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至今沒變 出行仍得繞遠 這些小區道路是不是可以解封了

2020-12-2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禁令」至今沒變 出行仍得繞遠這些小區道路是不是可以解封了

槐滿園小區南側道路被封,只留下一個小通道,人一多就顯得很擁擠。

進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是疫情嚴重時期全市範圍內社區管理的重要措施,有些小區道路也相應進行了封閉。此後,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在防疫不鬆勁兒的前提下,為方便居民出行,從8月底開始,各小區原本封閉的大門及道路相繼解封。不過,最近有市民向本報及12345熱線反映,有一些道路至今仍處於封閉狀態,出行仍得繞遠,呼籲儘快打開這些封閉的道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華富苑小區南側道路還未完全解封,機動車不能通行。

槐滿園小區

道路封閉 消防通道停滿車

「我們小區南側的道路,現在封閉都快一年了,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開放?」家住槐滿園小區的穆先生反映,小區南側道路以前是可以正常通行的,自年初疫情暴發以來,改為封閉管理,目前疫情防控早已進入常態化階段,而周邊居民出行又存在諸多不便,呼籲有關部門能夠考慮適時解封道路。

12月1日下午,記者順著陽光西街向北走,來到穆先生所說的槐滿園小區南側道路。道路的西側是金頂街第二小學,沿途的便道上已經有很多家長在此等候放學。這條道路被一排鐵質護欄隔絕開來,只在南側留下一個S形的開放式通道。通道雖然有兩條,可是空間並不寬敞,每次只能容許一人通過。遇到有推著自行車的居民,常常是這邊推車的人費了半天勁才能繞進來,而那邊等著出去的人堵在了另一頭。

16時30分許,孩子們陸續放學。由於道路封閉,家長和孩子們只能一窩蜂地湧到狹小的S形通道旁等候通過,現場一下變得擁擠起來,甚至一度還造成了堵塞。一位領著孩子的老人說,現在能通行的道兒有點窄,人一多就顯得特別擁擠,她就怕腳下「拌蒜」磕著碰著,希望能夠儘快解封這條路。

據周邊的居民說,這條東西向的道路以及另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將槐滿園小區附近劃分為四塊區域。這四塊區域雖然都屬於同一個開發商,卻是獨立的四個小區,每個小區也都有單獨的出入口。而園區的這兩條道路,則是周邊幾個小區居民日常出行的公共道路。「以前很方便,從這兒可以開車進出陽光西街。但疫情時期設置了護欄,到現在也走不了,只能繞行。」穆先生說,之前因為疫情封路,居民們都能理解,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了,希望有關部門能考慮解封。另有居民告訴記者,南北向道路的一個出入口此前也被封閉過,不過目前已經解封。

記者注意到,該條道路中間設置有崗亭和停車識別系統,不過都已經停用多時。停車收費杆旁還有一組隔離欄橫跨路面,看得出來是為了防止車輛通行所設。該道路兩側施劃有停車位,臨近傍晚,陸陸續續停滿了私家車。更有甚者,直接停在了消防通道中央。「以前亂停車會被貼條,現在路一封,也沒人管了,這條路都快變成停車場了。」一位居民說,他也希望道路能夠儘快解封,「出行方便不說,最起碼這些停在路中央佔用消防通道的車輛也會有所忌憚,不會這麼停了。」

當被問到道路解封是否會對西側的學校產生影響時,該居民遠遠地指著一處交通攝像頭說:「這條路是單向通行,而且學校門口設有臨時接送停車區,還有交通攝像頭,沒人敢亂來。如果是為了防止外來車輛進入,完全可以通過停車識別系統發揮作用。」

回應

園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的確有不少居民向他們呼籲道路解封的問題,他們也在積極研究開放方案,將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相關事宜。

