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康有為在瑞典買下一座島嶼,如今被瑞典收回成旅遊景點

2020-12-11 梔沫說歷史

起源於母親河--黃河的古中國文明,繁衍至今已經有了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上演了無數次的朝代更替,每一次起義和變法都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一說起「變法」,不知道大家腦子裡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但是在一部分人心中,最熟悉的也正是歷史上的最後一次變法,「戊戌變法」。一看到這四個字,腦子裡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康有為。

關於康有為,不知道大家對他有多少了解,或許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康有為作為戊戌變法的發起者,他的名字甚至他的一生都跟變法二字緊密相連,這也是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

雖然康有為最初以英雄的姿態登上歷史的舞臺,最後卻淪為一介逃犯,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即使逃亡在外,他依然富可敵國,甚至無聊的時候在瑞典買了座小島,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座小島如今怎麼樣了呢?下面帶大家一起走進康有為的一生吧。

一、遇皇帝伯樂,成變法英雄

出生於官僚家族的康有為從小就一直專注於四書五經,致力於科考,希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有機會輔佐君王,有一番大的作為,但無奈當時的清政府已經開始走向了末路,上流官僚苛待百姓,私吞官糧軍餉,朝廷一片混亂。

維新變法的失敗以及西方的強盛讓康有為開始懷疑傳統的治國之道,二十二歲他開始離開自己的老師,接觸西方文化知識,一次次的遊歷更開拓了他的眼界,這讓他更加深刻的相信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於是開始召集志同道合之人,並開始講學,鼓動大家勇於變法,立志要改變維新變法不徹底的思想體系。

甲午戰爭之後,他越發覺得國家被瓜分之日近在咫尺,變法之事不宜再拖,於是趁著這年進京應試的機會,與一千餘人一起向光緒皇帝請願,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但是由於慈谿的暗中操作,皇帝並不知曉此事。所幸他中了進士,這才有了向皇帝進言的機會。

由於慈禧太后一直把守政權,皇帝只是一個傀儡,導致光緒皇帝也是不滿已久,一聽到康有為的變法,覺得是個不錯的機會,希望利用這次機會能夠做一回真正的皇帝,擺脫慈谿的控制。

對於康有為而言,這次召見無疑是他改變命運的一個轉折點,光緒帝就是能夠欣賞他的才華的知音和伯樂,他也一夜之間成為了婦孺皆知的變法英雄

二、清政府干涉,英雄數次變逃兵

名號雖然是有了,但是康有為卻沒有為變法付出全心全意,因為知道慈谿一黨不好惹,頗為機敏的他再變法之初就躲在天津的租界裡,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租界內的一切都是由外國人直接控制的,清政府不能隨便抓人,二是由於天津有海港,方便出事後逃往海外。

早在一開始,他就為自己想好了一切的退路,果不其然,變法失敗後,得知消息的他連夜就逃往了最近的日本,留下皇帝被軟禁、「戊戌六君子」被斬首示眾。

相比「戊戌六君子」的坦坦蕩蕩、大義凜然,康有為就沒有了變法帶頭人的氣節和擔當,只是一個敢做不敢當的懦夫,直到現在,人們對於康有為還存在著這是一個英雄的誤解,讓人不禁為替康有為抵罪的六君子感到惋惜。

到這裡,康有為的本性才算是整整暴露出來,如今大家僅僅以為他讓人憤恨的地方只有這些,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他最讓人痛恨的地方還要數他在國外的幾次「逃亡生涯」。

由於日本是鄰國,加上一直想要借清政府的旗號來掠奪我們國家的資源,所以還跟清政府一直維持著表面關係,得知康有為逃往了日本,便和日本政府交涉,希望交出康有為。

但是康有為這個老狐狸,再一次知道了消息,連夜乘船去了美國,誰又能想到前一秒還是全國讚嘆的英雄,下一秒就變成了狼狽的逃兵,就如同人生一樣,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意外和驚喜哪一個會先到來。

三、圈錢的「逃兵」

狡猾如康有為,怎麼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逃兵呢?逃亡日本期間,他一直拿自己是變法英雄這件事兒忽悠日本政府,由於消息不靈敏,日本政府也信以為真,一年多的「逃兵」期間,他竟是吃喝玩樂、樂不思蜀。

敗露後逃往美國,他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發愁,思前想後,自己好像也只有自己變法的名號最值錢,於是他開始招搖撞騙,打著要籌錢反抗清政府的旗號,他讓很多海外華人華僑捐款。

由於當時國內的形式混亂,戊戌變法的提出,讓人們看到了生的希望,而康有為也一直否認自己是逃兵,鼓吹說自己是為了養精蓄銳,再和清政府談判,一定要將舊中國的現狀改變掉,因此在人們眼中,他一直都是個一心為了國家人民、捨生取義的民族英雄。

