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神殿」的內部有59跟巨大的水泥柱,平均每根重500噸。圖據《朝日新聞》
10月12日,從伊豆半島登陸日本的第19號颱風「海貝思」給日本東部地區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災害。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水災的威脅,日本政府啟動了有著「地下神殿」之稱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又稱G-Cans Project)。
據了解,「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於與東京都臨近的埼玉縣春日部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這是自2015年關東·東北地區特大暴雨以來,日本政府第二次全部啟動該排水系統。有擔心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日本恐怕會越來越多地使用該排水系統。
日本啟動全球最大排水系統「保衛東京」
據《朝日新聞》報導,「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位於日本埼玉縣春日部市國道16號下的巨大排水工程。它的主體工程是一條位於地下50米、內徑10米、長約6.3公裡的隧道,使用盾構法建成。因為裡面有59根巨大的鋼筋水泥圓柱(平均每根重500噸),看起來像神廟,因此被稱為「地下神殿」。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修在東京周圍的洪水多發區域,主要建設目的是在颱風或大雨導致中川、倉松川和大落古利根川等周邊河流漲水時,存儲超河流容量的洪水,並將其排向江戶川,從而將起到洪水調節池的作用。
另外,地下水道連接著五個足以容納太空梭的巨大豎井,分別稱為第一到第五豎井。第一豎井連接調壓水槽,並通過莊和排水機場連接一級河川江戶川,第二豎井連接第18號水路,第三豎井連接中川和倉松川,第四豎井連接幸松川,第五豎井連接大落古利根川。
「地下神殿」開始排水緩解水災壓力。圖據《MINA經濟新聞》
據江戶川河川事務所透露,12日上午11點半的時候,洪水就開始沿著18號水路進入水道內,下午6點的時候,洪水已經分別流向了5個河道。受此影響,5個河道的水位全部超過了警戒水位,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據統計,在「海貝思」尚未登陸之前,「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裡面的蓄水量一度達到了67萬m,相當於是整個東京池袋陽光60大廈的體量。從「海貝思」登陸後的12日下午7點到14日下午2點,「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排水量達到了1700萬m,相當於14個東京巨蛋的體量。
據了解,「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始建於1992年,2006年正式建成完工,耗資2300億日元。第一次全部使用該排水工程是在2015年,當時的總排水量達到了1900萬m。
東京之外多地成一片澤國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1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受19號颱風「海貝思」的影響,截至15日上午5點,日本一共有7個縣的47條河流出現決堤現象,決堤的位置達到了66個之多。這比13日發布的6縣、21河、24個決堤點位大幅上升。其中,流經長野縣的千曲川決堤,造成長野市和千曲市大範圍被淹,大片住宅區被洪水包圍,有的房屋甚至被淹至2層。
日本東日本鐵路公司長野新幹線車輛中心未能倖免,承擔北陸新幹線三分之一運力的10列新幹線列車被洪水浸泡,有專家稱這些列車有可能全部報廢。
發生決堤的千曲川。圖據《朝日新聞》
河水泛濫還導致日本各地多個養老院被洪水包圍,其中包括千曲川流域5所福利設施的360名老人。後經日本警察和消防部門營救,大部分受困人員現已安全轉移。
此外,長野、福島、茨城等縣多條河上架設的鐵路橋被衝垮,東北自動車道和東名高速道路等17條線路19個路段塌陷,日本多地依然處於停電斷水狀態。
氣候變暖或讓日本遭遇更多颱風
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國內一些專家指出:「如果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的問題得不到控制和解決,將來還會發生跟19號颱風同等規模、甚至更大規模的颱風,日本列島遭到威脅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氣象廳發布的統計顯示,10月6日,今年第19號颱風「海思貝」在距離日本本州東南約1800公裡的南鳥島附近海域形成。在從7日到8日的這1天時間裡,它的中心氣壓陡然下降到915hPa,出現了迅速強化的趨勢。美國把最大瞬間風速超過65米/秒的颱風都劃歸為超強颱風。「海貝思」登陸時的最大瞬間風速達到了60米/秒,差一點就被劃歸為了超強颱風。
據了解,颱風形成的首要條件是海面水溫達到26.5度以上。通常情況下,在北半球,越往北海面溫度就越低。但今年受高溫的影響,從日本本土近海到日本列島南岸的廣闊區域,海面溫度都比往年高了1至2度,達到了27-28度。
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名譽教授新野宏表示:「19號颱風生成海域的海面溫度高達30度以上,導致了大型、猛烈颱風的誕生。這次的19號颱風雖然北上的速度比較緩慢,但是在這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導致其暴風圈直徑很大,這是形成破紀錄大雨的原因。」
另外,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守正多也表示:「通常情況下,海面溫度每升高一度,形成的颱風的威力就會大很多。另外,每一個颱風的生成和行進路線都不規則,很難提前預見和把握。這給防災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仍然將以現在的速度繼續,在2040年前後,全世界的平均氣溫恐怕將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高1.5度以上。對此,江守正多警告說:「如果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得不到改善的話,今後還會出現同等規模、甚至更大規模的颱風。對日本造成重創的概率非常大。所以,我們都應該認真考慮通過採取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辦法來控制全球氣候變暖。」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羅天 綜合編譯報導