華富苑小區

出行繞遠 早高峰堵得厲害

因為道路沒解封,華富苑小區的居民嚴先生最近有點愁。要是以前,從小區東門出來之後,沿著門口的這條主幹道,向北可前往豐臺東路,向南可直達豐臺南路,兩個方向的選擇讓日常出行非常便利。不過,自疫情暴發以來,向南的這條道路走不通了。原來,由於該道路的南段將新村二裡小區分隔為東西兩部分,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社區將道路進行了封閉。

「封路時間都快有一年了,現在疫情已經有所好轉,能否解除封閉?」嚴先生說,目前他們小區的車輛只能向北出入,早晚高峰時經常造成擁堵,大家都急盼著南側道路能夠儘早解封。

12月2日10時許,記者順著豐臺東路往南,來到嚴先生所說的這條道路。雖然已過了早尖峰時間,在其中的一個三岔路口,各個方向的來車還是造成了短暫的擁堵。往南走去,路側有一處工地,附近還停靠著幾輛運輸車。「這條道兒本來就窄,早上會非常擁堵。近期因為施工,經常有運輸車出入,就更堵了。」嚴先生說。

再往南走上幾百米,一排圍欄將道路阻隔開來。旁邊的一根燈杆上懸掛有指示牌,分別指向「行人道」和「行車道」。前面另一處指示牌上則清晰地標註有「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通道」。不過,由於被圍欄阻隔,指示牌中的機動車道已經名存實亡。

「前面這兒過不去,你從旁邊這個小門可以過來。」看到記者在圍欄前徘徊,一位老人主動指起了路。順著老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旁邊的另一處圍欄上果然留有一處開口。「從這兒能去北邊嗎?」一位從南側道路騎自行車過來的女子也向老人打聽,在得到肯定回復後,女子從小門順利通過。

「既然可以經過小門自由通行,圍欄的意義也就不大了。能否考慮將道路徹底解封,這樣兩邊的居民都多了一個選擇,出行會更方便。」有居民建議。

回應

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經與物業商議後認為,如果徹底解封道路,會導致人力、物力等相關成本的增加,也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暫時只開放了一個小門,後期會錄入門禁系統,方便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

三裡河南巷

接送不便 學校門前盼分流

「道路被封閉,接送孩子有點不方便。」家住三裡河二區的古先生反映,三裡河三小低年級部校門前的道路沒有解封,他每天接送孩子都得繞行,而且放學時很容易造成擁堵。「現在疫情形勢好轉了,能不能考慮把道路儘快解封呢?」古先生呼籲。

據了解,三裡河三小低年級部位於三裡河三區,古先生所在的三裡河二區有不少孩子都在這裡上學。以往只要經由三裡河南巷就可以到達學校的南門,不過自疫情以來,這條道路就被封閉了。12月2日,記者在三裡河南巷東側入口處看到,一排圍欄將道路封死,上面還纏繞著密密麻麻的鐵絲網。

臨近傍晚時分,學生們陸續放學。記者注意到,由於校門口這條道路的東側被堵,不少家長只能繞行小區南門接送孩子。「放學的時候人挺多的,如果校門口的這條道路能夠解封,還是能分流一部分人流的,我們也不用再繞行了。」古先生說。

回應

月壇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小區進行了封閉式管理。目前完全開放封閉的道路暫時還不可行,但可以考慮在放學時臨時開放小口,以減輕放學期間學校門前的交通壓力,緩解擁堵。

實習記者 孫延安 文並攝

槐滿園小區南側道路被封,只留下一個小通道,人一多就顯得很擁擠。

進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是疫情嚴重時期全市範圍內社區管理的重要措施,有些小區道路也相應進行了封閉。此後,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在防疫不鬆勁兒的前提下,為方便居民出行,從8月底開始,各小區原本封閉的大門及道路相繼解封。不過,最近有市民向本報及12345熱線反映,有一些道路至今仍處於封閉狀態,出行仍得繞遠,呼籲儘快打開這些封閉的道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華富苑小區南側道路還未完全解封,機動車不能通行。

