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下神殿」?不,只是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統

2020-12-24 創業的人呢

一旦到了雨季,每個人都會關心自己的城市排水系統,洪澇災害輕則影響出行,甚至造成財產損失生命安全。如果高層建築,馬路和正方形被描述為城市客廳,那麼下水道就是城市的「衛生間」,雖然他不能與客廳光鮮亮麗相提並論,但他決定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我們的鄰國日本是一個經常遭遇洪水的國家,但是卻在處理洪水方面有一套備受讚譽的做法,其中一環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現在,這個項目還是一個免費景點。

這個壯觀的地下工程,乍一看就像「地下神殿」,其規模相當巨大,特別是日本超過強颱風「海貝思」後,排放了1000萬噸水,迅速排出了東京地區的大量水,並獲得了盛讚。

隨著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他受到了世界各地媒體的追訪,甚至有電影前來拍照,這個有點神秘的地方位於琦玉縣的郊區東京。

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個人可以在網上預約,獲得參觀的機會,在進入之前,他們必須戴上安全帽和電纜,以確保安全。

因為有很大的臺階和一些泥濘的路段,最好穿運動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前一天有暴雨,那麼「地下神殿」將投入使用,因此行程將暫時取消。

整個工程建在地下50米處,這是一條長6.3公裡,直徑10.6米的巨型隧道,整個隧道連接著東京城市長達15700公裡長的城市下水道。

隧道上方修建了5條高65米、直徑32米的豎井,將附近的江戶、倉松川和其他河流連接起來,作為入口分洪。這個隧道和一個小的城市一樣大,他可以自由進出汽車。

這個巨大項目的原因是日本是颱風頻繁出現的國家,東京是一個城市接近大海的國家,20世紀代末,日本下水道系統落後,每當來襲暴雨,道路就變成了河道,地鐵站就成了水庫。

東京花了時間在上投資2400億日元(相當於200億元人民幣)。

隧道末端有一個深25m,長177m,寬78m的大型水庫,然後利用4臺燃氣輪機驅動的大型水泵,將水庫中的洪水快速排入江戶四川,再排入大海。

前期將日本雨水和生活汙水一起處理,然後使用下水道。雨水可直接排入大海,而生活汙水則被送往中國1000多家汙水處理工廠,經微生物處理後,可重複使用或排放到入海。

因此日本政府有專門的規定來保證排水渠道的暢通。一些不溶於水的廁所垃圾不允許直接排入下水道,必須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另外,食用油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因為油不僅會使下水道發臭,還會腐蝕管壁。為此,東京下水道局主張公眾應首先使用報紙將受油汙擦乾淨分開,然後將受油汙染的報紙歸為可燃垃圾,他還提倡人們做飯時應該少用油。

最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世界由計算機控制,並在中央控制室進行監控。通過監控屏幕,我們可以看到人在地下排水系統時非常小,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個「地下神殿」的規模可以稱之為宏大。

進入隧道,這「神殿」內有59個巨大的混凝土石柱,每個長7米,2米寬,18米高,重達500噸,周圍靜謐的氣氛,真的像一個神秘的「地下神殿」歷史遺址。這些礦柱不僅起到支撐作用,而且可以防止整個「蓄水池」隧道被地下水推力抬升。

五根軸的外觀與「巨型罐頭」非常相似,他太大了,裡面可以放一尊自由女神像。其功能是將雨水排入中小河流,如果中小河流水位上升,溢出的水將進入排水系統巨井的口管。

從前四個豎井引入的洪水通過下水道流入最後一個豎井,併集中在巨大的水庫調壓井中以緩衝水勢。

由航空發動機改裝的燃氣輪機驅動的四臺大型水泵,單臺功率14000馬力,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向東京灣排水。

政府謙虛地說,這個巨大的地下排水系統只是按照「五至十年一遇」的排水標準建造的,日本下水道官員的話「我們不能左右自然,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地減少災害給市民帶來的損失。全球暖化給日本帶來日趨頻繁的暴雨,東京的排水系統仍需升級。」

項目效果如何?工程建成後,原來被淹房屋由最嚴重年份的41544戶減少到245戶,受淹面積由27840公頃減少到65公頃。

這個巨型水庫的調壓池只在雨季使用,不進水。

一旦遇到嚴重災害,除了先進的引水管道和排水系統外,還有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災害對策本部」,首要任務就是發布災害信息。

