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臺灣有個地方叫艋舺,是因為那部電影《艋舺》。
艋舺在臺北西部,過去不是什麼旅遊景點,能稱得上景點的是龍山寺。龍山寺這裡香火非常旺,不僅因為傳說的靈驗,還因為龍山寺裡供奉著道、佛、儒三教的神靈。可見艋舺原居住民的信仰是比較複雜的。龍山寺的建築也頗似福建泉州一帶的建築,非常有特色。
這裡成為臺北市景點之一,進入遊客眼帘,是因為電影《艋舺》之後,老的街區剝皮寮改造出來了一片文創空間。有了歷史記載,以及可以回憶歷史的地方。
老街區
老街區
臺灣過去說一句話,叫「一府二鹿三艋舺」,說的是清朝時臺灣最繁華的三座城鎮——臺南、鹿港和艋舺。
文創空間
文創空間
艋舺當年崛起,是從番薯開始。
福建泉州人是最早來到艋舺做番薯生意,後來泉州人與漳州人為此起了大衝突。有幾間房間內,詳細記錄了這段歷史,恕不劇透。
艋舺在臺北西部,過去臺北城的西門之外。距離西門町商圈不遠,走路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