槐滿園小區

道路封閉 消防通道停滿車

「我們小區南側的道路,現在封閉都快一年了,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開放?」家住槐滿園小區的穆先生反映,小區南側道路以前是可以正常通行的,自年初疫情暴發以來,改為封閉管理,目前疫情防控早已進入常態化階段,而周邊居民出行又存在諸多不便,呼籲有關部門能夠考慮適時解封道路。

12月1日下午,記者順著陽光西街向北走,來到穆先生所說的槐滿園小區南側道路。道路的西側是金頂街第二小學,沿途的便道上已經有很多家長在此等候放學。這條道路被一排鐵質護欄隔絕開來,只在南側留下一個S形的開放式通道。通道雖然有兩條,可是空間並不寬敞,每次只能容許一人通過。遇到有推著自行車的居民,常常是這邊推車的人費了半天勁才能繞進來,而那邊等著出去的人堵在了另一頭。

16時30分許,孩子們陸續放學。由於道路封閉,家長和孩子們只能一窩蜂地湧到狹小的S形通道旁等候通過,現場一下變得擁擠起來,甚至一度還造成了堵塞。一位領著孩子的老人說,現在能通行的道兒有點窄,人一多就顯得特別擁擠,她就怕腳下「拌蒜」磕著碰著,希望能夠儘快解封這條路。

據周邊的居民說,這條東西向的道路以及另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將槐滿園小區附近劃分為四塊區域。這四塊區域雖然都屬於同一個開發商,卻是獨立的四個小區,每個小區也都有單獨的出入口。而園區的這兩條道路,則是周邊幾個小區居民日常出行的公共道路。「以前很方便,從這兒可以開車進出陽光西街。但疫情時期設置了護欄,到現在也走不了,只能繞行。」穆先生說,之前因為疫情封路,居民們都能理解,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了,希望有關部門能考慮解封。另有居民告訴記者,南北向道路的一個出入口此前也被封閉過,不過目前已經解封。

記者注意到,該條道路中間設置有崗亭和停車識別系統,不過都已經停用多時。停車收費杆旁還有一組隔離欄橫跨路面,看得出來是為了防止車輛通行所設。該道路兩側施劃有停車位,臨近傍晚,陸陸續續停滿了私家車。更有甚者,直接停在了消防通道中央。「以前亂停車會被貼條,現在路一封,也沒人管了,這條路都快變成停車場了。」一位居民說,他也希望道路能夠儘快解封,「出行方便不說,最起碼這些停在路中央佔用消防通道的車輛也會有所忌憚,不會這麼停了。」

當被問到道路解封是否會對西側的學校產生影響時,該居民遠遠地指著一處交通攝像頭說:「這條路是單向通行,而且學校門口設有臨時接送停車區,還有交通攝像頭,沒人敢亂來。如果是為了防止外來車輛進入,完全可以通過停車識別系統發揮作用。」

回應

園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的確有不少居民向他們呼籲道路解封的問題,他們也在積極研究開放方案,將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相關事宜。

華富苑小區

出行繞遠 早高峰堵得厲害

因為道路沒解封,華富苑小區的居民嚴先生最近有點愁。要是以前,從小區東門出來之後,沿著門口的這條主幹道,向北可前往豐臺東路,向南可直達豐臺南路,兩個方向的選擇讓日常出行非常便利。不過,自疫情暴發以來,向南的這條道路走不通了。原來,由於該道路的南段將新村二裡小區分隔為東西兩部分,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社區將道路進行了封閉。

「封路時間都快有一年了,現在疫情已經有所好轉,能否解除封閉?」嚴先生說,目前他們小區的車輛只能向北出入,早晚高峰時經常造成擁堵,大家都急盼著南側道路能夠儘早解封。

