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為什麼要到唐朝請和尚

2020-12-15 上遊新聞

在鑑真東渡日本之前,佛法早已東傳日本。

公元720年的唐朝官修正史《日本書紀》記載了佛教傳入日本的過程:欽明天皇十三年(552年),百濟國聖明王將佛陀的銅像、幡蓋和經卷傳入日本,但倭國內部對於能否信仰佛教,意見並不統一。

反對者大臣物部尾輿和中臣鐮子說:「我國向以天地社稷百八十神,春夏秋冬,祭拜為事,方今改拜蕃神,恐致國神之怒。」而其同僚蘇我稻目卻堅稱,既然「西蕃諸國」都對佛教以禮相待,「豐秋日本」豈有「獨背」之理?天皇最終同意蘇我氏在自己家中供奉佛像。

用明天皇二年(587年),日本發生政變,主張「崇佛」的蘇我氏藉機消滅了主張「排佛」的物部氏,並擁立崇峻天皇,掌握了實權。五年後,蘇我氏又暗殺崇峻天皇,改立推古女皇。推古女皇又任命用明天皇次子聖德太子為攝政王。聖德太子與蘇我氏站在同一陣線,在蘇我氏的支持下,同為佛教徒的聖德太子,開始大規模推動引進包括佛教在內的東亞大陸文化,以求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權勢,挽救社會危機。佛教最終在日本列島站穩了腳跟。

在其後的歲月裡,眾多佛教流派通過遣唐使、留學僧等途徑,進入日本。但顯而易見,日本佛教體系最初並不完整。

日本養老元年(717年)制訂了《養老律令》,其中專闢一節《僧尼令》,對僧尼的行為、活動、戒律進行了詳細規定,把宗教活動嚴格限制在寺院範圍內,防止佛寺有任何的世俗特權。此令對剃度也有相應規定,嚴禁私自剃度為僧尼,知情者隱匿不報要同罪處分。

為何要禁止私自剃度呢?因為根據律令,僧尼具有一定的免稅權,出於對國家利益的考量,就必須限制僧尼的數量,防止有人鑽法律空子逃稅。然而,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完善的佛教戒律,雖然出臺了《僧尼令》,但妄圖逃稅的「私度僧」還是層出不窮,一些僧人又不守清規,敗壞山門,屢屢引發官民不滿。

因此,為維護國家政治體制的運轉和社會安定,日本急需一位大德高僧前來設立戒壇,整頓戒律,規範僧尼出家的體制。

大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來我國留學。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請鑑真去日傳戒,為日本信徒授戒。

