了中越邊境雷場的來由和我軍的歷次掃雷重大行動。還有很多人感到不解,明明我們有著那麼多現代化的掃雷手段,為什麼還要戰士冒著生命風險去人工排雷呢?
  • 視頻丨直擊中越邊境戰士徒手排雷,雷區爆炸物達30餘種
    視頻丨直擊中越邊境戰士徒手排雷,雷區爆炸物達30餘種 新華社客戶端 2016-12-07 19:51 來源:澎湃新聞
  • 從中越邊境掃雷回顧兩山輪戰:最可怕的是地雷
    作者:光亭摘要:11月3日下午,中越邊境雲南段排雷誓師大會在雲南省文山馬關縣舉行,這標誌著中越邊境雲南段第三次大面積排雷行動正式開始。這次排雷行動是繼1992年4月至1994年9月、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兩次邊境大掃雷以及2001年9月至2008年10月邊界勘界立碑清障掃雷之後,在中越邊境展開的第三次大規模排雷行動,主要是在雲南省文山、紅河兩州展開,計劃排除50餘平方公裡的雷區,對20餘平方公裡雷區實施永久封圍,徹底解決雷患問題。隆隆響起的排雷爆炸聲,再次將人們帶回了當年硝煙連天的戰火年代。
  • 解放軍邊境排雷犧牲細節:山體突然崩塌滾落深谷
    6月4日,雲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掃雷3隊下士程俊輝,在執行中越邊境第三次較大規模排雷任務時光榮犧牲。雲南省軍區批准程俊輝為烈士,追記二等功。  當日下午,掃雷3隊官兵在一個坡度為60多度的雷場作業,先進行爆破排雷,而後實施人工搜排。期間,程俊輝主動提出到最危險的地段搜排。
  • 一個雲南農民的「戰爭」:和50萬顆地雷搶土地
    距麻慄坡縣城30多公裡的中越邊境,有個八裡河村,村民散居在東山一帶。村落是清朝末年貴州興義苗民遷徙聚居而成。
  • 柬埔寨,一個踩在地雷上的國家,30年前土地散布約1000萬顆地雷
    柬埔寨是世界上埋有地雷最多的國家之一,30年前該國的土地上散布了約1000萬顆地雷,目前仍有約500萬顆尚未拆除,存在隨時爆炸的風險。這些傷亡者大部分是貧窮的平頭百姓——他們中的小部分人是原本打算挖掘、出售廢舊地雷的部件來謀生,在觸及地雷時不幸遭遇地雷爆炸,被毀容或炸斷雙腿;超過一半的人來自埋有地雷的鄉村,他們可能只是在森林砍樹、田裡耕種的時候就不小心被炸死了;甚至還有9%的未成年人,在去雷區玩耍時莫名其妙地就在爆炸中失去了意識
  • 「高危」的東南亞國家,地下埋著500萬顆地雷,遊客望而卻步
    如今隨著世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斷降低籤證難度,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卻仍有個國家讓遊客們紛紛望而卻步。問其原因就只有四個字,大家都「怕被炸死」,而這個「高危」的東南亞國家就是柬埔寨。
  • 中越邊境究竟埋了多少地雷?粗略估計130萬左右,村支書誤踩一枚
    中越邊境,埋雷無數中越戰爭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地雷戰,在中越的邊境,現在仍然還埋有許多地雷,這些地雷沒有被完全排除乾淨,稍有不慎便會奪走人的生命,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幾乎從小就知道地雷的危害,身邊也有不少人因為地雷丟掉了性命,或者落下了殘疾,人們幾乎是談癌色變,奈何這裡的地雷根本沒有辦法排除乾淨,因為當年是因為戰爭而埋設的地雷,沒有具體固定的地點,只為了消滅敵方,所以這裡的地雷像是一個天文數字
  • 柬埔寨,一個踩在地雷上的國家
    柬埔寨是世界上埋有地雷最多的國家之一,30年前該國的土地上散布了約1000萬顆地雷,目前仍有約500萬顆尚未拆除,存在隨時爆炸的風險。人們只能勉強調查出來,很大一部分地雷集中在柬埔寨的西北省份以及柬泰邊境區域。因為1979年時越南軍方曾將紅色高棉趕到泰國邊境,並在邊境長達750公裡的地界埋設大量地雷來阻止紅色高棉返回柬埔寨;且在隨後的幾年中,隨著戰線的轉移,新政權、紅色高棉殘餘勢力和君主制反對派軍隊埋下了更多的地雷。