12月2日10時許,記者順著豐臺東路往南,來到嚴先生所說的這條道路。雖然已過了早尖峰時間,在其中的一個三岔路口,各個方向的來車還是造成了短暫的擁堵。往南走去,路側有一處工地,附近還停靠著幾輛運輸車。「這條道兒本來就窄,早上會非常擁堵。近期因為施工,經常有運輸車出入,就更堵了。」嚴先生說。

再往南走上幾百米,一排圍欄將道路阻隔開來。旁邊的一根燈杆上懸掛有指示牌,分別指向「行人道」和「行車道」。前面另一處指示牌上則清晰地標註有「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通道」。不過,由於被圍欄阻隔,指示牌中的機動車道已經名存實亡。

「前面這兒過不去,你從旁邊這個小門可以過來。」看到記者在圍欄前徘徊,一位老人主動指起了路。順著老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旁邊的另一處圍欄上果然留有一處開口。「從這兒能去北邊嗎?」一位從南側道路騎自行車過來的女子也向老人打聽,在得到肯定回復後,女子從小門順利通過。

「既然可以經過小門自由通行,圍欄的意義也就不大了。能否考慮將道路徹底解封,這樣兩邊的居民都多了一個選擇,出行會更方便。」有居民建議。

回應

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經與物業商議後認為,如果徹底解封道路,會導致人力、物力等相關成本的增加,也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暫時只開放了一個小門,後期會錄入門禁系統,方便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

三裡河南巷

接送不便 學校門前盼分流

「道路被封閉,接送孩子有點不方便。」家住三裡河二區的古先生反映,三裡河三小低年級部校門前的道路沒有解封,他每天接送孩子都得繞行,而且放學時很容易造成擁堵。「現在疫情形勢好轉了,能不能考慮把道路儘快解封呢?」古先生呼籲。

據了解,三裡河三小低年級部位於三裡河三區,古先生所在的三裡河二區有不少孩子都在這裡上學。以往只要經由三裡河南巷就可以到達學校的南門,不過自疫情以來,這條道路就被封閉了。12月2日,記者在三裡河南巷東側入口處看到,一排圍欄將道路封死,上面還纏繞著密密麻麻的鐵絲網。

臨近傍晚時分,學生們陸續放學。記者注意到,由於校門口這條道路的東側被堵,不少家長只能繞行小區南門接送孩子。「放學的時候人挺多的,如果校門口的這條道路能夠解封,還是能分流一部分人流的,我們也不用再繞行了。」古先生說。

回應

月壇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小區進行了封閉式管理。目前完全開放封閉的道路暫時還不可行,但可以考慮在放學時臨時開放小口,以減輕放學期間學校門前的交通壓力,緩解擁堵。

