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卻……

2021-01-15 醉倒溫柔鄉色粉

歷史上的皇帝,出身平民階級的不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身還做過乞丐,另一位則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好壞參半,這又是為何呢?

劉邦建國稱帝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集中精力,削除異姓諸侯王,加強中央皇權。而其中就包括大部分和他一起起義到建國的開國功臣,比如臧荼、張敖、彭越、韓信、英布等等。後來,劉邦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

成功後,你就誅殺功臣,這是劉邦一直為我們詬病的一個黑歷史。劉邦建國後有8年時間都在處理這一件心頭的大事,而漢初三大將,則成了劉邦的「開胃菜」。

首先是齊王韓信,眾所周知,韓信是劉邦能擊敗項羽,取得楚漢戰爭勝利、平定天下的關鍵人物,劉邦能登上帝位,不能說都是韓信的功勞,但沒有韓信,劉邦很大程度上登不上帝位

一開始,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抓來問罪,韓信苦口婆心哭訴:「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一番肺腑之言,博得了劉邦的感動,就放過他,降級為淮陰侯。這讓韓信懷恨在心,真的開始謀反,最後呂后採用了蕭何的主意,將韓信誘騙入宮抓捕誅殺,留下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絕唱。

再來就是梁王彭越,漢初三大將之一,彭越早期率兵臣服劉邦,拜魏相國,封建成侯,協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

彭越其實沒謀反之心,手下總是蠱惑,蠱惑不成就去告發彭越,被抓後,劉邦念及舊情,赦免他,貶為平民,但彭越在流放路上遇到呂后,他自己作死還去找呂后哭訴,呂后假意帶彭越回來,其實是為了唆使劉邦斬草除根,最終彭越難逃一死。

最後,漢初三大將只剩下淮南王英布了。

韓信死後,彭越被剁成肉醬,劉邦還把肉醬裝好分別賜給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獵,看到肉醬,特別害怕,於是起了反叛之心。他覺得韓信和彭越,這兩個能打的都死了,劉邦也老了,自己是最牛的了,但最後還是戰敗而逃,不是被劉邦殺死的,而是死在了逃亡路上,被平民所殺。

漢初三大將軍都被滅了,其餘更是小菜一碟,包括從小一起玩耍的「好基友」盧綰也未能倖免,最後劉邦還對一直忠心耿耿的老朋友蕭何起了疑心,機智的蕭何設法自汙聲名以躲過一劫,在劉邦去世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為他是呂后的妹夫,後來劉邦去世,就此作罷。

至此,從劉邦起義開始一直追隨他建國的好友、功臣、大將,都無一倖免,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劉邦為何會如此地「忘恩負義」?

這也許就是作為帝王的無奈,劉邦出身平民,一路打怪升級到帝王,等級跨越太大,心性自然不能再像以前在農村那樣隨性,他要考慮到國家的鞏固,要考慮後世劉氏王朝的繁衍,也許有些無奈,但在當時,不得不為。

