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霹靂布袋戲將登陸動漫節 木偶明星來頭大

2020-12-2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4月09日訊4月27日,杭州將迎來一批非常特殊的「明星」。他們在中國和日本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粉絲間彼此稱為「道友」。他們已經走紅了20多年,但真身卻很少讓粉絲見到,於是每次現身都會讓「道友」們激動到淚奔。

  他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布袋戲木偶。不要懷疑,他們比周杰倫還要火爆。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和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上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將在本屆動漫節上隆重亮相。這部從1985年連載至今的超人氣巨作的創始人、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將親自攜20樽精美木偶、操偶大師和臺灣COS界名人,以空前豪華的陣容和內地的霹靂道友們零距離接觸。

  聽說創始人帶著木偶親臨杭州,粉絲們爆了。資深道友演起15年前的角色,只為向霹靂官方表示「忠心」;痴心道友聽說自己中意的角色來不了,痛哭流涕;浙江的道友決定組團圍觀;千裡之外的粉絲訂好了機票;主辦方心驚肉跳:狂熱粉絲會不會擠破會場?

  木偶不能託運,親自「坐」飛機

  霹靂布袋戲中的木偶個個精美華麗,身價不菲。官方出售的紀念木偶動輒上萬,而用於電視劇拍攝的木偶則更為精貴,幾乎都是非賣品,被稱為「本尊」。霹靂道友們往往不遠千裡趕赴展演現場,就為一睹「本尊」的風採。

  此次動漫節上將展出的20樽木偶中大部分是「本尊」,每個都是系列中的超人氣角色。其中有活躍在霹靂舞臺上10多年的經典角色素還真、一頁書,也有時下正在連載的新劇《龍戰八荒》中的人氣角色。

  無論在製作者還是粉絲眼中,霹靂木偶都已經和真人無異。因此它們上飛機是不能像行李一樣被託運的,必須「偶不離人」。據霹靂國際負責人介紹,木偶們要先用氣泡袋保護偶頭和重要配飾,放入偶箱後用保麗龍填空隙、還要用安全繩固定。此外,操偶師攜帶「本尊」木偶出去展演還要籤下「契約」,以保證最後能完璧而歸。

  昨天記者了解到,霹靂國際的工作人員目前正在為如何讓全部木偶和道具登上飛機而頭疼。因為這次要展出的木偶造型太豪華,數量也太多了,以至於嚴重超重。表演用的道具中還有許多兵器,以至於要讓動漫節主辦方開出演出證明才能通過海關。至於那些尊貴的木偶們,不能被託運,當成隨身行李又超重,難道說4月27日的飛機上,木偶們會像旅客一樣坐在座位上嗎?