在日本,如果地震,颱風,暴雨,公眾首先應該做的是打開電視或收音機,電視上會有字幕,山體滑坡、房屋水災等情況會及時發布。

因此通過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以及災難來臨時的即時信息,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們在遭遇災難時的冷靜態度。

相關焦點

  • 日本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全球最先進,被譽「地下神殿」,效果驚人
    【壯觀的地下排水系統】近日,日本超強颱風「海貝思」過境後,讓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再次刷爆網絡。筆者查閱了一下最近報導,有這樣的描述,「颱風侵襲的12日至14日期間,『地下神殿』一共排出1000萬噸水量,相當於15棟『太陽城60』大樓。」
  • 走進日本的排水系統:「地下神殿」為何紅遍網絡?
    早在1900年,日本就曾頒布《舊下水道法》,開始鋪設排除生活汙水的排水管。如果說下水道主要針對的是「內水」,那麼接下來要說的首都圏排水系統主要排的就是「外水」了。為了更好地緩解暴雨天的排水壓力,在日本琦玉縣春日部市國道16號沿線的地下約50米處,東京政府曾斥資約2300億日元,從1992年開始,到2006年竣工,歷時15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 中國古代排水有高招,很多富有智慧的排水系統不輸日本地下神殿
    近日,受第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的影響,日本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被稱作「地下神殿」的排水設施受到世界關注。▲日本地下神殿其實,這個排水系統早在2006年就開始發揮作用,10多年來,洪水暴發時,該設施會將中川、倉松川、大落古利根川、18號水路、幸松川等河流、水渠上漲的水儲存在地下水道內,
  • 揭秘日本「地下神殿」 首都圈洩洪全靠它?
    央視網消息:颱風肆虐,日本啟動該國最大規模地下排水系統,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該系統以排水速度快而聞名,被譽為「地下神殿」。
  • 日本隱藏巨頭:這家公司,撐起了東京的「地下神殿」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為《守護東京的「地下神殿」:宛如科幻片》,介紹了日本東京地底下的排水系統,宛如神殿一般。上圖就是東京地下排水系統的一景,似乎身處在異空間一樣。建造這樣的排水系統,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和人力,也需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
  • 美國專家:日本基建和中國比如何?日本「地下神殿」中國無法建成
    美國專家:日本基建和中國比如何?日本「地下神殿」中國無法建成! 日本人口眾多面積只有我國一個省那麼大,在土地資源分配上必須非常嚴謹,再加上日本是颱風海嘯多發地區,因此日本城市排水系統非常重要,在地下神殿建成之前,東京經常被「水漫金山」,於是日本痛定思痛
  • 探訪日本世界最大地下排水系統 堪稱地下神廟 (1/4)
    探訪日本世界最大地下排水系統> 當地時間2015年4月8日,日本東京,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
  • 日本的排水系統簡直是個BUG!地下50米處藏著一座巨型宮殿!
    再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有著號稱世界最先進排水系統的「地下神殿」。在日本的埼玉縣,有個很出名的地下神殿,很多電影在這裡取景,但其實這是日本最牛的東京圈排水系統。它運用日本先進土木技術建造,也可稱之為排水「宮殿」。該系統可以防止颱風季節因為暴雨而可能出現的洪災,守衛日本東京地區,避免受水災侵襲。
  • 探秘日本最著名的秘境——東京地下神殿
    可供遊客參觀的世界最大級別排水設施近年來,城市內澇問題困擾許多地區,尤其到了夏天、持續降雨的梅雨季緊接著颱風天,我國也出現了諸如「來北京看海」等現象。每當這種時候,世界上最大級別的放水路工程「日本地下神殿」又會被搬上網絡,成為熱議話題。
  • 你不了解的日本基建:14年間花2400億,將下水道改成「地下神殿」
    你不了解的日本基建:14年間花2400億,將下水道改成「地下神殿」!是不是聽起來就很不可思議,下水道改建成地下神殿,且不說施工的難度有多大,光是這個想法就令人拍手稱奇。
  • 熱點追蹤 日本「地下神殿」為何紅遍網絡?
    歷經13年完工的該工程全長6.3公裡,位於地下約50米深處,由內徑10米左右的下水道將5座深約70米、內徑約30米的大型豎井連接起來,前4座豎井裡分流的洪水通過下水道流入最後一個豎井併集中到調壓水槽,最後通過4臺大功率的抽水泵,排入江戶川,最終匯入東京灣。全程由計算機在中央控制室進行遠程操控,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排水系統。
  • 中國網友:日本人真是「反人類」,將下水道建成「地下神殿」!