無數華僑出來募捐,康有為覺得這是圈錢的好方法,於是由心生一計,索性成立一個保皇派,並設立各個分會,必須定期繳納足夠的會費才能入會,表面上這些錢財是用來拯救中國的,暗地裡卻都流入了康有為的口袋。

即使如此荒唐,入會的會員依然高達上百萬,康有為的生活也逐漸奢靡起來,各位讀者可以去網上搜索康有為在國外的照片,哪一張不是西裝革履,皮鞋鋥亮,頭髮一絲不苟?所謂的「逃兵生涯」甚至好過他在國內的生活,讓人不禁覺得諷刺。

有錢之後的他不僅在世界各地購置房產,更荒唐的是,他花了十億白銀在瑞典附近買下了一座小島,直接命名為「康有為島」,並在那裡生活了三年。

四、後續

不要看康有為這個人人品不怎麼樣,但是論享受的境界可是一等一的,平常生活中就對吃、穿、住、行、用的東西很挑剔,挑選東西的眼光也是很毒辣。

他所購買的這座小島地勢優越,處於目前瑞典的富人區,溫帶氣候,不冷不熱,還自帶海灘浴場,由於康有為買這個島已經超過了一百年,因此其使用權也被瑞典收回了,加上康有為居住時期修建了很多的中式建築,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有名的旅遊景點,並且給瑞典帶來了不少的收入,但是在這裡想提醒大家一句,旅遊可以,但是緬懷康有為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由於當年去瑞典的華人不多,康有為是第三個去瑞典的中國人,所以知道他這些所作所為的人並不多,後來隨著網絡的發達,這件事才重見天日,關於康有為,人們對他的評價有褒有貶

小結:

誠然,不能因為一件錯事就否定一個人,對於他當年的變法,我們是肯定的,雖然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道路,但出發點也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我們佩服他當初的智慧和勇氣,也肯定他的功績。