實習記者 孫延安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出行繞遠、擁堵嚴重……這些小區道路何時解封?
    不過,最近有市民向北京日報客戶端及12345熱線反映,有一些道路至今仍處於封閉狀態,出行仍得繞遠,呼籲儘快打開這些封閉的道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槐滿園小區道路封閉 消防通道停滿車「我們小區南側的道路,現在封閉都快一年了,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開放?」
  • 澳洲7月1日解除國際旅行禁令,紐西蘭先解封,9月或解封中國!
    隨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澳洲對內解封已在行動中,對外的解封也在今天正式宣告啟動! 剛剛,澳洲政府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澳洲對外的旅行禁令將開始逐步撤銷!
  • 交通已解封,為啥出入這個小區又多了一張「通行證」?
    為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更好地推進復工復產,近日,「微看寶清」發布了解封道路管理要求和小區管控辦法的消息。但是為什麼寶清這家小區卻依然大門緊閉?【視頻】3月13日,記者來到寶清縣御景曠世小區看到市民出入需掃描「龍江健康碼」和出示白色的通行證,一碼一證缺一不可,方可進出小區。
  • 這些小區道路,誰來管管?
    現在正值雨季,居民出行十分困難。 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內 部分道路被軋塌陷有積水 7月13日14時,一路記者來到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從小區北門進入,是一條由磚石鋪設的主幹道路,道路東側停滿了車輛,另一側已經被車軋得塌陷,部分路段還有一些積水。有的車輛為了躲避行人,不得不開到路旁的土地上,造成土地被軋出不少坑窪。
  • 澳洲7月1日解除國際旅行禁令,9月或解封中國
    對內解封已在行動中,對外的旅行禁令也開始逐步撤銷,目標是7月份全面解封!餐館、咖啡廳率先開放國際旅遊禁令開始逐漸撤銷 — 以下信息來源於7 news報導 —澳大利亞計劃在7月1日解除國際旅行的限制!而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國家或將是第一批解封的國家!
  • 小區今天凌晨解封,重逢現場為何堪比求婚?知道真相後鼻子有點酸……
    「還有8分鐘,還有5分鐘……5、4、3、2、1,解封了!」昨夜今晨,在浦東機場附近的一個小區門口,寒夜裡聚集了許多人,和周圍的冷清迥然不同。終於熬到了快解封的時候,昨天晚上11時,馬傑提前來到了小區門口。「我提前把核酸檢測報告發給家人,讓他們交給居委,順利領到了出入證。」新民晚報記者看到,馬傑的手上抱著一束鮮豔的紅玫瑰,「這段時間,妻子照顧老人很辛苦,所以特地提早買好了一束花。」他坦言,婚前曾經送過妻子花,但結婚32年再也沒有送過。解封了!
  • 今天,解封!上海這兩個小區居民這樣迎接全新一天
    12月7日零時,浦東新區祝橋鎮新生小區和張江鎮順和路126弄小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兩個小區正式「解封」。籠罩在兩個小區上空的緊張防疫氛圍,在零時「解封」起漸漸消散,市井生活的煙火氣隨著7日的朝陽逐漸升騰。
  • 法國解封出行花樣多
    接下來,法國人對勢在必行的解封(下周一)態度如何?今早公布的Elabe民調顯示,每3個受訪者中,就有2個對解封(複課、交通)感到擔心(67%)。此外,解禁事務特別代表卡斯代(Jean Castex)在今早接受法國參議院質詢時也回答了一系列解封問題,雖然信息量並不大(例如「我現在不能拍胸脯說6月2日酒吧和餐館一定能開……如果滿足政府的條件,自然6月2日可以」、不排除重新封鎖等)。 他還承認,「交通問題更加敏感」:「在此必須說清楚,交通是個逐步恢復的過程」。
  • 哈爾濱這些小區清雪工作得加把勁了
    據小區居民王先生介紹,上周降雪後,小區物業一直沒來清雪,現在居民出行非常不便。記者來到負責該小區的先鋒物業,用戶服務部劉主任表示,先鋒物業管理面積較大,目前正在積極清理。南崗區遼陽街18號院:居民反映一直沒清雪「這次降雪之後,小區一直沒清雪。」12時許,記者來到遼陽街18號院。
  • 明天華城小區凌晨解封現場見聞
    問他這些天的感受,程先生說:「就是放心的感覺,對政府的組織能力有信心。」其實剛開始他也著急,但看到小區內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展開,妻子身體健康、情緒平穩,他也就不再擔心。「經歷了春節這一波抗疫之戰,我相信上海。」圖說:明天華城小區解封。當大門打開,幾十輛汽車魚貫而出,很多是被偶然「留」在親戚、朋友家的市民。
  • 解封!浦東兩小區回歸正常生活
    圖說:祝橋鎮新生小區解封,孟慶化(右)終於可以帶著1歲的小孫子到外面散步了,一旁的浦東新區平安志願者龔月明叮囑他帶好出入證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11月21日,浦東祝橋鎮新生小區,因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此居住,進入封閉式管理。
