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大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2020-12-15 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7月7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王思佳同學,卻在大涼山的一所村小裡完成了學院專門為她一個人舉行的特殊畢業典禮。原來,王思佳在大三實習期間,通過「大涼山支教聯盟」公益組織來到涼山州西昌市的「金新小學」支教。因支教點至今還在上課,王思佳無法返校參加7月1日學院舉行的畢業典禮。

  為此,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覃川代表學校,來到2000多公裡外的涼山,為王思佳頒發畢業證書,當天,金新小學的400餘名師生共同見證了這個特殊的畢業典禮。這麼遠來為學生送畢業證書,難免會有人想到:這是否是一場作秀呢?昨日,覃川也表示,這絕非是一場作秀,是被學生的精神感動,值得他這樣去做。

  為了自己的畢業生

  她放棄了回校參加畢業典禮

  昨日下午,在涼山州西昌市川興鎮金新小學操場上,幾名學生正在操場上歡快打籃球,此時學校已經停課,迎接明後兩天的期末考試。金新小學是一所民辦學校,坐落於海拔較高的高寒山區。學校硬體條件簡陋,兩排破舊的水泥毛坯房、一個小籃球,一個簡單的食堂,幾間學生宿舍,就是這所小學的全部。目前,學校連電都沒接通,不少學習用具來自外界的捐助,師資力量較為缺乏。在這裡,王思佳等16名老師,卻擔任著400多個孩子的教學任務。

  王思佳,一名支教老師,來自山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在這裡已經度過了近5個月生活生涯。據王思佳介紹,她是河北廊坊市人,自小生活在城市。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大涼山支教聯盟」一公益組織,了解關於涼山學校的一些信息後,毅然決定來支教。

  今年2月14日,王思佳來到了金新小學,開始了支教生活。金新小學校長羅瀅介紹,以前許多支教老師剛到一個陌生的支教環境開始還有一些新鮮感。最後,多數人會因當地交通不便、物資匱乏、條件艱苦等原因離開。而王思佳選擇了堅持,她是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主要負責學校思想品德課程,以及代上部分高年級的語文課。

  今年6月30日,金新小學迎來畢業季,舉行畢業生歡送晚會。對於王思佳來說,也是畢業季,需要回學校參加畢業典禮。「這是我的第一屆畢業生,對於我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王思佳考慮到這一情況,放棄了回學校參加7月1日舉行的畢業典禮。「當時沒有回去成,心裡還是有些遺憾。」

  帶上學位服

  院長千裡送畢業證書

  7月7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院長覃川等5人,出現在金新小學,這讓王思佳有些激動。就在學校的操場上,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覃川代表學校,給王思佳單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為她頒發了畢業證。據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海爾(機電)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費曉玉介紹,這次前來的幾人中,主要都是學校及分院的領導,同時還有一名青島的媒體記者。

  「有點意外,他們還專門給我帶了學位服。」王思佳說,學校也讓全體師生在操場上集合,頒發畢業證書的程序簡單,只持續了幾分鐘。王思佳的導師為其撥穗正冠,覃川院長為其頒發畢業證,「恭喜你,畢業了。」當王思佳從院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時,她的眼眶溼潤了,她給了院長一個擁抱,然後深深地鞠了一躬。頓時,現場掌聲雷動,全場的400多名師生見證了這一刻。

  「我很感動,覺得這個畢業典禮意義非凡。」她說,青島到涼山有2000多公裡的距離,院長能親自來給她頒畢業證書,讓她也感到「意外」。這樣特殊的畢業典禮,會令她終生難忘,同時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院長回應:

  這絕非作秀

  是被學生精神感動

  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引起了來自青島、涼山等媒體的關注。除了王思佳成為被採訪的對象外,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院長覃川也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院長覃川奔赴兩千多公裡,專程為在涼山支教的學生送畢業證書,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因?會不會是一場作秀?

  現年54歲的覃川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他自幼生活在農村,同樣有過走山路讀書的經歷。聽說王思佳為了山區孩子隻身從城市來到農村,身為院長的他被學生的奉獻精神打動了,因此決定帶上部分老師深入王思佳的支教點給她精神上的鼓勵。「這絕非是一場作秀,我被王思佳的精神所感動,為她送畢業證書也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值得我去做。」

  此次覃川院長一行帶來的,還有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的愛心。得知金新小學一直缺醫少藥,學院師生總計捐款1萬5千餘元,買了藥品、學習用品、體娛用具等捐獻給學校。覃川說,下一步,他希望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能與大涼山支教聯盟這樣的公益組織達成合作,這樣學院每年都可向聯盟輸送支教志願者。成都商報記者 江龍