相關焦點

  • 劉邦作為一個開國皇帝,為何後人對他的評價極其糟糕?
    劉邦怎麼說也是大漢朝的建立者,一個鼎鼎有名的開國皇帝。但是在後世當中留下的名聲卻極其糟糕,說來讓人感到十分不解。其實說實話,這個人在用人方面還是有一定才華的,要不然當年也不會成功。只不過有自己擅長的一面,也有自己糟糕的一面,而之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不是很好,是因為他的身上有這些爛習慣。
  • 他是大地主出身,卻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當眾燒掉自家地契
    提起農民運動領袖,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人一定是毛主席,但其實在上個世紀初,還有一個人和毛主席齊名,這個人就是澎湃。毛主席對澎拜的評價非常高,說他是「農民運動大王」,瞿秋白也將其稱為是「中國農民運動第一個戰士」。但有意思的是,澎湃其實是大地主家庭出身。
  • 劉邦作為一個開國皇帝,為何後人對他的評價極其糟糕?
    劉邦怎麼說也是大漢朝的建立者,一個鼎鼎有名的開國皇帝。但是在後世當中留下的名聲卻極其糟糕,說來讓人感到十分不解。其實說實話,這個人在用人方面還是有一定才華的,要不然當年也不會成功。只不過有自己擅長的一面,也有自己糟糕的一面,而之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不是很好,是因為他的身上有這些爛習慣。第一,作為一個皇帝,他好色的程度真的很高。當年自己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呂雉就已經陪伴了他很多年,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兩人的感情其實還不錯,也有過一個兒子名為劉盈。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母系過渡到父系後,只有尊貴的人才有"姓",並且"姓"都是由部落首領賜予的,《山海經》中稱這些地位尊貴的人為神靈,神靈繁衍後人,必然會賜姓給後代,經過代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姓氏。 在上古時期,有幾位神靈他們後人所用的姓氏,成為了歷史上最能出皇帝的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隋煬帝的功與過,客觀評價,他還是做了很多功績,恩澤後人
    導讀:隋煬帝的功與過,客觀評價,他還是做了很多功績,恩澤後人皇帝,想來這個詞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感慨。在我們悠久的歷史中,自始皇帝創立皇帝制度以來,前前後後共有四百零六位皇帝。說這四百多人決定了我們民族的歷史好像也不為過。
  • 六大霍元甲扮演者,第一個出家,他最經典卻被霍家後人告上法庭!
    六大霍元甲扮演者,第一個出家,他最經典卻被霍家後人告上法庭!黃元申演繹的霍元甲一身正氣,後來貌似因為情感糾葛一度出家,現已還俗隻身在美國生活。梁家仁出演了電影《霍元甲》,武打動作雖然很好,但受限於形象有些兇神惡煞。現在翻出來看,比比現已過不惑之年的梁家仁,還是別有味道的!
  • 毛澤東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的皇帝,被稱為「成語大王」
    文/臉譜君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稱帝之後以柔術治理國家,面對斷壁殘垣的國家現狀,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開創了東漢的光武中興。毛澤東評價他「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 一個飽受爭議的庶民皇帝,是什麼讓他建立了大明王朝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好幾百位,他們的一生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有許多非常平庸沒有什麼作為的皇帝,也有許多的昏君誤政誤國的,但是那些一生有著大的作為的皇帝一樣不在於少數,今天說的這個皇帝和別的不太一樣,其他的大多都是出身顯赫,但是他卻是從庶民做起,並且生平有錯也有功被後人飽受爭議,那麼是什麼讓他建立起了大明王朝呢
  • 他父親是錢王,1歲便是清朝一品官,但他卻創造中國「另類」第一
    小編只舉一個例子,大奸臣和珅,他就利用手中的權力來中飽私囊,可是最後的結果是一條白凌,讓他喪了性命。有沒有人(皇帝除外)一生下來,不僅荷包裡有花不完的錢,而且手裡還握有巨大的權力,在晚清的中國,真的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王鴻圖。
  • 梁山一百零八將他第一個出場,他的歷史原型竟然還自稱過皇帝
    梁山有一百零八將之多,既然有這麼多,就有第一個上山的人,第一個戰死的,第一個辭官的,第一個上山的將官。而這裡要說的則是在在《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誰是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呢?他就是九紋龍史進。他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排第二十三位,是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上應天微星。
