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

2020-12-25 搞笑的故事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

「我也不曉得誰給我的勇氣來到這裡,但是我曉得小朋友們需求我。」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潔的孩子們,她說本人如今的生存真的很美妙,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當仁不讓剪去了本人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透徹投身支教生存,「如許不只能夠面臨真實的本人,更能夠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剪去頭髮的全程,她都沒有睜開眼,但是理完髮看到鏡中的本人,她流出了眼淚,但她更高興的是本人擁有如許的勇氣。從一個風雅的95後,到山區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支教教師,付一冉幾乎是無縫對接。教書、吃飯、睡覺,山區的生存簡單純潔,「教室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乃至手機有的時候都沒有信號。」但便是如許的環境,付一冉過得特殊開心,「每一天都特殊有意義。」

發生支教的想法由來已久,選擇四川大涼山付一冉也沒有絲毫猶疑。很多人評價付一冉說她很酷,她本人也說酷這個字比較合適本人。「最好的年紀就應該不給往後留任何遺憾,我怕我往後再也沒如許的勇氣。」付一冉在本人的交際平臺上如許寫道。有人留言評價稱:「你人美心更美。」

教室很破爛,課桌椅也不夠,但講堂上孩子們都是那麼的專注,照舊不能抵擋孩子們的求知慾。在四川大涼山,付一冉所教的課程是語文和頭腦品行。老舊的黑板上,付一冉的粉筆字秀氣而流利。拿起粉筆的那一刻,她就曉得本人責任嚴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和想走出貧苦大山的願望,她都看在眼裡,疼在心坎。

「孩子們是我支教最大的動力」,付一冉說,本人終極還是要回到家鄉,回到大城市,盼望通過有限的支教光陰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東西。很多人留言稱:「謝謝你,最美的付教師!」但是付一冉說,的確要謝謝這些孩子,她也在支教時光中不斷生長,不斷收貨。

好了,關於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這個話題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歡迎點讚評論或者點點關注哦。