  • 明天華城小區凌晨解封現場見聞
    這個因為發現新冠疫情病例而被封閉管理14天的小區,終於迎來解封時刻!這一刻到來之前,程先生手拎三袋水果已經在大門外等了整整一個多小時。做IT的程先生是小區居民,因為採取隔離時他正好在杭州出差,結果被「關在了門外」。今天他從杭州趕回上海,準備大門一開就回家與分別多日的妻子重逢。問他這些天的感受,程先生說:「就是放心的感覺,對政府的組織能力有信心。」
  • 小布直擊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解封」 現場
    12月8日零時,隨著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正式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上海全部成為低風險地區。「解封」前後,航城七路450弄小區內外發生了什麼?來看小布在現場第一時間發回的報導。
  • 找記者上壹點|回家要繞圈,小區原規劃道路咋成了停車場?
    「我們小區的主幹道被新建的停車場給『佔』了!」近日,壹粉「陌子希」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來情報稱,他所住的槐蔭區萬科公園裡小區西側新建了一處停車場,不僅佔用了原本小區規劃的南北向通行道路,使居民出行不便,而且還與小區內幼兒園共用一面院牆,存在安全隱患。為此,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全球解封情報」這16國解除國際旅行禁令,外國遊客可入境了
    經過長達3個月的管控禁令,義大利6月3日起正式進入抗疫「第三階段」,解除各大區之間的出行禁令,且民眾出行無需再攜帶《自我聲明》。此前針對德國,列支敦斯登,瑞士,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捷克共和國和匈牙利的邊境和衛生控制措施將停止,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國民可以自由出入奧地利。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何時開放邊境,奧地利外交部長沙倫伯格表示,目前很難向瑞典,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家開放。
  • 當山西出現這些信號的時候,估計就要解封了
    「客運班線恢復、企業生產復工、高速路口解封、這就意味著要解封嗎?」今天是3月1號了,山西連續五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山西全省共劃定低風險地區105個縣(市、區),中風險地區12個縣(市、區),無高風險區。
  • 剛宣布解封計劃,商城就爆滿,上百墨爾本人街頭抗議社交禁令
    中新社·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 上周五,澳洲總理莫裡森宣布了解封三步驟,南澳州長也給出了南澳解封的時間表——從今天開始,南澳將正式進入「解封」的第一階段。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阿德各大購物中心已經出現了「人滿為患」的景象,要知道,這可還沒正式解封啊!
  • 小區道路成「停車場」、盲道被佔用!江門這些亂停車現象,堵路更堵心!
    近日,江門日報記者跟隨實地督導組暗訪時發現,在我市城區一些路段、路口,不時仍能看到部分車輛亂停亂放,有的在道路兩側違章停車,有的甚至佔用了盲道和消防通道。這些行為影響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小區道路成了「停車場」由於有些小區建設年代較早,沒有地下停車場,導致小區內的停車位停得滿滿當當,甚至在一些小區的道路兩旁都停放了車輛。
  • 天津濱海新區中交上東灣小區「解封」,居民可以憑「出入證」進出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30日上午,此前按照中風險地區管理的天津濱海新區中交上東灣小區,解除管控措施。「解封」當天,記者在中交上東灣小區就看到,包保工作人員正在向小區居民逐一告知解除隔離的通知。
  • 這些小區道路,誰來管管?|物業公司|林園|南開區|紅橋區|觀園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家住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南開區觀園公寓、河東區第六大道小區的居民蘇女士、趙先生、王先生反映稱,小區存在道路坑窪的問題,現在正值雨季,居民出行十分困難。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內 部分道路被軋塌陷有積水7月13日14時,一路記者來到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從小區北門進入,是一條由磚石鋪設的主幹道路,道路東側停滿了車輛,另一側已經被車軋得塌陷,部分路段還有一些積水。有的車輛為了躲避行人,不得不開到路旁的土地上,造成土地被軋出不少坑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