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精忠報國戎馬一生,敵不過小人讒言陷害忠良

2020-12-15 塵封之歷史

沒錢的時候,在家裡吃野菜;有錢的時候,在酒店吃野菜……

文/鴻鵠【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說起嶽飛,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中華民族偉大的抗金英雄,但是無奈英雄短命,被小人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至死,後人後來建造了嶽飛祠,在祠堂前築銅製秦檜跪像,受世人辱罵。嶽飛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嶽飛從小就喜歡讀兵書,先後跟隨縣裡有名的武術師傅學習武藝,不到二十歲就已打遍縣中無敵手了。而且他天生神力,小小年紀就能拉開大弓。嶽飛一生參加四次,但是前三次都不如意。第一次參軍的時候嶽飛剛剛二十歲。他當時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但是作戰勇猛,被任命管理百名騎兵。但是不久嶽飛的父親就因病病逝了,嶽飛就辭職回家為父親守孝。

第二次參軍的時候是他辭官回家第二年。當時嶽飛的家鄉發生了大水災,百姓民不聊生,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命生活,嶽飛家裡也是如此。於是本應該在家守孝三年的嶽飛迫於生計再次參軍。這次參軍後的嶽飛驍勇善戰,但是朝中掌握實權的人出爾反爾,惹怒了金軍,於是金軍大軍壓境,宋軍不敵。嶽飛帶兵突圍後返回了家鄉,但是回到家鄉的嶽飛看著自己的家鄉也是千瘡百孔,本來想投軍抵抗敵軍,但是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和妻兒,就不忍離去。但是嶽母是一個通明的人,他鼓勵嶽飛要努力報效國家,於是在嶽飛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字用來勉勵他。嶽飛將母親的教誨記在心中,含淚揮別家人,再次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嶽飛這次投奔到了趙構門下。起初趙構還在積極抗金,而且嶽飛高深的武藝和勇猛得到了很好的顯露。嶽飛在與金軍的戰鬥中越戰越勇,很快就因為赫赫戰功升為了修武郎,統帥一方人馬。但是後來即位皇帝的趙構對金政策發生了轉變,開始器重投降派,而且竟然想要借「南巡」的名義躲避戰禍。嶽飛知道此事後大為憤慨,二十五歲的嶽飛不管自己身份低微,向趙構上書。但是嶽飛的一片忠心沒有得到趙構的賞識,他被冠以越職上書革除軍籍,逐出了軍營。但是嶽飛並沒有因為此事而動搖自己報效國家的決心,他隻身一人北上投奔了當時的抗金將領張所。

張所聽說了嶽飛的悲慘遭遇後,對嶽飛很是同情,張所發現嶽飛見識非凡,武藝高超,於是決定破格提拔他為統制。但是此時的趙構等投降派為了向金人乞求和平,暗中打壓朝中的抗金勢力,曾經提拔嶽飛的張所也被陷害,發配到了邊疆。嶽飛一部因為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為了抗金前線的一支孤軍。嶽飛後來在抗金戰鬥期間,努力發展自己的勢力,組建了一支驍勇善戰,忠貞愛國的「嶽家軍」。這支軍隊的出現,有力地阻止了金軍南下的步伐,令金軍聞風喪膽,而且嶽飛也發明了許多針對金軍的戰術,使得金軍在與嶽飛部隊作戰中損失慘重。嶽飛帶領部下四處徵戰,收復了很多失地。

但是嶽飛所做的這一切都被奸臣秦檜看在眼裡,他怕嶽飛功高蓋主,奪走了自己目前的地位,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趙構說嶽飛的壞話。在嶽飛對抗了金軍之後,金軍的實力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在紹興十一年,金軍已經沒有實力消滅南宋了,於是提出想要和南宋議和。南宋看到局勢轉變,於是大力打擊抗金將領,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嶽飛。金人首領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信中說,殺掉嶽飛,那就和你們議和。嶽飛先是被剝奪了兵權,又被秦檜屢次陷害,最後趙構竟然同意了秦檜提出的嶽飛莫須有的罪名,賜死嶽飛,嶽飛最終在大理寺中被殺害。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