本文由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暖新聞:大學生美女支教大涼山理了光頭,網友評論人美心更美!
    原標題:95後美女大涼山支教 第10天乾脆剪了光頭 山東一名叫付一冉大四學生,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淨的孩子們,她說自己現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義無反顧剪去了自己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美女在大涼山支教的第九天剃了光頭,有人說她是炒作,你怎麼看?
    2018年3月8日,山東某大學大四女生付一冉,95年生,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參加農村支教。在這個偏僻的小鎮子裡,生活條件艱苦,洗頭也成為一件麻煩事,於是在9天之後,付一冉決定給自己理一個光頭。祝福這位美女,希望她能夠踐行諾言,但不鼓勵太多的類似個人行為。善良的,忠誠的人們總會不斷地帶給人間希望和幸福。大四學生付一冉能夠隻身到大涼山支教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值得欽佩。
  • 95後山西美女大涼山支教,為了更簡單方便剃掉長發
    在離城市很遠的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藍天白雲,有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們淳樸純淨,迫切的需要接受教育,學好知識,將來走出大山,讓生活更加的美好起來。由於這裡環境十分的惡劣,條件艱苦,很少有人願意來到這裡教書。
  • 大四美女學生,在大涼山支教的第9天剃了光頭,一心支教
    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這裡的第九天,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義無反顧的剪去自己的長髮,理了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她說: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自己身上,把它剪了省出的時間去教更多的孩子,以後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老兵支教大涼山
    因長期生活在大涼山彝族村寨,她的膚色已經具有「高海拔」特色,但歲月並未在她臉上留下明顯的痕跡。你很難想像,眼前這位笑容燦爛、臉上露出兩個深深酒窩的老師,已有47歲了。「我的父親曾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退伍後回到家鄉當了小學教師。」謝彬蓉說,從小受父親影響,她心裡「住」了兩個夢,一個是教師夢,一個是從軍夢。
  • 異地支教 助力大涼山「失依少年」求學夢
    精彩觀點 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大涼山彝族『失依少年』愛心班自2015年正式成立來,讓很多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學生圓了求學夢。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寧海80後女生的大涼山支教故事:我把青春獻給你
    近日,來自胡陳鄉的女孩謝雲霞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到了二十餘萬元善款,並想用這筆錢為自己支教過的四川涼山的一所希望小學建造一座食堂,讓那裡的孩子能吃上熱騰騰的午餐。這個高個子、白皮膚,笑容溫和的女孩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大涼山的支教故事。
  • 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
  • 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
    原標題: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民小編說在教育扶貧的路上,離不開支教老師的身影。他們背井離鄉,懷著一片赤子之心來到最貧困的地方,把優質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邊。2019年國慶期間,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遙遠的大涼山中響起。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在家訪過程中,他發現,那裡很多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這些孩子在上完初中後,如果沒有考上高中,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家務農。何雲海、何東軍、劉智勇就是他幾位學生的哥哥。「離開溫泉完小後,我經常和他們聯繫,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前不久,他們告訴我,這次中考沒有考好,都沒有考上高中,接下來怎麼辦,還沒有想好。」
  • 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大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原標題: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7月7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王思佳同學,卻在大涼山的一所村小裡完成了學院專門為她一個人舉行的特殊畢業典禮。原來,王思佳在大三實習期間,通過「大涼山支教聯盟」公益組織來到涼山州西昌市的「金新小學」支教。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光明日報-光明網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    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大涼山的支教日常,這些孩子們,每一個都讓人心疼
    #支教但孩子們都很乖,真希望他們能夠照著現在的模樣好好成長。睡得很沉後起床,開始準備和整理去年的三千計劃資料彙編,我感覺到深深的壓力,我該如何做才能達到彙編裡調研報告的水平。劉叔每次開會,總能感覺到他帶給我們一種心安。今天他說了一個詞叫做「手下留情」,真心希望我們這些志願者帶給大涼山的是這裡的好,而不是負面能量。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遠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重慶晨報·上遊新聞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扶貧支教,聽見大涼山孩子們歡快的笑聲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初冬的大涼山,寒風凜凜,陰冷中透著陣陣蕭瑟,在戶外走上一圈,袖口都會結上霜。四川省昭覺縣呷朵村就位於這個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記得那是2018年11月28日,我們西馬棚幼兒園9名教師根據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安排,帶著環境創設材料、圖書玩具、學具和生活用品,走進了呷朵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扶貧支教活動。想到大涼山的老師和孩子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我們頓時感到肩負的擔子重了許多,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一定要紮根彝區,傾情落實幼教幫扶。」希望在這短暫的一周裡,給這裡的老師和孩子們帶去別樣的溫暖。
  • 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學校孩子採蘑菇,支教老師胡秋根與村民圖片
    疫情開不了學,送不了衣服,靜坐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公益路,19年國慶節期間跟隨孩子們村民採野生蘑菇,開車到山腳下,跟隨村民走路約一個半小時進村,孩子們在做早飯,我們吃完拷玉米,一起進山坡松林,爬山真爬不過孩子們,而且對蘑菇的辨認更沒有他們強,很快他們採了幾大袋,然後進城去賣。
  • 新春走基層丨濟寧90後支教青年帶大涼山的孩子回家過春節
    29歲的尹洪倫是山東濟寧人,今年是他在四川大涼山支教、做志願者的第五個年頭,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大涼山度過,剩下三分之一會在國外支教。尹洪倫說,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比什麼都高興。2020年1月13日,尹洪倫帶著三個大涼山的孩子從大山出發,兩天之後回到微山老家。
  • 組圖:大涼山支教老師分享四年級彝族女孩小學作文 (6/9)
    組圖:大涼山支教老師分享四年級彝族女孩小學作文 (6/9)發布時間:2015-08-04 08:37支持方向鍵←和→瀏覽 6月22日,支教老師張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