相關焦點

  • 臺灣霹靂布袋戲將登陸動漫節 木偶明星來頭大
    浙江在線04月09日訊4月27日,杭州將迎來一批非常特殊的「明星」。他們在中國和日本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粉絲間彼此稱為「道友」。他們已經走紅了20多年,但真身卻很少讓粉絲見到,於是每次現身都會讓「道友」們激動到淚奔。  他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布袋戲木偶。不要懷疑,他們比周杰倫還要火爆。
  • 霹靂木偶布袋戲亮相2017文博會 臺灣木偶「明星」引爆內地粉絲熱情
    【標題】霹靂木偶布袋戲亮相2017文博會 臺灣木偶「明星」引爆內地粉絲熱情    【解說】  【標題】霹靂木偶布袋戲亮相2017文博會 臺灣木偶「明星」引爆內地粉絲熱情    【解說】  5月12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現場,臺灣展館帶來的霹靂木偶布袋戲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
  • 不看韓劇不追美劇 臺灣人人都愛的霹靂布袋戲亮相動漫節
    不看韓劇、不追美劇,現在,臺灣的阿婆阿伯、靚妹型男,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霹靂布袋戲。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隆重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 不看韓劇不追美劇 臺灣人人都愛的霹靂布袋戲亮相動漫節
    不看韓劇、不追美劇,現在,臺灣的阿婆阿伯、靚妹型男,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霹靂布袋戲。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隆重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 「霹靂」來襲 臺灣布袋戲落戶閔行
    昨天,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落戶閔行,旗下的名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大霹靂(上海)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哇,霹靂到底是什麼?布袋戲在臺灣已有百餘年歷史,霹靂集團突破以往的表演方式和格局,創造出革命性的電影派布袋戲,霹靂系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跌宕起伏的武俠世界,似真似幻的夢幻時空,2015年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吸引了新一代年輕觀眾。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舞臺上活靈活現的木偶,靈巧地做出開合扇子、斟酒、拿書、寫字等一系列動作,宛如擁有生命一般。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
  • 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早就超越大陸木偶戲這麼多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 「霹靂」來襲 臺灣布袋戲落戶閔行
    昨天,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落戶閔行,旗下的名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大霹靂(上海)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哇,霹靂到底是什麼?布袋戲在臺灣已有百餘年歷史,霹靂集團突破以往的表演方式和格局,創造出革命性的電影派布袋戲,霹靂系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跌宕起伏的武俠世界,似真似幻的夢幻時空,2015年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吸引了新一代年輕觀眾。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鏈條單一  內地運作邊緣打轉  作為近百年帶有潮汕鄉土氣息的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地區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文化代表」,更在2006年被票選為「臺灣意象代表」,全臺灣有1/3人口都是霹靂布袋戲的戲友,「每周五定時在臺灣4000多家Family Market便利店銷售的最新兩集霹靂布袋戲光碟,10萬套光碟10分鐘之內就銷售一空,配合發行的兩萬隻霹靂布袋戲公仔在
  • 臺灣布袋戲首次在榕參展 戲迷從河南來花萬元買戲偶
    臺灣霹靂布袋戲昨日登陸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 布袋戲起源於福建,後隨大陸移民傳入臺灣。在臺灣,布袋戲這一中國傳統劇種經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黃俊雄一脈傳承,登上影視舞臺,而後發展成家喻戶曉的「偶動漫」文化。此次,臺灣布袋戲龍頭霹靂布袋戲官方團隊藉由第二屆福州動漫遊戲展首次來到福建,這個在全球受到熱捧的地方劇種終於「回娘家」了!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劇組人員拍攝布袋戲劇集。霹靂布袋戲公仔。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匯集地臺北西門町,走進國際知名的動漫連鎖商店,入口處的玻璃展櫃裡便是巡展中的《東離劍遊紀》明星木偶。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
  • 霹靂布袋戲的傳世情緣:小小木偶演盡人生百態
    要知道,「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流傳千年,歷經多個朝代的改良、革新,木偶戲已是一門成熟而極具魅力的藝術。不過很慶幸,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霹靂布袋戲,在傳統木偶戲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將身材比例更接近真人的木偶搬上電視熒幕,憑藉現代多媒體形式、完整劇集連載成功俘獲年輕人的喜愛,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生。
  • 布袋戲在臺灣
    「說起臺灣的布袋戲,大家都知道的還是電視布袋戲,像霹靂和金光。日本人編劇、霹靂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在日本影響比較大。」金川量告訴記者。  11年前,舞臺劇演員金川量開始學習布袋戲,至今依然不會說多少句閩南話。他每周四在日本橫濱中華街茶莊用日語給當地觀眾演布袋戲,已經持續了七八年。30年前他還學過京劇和崑曲,迷上布袋戲也是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 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早就超越大陸木偶戲這麼多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 臺灣霹靂布袋戲傳人來泉,探尋布袋戲起源
    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年非常火,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公司,年銷售達1.5億元。但在臺灣霹靂布袋戲傳承人的心中,泉州是布袋戲的聖地。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鏈條單一  內地運作邊緣打轉  作為近百年帶有潮汕鄉土氣息的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地區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文化代表」,更在2006年被票選為「臺灣意象代表」,全臺灣有1/3人口都是霹靂布袋戲的戲友,「每周五定時在臺灣4000多家Family Market便利店銷售的最新兩集霹靂布袋戲光碟,10萬套光碟10分鐘之內就銷售一空,配合發行的兩萬隻霹靂布袋戲公仔在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記憶中的鄉村木偶戲被霹靂布袋戲秒成了渣
    其實在我小時候,我的家鄉也是有社戲的,只是這種戲不像魯迅先生筆下的戲,它是木偶戲,我們也叫它做「鬼戲」。木偶戲又叫傀儡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地區發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種類,比較著名的有提線木偶戲,鐵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與布袋木偶戲,我家鄉的鬼戲就屬於杖頭木偶戲。
  • 虛淵玄+澤野弘之+霹靂,最強布袋戲《東離劍遊紀2》熱血歸來!
    《東離劍遊紀》,不僅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布袋戲」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更在日本掀起了一場「布袋戲」風潮。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掌中戲等等,是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後傳入臺灣,並不斷發展。 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 探館文博會|霹靂布袋戲木偶、漆器髹飾……你見過嗎?
    來源:臺海網布袋戲木偶吸睛臺海網12月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文博會展廳,五個高約70釐米、面容精緻俊美、造型現代華麗的木偶引來不少人拍照打卡。一旁的告示牌告知了它的來歷——來自臺灣的霹靂布袋戲木偶。霹靂布袋戲自1984年出現以來,已製作超過2000集,成為兩岸年輕人熟知的文娛IP。 據介紹,從雕刻、上色到製衣定型,製作一個布袋戲的木偶平均要耗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