  • 柬埔寨,一個踩在地雷上的國家|地球知識局
    柬埔寨是世界上埋有地雷最多的國家之一,30年前該國的土地上散布了約1000萬顆地雷,目前仍有約500萬顆尚未拆除,存在隨時爆炸的風險。人們只能勉強調查出來,很大一部分地雷集中在柬埔寨的西北省份以及柬泰邊境區域。因為1979年時越南軍方曾將紅色高棉趕到泰國邊境,並在邊境長達750公裡的地界埋設大量地雷來阻止紅色高棉返回柬埔寨;且在隨後的幾年中,隨著戰線的轉移,新政權、紅色高棉殘餘勢力和君主制反對派軍隊埋下了更多的地雷。
  • 中越邊境山寨沙仁寨:87個人僅剩78條腿令人震驚(圖)
    儘管中越邊界早已停止了槍炮聲,兩國邊民恢復了以前的友好和熱鬧,但邊境上漫山遍野的地雷還在。據了解,埋設在中越邊境上的地雷有防坦克雷、防步兵雷等至少數十種。由於埋雷時間長,地形變化大,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地雷密度高、難辨認的混合雷場。近年來富寧縣每年都還會有1至2名新增觸雷者,截至2007年,全縣新增觸雷者共有8人。  從1979年以來,文山州因不慎觸雷致傷殘人數近6000人,年齡從8歲到84歲,動物牲畜死傷更是無法統計。
  • 中越邊境最複雜雷場終得排除!》
    中越邊境最複雜雷場終得排除!》
  • 從雷場禁區到開放前沿——廣西沿邊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新華社記者 夏軍 攝  新華社南寧7月24日電 題:從雷場禁區到開放前沿——廣西沿邊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新華社記者夏軍、梁舜  仲夏時節,中越邊境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  一輛輛滿載貨物的汽車跨越國境。很難想像,這條貿易通道上,曾經布滿地雷,是難以逾越的「生命禁區」。
  • 揭秘排雷犧牲戰士程俊輝:跌落深谷 已排雷5枚
    參與互動    6月4日,在中越邊境執行第三次較大規模排雷任務的戰士程俊輝犧牲
  • 金門到處有地雷 財團不敢去投資 軍方拆雷心疼錢
    由於金門島曾被臺當局作為「最前線」,因此時至今日,島上還有153處雷區,至少有7萬顆地雷尚未清除。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陸軍排雷大隊日前派出了68名排雷手到金門排雷,預計到2010年將島上地雷全部清除。那麼,這些地雷當年是怎麼埋下的,為何至今沒有被清除呢?
  • 中越平分227平方公裡陸地邊境爭議領土
    此前,中國實施中越邊界第三次排除地雷,沒有人清楚兩國邊境地帶埋設了多少地雷,估計有兩百萬枚。中國在外交部指導下,國家測繪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勘界測繪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責成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履行國界測繪職能,承擔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測繪的組織實施工作,並由四川測繪局承擔勘界野外測繪保障工作。
  • 非洲國家有妙招!訓練老鼠來掃雷,組建迷你版「拆彈部隊」
    而地雷作為一種廉價,易操作、殺傷力強的武器被廣泛使用,導致非洲雷區分布很密集。根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目前全世界約有1.1億枚尚未清除的地雷,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因地雷喪生或傷殘,每年因誤觸地雷而喪生者約有2.6萬人,遇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無辜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