  • 難道他也用了洪荒之力,這個皇帝他應該當得很滿意
    說這個話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馬雲。劉邦的一生可以可以說是一部創業史、一部厚黑學、一部兵書、一部外交攻略、一篇童話、甚至一首詩,就像他的《大風歌》一樣:「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豪情萬丈!劉邦的故事很驚豔,他48歲才起家,從平民做到皇帝只用了7年時間。
  • 一代軍神評價他,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他也被稱為「常勝將軍」
    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之後,粟老總被委任為新四軍的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的司令,兼政治委員,1943年3月在粟老總指揮的車橋戰役中,他的部隊就殲滅了日軍的三澤大佐的侵華日軍,擊斃460人摧毀了日軍的碉堡50座,在全國第一個進入局部反攻態勢,當時的蘇中位於整個中國解放區的東南前哨。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後人對他的評價判若兩人
    因為南宋的皇帝要告訴大家,這場大禍是王安石搞得,這個鍋就由王安石來背,皇帝只是受了蒙蔽。著名的大儒朱熹評價王安石的變法,說是群奸肆虐,流毒四海,為什麼朱熹會對王安石做出這樣的評價呢?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山陰公主劉楚玉說了一段話,於是他的皇帝弟弟給她送了30個面首
    歷史上,對於山陰公主劉楚玉的評價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當時劉宋王朝的「皇族第一美人」,另外一個就是「非常放蕩」。顯然,對於第一個評價是讚美的,畢竟人人都愛美,但第二個評價就絕對是負面的了。那麼,山陰公主劉楚玉到底做了什麼才會被後人如此評價呢?
  • 他是被後人稱為「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三千死士一戰定天下
    說到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幾乎每一個朝代都經歷從繁盛走向敗落的過程。其實在小朝看來,每一個朝代建立的初期是最為困難的。大部分的開國皇帝,他們都是要經歷九死一生的抗爭,才得到自己想要的天下。在這些開國皇帝當中,大部分的皇帝都會在自己的國家局勢穩定之後,將陪伴自己東徵西討得功臣一一殺害。
  • 皇帝把他比作諸葛亮,後人卻把他比作司馬懿
    諸葛亮被稱為淡泊寧靜的「臥龍」,而司馬懿被形象比喻為蓄勢待發的「潛龍」,兩種人看似別如天壤,黑白立判,實則到了現實中,兩種人還真不好區別。諸葛亮死後不到八十年,也就是司馬懿死後六十年,東晉就出了這樣的一個奇人。此人的志向、功業和能力都很出眾,一度被皇帝比作諸葛亮,然而後人對他的評價卻不高,甚至把他視為司馬懿第二。
  • 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叛軍首領殺死他卻認他做親爹...
    他有一個兒子叫做鄭信,是清朝雍正十二年出生,這孩子十分機靈。在一次達官顯貴的宴會上,鄭信被暹羅的財務大臣看中,鄭鏞也不缺這一個兒子,便順水推舟將他送給這位大臣做養子。鄭信精明能幹,精通漢語和泰語,做事幹練得力,暹羅朝野上下都很喜歡他。但是當時暹羅處於班普鑾王朝末世,鄰國緬甸太過於強大,並於1767年攻破首都大城,吞併了暹羅。
  • 歷史上滅九族已經是重罪,被滅十族的他,為何得到後人的讚賞
    當然,歷史上也沒大家看到的作品中那樣,動不動就是誅九族,能夠真的被誅滅九族的人還是非常少的,除非犯了最大的罪,比如謀反才會有這樣嚴重的處罰。否則也會被後人冠上殘暴君主的名聲。不過在歷史上,卻有一個被誅殺了十族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就是方孝孺。
  • 他被稱為西域之音,創造了歌壇奇蹟,而那英說他的歌都是農民在唱
    刀郎的歌聽起來有一種滄桑的感覺,聽他的歌像是行走在大漠之中,有獨特的韻味。刀郎在2004年創造了音樂歌壇的奇蹟,可以說是大陸歌曲的獨特成功。刀郎的成功是人們預想不到事情。為什麼刀郎在成功的的情況下不開演唱會,但他在六七年後的最佳時間錯過之後才開始巡演?刀郎的解釋讓我們普通人是無法理解的。當《2002年的第一場雪》倍受歡迎時,他在新疆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 朱五四他只是一個普通農民,但他卻培養出了中國最牛的農民皇帝!
    朱五四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他有生之年從未設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吃飽飯,能夠穿上一身得體的衣裳,不僅他不敢想,跟他同處一個時代的所有人都不敢想,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元朝末年,當時的統治者昏庸無道,天下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