相關焦點

  • 大四美女學生,在大涼山支教的第9天剃了光頭,一心支教
    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這裡的第九天,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義無反顧的剪去自己的長髮,理了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她說: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自己身上,把它剪了省出的時間去教更多的孩子,以後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老兵支教大涼山
    極目遠眺,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一個山頭隨風搖曳,那裡便是扎甘洛村小學,也是「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的地方。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2014年2月,謝彬蓉像當初大步邁進軍營一樣,毅然背起行囊,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大涼山。最初,謝彬蓉並沒想過要在支教這條路上「長跑」,原以為盡心盡力完成一個學期的志願服務,就可以安心離開。孰料,一次期末監考打亂了她的計劃。她被安排到鄉裡一所軟硬體條件較好的中心小學監考。
  • 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 異地支教 助力大涼山「失依少年」求學夢
    精彩觀點 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大涼山彝族『失依少年』愛心班自2015年正式成立來,讓很多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學生圓了求學夢。
  • 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我也不曉得誰給我的勇氣來到這裡,但是我曉得小朋友們需求我。」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潔的孩子們,她說本人如今的生存真的很美妙,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當仁不讓剪去了本人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透徹投身支教生存,「如許不只能夠面臨真實的本人,更能夠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暖新聞:大學生美女支教大涼山理了光頭,網友評論人美心更美!
    原標題:95後美女大涼山支教 第10天乾脆剪了光頭 山東一名叫付一冉大四學生,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淨的孩子們,她說自己現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義無反顧剪去了自己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寧海80後女生的大涼山支教故事:我把青春獻給你
    近日,來自胡陳鄉的女孩謝雲霞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到了二十餘萬元善款,並想用這筆錢為自己支教過的四川涼山的一所希望小學建造一座食堂,讓那裡的孩子能吃上熱騰騰的午餐。這個高個子、白皮膚,笑容溫和的女孩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大涼山的支教故事。
  • 美女在大涼山支教的第九天剃了光頭,有人說她是炒作,你怎麼看?
    2018年3月8日,山東某大學大四女生付一冉,95年生,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參加農村支教。在這個偏僻的小鎮子裡,生活條件艱苦,洗頭也成為一件麻煩事,於是在9天之後,付一冉決定給自己理一個光頭。大四學生付一冉能夠隻身到大涼山支教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值得欽佩。作為一名愛漂亮的女孩子,剪去一頭長髮的決心真的很大,毋庸置疑,她想用這種方式來激勵自己,留下來。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光明日報-光明網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    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黃雯和學生們在一起。12月20日,重慶又迎來了冬日暖陽。在離重慶500多公裡遠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重慶晨報·上遊新聞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
    原標題: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民小編說在教育扶貧的路上,離不開支教老師的身影。他們背井離鄉,懷著一片赤子之心來到最貧困的地方,把優質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邊。2019年國慶期間,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遙遠的大涼山中響起。
  • 扶貧支教,聽見大涼山孩子們歡快的笑聲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初冬的大涼山,寒風凜凜,陰冷中透著陣陣蕭瑟,在戶外走上一圈,袖口都會結上霜。四川省昭覺縣呷朵村就位於這個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記得那是2018年11月28日,我們西馬棚幼兒園9名教師根據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安排,帶著環境創設材料、圖書玩具、學具和生活用品,走進了呷朵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扶貧支教活動。想到大涼山的老師和孩子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我們頓時感到肩負的擔子重了許多,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一定要紮根彝區,傾情落實幼教幫扶。」希望在這短暫的一周裡,給這裡的老師和孩子們帶去別樣的溫暖。
  • 95後山西美女大涼山支教,為了更簡單方便剃掉長發
    在離城市很遠的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藍天白雲,有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們淳樸純淨,迫切的需要接受教育,學好知識,將來走出大山,讓生活更加的美好起來。由於這裡環境十分的惡劣,條件艱苦,很少有人願意來到這裡教書。
  • 千裡送課情誼深 長沙周大戰校長工作室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送課交流
    千裡送課情誼深 長沙周大戰校長工作室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送課交流 (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周大戰校長工作室負責人周大戰與彝族學生在一起。) (長沙高新區東方紅小學老師唐靜給大涼山的孩子們上音樂課。) 由唐靜執教的音樂課《土風舞》,歡樂的律動將孩子們帶入了愉快的音樂課堂。
  • 悠悠支教行 深深山海情:青島朝城路小學——劉暖
    尋找向下生長的力量,圓夢支教,情灑黔川,真心想為這片熱土多做些什麼。  據悉,劉暖給自己制定了奮鬥目標:支教一所小學,帶活一片小教事業。平壩區政府、教育局領導關心、愛護支教教師,把支教老師全部安排在生活、工作條件相對較好的區直屬單位。但青島朝城路小學學校協議幫扶單位是距區政府30公裡之外的一所大山深處的小學——樂平中心小學。
  • 組圖:大涼山支教老師分享四年級彝族女孩小學作文 (6/9)
    組圖:大涼山支教老師分享四年級彝族女孩小學作文 (6/9)發布時間:2015-08-04 08:37支持方向鍵←和→瀏覽 6月22日,支教老師張勤
  • 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學校孩子採蘑菇,支教老師胡秋根與村民圖片
    疫情開不了學,送不了衣服,靜坐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公益路,19年國慶節期間跟隨孩子們村民採野生蘑菇,開車到山腳下,跟隨村民走路約一個半小時進村,孩子們在做早飯,我們吃完拷玉米,一起進山坡松林,爬山真爬不過孩子們,而且對蘑菇的辨認更沒有他們強,很快他們採了幾大袋,然後進城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