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犧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失敗,終在第六次,天寶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鑑真率弟子40餘人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經太宰府、大阪等地,於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現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鑑真實現了東渡宏願,被日本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和尚為什麼能喝酒吃肉結婚生子
    6世紀,中國佛教經朝鮮傳入日本。佛教入日本有公傳與私傳兩說。私傳說指繼體天皇十六年(522)漢族移民司馬達由中國到日本,在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當地人皈依禮拜。公傳說指欽明天皇十三年(542)或說欽明天皇七年(538),百濟使者攜經像到日本朝廷,從此佛教在上層社會流行。
  • 都說和尚禁止結婚,佛教從中國傳到日本,為何日本和尚可以結婚?
    其實不是,日本和尚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娶妻生子,還真是有歷史傳統的,想要弄清這一問題,自然要從佛教的普及歷史談起。當年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之後,先是傳入中國,在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然後又經朝鮮半島傳入了日本,這裡面有著一個逐漸傳導的過程。
  • 日本歷代女天皇解密
    推古天皇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女天皇,繼位時正值日本皇室風雨飄搖之際。當時朝中有蘇我氏和物部氏兩大政治勢力,為爭奪天皇控制權不共戴天。蘇我氏首領叫蘇我馬子,年輕帥氣喜歡腰上別著刀,物部氏的族長物部守屋便嘲諷他像一隻中了箭的鳥。
  • 日本和尚為什麼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生子?
    美和尚們也是很迷幻,小編也是不太懂欣賞……好了,言歸正傳。日本和尚為什麼可以吃肉喝酒,還能娶妻生子呢?這個法律給日本民眾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很長的歷史過程中,日本是神道與佛教合併在一起接受民眾的膜拜,但是這個政策一出,則等於要求和尚們從信奉釋迦牟尼,叛變為信奉天照大神。而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樹立明治天皇的絕對權威,因為當時明治天皇被宣傳成是天照大神的化身。
  • 鑑真和尚6次偷渡日本,天皇親自迎接,死後坐化奉為日本「國寶」
    他到日本宣傳法律,受到日本人民的欽佩。」江戶時代的著名詩人松下芭蕉說:「我想為我的老師收集更多的東西,擦乾眼淚。這顯示了他對建鎮深深的愛。這首詩為什麼寫在建鎮1200周年紀念日?原來,1980年4月,在日本坐了1200人之後,簡真大師的乾漆像被運回了家鄉揚州大明寺。在這一天,有許多信徒前來拜訪。
  • 日本禪宗大師一休哥,一個和天皇擦肩而過的日本和尚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一休是日本後小松天皇的兒子,他媽媽一生的願望就是殺了他的爸爸,一個奇葩的家庭組合,因為刺殺失敗,藤原照子逃出宮廷,生下了一休宗純沒辦法當時的日本皇室處於分裂狀態,想來也是可笑,連飯都吃不飽的皇室還在玩分裂,一休在京都安國寺出家!當時的幕府將軍足利義就是為了讓一休這一脈徹底停擺,可是沒有想到一休哥是個花和尚。而且按照當時的日本佛教現狀,出家和後代並沒有矛盾,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大家都是靠著佛祖吃飯而已,夥食還不錯。
  • 首次揭秘:日本和尚娶妻生子真相
    在日本,和尚是一個非常安定的職業,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這與日本歷史上的政策有關。因為職業太好,日本的僧侶也往往被假冒,有些新興宗教甚至要求信徒捐贈個人財產。華聲在線日前登載橋本隆則的文章「娶妻生子是日本僧侶的權利」: 以前,日本最好、最賺錢、最安定的職業是什麼?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是我認為是做和尚。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日本和尚不用納稅。
  • 要感受唐朝的繁華,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去日本的奈良排隊?
    作為現代人來說,要了解一個朝代的實力,亂世看武器和生產工具,盛世則看娛樂文化產物。所以要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華,我們可以從唐朝遺留下來的文娛遺物作為參考。而許多文物愛好者表示,如今要感受最豐富、最準確的唐朝建築和文物,必須到日本奈良。
  • 同是佛門弟子,為什麼日本和尚不禁喝酒吃肉,甚至可以娶妻生子?