相關焦點

  • 嶽飛大將軍,一生何等的忠肝義膽精忠報國,卻被佞臣所害
    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共同走進抗金名將嶽飛大將軍的傳奇一生,領略他這傳奇一生中的精忠報國,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將領。小編接下來帶大家走進嶽飛傳奇的一生,嶽飛按現在來說河南人,也許是因為出生於普通農家的原因吧,環境早就給予了嶽將軍與眾不同的好品質,在年少十八九歲的年紀,就進入軍中,投軍報國,其中因為父親病故的原因辭軍回過一次家。之後因為國家戰亂的原因,又重新披上戰袍,可謂是戎馬一生,戰績非常。面對金兵大舉南侵的戰亂,嶽飛將軍絲毫沒有退卻,一直選擇引用戰術,讓對手猝不及防。
  • 嶽飛一生盡忠,只為精忠報國,實現收復中原大業!
    嶽飛這樣的人才,一心想要為國報效,但是下場卻不盡如人意,令後世人們惋惜,他一生善良,家裡人,母親,妻子全都很善良,從未做過壞事,反而一心一意為國家,百姓付出,嶽飛連帶他家人更是沒過過什麼好日子。據說他出生的時候,有大鳥在頭頂上方飛過,直叫,所以,他母親給他取名叫嶽飛,飛字就由此而來。
  • 精忠報國血染盔甲徵戰沙場,死於奸臣之手,一代英雄嶽鵬舉
    說完,便用針在嶽飛後背刺上四個大字,精忠報國。且說後來,奸臣秦檜陷害嶽飛對其實行酷刑,脫掉嶽飛的衣服看到背後四個大字精忠報國更是氣憤,便用鞭子使勁抽打,結果嶽飛的皮都被打爛了卻還能看見這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已經印到了嶽飛的骨子裡了。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談。不久,皇帝便認命嶽飛為將,帶領宋軍出關抗金。嶽飛集結了他的五個弟兄,在軍營裡各任其職。
  • 嶽飛,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一生護國
    說起嶽飛這個人,相信很多人腦海裡就會自動跳出一個成語「精忠報國」。「盡忠報國」(也就是現在的精忠報國),這是母親對嶽飛的認可,更是母親賦予他的無限責任感,於是他內心想要「安邦定國,赤心為國」的決心更強烈了,拜別母親,告別妻兒,嶽飛就走上了前線,為國家的安定奮勇殺敵。
  •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宋朝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檜把持著朝政,皇帝昏庸無能,相信秦檜的讒言,親小人,遠賢臣。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愛國大將軍嶽飛。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嶽飛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他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嶽飛小時候,宋朝綜合實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他看到百姓生活的如此痛苦,小小的他心裡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使百姓們安居樂業。
  • 精忠報國的嶽飛,一生戰功赫赫,最終為何會被下令處死?
    提到「精忠報國」四個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嶽飛這位大將,這是一位傳奇人物,一生戰功赫赫,無一敗績,戰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受百姓愛戴,但是最終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自己人殺害,而這一切都歸罪於秦檜,但是真的只是這麼簡單麼?
  • 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文/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還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 嶽飛背後的字我們竟然念錯了900多年,並不是「精忠報國」
    但是也有很多著名的英雄誕生,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嶽飛,嶽飛的事跡我們從小就耳聞能詳,是一名特別優秀的抗金英雄。他經歷的每一場戰役,幾乎都是屢戰屢勝,讓敵人聽到他的名字就聞風喪膽。身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嶽飛,也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軍事家,他指導的戰役也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一直是英勇正義一方的化身。
  • 嶽飛背上刻的不是「精忠報國」,嶽母刺字也不存在,我們都被誤導
    說起嶽飛,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名字在可以說是狠毒小孩子聽著長大的,小學的課本裡面就有嶽飛「精忠報國」的是事情,被每一個人所傳唱。而一生戎馬,為國為民的抗金英雄就這麼被迫害了,他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朝廷的英雄事跡是在數百年後,依舊被後人所欽佩的。即使現在的嶽飛已經化作白骨,但是他的愛國精神卻一直引領我們走出精神的窪地。而關於嶽飛的事跡,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嶽母刺激」這個故事。
  • 嶽飛背後的刺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
