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裡面,除了沙僧以外,還有一個人在默默的為之付出,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不說一句怨言,這個人便是白龍馬。白龍馬的身世是相當離奇的,他原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名叫敖烈,他簡直是人如其名,人也是十分囂張跋扈,經常去為非作歹。他犯的最大錯便是燒了火燒玉皇大帝御賜的明珠,觸犯了天條,本應該被斬首示眾,但觀音菩薩卻來為他求情。
觀音菩薩在書中全場扮演一個大好人,任何人只有困難,觀音菩薩便會出手相助,所以現在人們有困難時,都會虔誠求拜觀世音菩薩,讓菩薩幫助自己。在敖烈的心目中,觀音菩薩就是他的救命恩人,甚至比自己的父王都還要重要。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敖烈才會心甘情願的聽候觀音菩薩的差遣。
話說,也可能是西海龍王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三太子被斬首示眾,然後跑去求的觀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才會大發慈悲,跑去低三下四的向玉帝求情。觀音的面子一向很大,隨便幾句話語,便讓玉皇大帝妥協了。玉皇大帝雖然妥協了,但是又沒有放敖烈,敖烈再沒有去西天取經時,一直是被關押在天牢。
正當唐僧準備西天取經的途中,觀音菩薩又做了一次好人,向玉帝提出給敖烈一次機會,讓他變成一匹馬,去當唐僧的坐騎,與唐僧一同前去西天取經,待取經完畢後,再來討論如何處置敖烈。敖烈知道後,雖然心裡不是滋味,但又沒什麼辦法,只好同意隨唐僧一同西天取經。唐僧不知道白龍馬竟然是西海三太子,要是知道,肯定會大吃一驚吧。
西天取經以後,白龍馬也被封成了神仙,也不枉它這一路來的為唐僧默默付出。三界之中,龍的地位實際並不高,敖烈被封為八部天龍馬,實際為一個菩薩,雖然只是一個虛名,但這個虛名比他西海龍王都還要大一點。這一切都還要歸功於觀音菩薩,沒有觀音,就沒有敖烈的今天。敖烈也是很懂得感恩,據說後來,敖烈經常替觀音辦事跑腿,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總而言之,做人一定要踏踏實實,實實在在的走好每一步,就像白龍馬一樣。白龍馬在西天的途中還是很有用的,小編覺得至少比豬八戒要強,不知道讀者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