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的時候,在家裡吃野菜;有錢的時候,在酒店吃野菜……
文/鴻鵠【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說起嶽飛,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中華民族偉大的抗金英雄,但是無奈英雄短命,被小人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至死,後人後來建造了嶽飛祠,在祠堂前築銅製秦檜跪像,受世人辱罵。嶽飛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嶽飛從小就喜歡讀兵書,先後跟隨縣裡有名的武術師傅學習武藝,不到二十歲就已打遍縣中無敵手了。而且他天生神力,小小年紀就能拉開大弓。嶽飛一生參加四次,但是前三次都不如意。第一次參軍的時候嶽飛剛剛二十歲。他當時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但是作戰勇猛,被任命管理百名騎兵。但是不久嶽飛的父親就因病病逝了,嶽飛就辭職回家為父親守孝。
第二次參軍的時候是他辭官回家第二年。當時嶽飛的家鄉發生了大水災,百姓民不聊生,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命生活,嶽飛家裡也是如此。於是本應該在家守孝三年的嶽飛迫於生計再次參軍。這次參軍後的嶽飛驍勇善戰,但是朝中掌握實權的人出爾反爾,惹怒了金軍,於是金軍大軍壓境,宋軍不敵。嶽飛帶兵突圍後返回了家鄉,但是回到家鄉的嶽飛看著自己的家鄉也是千瘡百孔,本來想投軍抵抗敵軍,但是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和妻兒,就不忍離去。但是嶽母是一個通明的人,他鼓勵嶽飛要努力報效國家,於是在嶽飛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字用來勉勵他。嶽飛將母親的教誨記在心中,含淚揮別家人,再次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嶽飛這次投奔到了趙構門下。起初趙構還在積極抗金,而且嶽飛高深的武藝和勇猛得到了很好的顯露。嶽飛在與金軍的戰鬥中越戰越勇,很快就因為赫赫戰功升為了修武郎,統帥一方人馬。但是後來即位皇帝的趙構對金政策發生了轉變,開始器重投降派,而且竟然想要借「南巡」的名義躲避戰禍。嶽飛知道此事後大為憤慨,二十五歲的嶽飛不管自己身份低微,向趙構上書。但是嶽飛的一片忠心沒有得到趙構的賞識,他被冠以越職上書革除軍籍,逐出了軍營。但是嶽飛並沒有因為此事而動搖自己報效國家的決心,他隻身一人北上投奔了當時的抗金將領張所。
張所聽說了嶽飛的悲慘遭遇後,對嶽飛很是同情,張所發現嶽飛見識非凡,武藝高超,於是決定破格提拔他為統制。但是此時的趙構等投降派為了向金人乞求和平,暗中打壓朝中的抗金勢力,曾經提拔嶽飛的張所也被陷害,發配到了邊疆。嶽飛一部因為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為了抗金前線的一支孤軍。嶽飛後來在抗金戰鬥期間,努力發展自己的勢力,組建了一支驍勇善戰,忠貞愛國的「嶽家軍」。這支軍隊的出現,有力地阻止了金軍南下的步伐,令金軍聞風喪膽,而且嶽飛也發明了許多針對金軍的戰術,使得金軍在與嶽飛部隊作戰中損失慘重。嶽飛帶領部下四處徵戰,收復了很多失地。
但是嶽飛所做的這一切都被奸臣秦檜看在眼裡,他怕嶽飛功高蓋主,奪走了自己目前的地位,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趙構說嶽飛的壞話。在嶽飛對抗了金軍之後,金軍的實力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在紹興十一年,金軍已經沒有實力消滅南宋了,於是提出想要和南宋議和。南宋看到局勢轉變,於是大力打擊抗金將領,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嶽飛。金人首領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信中說,殺掉嶽飛,那就和你們議和。嶽飛先是被剝奪了兵權,又被秦檜屢次陷害,最後趙構竟然同意了秦檜提出的嶽飛莫須有的罪名,賜死嶽飛,嶽飛最終在大理寺中被殺害。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