    要說到日本這個國家,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僅僅只有我國的一個省那麼大,這也就導致了日本當地產出的資源相對於一些不同的國家來說,要非常的少。而且日本是一個海島上的國家,地震、海嘯也時有發生。當面臨颱風的時候,更是危險!
  • 揭秘東京「地下神殿」!日本首都圈靠它免遭大洪水
    民眾正在參觀「地下宮殿」(《朝日新聞》)圖為日本「地下神殿」(《朝日新聞》)海外網10月15日電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帶來的大範圍持續降雨已導致37條河流發生52而通過運用一處被稱為「地下神殿」的排水設施,日本首都圈有效控制了所轄範圍內河川的泛濫。據日本《朝日新聞》14日報導,這處「地下神殿」全名為「首都圈外圍排水渠」,完工於2006年。它全長6.3公裡,位於地下50米深處。
  • 網友:日本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花200億將下水道建成地下神殿
    我們的鄰居日本,雖然現在我們很少看到日本的科技產品,也很少看到日本在科技領域出風頭了,但是大家可不要小覷了日本的科技實力。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的科技實力可是能和美國battle的存在。即便是現在,日本的實力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和精工工具機上面的造詣,美國也拍馬難及。
  • 日本規模最大的「下水道」,耗資200億而建,被譽為「地下神殿」
    從前車馬很慢,外出旅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如今不一樣了,隨著經濟的發展,發達的交通幾乎便捷了世界上每座城市,無論想去什麼地方,都可以選擇相應的交通方式,在短時間內抵達。大多數中國遊客在選擇境外旅遊目的地的時候,都會傾向於東南亞國家和距離我們較近的日韓兩國,年輕遊客會更加偏向於日本。
  • 日本修建全球最大的地下水道,歷時14年耗資200億,建成地下神殿
    導語:日本修建全球最大的地下水道,歷時14年耗資200億,建成地下神殿大自然能夠給人類帶來各種的資源,但是也能讓人類承受各種的災難。其實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還真不錯。據了解,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日本經常會飽受洪澇之苦,主要就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統做的並不好,每次強降雨東京都會變成水城。於是為了緩解水災帶來的損失,1992年日本決定花費2400億日元修建一條全球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而這條排水系統被稱作G-cans計劃,這一修就修了14年。
  • 中國網友:日本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日本將下水道建成「地下神殿」
    日本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人口眾多面積卻只有我國的一個省那麼大,這就導致了日本在土地資源的分配上必須非常嚴謹,而且日本還是一個島國,平常經常要看大海的脾氣,一旦來了一場颱風,那麼日本的陸地可就要成為水上威尼斯了。
  • 東京地下巨大的排水系統,時刻準備應對「前所未見」的洪水
    連接豎井和其他設施的是地下水道,它構成了這個造價 20 億美元的地下排水系統的主體,把東京區域內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泛濫平原上的積水轉移到別處。在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多發、全球各大城市加緊建造防禦工事之際,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統為各國的籌備工作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在遭遇一連串颶風的毀滅性打擊之後,美國很多大中城市開始痛定思痛,不惜花費重金,加強防洪工程建設。
  • 應對洪水威脅 日本再次啟用這處「地下神殿」
    「地下神殿」的內部有59跟巨大的水泥柱,平均每根重500噸。圖據《朝日新聞》10月12日,從伊豆半島登陸日本的第19號颱風「海貝思」給日本東部地區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災害。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水災的威脅,日本政府啟動了有著「地下神殿」之稱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又稱G-Cans Project)。
  • 「地下神殿」再度全力運轉:颱風「海貝思」致東京外下水道3天排水...
    自10月12日以來,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帶來的暴雨令日本遭受重創。截至發稿,共同社統計稱,截至發稿,颱風已致日本各地共74人死亡,55條河流的79處發生決堤。而與此同時,人口眾多的東京首都圈得以免於大規模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