但是他招搖撞騙,逃往海外還不忘利用愛國人士的同情心,拿著國家和人民做幌子來騙取錢財,用這些錢財來享受去玩樂,這些我們也都是看在眼裡的,也是絕對不會原諒的,任何人不愛自己的國家,不愛自己的民族,看到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心裡卻只有自己,只有享樂,都是世人所不恥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康有為150萬買的私人島嶼,風景優美,如今成瑞典旅遊勝地
    為了鼓動海外華人加入保皇會,康有為開始了在世界各個主要國家進行演講和鼓吹。當康有為演講進行到了瑞典後,瑞典適宜的氣候,優美的風光,開明的政治吸引住了他。可能是為了在瑞典常住或者把這裡當作一個常去的旅遊地,康有為經過精心的挑選,最終看上了斯德哥爾摩海拔小鎮附近的一座小島,憑藉著的身份和影響力,康有為用兩萬八千克朗將這座美麗的小島全部買了下來。
  • 116年前,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島,如今小島發展得怎樣了
    1904年春,康有為逃亡至北歐的瑞典,突然被這裡迷人的風景所打動,當時便賦詩一首: 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
  •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取名北海草堂,如今怎樣了
    但上書並沒有送到光緒帝手中,但康有為通過了鄉試,於是康有為又借著入京應試的機會,聯名1300名舉人發動「公車上書」,但頑固派從中阻礙,光緒帝依舊沒有看到,不久放榜,康有為中進士,他入朝就職。
  • 100年前,康有為花了2億元在歐洲買下的島嶼,如今主權歸誰?
    花2億美金在國外買下島嶼,建「北海草堂」 說起康有為買島的經歷,源於在瑞典的週遊。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東南面的海濱小鎮,沙丘巴登(意為鹽湖浴場)地區,坐落著一個風景優美的小島。1908年,康有為遊歷到此地,驚奇地發現,這座小島環境十分宜人。
  • 康有為逃亡到美國,私吞救國捐款,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現在屬於誰?
    逃亡變成旅遊也就算了,在這期間,康有為還發展起了自己的事業,他開公司、辦企業、炒股票,甚至還耗費巨資在瑞典沙丘巴登地區買下了一座小島
  • 康有為曾用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10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變法失敗開始到1913年再次回國,一共過了15年,在這15年裡,康有為遊歷了世界許多國家,由於一路有人資助,所以倒也過得十分瀟灑。逃亡變成旅遊也就算了,在這期間,康有為還發展起了自己的事業,他開公司、辦企業、炒股票,甚至還耗費巨資在瑞典沙丘巴登地區買下了一座小島。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在海外買私人島嶼,如今這「康有為島」歸誰?
    在1899年,清政府與日本交涉,不準康有為留在日本,於是康有為開始他的世界演講之路,也是在這時買下瑞典的一座無人島嶼。 1904年,康有為在去歐洲的時候,被那裡的風光所吸引,於是在瑞典買下一座私人島嶼。他在日記中曾經描述這裡有眾多的島嶼,山中有城市,城市中又有山,想要遷徙定居在這。
  •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島,三年後離開,最後這島歸誰了?
    他在遊記中寫道:「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康有為花了150萬買下了斯哥德爾東南沿海地區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建立裡中國式的園林,取名「北海草堂」。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8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怎樣了?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8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怎樣了?《苟子·宥坐》:「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迭者志不廣。」 中國有句古語,「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大思想者往往需要相當長的一段退隱生活,以便韜光養晦,象達摩禪師那樣,面壁九年,產生出新思想,悟出新禪機,再用它們來啟發人類。
  • 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時間,從古至今都是值得讓人深思的話題,可如今我們的想要了解的不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更像是一場跨時空的談話,去了解一位在歷史書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古人,在我們看來曾經老舊的思想在時間的醞釀之下,與現代的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碰撞?他就是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 100年前,一位中國「聖人」買下瑞典一座島,如今怎麼樣了?
    ▲ 康有為島百年前,不正是中國最風雨飄搖的時候嗎?在那個年代,歐洲本就是天堂般的存在,更何況冠冕歐洲的瑞典。康有為帶著家人四處遊覽,發現瑞典山水幽勝,島嶼秀麗,著實是個好地方。當他到東部海域遊玩時,發現了一座清幽至極的島嶼,恍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康有為當即決定暫停流亡的生活,把島買了下來。「棲棲無所,買山隱焉,名曰避島,號曰北海廬。」
  • 康有為逃亡海外時,花巨資買了瑞典一座島,現如今怎麼樣了?
    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還有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以及改革政治制度的變法運動。雖然這是變法的核心理念,但是在這場變法的背後還隱藏著一起政治風波。我們知道1912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正式宣布滅亡。但其實當時的賻儀年僅6歲。實際上清朝最後一個實際掌過權的人,只有慈禧。慈禧之所以能夠掌權全都是因為光緒這個傀儡皇帝。
  • 百年前,康有為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這個島歸誰管?
    康有為,是我國近代歷史當中一個非常「虎頭蛇尾」的人了。在他剛剛出來的時候,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活動,在當時成為風雲一時的「進步人士」;然而變法失敗後,他就幾乎消失在了中國近代的歷史當中。其實他倒並沒消失,只是影響力下降而已,他後面還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嶼,100多年前過去了,如今這島歸誰管轄呢?
  • 1904年,康有為在外國購買了私人島嶼,現如今這座島歸誰
    國門洞開,於是許多具有危機意識的中國人紛紛站起來,要拯救中華,其中有一個叫康有為。他後來還憑藉在海外的大肆宣傳,完成了資本累積,在外國買入一座島嶼!正文康有為於1904年花巨資買了一座島嶼,那他這個錢是從哪兒來的呢?這還得從他參與一系列改革事件說起。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億美金,買下歐洲一座島,如今主權歸誰?
    而康有為是被光緒帝保住的,並在事發前三天出逃。戊戌變法時,光緒帝擔心變法有變,經過艱難思考,最終決定派康有為遠行去上海辦事。康有為初時還不明其意,直到後來收到了光緒帝的衣帶詔才明白變法失敗,於是踏上了遠渡重洋的遊船。本來以為只是出行辦事的康有為,帶了一些盤纏,並在上海受到了當地官員的友好接待,因此他遠渡重洋前往歐洲逃亡時,是攜帶了很多錢財的。
  • 康有為百年前,曾在瑞典買了座島,如今領土權屬於哪個國家?
    其中康有為屬於後者,組織參與了「戊戌變法」。 世人皆知,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康有為逃亡海外,但大多數人卻不知他避難時,還在瑞典買了座島,緊接著問題來了,如今它的領土權屬於哪個國家?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花巨資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現如今啥樣了
    這些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持,康有為從哪裡得到錢?一位網民說:「康有為通過欺騙中國人而發了大財,」儘管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康有為確實可以「作弊」, 1899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的驅逐,康有為率領弟子前往加拿大。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億美金,在歐洲買了一座島,現在主權歸誰?
    而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到今天的主人公,維新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一康有為,他的仕途、商路、革命道路都頗具傳奇色彩,他甚至還曾在100年前買下了一座歐洲的島嶼,他是怎樣買下的這座島嶼?如今是怎樣的一番面貌?這些故事都值得一一講述,或許看完更能夠了解康有為這個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 康有為曾經在瑞典花150萬買私人島,100年過去了,這島現在怎樣?
    隨後,康有為在國外打著振興中華的旗號在各國活動。不久康有為開始了他在歐洲的旅程,並一路北上,來到北歐國家瑞典,而當時,康有為是中國第三個來到瑞典的人,他的心中懷著一腔熱情。
  • 康有為流亡時,不但不艱苦,還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
    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十分出名的一個人物,他與梁啓超等人在甲午戰敗之後發動公車上書,要求皇帝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隨後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他們發動了戊戌變法,雖然戊戌變法只有百日,但這場思想的變革對於中國影響巨大。康有為和梁啓超也因為這件事被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