    推崇佛教的聖德太子日本佛教的傳播,聖德太子功不可沒,但聖德太子為什麼要大力弘揚佛教呢?其實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宮鬥。(佛教人才水平層次不齊,讓日本統治者萌發了請中土大唐的佛教大師前來傳法的想法)與佛教規模飛速發展相對的則是日本佛教人才的匱乏,日本對於佛教的引進僅限於百濟、高句麗等地,僧人水平層次不齊,佛理學說道聽途說,五花八門,要是您看破紅塵想當和尚,如何剃度,怎樣皈依,要遵守哪些清規戒律,吸了二手菸的日本僧侶們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 為什麼日本和尚可以肉食妻帶?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和尚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者,平生常伴青燈古佛;要是浪漫一些的話,會天馬行空幻想和尚是隱逸佛宇的武林高手......無論怎樣,和尚大抵是遠離塵世的人。然而在日本,和尚娶妻、食肉、喝酒樣樣皆可,混入萬丈紅塵,「大隱隱於市」。21世紀,日本和尚更是花樣百出,玩音樂、開酒吧、電音誦經、機器人超度、出版美男和尚圖鑑,樣樣轟爆中國人的認知,讓你三觀碎一地。敢情日本和尚的畫風這麼清奇?
  • 日本天皇名號竟來自武則天,看唐朝是如何完美徵服日本的
    眾所周知,日本自1945年戰敗後,被美軍佔領6年,之後便成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然而,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中日關係,就和現在的美日關係一樣。那段時間,就是唐高宗統治的大唐。現代的一些日本歷史學家,稱呼那段歷史中的日本為」大唐的兒子」。就連日本人人敬仰的天皇的稱號,也是來自大唐。
  • 中國古代的皇帝換了一姓又一姓,而日本天皇為什麼可以一直留存?
    過去,我一直有個疑問,一是日本的天皇為什麼能世代相傳,我們中國的皇帝卻是換了一姓又一姓?二是為什麼日本能夠保留天皇,我們中國卻是徹底消滅皇帝?原來,日本的天皇與我們中國的皇帝並不是一回事。雖然在我們唐朝時,日本開始大化改新,他們「試圖仿照中國唐朝,把日本改變成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並引進了中國的帝國組織體制。但在引進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便把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做了重大改變。通史指出 ,公元1世紀末,日本天皇帶領邪馬臺氏族徵服其它氏族,建立了一個鬆弛的政治和宗教的霸權,從那時到現在,天皇已有千年歷史。
  • 比起中國和尚的吃齋、念佛、燒香,為什麼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
    在唐代,雖然並沒有和尚不能娶妻生子的明確規定,但是一旦發現和尚們娶妻生子,那麼當事人會被罰作苦役。到了宋朝開國之時,宋太祖趙匡胤更是明確規定,道士與和尚都不許結婚。到了明朝,對和尚娶妻生子的規定更是嚴苛,如果和尚娶妻被發現了,可以「亂棍打死」,術語叫「捶死勿論」。
  • 日本這個寺院比故宮還雄偉,鑑真和尚曾在此為女天皇授戒
    有個說法是&34;,確實,日本遺留下來的唐代建築不勝枚舉;奈良古稱平城京,在公元710年到794年間曾經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有眾多的名勝古蹟,今天要說的東大寺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
  • 鑑真:六次東渡日本的唐朝和尚,你不知道他一生的磨難有多大!
    733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到達長安。榮睿、普照兩位日本和尚打卡籤到後,去找前輩阿倍仲麻呂請教留學心得。阿倍的中國藝名叫晁衡,不光擔任唐朝的七品公務員,還經常和李白、王維等文化界名流喝酒談心吹牛逼。普照沒心思聽他解析唐詩,只想肅清日本佛界的烏煙瘴氣。
  • 《朝五晚九》:憑啥日本和尚能結婚
    想法很好,但由於日本當時農業生產力不行,唐朝的稅率照搬到日本後一下子變得讓人難以承受,而崇佛的推古天皇曾經下令僧人可以免稅,這麼一搞,覺悟不高的日本老百姓恨不得全體都出家了。到了公元8世紀,高句麗使者訪問日本,看到的已經是「僧尼半天下」的奇觀。如此龐大的僧眾群體,濫竽充數者當然甚多,大量動機不純的「出家人」在寺裡喝酒吃肉,僧尼合宿,尼姑懷了孩子就回家待產,等奶完孩子就回來繼續念佛(躲稅)。
  • 日本人為什麼離不開天皇
    作為一個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現代化國家,這些日本人當然不至於沒有科學常識,但為何在天皇的事情上,這麼容易「感情用事」呢? 而日本,又何以一定要保留天皇呢? 日本年輕人的表情是從茫然到驚訝。 不知道天皇制的存在,是否就是天皇制存在的最大理由? 江戶時代的人幾乎沒有人知道還有天皇的存在。他們只知道將軍的存在。從一代到十五代,他們能熟記。翻轉這個局面的是明治天皇。他在位期間向日本全國各地行幸了40多回。到處走訪,到處留下紀念物——靈的權威。
  • 在平安時代後期,掌握實權的為什麼會是日本的太上天皇?
    日本在唐朝模仿中國的皇帝將大和朝的君主從「大王」改成了「天皇」,同時也模仿中國的太上皇而出現了太上天皇。根據史書記載,日本至今共有五十八個太上天皇(簡稱「上皇」),明仁天皇是最新的上皇。有意思的是,在日本天皇逐漸淪為傀儡的平安時代後期,日本的上皇(上皇出家則稱「法皇」)卻控制了全國最高實權,這便是「院政時代」。那麼在平安時代後期,掌握實權的為什麼會是日本的太上天皇呢?在傳統印象中,天皇從平安時代中期淪為無權的傀儡,幕府時代更是連朝廷都淪為傀儡。
  • 日本天皇和唐國強老師,誰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30日,在日本被稱為「最後的平成之日」,這一天,即將退位的平成天皇明仁身穿天皇正裝「黃櫨染御袍」在皇居完成一系列儀式之後宣布退位。
  • 活動預告 | 日本人為什麼依舊需要天皇?
    活動預告 | 日本人為什麼依舊需要天皇?但農家出生的人能當上天皇嗎?也就是說菅義偉如果放棄當首相,他能繼任日本的天皇嗎?顯然不能。那為什麼不能。因為天皇家是萬世一系的。但真得是萬世一系的嗎?從第一代的神武天皇到今天的第一二六代的德仁天皇,都出自一個血脈嗎?顯然不是。但非天皇家的人為什麼又能當上天皇?從這一意義上說將來日本天皇家,也能讓外來人當天皇嗎?顯然又不能。那天皇家將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