    嶽飛就像嶽飛,但是嶽飛背後的刺字,真的是「精忠報國」嗎?嶽飛是這眾多愛國將領中的一員。嶽飛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宋詞叫做《滿江紅》。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但是事實卻出乎他的意料。當時嶽飛和金國將領完顏兀朮交戰,獲得大勝。嶽飛本打算一鼓作氣,攻下開封。
  • 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
    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中國的歷史上充滿了保家衛國的傳奇故事,要說到這方面的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嶽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嶽飛,都曾聽過他的故事。嶽飛是一代忠臣良將,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 嶽飛背後的四個大字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在戰爭中也是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出色的將領,南宋嶽飛便是歷史上民族戰爭中有名的將領,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一直被後世所傳頌。歷史上也因為嶽飛誕生了一個成語,那便是「精忠報國」,一說起這個成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嶽飛。進而聯想到嶽飛的母親為了讓嶽飛從小就要時刻牢記要為國效力,報效國家,便在嶽飛的後背刺下四個字。
  • 精忠報國的嶽飛,竟這樣被秦檜害死,但嶽飛的精神永不磨滅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精忠報國的名將嶽飛,雖然大家一定都熟悉嶽飛這位大英雄,可能連小孩子都能說出嶽飛的事跡,但是小編在這裡還是詳細說一下他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一下。首先嶽飛字鵬舉,嶽飛是南宋偉大的英雄,十分得百姓之心。還寫過一些抒發自己志向的文章也廣為流傳。
  • 「精忠報國」的嶽飛已不是民族英雄?甚至將要移出課本教材
    而最讓我熟知的民族英雄,莫過於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中興四將」之首的嶽飛。他的傳奇故事被代代傳頌,他的愛國精神被世世弘揚,可是在如今,卻有人用新的觀點來證明,嶽飛已經不算是民族英雄,甚至提議要將他移出課本。嶽飛是河南湯陰人,出生在一個農家,父親早逝,孝順的嶽飛和母親艱苦維生。後來拜山西武術大師周同為師,學習武藝軍略。
  • 嶽飛:英雄碧血,一生戎馬
    上一集我們講了南宋的軍事背景以及如何能成為一名武將,這一期我們就來講講嶽飛的故事。,嶽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嶽母姚氏深明大義,她不僅勉勵嶽飛從戎報國,還在嶽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嶽飛跟隨武翼大夫劉浩被劃歸在抗金名將宗澤的帳下。他們與金人多次交戰,也取得了不少勝利。 第四次投軍則是失望至極的嶽飛最後加入了河北抗金前線,隸屬於抗金名將——王彥,直到遇到宗澤,他才真正在南宋軍界站穩腳跟。
  • 習近平講故事:「精忠報國」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原標題:「精忠報國」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習近平講故事) 我看文學作品大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後來看得更多的是政治類書籍。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估計也就是五六歲,母親帶我去買書。當時,我母親在中央黨校工作。從中央黨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華書店。我偷懶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到那兒買嶽飛的小人書。
  • 嶽飛墓前本來有5座跪像,現在還剩下4座,誰被「赦免」了?
    嶽飛墓前本來有5座跪像,現在還剩下4座,誰被「赦免」了?「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這首熟悉的《精忠報國》歌頌了抗金名將嶽飛戎馬一生,忠貞愛國的精神。
  • 嶽飛後人三代不願做宋將,卻在敵國出一虎將,為清朝打下百萬疆土
    嶽飛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是著名的南宋抗金名將,他驍勇善戰,屢戰屢勝,讓金軍聞風喪膽,並驚呼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嶽飛戎馬一生,精忠報國,事跡可歌可泣,然而,如此豪傑,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死在了朝廷小人的陰謀算計之下,讓人憤懣不已。
  • 大將嶽飛精忠報國,卻被教科書移出「民族英雄」行列,怎麼回事?
    見與嶽飛有緣,加上他天賦異稟又虛心好學,便把一身本事都傾囊相授,這為他後來參軍的行軍作戰和排兵布陣還有陣前的廝殺打下了基礎。在周同的教導下,嶽飛的武功已達到大成的境界,能敵數十人而不落下風,也能用重弓射中很遠地方的目標。2.
  • 嶽飛背上的字不是精忠報國,我們念錯了幾百年
    嶽飛堪稱是歷史中有名的將領,他是南宋最傑出的將領,也是影響中國歷史的民族英雄。從二十歲起,嶽飛先後四次從軍,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數百次,並最終成了南宋最傑出的將領,在抗金中成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但對於嶽飛的結局,後世是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